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不幸就是幸福
3003900000017

第17章 失业并不可怕(3)

小王怒气冲冲地冲出了办公室,使劲关上门,“你怎么能这么做!”

小王从昨天接到通知,叫他不用再来上班,到今天来交接工作和手续,他心里一直窝着一股火。小王是公司的高层干部,业绩突出,但由于有自己的想法,与总经理发生了几次误会,才有了今日的被解雇之事。

失业不仅意味着生活无着无落,还意味着工作能力被人贬低,但他的业务是优秀的,是称职的。因而,我们可以理解小王此时此刻的愤怒!

小王从内心深处厌恶这个总经理,因为这个总经理是为了报复才解雇他的。他是对的,他的心理上感到不平衡——简直愤怒到了极点!同时心灰意冷,看破红尘!

和经理的争吵,不是挣回面子,当然也不是为重返工作岗位,更不可能对总经理构成威胁,这仅仅是为了发泄一下心中愤怒的火焰。

每个人都要将不好的情绪发泄出来,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发泄是心理调整的方式,小王的发泄是愤怒中的无奈,无奈中的愤怒。

美国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失业时愤怒的心理感觉是普遍存在的。人们通常的想法是:我不该失业。这太不公平啦!这种心态的产生,还有一个原因是拿自己和其他人相比较,“比我差得多的人,为什么没失业?”心理对比反差强烈,因而,容易产生愤怒情绪。

兰德公司研究还表明,产生愤怒情绪,能合理转化这种心理感觉的人只占21%,大部分人以不负责的、极端的愤怒发泄出来。因而,失业愤怒情绪的调节是重要的。

失业容易导致人们产生愤怒的心理状态。这种愤怒既可以以非激烈的形式发泄出来得以调整,也可能以激烈的形式发泄出来,从而造成我们不愿看到的、无法预料的后果。

失业之后,应该怎样面对愤怒的心理状态呢?

首先,应该尽量避免造成愤怒。失业已成事实,愤怒也无益于事。

其次,千方百计以适当的方式发泄愤怒。可以与朋友聊天,将心中的不满倾吐出来,或是听听音乐,音乐可以抚慰你暴躁的心灵,让愤怒安静下来。

最后,待愤怒消除,我们仔细分析自我的心理状态,列出有利和不利,重新调整自己,完善健康的心理状态,制造机会,寻求新的职业。

(三)焦虑之余

失业者,既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原来的生活节奏,因而都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一般来说,失业者都会在不同的形式和程度上表现出焦虑。

在焦虑之余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勇敢面对焦虑,即要面对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引起的种种不正常的行为。逃避不会让事情越来越精,只会让焦虑越来越深,逃避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好的办法。只有勇敢面对它,才能找出积极的办法来消除。

然后,寻找新的内容来填补生活的空白。失业者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若无所事事则容易无事生非,焦虑正是由于生活从充实变为空虚所致。看看书,养养花,旅游观光,朋友聚会,只要有事可干,焦虑不久会慢慢消失。

再者,家人要给以温暖和体贴,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他,不要抱怨,让他感到虽没有了工作,但还有一个温暖可爱的家!

家人的温暖对于消除失业者的焦虑极其重要。失业者在失业后,心里怕别人说他没有能力;失业会导致人的内疚感,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包袱;失业者急于找到工作,但工作没着落分外焦急、失望……此时,若家里有一种和谐的气氛,理解并尊重、安慰失业者,会使他感到世界仍然是美好的,太阳依然是灿烂的,明天依旧是美丽的。

(四)炒鱿鱼者被炒

高层经理乃致老板,通常是炒人的角色,但现代社会中,残酷的市场竞争也会让他们失业,即炒鱿鱼者被炒。

高层失业较之普通员工失业,其心理负担更加沉重,甚至走上绝路!日本一家公司的两位高层主管,因为承受不住失业的压力,最终跳楼自杀。

这样的高层领导面对失业,首先是一种绝望的心理,一切希望都没有了!仿佛一夜之间,从富翁沦为了乞丐。世界没有了色彩,生活不再有幻想,心理无法平衡,无法接受,烦恼、苦闷一齐涌上心头。夫妻关系也遇到了矛盾,孤独、失意围绕着他。他怀疑一切,用审视的目光注视一切,他们感到烦闷,只能借酒消愁。

普通员工对自己的期望、要求不太高,对自己的心理评价也不会过于夸张,他们认为自己很平常,既然事已如此,就只好接受,并尽快调整,寻求第二次机会。

高层的领导地位较高,心里优越感强烈,一旦失业,地位和优越感一时之间完全丧失,反差强烈,心理的冲击也特别强烈。

高层失业者的心理对于其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心情,分析失业事实,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总结心理特点,找出优缺点,以自信、坚定的心态发挥自己的才能。

失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受不住失业带来的压力。

高层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高层因失业而不想再成为高层。

(五)炒老板鱿鱼

失业又有主动、被动之分,主动失业者,主动地辞掉工作——炒老板的鱿鱼。这种失业者的心态与其他失业者大有不同。

主动辞职者,一般心态比较平衡,压力不大,抱着“风景那边独好”的心态。辞职是一种主动的心理寻求,渴望从一种心理状态转向另外一种心理状态,寻求一种新的心理感觉,辞职者心态在刚开始时充满自信,由解脱而产生一种轻松感,对未来生活、工作充满希望,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适宜的。

但主动辞职者也有例外情况,即被动化的主动辞职——辞职者并不是十分想辞掉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而是因为觉得上司对自己的待遇不公正或者对公司不满这些因素使自己不舒服而做出辞职决定的。这种辞职者的心态一般是: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或者,等着瞧,此处不容爷,自有容爷处……

主动辞职者在辞去工作后,相信凭着自己的才能,可以再找一份满意的新工作。但有些人没有在短时间内找到新工作,这时坐等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自信心减弱,压力增大,情绪变化明显。

有一位辞职者在刚开始时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充满信心地认为能找到一份新工作,然而,现实并不像他想像得那样美好,希望的肥皂泡在经过几次碰壁后终于破灭了。他开始焦急不安,怕见熟人,自信心在一步步的萎缩。重返原来的工作岗位吧,太丢面子。于是,压力愈来愈大。最后,他终于顶不住了。精神失常,进了精神病院。

这位辞职者是个失败者。

有勇气“炒老板鱿鱼”的人,不仅要享受这种快乐,也要有勇气向未来挑战。

(六)防止被“炒”

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自己会有那么一天,总以为自己表现不错,公司解雇他是个大错误,周围的好友是这种观念的支持者,就像一大群盲目的寻宝队员,已经迷失在浓雾中,找不到真正的宝藏所在——他自己。

你可以发现有两条路可走,找上司承认错误,并让他明白你有改过的愿望;或是执行新的行动,但千万不能泄露你如此做是因为害怕开除。

但第一种策略,直接到上司面前承认错误可能会使上司有了机会,因为他正准备找你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你被“炒”了,此举加快了你被“炒”的速度;第二种策略,即使老板已经知道你认识到出错了,但很可能已经为时已晚了!

有一个较为稳妥的中间策略:安排和上司见面的机会——也许是一顿午饭,不管目前你的工作陷于困境,还是让上司了解你并未将自己完全表现出来。

千万不要急于自责,最好保持着模糊不清的状况,如果人家并未责备你的“过错”,不要贸然承认,同时,也不要主动提起上司尚未知道的事,尽快地消除上司对你的消极的印象。

另一种策略较好:尽量增加你的重要性,尽量找一些额外任务以表示你对工作和公司怀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来表现你实在非常能干,特别应注意到自己有缺点的地方。

记住,让可能开除你的人找不到充足的理由。

四、让就业一举成功

(一)把握住方向

成功是由能力和野心组合而成的。

野心勃勃的人往往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但是能力强却缺乏野心的人,往往难以取得较大的成就——成功必须来自于追求和奋斗,来自于对目标的执着。

当迪尔22岁的时候,他还是一所大学里的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两个学期后,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做一名企业家,他想到商学院学习企业家专业。

可是,迪尔没法转换专业。办公室的主任通知他,他以前在学院平均成绩不够高,而且没有多余的位置。

既然传统的制度把迪尔拒于商学院的门外,他就制定了这样的计划:先通过“冲击”选修所有企业家专业的课程,参加他们的授课。几星期后,当有学生放弃这个专业的学习时,抓住机会去补那个空缺。

两年间,迪尔学习了企业家专业所有的课程并拿了学分。最后一个学期,他拿着成绩单去见主任。他问主任:“虽然我没有被正式接受,但是我是否可以毕业于这个专业。”主任感到非常吃惊,同时也很感动。

“在我看来,你就是个企业家。”主任说,“我不知道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你的申请。”

那年春天,迪尔得到了企业家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开始向外寻求事业的发展之前,先要核准目标罗盘,确定你的方向!要选择一项合适的职业或专业,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需要认识社会上职业或专业的情况和要求,更需要客观地,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身体状况以及自己对各种职业的观念和态度。

“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失业者在再就业之前,必须核准目标的方向。

(二)让大脑及时充电

梦醒时分,一切童话和幻想都已远去,生活中需要生存的真正本领,竞争的高超技巧和取胜的捷径。失业中,我们更需面对社会无情的选择和残酷的淘汰。

再就业,是你在选别人,同样别人也在选择你,没有退路,你只有挺身向前。

时代变化万千,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再就业之前,应当“及时充电”,补充新的知识!

A君失业了,同时他发现找一份新的工作非常困难。

A君所学的知识几乎都落伍了,因此他被公司解雇。公司雇佣了新的毕业生,他们拥有最先进的知识,而其他公司也不想要他。

A君发现多年忙忙碌碌的工作,让他没有时间来学习,因而在不知不觉中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