书城心理人性心理分析
3009700000028

第28章 论催眠术的心理原理(1)

§§§第一节 催眠术现象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催眠术”这三个字是非常神奇的,人们对于它,其心理往往是既敬畏又好奇。只要施术者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受术者便会立刻昏睡过去,或全身僵硬,或仍由施术者摆布——人的自我意识到哪里去了?人的警觉性到哪里去了?看到这样的情形后,有的人或会窃想:如果我也有这套本事,那该多好!有的人或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个东西如此了得,我以后一定要小心,免得被人催眠!

在我的家乡,过去一二十年,经常出现比较雷同的被骗事件,受骗者往往是中老年人,尤以妇女居多,他们往往被骗子以及其廉价甚至毫不值钱的东西换取一生的积蓄或全部的私房钱。在被骗的过程中,他们还做得非常隐秘、迅速,生怕这个好处就被别人占了,生怕错过时机就再没有这样的大好事——同样相同的是,这些人在被骗后不久,都会突然清醒过来,追悔莫及。传说再现被骗者在追忆自己的被骗经历时,总会说到那骗子递过一支烟给他或拍过他的肩膀然后懵懵懂懂就听从了人家。也有传说这些骗子之能得手,是用了“迷药”的缘故。

关于那些骗子是否用了“迷药”的问题,我后来咨询了一位资深刑警。刑警告诉我,他们接到过不少这样的案子,根据对罪犯的审讯和对案子全过程的调查,没有使用“迷药”的事情。我再次追问,刑警告诉我,“迷药”之说,纯粹是那些被骗的受害者因为脸上无光编造出来的。

此类骗例,首先肯定是骗子们利用有些人贪便宜的心理,但并不排除其使用催眠术的可能。

我认识一位企业家,有一次他得意地告诉我,他最近参加了一次培训班活动,这活动是封闭式的,参加的都是企业家、白领阶层、单位干部之类的人物。

我问:时间多长?

答曰:一个星期。

收费多少?

答曰:两万。

搞些什么内容?

答曰:七天的学习活动,作息安排得非常紧凑,中间还安排有音乐。

——听到这里,我心理开始明白了一些。

讲些什么内容?

答曰:讲企业管理、运销之道;还讲怎样做人。

——听到教做人,我心理又明白了一些。

是啥子人给你们讲?

答曰:在日本进修过的营销专家。

——听到这里,我心理基本明白了。

这位企业家继续说:最后还开了联欢会,我们互相都记下了大家的工种职业和联系方式,以便资源共享。联欢会开得非常热烈,大家争着和老师亲热、留影,有许多人还激动得哭了起来,对老师依依不舍。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脱口而出:

你们许多人一定把这个老师当作神明一般!

企业家说:就是就是!

我继续说:你们一定争着让他给你们摩顶,就像西藏活佛给信徒们摩顶一样!

企业家惊异地转过脸来,盯着我问:你咋晓得呢?

我说:我说的究竟是不是事实?

答曰:是的,确实许多人争着要他给摩顶,特别是女学员。

——看官们,这是怎样的培训班呢?

——这是骗子设局,学员受骗上当的培训班!

此种骗术的成功实施,主要利用了“学员”们的如下心理:

1、追求上进

追求上进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有了这种心理才有参与欲,有了参与欲就有可能参与,参与便才有机会受骗。

追求上进本不错,错在盲目幼稚。

2、自卑心理

有的文凭不高,有的学识不富等等,听说有这样高级的培训班,便早已心中痒痒了。有自卑心理本无可厚非,这几乎是人性的普遍心理;因为自卑,奋发图强而使自己真正得到提高,这反而是一件好事。所错仍在盲目幼稚。

3、虚荣心理

这样高档的培训班,,某些有身份的人士都参加了,似乎意味着参与这样的培训班是对自我身份的某种肯定和抬高,甚至从而会获得一种优越感,既然如此,自然跃跃欲试了。

4、盲崇心理

盲目崇于人或事,是人性的一项弱点。听说是大城市来的高人,又在日本深造过,而日本又是很发达的,日本的营销术也是世界顶级的,这人一定是不得了的——学员们还要继续帮其“圆梦”——既是这样的人,又在大城市办过班,其人之学识能力又岂是区区营销术耳!就这样,还未蒙面或还未“行教”,这老师的形象在某些学员的心目中便不知不觉地升格为“半仙”了。

盲崇心理着实厉害!

5、“资源共享”心理

或许这个老师并不怎么样,我对营销术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但去参与的都是各行各业混得好的甚至有头有脸的人物,我和他们成为同学,可以“资源共享”,化小我之力为大我之力——这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当然要抓住啊!

“资源共享“无可厚非,但它在帮助骗术的达成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童心和“同谋”心

有这样的机会让大家能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可以唤起人性心理之童趣,似乎又回到了少小时代;大家都是同学,彼此无猜忌,这也是童心的一种。

在一起封闭式吃住学习的这种培训方式,使大家通过对方获得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既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亲密感,又能产生一种特殊经历的优越感,这些都可以大致化为“同谋”心理。

童趣、童心和同谋心理是人性的普遍心理,这本身同样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这些心理通过这样的培训班来达成或满足,就为骗子所利用了。

由以上简略分析可知,至少有六种心理可以为骗子所利用,这种培训班成功的概率已经是非常高了。

但这培训班的圆满完成、依依不舍和上师般的摩顶之类,仅靠上述这些心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骗子所采用的一种“术”——这就是催眠术。

然而,学员们既不懂人性心理分析,也对催眠术茫然无知,在骗子精心设计的骗术面前,便只好俯首帖耳、乖乖听话了。

§§§第二节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术的具体方法可以是五花八门的,但归结其基本方法,至少可以有这几种:暗示、逻辑偷换、场景感染、震慑等。这几种方法既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交互运用。

一、暗示

心理暗示包括自我心理暗示和非自我心理暗示。非自我心理暗示是相对地外来的心理暗示,它是以人性自我心理暗示这个普遍的心理原理为前提条件的,没有人性这个首先的自我心理暗示,非自我的心理暗示是无法达成的。这就是说,非自我的心理暗示必须要通过并转化为自我心理暗示才能达成之。

一个人越过中年,成天就想着:我衰老了——其结果是这个人真正加速地衰老下去。如果换一种心态,对年龄的增加抱无所谓的态度、不为年龄所动,那么这个人真可能会青春常驻、充满生命活力。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就给人造成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从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二十年多前,我曾经亲身现场体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带功报告”。作“带功报告”者,据说是当时非常红的某大气功师的亲近弟子。气功师宣称人的意念可以改变物质并要求当场的听众立刻按他的方法验证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先将两手合掌,手腕横纹对齐,看着两手是一样长的,然后散掌向空中伸出左手,意念:“我的左手长长了”;隔一会再合掌进行比较,大家口服心服,不得不承认左掌确实长长了——因为明明看到自己的左手指比右手指多出了一小截。

事实上读者们看到了笔者刚才的这段“带功”的文字,您们也可以当场试一下,您的左掌一定会长长的!

(喂!请不要忙于看下面的文字!请一定先把实验做了再看!)

……

对不起!刚才和大家开了一个小玩笑——笔者上面的这段文字并不是什么“带功”文字,也不可能“带”什么“功”,而是和大家共同坑了一下——或者说体验了一下催眠术的心理暗示而已。聪明的您是否看出了什么端倪了呢?

意念能否改变物质,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课题和哲学课题,它必须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来进行实验,而不能用这种忽悠的方式来证实。刚才您如果发现您的左手指的确多了那么一点点,这不说明别的,只说明您阁下已经中“计”了。

骗子的特殊身份,骗子的振振有词首先开始让你相信他;进一步,你便从心理上去配合他,这时,你已经开始被催眠;最后,你由外来暗示进入自我暗示,从行为上去证明他。

你想,你的手掌是肉掌,它是富有弹性和挪动伸缩性的,哪里是什么意念作用的结果!骗子为什么选择用手掌来证明其说法?正是由于手掌的这种特殊性能。

这个例子很具启发性:许多骗子正是利用事物现象关系的模糊性和人们对该现象关系缺乏了解而大行其骗的。例如脚踩鸡蛋说成是轻功(——这明明是杂技),等等之类皆是如此。更有甚者,干脆用魔术作为法术神通来行骗,这就更值得人们警惕了。

二、逻辑偷换

所谓偷换,就是悄悄地,使你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施术者给你换上他要给你的那种逻辑,你一旦接受他的逻辑,你就开始被催眠了。

以语言的方式进行逻辑偷换是催眠术的一种重要方法。

达成语言逻辑偷换的条件是语言逻辑和概念前后之间的模糊性和相近性。

例如这样的话:

“慢慢合上你的眼睛,不要有意地合上,让它自然合上”。

——如果你照着这样去做,合上了你的眼睛,那么你已经进入了最初浅的催眠状态,施术者即可以对你施以进一步的催眠。

读者们,看出这句话的问题没有?检查出这句话的逻辑偷换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