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快乐老人不生病
3009500000029

第29章 看低术——比上虽不足,比下却绰绰有余

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了山的顶峰。它望着山下星罗棋布的农田,十分骄傲地说:“怪不得古人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天我总算是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话音未落,远远地传来了雷鸣般的声音:“你错了,对我而言,你还在我的脚下呢。”

狼回头仰望,一座大山巍然耸立在它的身后,好像把半个天空都遮住了。狼看了看自己所在的位置,疑惑不解地问:”那么,我现在是站在山顶,还是山脚?”

大山哈哈一笑,说:“那就要看你是往上看,还是往下看了。”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多读了几本书,在某些方面有了一些见解,就以为自己掌握了世界的总开关似的,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不可一世。

一个极度失望的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说:“我一心一意学画,却找不到好老师,多数人都是徒有虚名,画得还不如我。”住持淡淡一笑,说:“我收集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不比名家逊色,就请施主为我留下一点墨宝吧。”那人问:“画什么呢?”住持说:“我喜欢饮茶,更喜欢茶具,您就为我画一幅茶具吧。”那人欣然应允,铺开宣纸,寥寥几笔画成了。

只见壶里的水徐徐注入茶杯。那人问:“满意吗?”住持摇头,“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那人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住持说:“你也懂得这个道理,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美术名家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壶还高,香茗怎能注入你的杯子呢?茶杯放得很低,才能得到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那人思忖良久,恍然大悟。

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小王偶然见到了退休的老上级,几年没见面,他竟然满头白发、步履蹒跚,连说话都显得有气无力。记忆中那气宇轩昂、刚毅果敢的形象,转瞬间就消逝殆尽。细谈才知道,退了休的老领导,整日闷在家里,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长吁短叹,或对逝去岁月的选择及种种行为而自责,仍就如在位那样张口闭口地讲着“责任”,事事讲着“原则”。得到的是嗤之以鼻的敷衍,还有挥之不去的沮丧。

看到老领导这种“处境”,小王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就劝他多去老年活动室活动,玩玩扑克、打打门球,交上几个知心的朋友谈心聊天。想不到他竟瞪着眼睛对小王说:“我去同那些老头玩?”言外之意,他退休前好歹也是个副局级待遇的领导干部啊!听得出来,老领导的痛苦,就在于他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几个月后,在公交车上小王又碰到了老领导。同样让我吃惊的是,享受着局级待遇的老领导,同普通乘客一样,手扶着栏杆站在拥挤的车厢里。小王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老领导就笑容可掬地说:“小王啊,咱们挺有缘分哪!又碰到你了。”边同老领导闲聊着,边琢磨着给领导找个座位,老领导看出小王的心思,摆手对他说:“别这样,乘客多半是上了一天的班了,够累的,我是个退了休的闲人,就是累点也无关紧要,有的是时间来休息呀!”老领导就这样站着,不时同周围的乘客闲聊着。身旁的中年人站了起来,硬是把座位让给了老领导。老领导坐下后,还不忘把中年人的大包抱在怀里。后来才知道,现在的老领导,每天都像上班一样去活动室活动,不再把自己当成“领导”,朋友自然就多了起来,日子也就过得有滋有味了。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就会让自己多一份宽容的心态,多一份平和的心气,懂得平等地对待别人。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就能够卸下时时看似比生命还重要的“尊严”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多了一份享受生命快乐的安逸与踏实。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快乐着自己,也快乐着别人。

忘掉自己才能得到自己

要想用猎枪打中猎物的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全身心在目标上,而暂时把与此无关的事全忘掉。你能否忘记自己,意味着你能否得到一个新的自己。

人之所以不快乐,在于老是忘不了自己,同时对别人耿耿于怀。

那种时刻忘不了自己的人,将迷失自己。永远对别人耿耿于怀的人,将受伤害更深。庄子就此讲了一个寓言《孔子教颜回》:

卫国君主办事专断,不顾人生死,颜回决定要去纠正卫君,特来向孔子辞行。

孔子说:你在道德修养方面没有什么成绩,怎么去纠正暴君的过失呢?只怕到卫国后会被杀害。卫君那还用得着你去改变吗?未能取信于他便进言,只会死路一条。夏桀杀关龙逢,商纣王杀比干就是这道理。

颜回说:我保持外貌端庄,内心谦虚,勉力行事可以吗?

孔子说:卫君喜怒无常,小德都无法感化他,何况大德。

颜回说:那我内心诚直,外表恭敬呢?

孔子说:你这是固陋而不通达,不会感化他的,你太执着于成见了。

颜回说:那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摒弃杂念,专一心思,达到空明心境,在名利场中不为名利所动,卫君能采纳你的意见就说,不能采纳就不说,空明之境能生出光明,可以感化万物。”

孔子的要义是:要忘掉自己,才能感化别人。庄子借这个故事强调一点:做人不可执着于自我,以为怎样就怎样,要忘掉自我,进入一种空明的境界,这样才能以空涵无,无中生有。

人不忘掉自己是很麻烦的,容易养成一种坏习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人都应该围着他转,一切事情都应该为他服务。这显然不可能,为什么不忘掉自己轻松生活?

人都有烦恼,你越烦恼,烦恼就越大;忘掉烦恼,烦恼就变小了,甚至没有了。有的人活得一生倒霉,并不是社会对他不公,而是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自己心中的阴影就是一把屠刀,它锋利得可以把一个人很轻易废掉,杀人不见血。

由此推断,我们应该忘掉自己的一切,这样才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比如,男人应该忘掉他的旧情人,女人应该忘掉她的旧相好,才不会被往事折磨,才能有更大的幸福。

有的人生活离不开一个记事本,上面把一整天、甚至整月、一整年的计划都安排好了,每天只做计划内的事,处处忘不了自己的事,时时刻刻忘不了自己的人,结果把自己变成机器,一点儿都不爽。

忘了自己才能得到自己。

得到自己后,又要忘掉自己,不能有所保留。人心里一多事,就会烦乱,什么也办不好,应如老子所言“虚其心而果其腹”,这样才是自然的人,自由的人,才能逍遥游。

庄子讲了一个《断脚圣人》的寓言:

国有一个被砍断一只脚的人叫王骀,跟他学的人和孔子的弟子一样多。

孔子的学生常季问孔子:王骀站不能给人以教诲,坐不能议论大事,跟他学的人空虚而来满载而归,好奇怪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他是圣人,学识和品行都高于我,我将拜他为师,我要引导天下人去跟他学。

季常说:王骀是怎样运用心智的呢?

孔子说:他只求自由,忘心而忘形,忘形而忘情。在忘情的浑同境界之中,看自己断了一只脚就像失落了一块泥土,超尘绝垢,大家都乐意跟从他。

好一句看自己的脚就像石头,这样就无得无失,能与自己心平气和做朋友。

庄子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讲的就是一定要忘记该忘记的所有事。江湖很大,一条鱼可以与另一条鱼永不相逢。同样地,大道宽广,人与人可以互不伤害,各自前行。不要强迫走在一起,不要牵挂。忘掉他是记念他的最好方式。

这样,我们既忘了自己,也忘了别人,可以轻轻松松,重获自由和快乐。

眼睛向下才快乐

分别多年的老同学聚会。大家从天南海北聚到一起,谈友情,谈事业,谈家庭,谈人生,谈笑风生,兴高采烈。独有刘同学一人在那里抽闷烟,喝闷酒,闷闷不乐,心事重重。原来他并没用心回顾同学少年时寒窗苦读的艰辛,也没有心思领略久别重逢的深情厚谊,而是暗暗叫苦,觉得自己没有当官的同学辉煌,没有当作家的同学风光,没有经商的同学富有,没有当记者的同学潇洒。眼睛向上看,自然也就降低了自己的位置,感到“处处不如人”,所以没有其他同学那么高兴。假如他眼睛向下,看看那些下岗的同学、没房住或住房不宽敞的同学、低保户同学、看不起病的同学、家庭不完整的同学,甚至身体不如自己的同学,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他会很满足、很快乐!快乐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眼睛向下!

生活中许多时候苦恼与快乐,根源就在于眼睛向上,还是眼睛向下。凡事习惯于眼睛向上,习惯于向上攀比,只能给自己带来苦恼,“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没有满足的时候,就很难快乐起来。

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王铁成老师谈到养生保健首先要有个好心情时说:“钱,说白了就是一张纸,今天是你的,明天可能就是别人的,物质的东西越多,负担就越大,如果—个人连这个都不懂,怎么谈养生、谈健康呢?”

作为一个老年人,面对诱人的世界,不妨收敛自己的目光向下看,着眼自己的实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去除奢求,随遇而安。不论外面多么令人眼花缭乱,都不要干扰自己平静的心情。心中装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愁事挂心头,一年都是好季节”,一年四季都会快快乐乐!想快乐吗?不妨眼睛向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