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鬼城诡事
3007200000116

第116章 鬼门关,奈何桥

这是平都山的历史来历,但是民间的传说却又是一番回事儿。传说之中平都山是一座巨大的坟墓,里面埋葬了亿万人的尸骨,吞噬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冤魂,最终就形成了这样的情景了,据说在深夜的时候,经常可以听见平都山上传来阵阵的鬼叫声,有时候还有你写别的恐怖的声音,更有甚者,地下不时的传来了阵阵嘶吼之声,就像是地下镇压了一个无比恐怖的怪物一样,但是爷爷还是不相信这些,他只是觉得平都山一定是有什么分水原因,不然的话,仅仅凭着一点冤魂就能够造成如此大的威势,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爷爷和张正还有赶尸匠三人正小心翼翼地向着平都山赶去,一路之上爷爷和张正还有赶尸匠见到了不少的小鬼,但是由于自己急着找尸王和龙欢,所以就没有跟这些小鬼郭义不去,不然的话,爷爷就是随便将挂在自己胸前的血泥八卦一照,就是一片的小鬼灰飞烟灭了,没有一个能够逃脱出去。

在经过鬼门关的时候,爷爷的心头一颤,同时张正和赶尸匠也感到了有什么不正常的现象,因为周围的阴风突然之间就大盛,就像是完全的两个世界一样,另一面是风平浪静,这边则是波涛涌起。

鬼门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中国民间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十五日是“鬼节……”在每年的这一时候“鬼门关……”就会打开。

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一一路引。鬼门关是一座牌楼,上面横书苍劲有力的“鬼门关……”三个大字。传说是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的第二座关卡。两旁有十八个鬼王和把门小鬼把守。森严壁垒、铜墙铁壁,牢不可破。无论哪个亡魂来到这里,必遭检查,看是否有通行证。这个通行证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为酆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酆都县太爷……”三枚印章。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

鬼门关前为新刻的******鬼,传说是阎罗王专门挑选的一批恶鬼来此镇山把关的。他们对劣迹斑斑、恶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盘查得格外苛刻、严格,不使一个蒙混过关。这组石刻体现的是鬼城民俗文化的“惩恶扬善……”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旨。但是眼前的鬼门关,分别就像是一个真实的地狱入口,处处充满着阴森森的寒气,十分的恐怖。

三人走着走着,就感到周围好像都是鬼魂,这个时候爷爷将自己胸前的血泥八卦一照,就看见自己周围的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是冤魂野鬼,只不过由于众人的身上都带有法器,所以没有鬼魂敢近身,不然的话,只要一靠近众人所有的鬼魂就会烟消云散,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可是这个时候,爷爷和张正还有赶尸匠无意间看见了一个让他们感到很诧异的鬼魂,不是说这个鬼魂有多么的厉害,而是因为这个鬼魂乃是无魂道长的鬼魂,除了身体处于半透明的状态,他就和无魂完全是一个模样。

这个时候,张正看见了无魂,瞬间就来气了,直接怒气冲冲地冲到无魂的鬼魂前,手中的魔刀一闪,一道又绿色的光芒,瞬间就显现了,然后就看见无魂的魂魄就像是瓷器一般,瞬间就破裂了,然后就灰飞烟灭,什么都没有了。

“够日的,今天终于出了一口气!”张正说到,然后狠狠地跺了一下自己的脚,表示自己很愤怒。

“哎!算了吧,人都死了,现在魂魄也被你打碎了,就不要在生气了!”爷爷安慰道。

说完三人继续向前走着,没有多久,他们就来到了一座很古老的木桥之上,木桥很窄,但是却很长,以至于风一刮,整个桥都好像在颤抖了。

爷爷和张正还有赶尸匠相信翼翼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全身的神经都绷得紧紧地,因为众人都已经感到了,这应该就是传说之中的奈何桥。

奈何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第十回中的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不由让人想到阴间奈河的恐怖。

民间传说:人死后亡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桥分三层,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由此可见,建国前一些善男信女到桥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的虔诚,只求死后佛能护佑过奈河桥。庙里僧尼们更是生财有道,为了捞取更多钱财,故意在青石桥面涂上桐油、蛋清,使过桥香客,尤其是老人和小脚女人行步更难,常常摔倒在桥上,人人诚惶诚恐,只好拿钱消灾。

但是这仅仅是表面之上的,之所以这样流传是因为奈何桥真的很危险,政府不想再发生这样的危险,只好说奈何桥什么什么的,不能去,然后百姓就不会去了,于是就很少有人出事了,不然的话,只要一有人去,就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三人此时紧张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到十分的难受,甚至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但是众人还是要向前继续走着,因为这些即使奈何桥在如何如何的诡异,危险,众人为了杀掉尸王,就必须要过去,不然的话,一等到尸王出现什么重大的变故,当时候,还真没有人能够对付了。

走在桥上,风呜呜的吹着,众人的心头都像是悬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十分的沉重,粗重的呼吸声,此时显得尤其的响亮,但是众人再走到中间的时候,奈何桥突然之间就是一阵剧烈的摇晃着,三人险些就摔倒在地,幸好爷爷和张正还有赶尸匠早有准备,不然的话,真的掉下了桥,还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可是众人还是看见你有些不该看见的东西,因为在桥的两面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之间就出现了无数的鬼魂,而且这还不是一些简单的鬼魂,乃是凶恶的厉鬼,恶鬼等鬼魂,更加让爷爷和张正还有赶尸匠感到吃惊的是,这些鬼魂突然之间惊恐的逃跑着,好像正有什么恐怖的庞然大物赶来。

同时爷爷等三人也感觉到了这里确实很危险,因为隐隐约约之间,三人都感到了一种砰砰的声音,非常的剧烈,就好像在自己的身边一样,非常的清晰,但是爷爷和张正还有赶尸匠根本没有发现到底是什么,只不过有时候觉得天空有点不正常。

“坏了!这是阴差!小心了!”张正说完就将自己手中魔刀亮了出来,同时青铜八卦镜也拿了出来,还有天师令也扔给了赶尸匠,而爷爷还是原来的装备,依旧是七星剑和噬魂令,但是同时爷爷两手间仍然偷偷地夹杂了镇魂钉,以防万一。

这个时候,爷爷和张正还有赶尸匠突然之间看见奈何桥的两边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人影,爷爷定眼一看。

“是黑白无常!”张正眼尖,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传说之中的黑白无常。

黑白无常鬼,亦称无常。在旧时迷信中,将无常说成是人死时勾摄生魂的使者,是来接阳间死去之人的阴差。而将无常又划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

白无常和黑无常人们并称无常二爷,是专门捉拿恶鬼的神。无常列入十大阴帅1之列。而白无常则笑颜常开,头戴一顶长帽,上有“一见生财……”四字;黑无常一脸凶相,长帽上有“天下太平……”四字。为什么无常有黑白之分呢?想来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宗教中的神,很多都具有人间性,捉拿恶鬼,不能一天到晚只有一个司此职,总得轮个班吧,不然,一个神司此职,长期是受不了的。因此,白天一个,黑夜一个;其二,从黑白阴阳来讲,才符合道教阴阳说;其三,从很多民间传说故事中分析,白无常多为惩治那些“不够称……”的,而黑无常是专拿链子、镣铐捉拿恶鬼的。

传说中白无常名叫谢必安,黑无常名叫范无救,也称「七爷」、「八爷」。据说,谢范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有一天,两人相偕走至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要八爷稍待,回家拿伞,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爷取伞赶来,八爷已失踪,七爷痛不欲生,吊死在桥柱。阎王爷嘉勋其信义深重,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有人说,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

其实在张正和爷爷的认识里面,好像黑白无常就是比恶鬼还有凶恶的东西,因为他们经常不通人情,不管是不是应该死,只要看见了魂魄,都会一下子勾走。

眼前出现了黑白无常,张正和爷爷还有赶尸匠一瞬间就真的急了,要知道这是在奈何桥上,一般的鬼魂可是不敢呆久的,而黑白无常则是奈何桥的守护者,这要是想要从奈何桥上走过去,恐怕还真的需要经过黑白无常的允许,不然的话,肯定是走不过去的。

但是眼前看情况,三人今天想要得到黑白无常的许可,那是不可能了,因为这个时候三人已经看见了黑白无常向着自己走来了,而且是凶神恶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