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不幸就是幸福
3003900000025

第25章 审视的心态

心态能使你成功也能使你失败,不要因为你的心态而使你成了一个失败者。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所取得的。同一件事抱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其结果则相反,心态决定人的命运。

一、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拥有高品质的人生,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别人过得好,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

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大概是40年前,南非某贫穷的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他们接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外面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主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很穷困的菲律宾。

4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问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体,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或电脑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兄弟相聚,不免谈谈分别以来的遭遇。哥哥说,我们黑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惟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黑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只有安分守己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至于要进入上层的白人社会,相信很难办到。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福。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接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以上是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子有什么样的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山。就在最近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牟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是个积极思维者,实行积极思维、喜欢接受挑战和应对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十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二、让快乐伴你左右

点头微笑,低头数钞票,和气生财等等都是商人的一些经验真谛,它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只有时时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获取成功的希望。

一位年轻的船员,第一次出海航行,在航行途中,不幸突遇狂风巨浪,将帆船的枪杆打得快要断裂了。他受命爬上去修整,免得翻船。当他往上爬的时候,由于船只摇动很厉害,加上又很高,他又一直往下看,好几次差一点摔了下来。一位有经验的老水手看了,急忙对他大叫:“孩子。不要往下看,抬头往上看”。年轻的船员听了不再低头看下面,而是抬头只往上看,那种天摇地动的感觉就消失了,感觉恢复了平静。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极令人兴奋的事情,也同样会碰到令人消极的、悲观的坏事,这本来应属正常。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围着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转动的话,也就相当于往下看,那么,终究会摔下去的。因此,如果我们要恢复信心,那么我们就应尽量做到脑海想的、眼睛看的,以及口中说的都应该是光明的、乐观的、积极的话题,发扬往上看的精神才能在我们的事业中实现成功。

文学家们有一个共识: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就有了“相思”,有了回归大自然的永恒的“乡愁”冲动。在这份永恒的冲动中,找寻快乐是一个万古长青的话题。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血。泪、汗浸泡的人生土壤里怒放的生命之花,正如惠特曼所说:“只有受过寒冻的人才感觉得到阳光的温暖,也惟有在人生战场上受过挫败的最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命的珍贵,才可以感受到生活之中的真正快乐。”

托尔斯泰在他的散文名篇《我的忏悔》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此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两只老虎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这人拽下草莓,塞进嘴里,自语道:“多甜啊!”

生命进程中,当痛苦、绝望、不幸和危难向你逼近的时候,你是否还能顾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苦海无边”是小农经济的哲学,“尘世永远是苦海,天堂才有永恒的快乐”是禁欲主义编撰的用以蛊惑人心的谎言,苦中求乐才是快乐的真谛。

艾柯卡靠自己的奋斗终于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1978年7月13日,有点得意忘形的艾柯卡被妒火中烧的大老板亨利·福特开除了。在福特工作已32年,当了8年总经理,一帆风顺的艾柯卡突然间失业了。艾柯卡痛不欲生,他开始喝酒,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要彻底崩溃了。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一去无返。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座15世纪的教堂废墟上留着一行字:事情是这样的,就不会那样。藏在痛苦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快乐无缘。告别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来挥动,享受今大盛开的玫瑰的捷径只有一条:坚决与过去分手。

“祸福相依”最能说明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贝多芬“用泪水播种欢乐”的人生体验生动形象地道出了痛苦的正面作用,传奇人物艾柯卡的经历更传神地阐明了快乐与痛苦的内在联系。

就在这时,艾柯卡接受了一个新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凭着他的智慧、胆识和魅力,艾柯卡大刀阔斧地对克莱斯勒进行了整顿、改革,并向政府求援,舌战国会议员,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振企业雄风。在艾柯卡的领导下,克莱斯勒公司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推出了型车的计划,此计划的成功令克莱斯勒起死回生,成为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三大汽车公司。1983年7月13日,艾打卡把生平仅有的面额高达8,13亿美元的支票交到银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莱斯勒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亨利·福特开除了他。事后,艾柯卡深有感触地说:奋力向前,哪怕时运不济;永不绝望,哪怕天崩地裂。

“痛苦像一把犁,它一面犁破了你的心,一面掘开了生命的新起源。”(罗曼·罗兰语)古人讲“不知生,焉知死?”不知苦痛,怎能体会到快乐?痛苦就像一枚青青的橄榄,品尝后才知其甘甜,这品尝需要勇气!

三、时刻保持平衡的心态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平衡。某人赚了钱,某人升了官,某人买了车,某人盖了别墅……我本来比他们强,可我却不如他们风光体面!对比产生了心理不平衡,而这种心理不平衡又驱使着人们去追求一种新的平衡。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你能不昧良知、不损害别人,自觉接受道德的约束和限制,通过正当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倒也是值得称道和庆幸的;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不择手段,毫无廉耻,丧失道义,膨胀自私贫欲之心,让身心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中,那么就必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由此,你的人生必将陷入难以回旋的败局之中。

布鲁克原先曾是个表现不错,工作很能干也很有实力的地方官员,因政绩突出不断受到提拔。但在最近这几年,当他知悉过去的同事、同学通过各种途径生活条件都比他好的现实时,心里总不是滋味,想想自己能力至少不比他们差,职位也比他们高,可钱却比他们少。而且自己作为一地之长,担子比他们重,责任比他们大,工作也比他们辛苦,经济上却不如他们,深感不平衡。由此也就有了一定要超过他们的想法。于是在他任职期间,大肆收受贿赂。这样,他思想上警惕的闸门在不平衡心理的驱动之下终于倾斜了,欲望的洪水顿时倾泻而下,一发不可收,最终成了一名“死缓”的国犯。

弗尔克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原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对学生无私奉献,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但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看见一些人很富有时,心里不舒服起来。此后他总在想,我怎样也能富有?于是,经常利用上班的时间做发财的梦,开始对教书不负责任。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他得到了学校的黄牌警告,但他不悔改,每天还是想着发财,一次在一个朋友的鼓动下去做走私生意而被抓获。其结果是财没发成,还做了阶下囚。

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使他们牢骚满腹。不思进取,工作中得过且过,和尚撞钟,心思不专,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走上了危险的钢丝绳。因此,我们必须要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怎样才能从这种不平衡的心理误区中突围出来呢?以下几点值得考虑:

1.要会比较。不平衡心理缘于比较,缘于比较方式的不当,缘于比较“参照系”的选择的失误。前文所说的地方官员和教师,他们所选择的比较“参照系”自然是那些风流倜傥的有钱人,自认为能力、才华不比他们差,而收获却比他们少,这是多么不公平啊!而其实,只要我们多想一想那些普通劳动者,我们的心理又何尝有这样多的焦灼、急躁与失落,甚至是愤愤不平呢?面对着众多普通人,我们的心灵必然会多一份平静豁达,甚至多一份愧疚。还有什么不平衡可言呢?

2.心底无私。心理不平衡导致人生创伤,而心底无私则是治愈心理不平衡的良药。在当今社会种种诱惑特别是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一些人目眩头晕,忘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守则,在追求心理平衡的过程中,向腐败、堕落的目标迈进。在他们身上缺少的是一种圣洁的信念、奋斗的理想,缺少的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持续刻苦的改造,不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能够达到一种高尚人格的修炼。

四、天天都有一个希望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米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未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秘书的心情。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天天一个希望,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

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务界,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诊断患有癌症。这对他不啻当头一棒。他一度曾情绪低落。最终他不但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他的心态也为之一变,变得更宽容、更廉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在勤奋工作之余,他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就这样,他已平安度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就问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知容能温暖每个人。这医生不但医术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信心。希望是什么?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索,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将生命浪费在一些无聊的小事上?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