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腹黑牡丹四人帮
2999900000044

第44章 各取所需

他的表情让我有一刻的怔忡,一刻的晃神。我身边站的这个人太容易让我产生错觉,就是那相似的眉眼,相似的淡然心性,就在这些相似的瞬间让我感觉,业子就在身边。

我没有接过那根白玉簪子,只是怔怔的盯着他,他有些揶揄的说,“紫萝,这簪子……”,我缓过神来,这簪子确实质地不错,样式简单,很像以前业子送过我的那根兰花簪子,可是那一根已经在坠崖的途中不知散落何方了。

他淡淡的笑了一下,似是看穿我的心事一般,他掏出银两买下那根簪子然后轻放到我手里。

我们一路无话走到宫门外,他一直默默走在我后面,不近不远的跟着,不知在想什么。

秀女刚被选进宫都有一定的自由,册封等级之后就不能轻易出入宫门,况且有武才人在其中打点,小织自然是可以接受探望的。

黄瓦红墙外,小织紧紧拉着我的手,兴奋的喊着,“姐姐,裕哥哥,你们终于来看小织了!”

我把捧着的纸包递给她,她疑惑的打开,却在看到东西的一刹那眉开眼笑,“煎白肠!姐姐还记得!”

记得有一次上街小织吵着要吃这个长安有名的小吃,却是因为售完没有吃到,后来忙七忙八的也就忘了,今日在街上恰巧遇到,便买了一些给她带来。

我笑笑,挽去她垂在耳边的发丝,“趁热吃吧,这个可不能带进宫去。”

小织美滋滋的尝着,小口小口的嚼着,大概是在宫里训练多日,她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大咧了。吃东西亦是如此,以前从未吃饱过,所以看见食物就喜欢狼吞虎咽,现在却是文雅多了。

“姐姐,爷爷怎么没跟你们一起来?”吃了过半,小织疑惑的问我。

我掏出丝绢帮她擦擦嘴然后说,“老爷子回村子了,他说一个人在长安城住不方便,也不习惯,所以回去养老了。”

小织听到这些有些黯然,缓缓垂下头去,我拍拍她的手背说,“妹妹放心,姐姐为爷爷打点好一切了,老爷子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自然不如老家自由自在,况且现在妹妹就要飞黄腾达,他老人家可以安享晚年了,以后有机会我会接他来看你的。”

小织信任的笑笑,握着我的手说,“姐姐,认识你真好,从小到大,除了爷爷,你对小织最好了,喔,还有裕哥哥。”小织吐舌头看看了站在一旁的李承裕补充了一句,我掩嘴笑着嗔他,李承裕则是摇头笑笑。

“姐姐,我今天被皇上册封了八品采女,以后怕是不能总与你见面了。”

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八品采女九品奉仪,这两个官职虽低,但却是侍奉皇上机会最多的人,端茶倒水沐浴更衣,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伺候皇上与伺候妃子不同,普通宫女是没有这样的殊荣。而这样的身份可以出入含元殿、紫宸殿、玄武殿等各个皇上批阅奏章管理国事的地方,甚至可以窥听到与大臣的谈话,更加适合了解情况。

看来,第一步已经如我所愿的完成了。

小织告诉我皇上近日忧心边境战争夜不能寐,军队整治不齐地方又公然挑衅,怕是要引起战争。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年发生的史实便是,唐太宗亲征高句丽。

我看天色已晚,便对小织说,“在宫里要经常与黄堇姐姐联系,女人之间争宠是必然之势,你心底纯良自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可以与姐姐通信,姐姐会尽全力帮你。”我安慰小织几句,并简单了嘱咐一会便与之告别。

小织一直站在宫门外向我挥手送别,我几次回头她都站在原地,看见她单薄的衣袂在风中飘荡我会觉得愧疚,不得不加快步伐离开。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几天之后,客栈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我和李承裕正在饮茶,恰好吟到咏茶诗。

“你在考我吗?”我挑眉看了一眼李承裕,他举着茶杯刚刚吟过一句“碧涛松下烹明月,微露梅边煮岭云。”

我第一次听到从他口中冒出文学的字眼,颇为惊讶,更何况出口不凡,不过好歹我也有五千年知识的灌溉,唐朝诗词虽极为鼎盛,宋元明清也毫不逊色。

李承裕摇摇头,为我续上茶,“只是闲暇时对对诗罢了,紫萝,我想你应是有才情的女子。”

玩玩也无妨,我脑中迅速闪过有关茶的诗赋,口中已经缓缓而出,“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他细细品味了一会,然后眉眼带笑的徐徐点头说,“果然雅致,佳句。”

我白了他一眼,见他仍旧低喃着那句苏东坡的诗,我一时觉得骗人也是件有趣的事。

笑声一路飘来,到门外尤为清晰,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一袭艳红色的身影婀娜摆动,几步走到我们面前,笑的天花乱坠。

“紫萝,你的文学造纸真是越来越高了。”红樱用丝绢半掩颜面,只一双大眼睛灵动的闪烁。

“是造诣。”我瞪她一眼,问,“你怎么来了?”

她瞥了两眼李承裕,我点头示意她那是自己人,她才笑着坐了下来,自斟一杯说,“当然是给你答复。”

我侧过头,从她的眼睛看不出任何讯息,她的笑容已经完全掩盖住心思。

“噢?如何?”我问。

她啜了几口茶,将丝绢重新放回袖口,那明艳的红色张扬的过分,“既然亲自来了,自然是与你为伍,商量计策。只有青婵那样避而远之才是不顾念旧情,我可是很在意我们的姐妹之情的。”

“青婵?”我问,她明显是话里有话。

她不紧不慢的从怀中掏出一张信纸,“这是青婵给你的回信,我拆开看过了。”

我白她一眼,这家伙从前就喜欢探人秘密,现在依然不改这随随便便的毛病。

我打开信纸,只有寥寥数语,“我再也经不起大风大浪,只想安生度日,对不起,望你如愿以偿。”

我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心里却还是有些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