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不幸就是幸福
3003900000032

第32章 不断在失败中前进(1)

失败了,即使后悔也无济于事,既然这样,为何不赶快从后悔中撤出来,集中你所有的精力去往前走呢?如果你不立即站起来,你的血液也会凝固而不再沸腾;如果你不立即站起来,你的笑容也会死去而不再灿烂;如果你不立即站起来,你的意志也会消沉而不再昂然;结果只有一条——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你站起来了,你的意志也许已经消沉了一分,但你重新站起来了,这本身就是最昂然的斗志。

一、让你的脸上挂满笑容

美国著名企业家威利·阿莫斯是这样评价失败后自己的情绪的:“只要我碰到问题就会回想到生活中的低潮,然后说:“喔!我的天!我安然度过了,比起那时候,我现在的遭遇不算什么,所以现在一样也可以度过。”

乐观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共同之点。缺乏乐观,何以面对失败与挫折,消沉人生是一部不堪回首的人生。乐观却可以击退悲观,战胜失败,让脸上挂满笑容吧!

(一)与忧虑结伴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失败面前,感觉是很强烈的,无论这种感觉是愤怒、生气,还是恐惧、不安,都会感到压力的存在。不过压力会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追求成功和快乐。实际上,压力不仅是生活中应该有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所以我们不应该除去压力,应该学习控制自己的忧虑。

忧虑会使你的健康受到侵蚀,增加发生不幸事件的可能性,加速你走入绝境,更可能使你停止对问题采取建设性的行动。因此,忧虑可以说是一种自我破坏的行动。而导致建设性行动的激励或压力能增进你的健康,提高你工作时的警觉性,使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一切决定权在你自己方面:或者对未来感到恐惧注定再次失败,或者冒险前,勇敢面对生活中不确定的事情,使忧虑成为我们生活的同盟,为此,我们必须先接受一个基本条件:为了成功,我们必须对失败有所准备。生活毕竟不是由探索和错误组成的。成功差不多总是继一连串的失败之后而来的,难道不是吗?如果我们不尝试,不实践,不摸索,不失败,我们就不可能成长。看看外部世界,自然纠正了自己,使其本身成功地适应了新环境;裂变之后的第一个细胞就与初始的细胞看上去不尽相同。生活中没有失败不仅会毫无收益,而且还将无聊乏味,学习的机会也会丧失。是否失败对我们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认清我们所能得到的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新的尝试。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曾说:“采取一种方法,并进行试验,这是常情。如果失败了,就坦率地承认,再去做新的尝试。”

新的尝试,还会有新的失败。但为了成功,我们必须对失败无所畏惧。如果你什么也不做,你便不会失败,如果你不失败,你便什么也做不成。

为了使忧虑为你服务,预见错误的发生,请练习如下几条。

责任。为了你的失败承担责任。失败了并不意味着你是坏人,而只是表明你是我们中一员。绝不要忽视失败——如果你忽视的话,就会受到重犯的惩罚。如果你爽快承认了失败,你便能从中学到东西,吸取教训,这是第二步的事。

洞察。把你和你的失败区分开来。你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个失败者。你自己不必和你的失败画等号。记住:研究你的大败仅仅是为了要从中吸取什么。哪里出了差错?为什么?自问“为了能在下次做得好些,我学到了什么?”不要浪费时间,过多地为你的失败而烦恼。

透视。大多数的失败,是你有机会可以解决的问题。它们极少是个人的悲剧。不要把一次失败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和失败本身混淆起来。问一下“可能发生的最糟的事情是什么?”答案常常会减弱你的忧虑,因为预料中最坏的事情也许并不会那么坏。一旦你找到了答案,你就可以集中精力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在失败本身,并且让忧虑为你工作。不要抵御它的力量,相反,利用忧虑提供给你的宝贵能量保持你的警觉,以探索自己的各种可能性。你在此时是最为敏锐的。

(二)其实恐惧并不可怕

恐惧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安、忧虑、嫉妒、忿怒、胆怯,都是恐惧的又一种表现。恐惧剥夺人的幸福与能力,使人变为懦夫;恐惧使人失败,使人流入于卑贱,比什么东西都可怕。

恐惧能摧残一个人的意志和生命。它能影响人的胃、伤害人的修养、减少人的生理与精神的活力,进而破坏人的身体健康。它能打破人的希望、消退人的志气,而使人的心力“衰弱”至不能创造或从事任何事业。

许多人简直对于一切都怀着恐惧之心:他们怕风,怕受寒;他们吃东西时怕有毒,经营商业时怕蚀钱;他们怕人言,怕舆论;他们怕困苦的时候到来,怕贫穷,怕失败,怕收获的不佳,怕雷电,怕暴风……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怕,怕,怕!

恐惧能摧残人的创造精神,足以杀灭个性而使人的精神机能趋于衰弱。大事业不是在恐惧的心情下可做成的。一旦心怀恐惧的心理、不祥的预感,则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有效率。恐惧代表着、指示着人的无能与胆怯。这个恶魔,从古到今,都是人类最可怕敌人,是人类文明事业的破坏者。

最坏的一种恐惧,就是常常预感着某种不祥之事的来临。这种不祥的预感,会笼罩一个人的生命,像云雾笼罩着爆发之前的火山一样。

许多人都杞人忧天,他们常常猜想着不幸的临头:要丧财失位,要遭遇不测,要面临火灾水害。假使在他们的儿女离家出门的时候,他们的心目中一定会看到种种的灾难——火车出轨、轮船沉覆——他们总要想到最坏的一方面。

世界上有很多的人,都是过着像这个人一样恐惧不断的生活。

恐惧会导致缩短人的寿命,因为它能损害人的生理机能,能改变人体各部分的化学组织,能使人早衰甚至早死。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的人,是被恐惧这恶魔冤枉地送人坟墓!它破坏了人类心理的平衡,造成了无数的人世间的悲剧。

恐惧是害人最烈的,它对于人类,没有丝毫的益处。一个满怀着种种恐惧感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拒绝你的恐惧,像拒绝其他种种可能对你有害的坏习惯一样。我们可以用各种医治良方——自信、勇敢、乐观的思想——来抵消种种恐惧心理。不要让恐惧深入你的心中,不要往恐惧的方面想。一有了恐惧心理,当立刻使出医治良药来,恐惧立刻会逃走。无论一种恐惧感怎样“深入人心”,只要使出与它相反的方法,总是可以将它抵消的。

当不祥的预感、忧虑的思想在你心中发作时,你不应当纵容它们使之逐渐长大。你应当转换你的思想,想到种种与它们相反的方面上去。假使你在担心着正在进行中的事业的失败,则你不应当想到你自己是怎样弱小无能、怎样不堪重任、怎样准会失败,你应当尽量想着你自己怎样强、怎样有本领,怎样在过去也曾遇见与此同类的事、怎样利用过去的经验应付现在的问题,怎样预期得到成功的胜利!

若能抱着这种态度,无论其为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你都可以步步向前了。

有这么一则故事,讲一个人死后来到地狱之门受审,撒旦问他:“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回答道:“我什么也不怕。”

“那么,”撒旦说,“你一定走错地方了,我们只接受那些被恐惧所束缚的人。”

谢天谢地!地狱里竟然没有地方容得下毫无畏惧的人。

(三)“笑”傲人生

笑是精神生活的阳光。没有阳光,万物皆不会存在或成长。

你对生活的态度可能近于呆板,那你得学会善意的幽默,开怀大笑,在笑声中观察五彩缤纷的真实生活。

丘吉尔曾这样说过:“我认为,除非你理解世上最令人发笑的趣事,否则你便不能解决最为棘手的难题。

贝特丽丝·伯恩斯坦已70多岁了,她两次寡居,但她仍尽情地生活——探望儿孙,读书旅行,义务演出,过着美妙的一生,看看她美妙生活:

“我已经过了生命的巅峰,但仍然享受下坡的快乐,做了快9年的寡妇,我为自己创造的了一个充实且愉快的生活。我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起修课的同学,在我第M任丈夫1982年于结肠癌时,成为我的支持团体。”

“惜助青年旅行的计划,我和同龄人一起环游世界,他们和我有同样嗜好,也需要伙伴。自退休后,我所进行的最有价值的计划,就是参加“圣约之子”为以色列“活跃退休者”所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节约活动。活动中,我在内坦亚的东正教看护中心担任祖母的角色,要照顾从18个月到3岁的小孩子。没错,有时工作很烦很累,但是能提供服务,付出爱以及得到爱,这为我带来一种几乎照顾自己亲生孩子的快感。”

在伯恩斯坦太太76岁生日时,满屋的朋友共同举杯祝福她:“祝您活到120岁!”伯恩斯坦太太的笑绽开了额头的皱纹:“我也许刚好可以活到那么老,就剩下了44岁了。”

嘿,生活就这么简单,就跟笑一样——那么简单!

笑吧,为笑而笑,这就是笑的理由。其实,你并不要为笑寻找理由。只要笑,这就足够了,生活中最为珍贵的礼物——笑,它让你生活充满阳光。

二、反败为胜

在人生之中,很少有一步达到而不费周折的成功。我们经常举杯祝朋友“祝您马到成功”,这只是愿望而以。任何一件成功的过程中,莫不充斥着不如意与挫折。如果一碰到不如意,那就唉叹,那么任何事情都是无法成功的。

(一)惟有挑战,才有生机

面对失败的挑战,我们需要付出的全部就是尽心竭力、拼搏获胜。

拼搏获胜的一个基点就是不要消极地把自己和那些巨人或任何别的人相比较,而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榜样。然后选择任何一件在你生活中能够达到的事情,坚持干下去,并且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你切记不要被一些荒诞之说所迷惑,即:只有富有者,才能成功;只有矫健者,才能成为超级明星;只有美貌者,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等等。这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情况。

无论历史书中,还是现代的宣传媒介里都在讲述那些藐视和不顾严重的身体缺陷而成为成功者的人们。例如斯蒂芬·霍金、海沦·凯勒、图鲁斯·劳特瑞克等。

尽管这些人都有难以逾越的障碍,但他们还是成功了。人们有道理认为,假若他们在抱怨自身不幸的身体缺陷中度过了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宝贵时光,那么,除了日渐衰老和迟钝外,他们将一事无成。

在人类的实践史和认识史中,失败的事件和不正确的认识曾耗费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以这样说,成功往往是从失败起始,并伴随着失败而获得的。

法拉第、诺贝尔和齐奥尔科夫斯基,尽管他们经历的第一次失败的情况有所不同,表现出来的情绪波动也各有差异,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失望、不灰心、不气馁。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他们光辉一生的起点及事业成功的起点。任何人在他踏上各行各业征途的时候,第一步遇到的恐怕也不是成功,能不能被由于起步的失败而产生的灰心、失望的情绪所左右,在某种意义上,将决定其今后的一生。科学家、发明家身上那种首次失败而不灰心的可贵品格,应该成为我们冲破第一道关卡的精神力量。

科学技术成果发明和发现的过程,科学巨匠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的过程,并不像北京的东西长安街那样笔直。它除了要经受第一次失败的磨练外,还要忍受多次和连续失败和考验。从科技史和科学家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时间表:化学家候德榜,为兴办民族工作,生产纯碱,“死拼了五年;英国的得列尔发现噬菌体用了七年;生物学家、细胞遗传学创始人——孟德尔,为发现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结合定律,耗费了八年心血;我国生物学家、农学家鲍文奎领导培育八倍体小黑麦5000个原种,这个数字超过国际同类研究的十倍,先后整整用去了24年……。还有许多学者,在失败中渡过了他们的一生,为后人的成功取得了经验、铺平了道路。在这些时间表里记录着科学巨匠们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进击精神。

失败磨练了科学家的意志,科学家们的坚强意志又使他们战胜了失败而获得成功,使我们后人分享着由这些成功的花朵所结出来的丰硕果实。但是不能忘记,这些果实是来之不易的。每当我们去从事某种事业的时候,前人所经历的一切,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重现,在前进的征途中,还会多次重复那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失败。只有我们也具备了他们成功的那种进击精神的时候,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奋斗过程中就会有那么多失败,只有面无惧色地挑战失败,才能有一线生机,假如你不能战胜失败,你就止步了,只要你走在奋斗道路上,失败便会一个接一个横在你的面前,你不敢挑战它,它就挑战你,一步步紧逼而来,你退一步,它就会进两步,直到把你逼进入生深渊。但是历史上那么多无畏失败的科学家以及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给我们注入了信心——挑战失败,它就输了!

惟有挑战,才有生机!

(二)激流勇进方能扭转乾坤

世界上很难有几件事情能够进行顺利。其过程中常有预料不到的困难、挫折必须克服,许多艰辛、问题要去面对,所以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反到是常碰到勉强展开、草草收场的情形。大部分的人都会就此罢手,放弃让贤,事实上这种地方是胜负的关键处。“唉!不行啦。”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到来。

日本象棋第15代名人大山康睛曾说过:“当你认为已经必死无疑了,却经常有起死回生的情形出现。”因此一直到最后关头为止都不要轻言放弃,在黑暗之中也要力求寻觅一线曙光的机会。他曾说出一段亲身体验:

照相机闪光灯闪烁和声响,使已经明白战败的我,重燃起一股奋战到底的勇气,究竟为什么我也已不曾记得了。我咬紧嘴唇,心想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时间最后只剩下一个多小时,在专家中看来此局胜负已成定势,休息室的观众大多也判定“大山败北”,只有我还在埋头苦干。我此时反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自己是否能战胜自己……我可以感觉到旁观者都认为我输定了。

观战者愈来愈多的窃窃私语都在谈论着:“大山这家伙怎么还不投降广但是我的敌人是自己,高岛八段一轮猛烈无比的进攻我都咬紧,牙关硬撑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高岛八段的一连串攻击似乎未见成效,而在强烈的攻击中也忽略了许多不起眼的要点,最后在疲劳的拖累下,他开始显得焦躁不安。

反正我是输定了,我想。在长时间的焦躁情绪中,高岛终于犯下大错。在残余的时间内两人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最后,高岛终于弃子认输了。

本来是一面倒的局势,却因为采取哀兵之姿,最后关头终于反败为胜。当时与其说是因赢得胜利而高兴,倒不如说是因为战胜自己而雀跃不已。

这是大山回想他在第14期名人赛中迎接挑战者的情形,那份惊人的耐力,正充分显示出大山的个性。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急进、求快的心理,如此还容易变成欲速则不达。即使遇到最后关头,就算不成功也是虽败犹荣。

昭和四年,日本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恐慌。工厂接二连三裁员倒闭,劳资纠纷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