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讲故事
3003800000031

第31章 老子劝孔子扔掉仁义

庄子说:

孔子欲把西边的经书储藏在周王室,子路出主意说:“听说王室掌管典籍的史官老子,引退在家,先生想藏书可以请他帮忙。”

孔子前去看望老子,老子对孔子的要求却不答应,孔子反复解释,老子打断他的话说:“太复杂了,只说要点。”

孔子说:“要点在仁义。”

老子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说:“君子不仁不能成就名声,不义不足以立身社会。”

老子问:“什么是仁义?”

孔子说:“中正而和乐外物,兼爱而无偏私便是仁义。”

老子说:“无私就是希望获得更多人对自己的爱,先生想让天下的人都失去养育自己的条件吗?天地常在,日月常明,循自然状态行事就是最好的了。又何必标榜仁义,岂不是像击鼓寻找逃跑的人吗?鼓声越大,跑得越远,先生莫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原文精华】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番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 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故事解读】

庄子讲这个用意很明显,讲人要扔掉道德啊文化啊,这些枷锁,才能回归本性。

人的道德之所以是坏的,就是因为它借劝善而助恶。它以劝你回归本性的方式乱你的本性。

邪者莫不自夸是正,正人君子又往往太邪门,正邪之外,始有正义。善恶之外,始有善道。

庄子指出:造化生出这个世界,已经不错,你要是觉得它不完美,你另外造一个看!你显然造不出,你只能局部修补,这就是为害了,须知原形不可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