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2992500000022

第22章 让孩子自己走路(4)

要让孩子知道,动辄勃然大怒、大发脾气是一种危害身体、伤害感情的不良行为。一个人在发怒时,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这是导致很多疾病的根源。不仅如此,发怒还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还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当愤怒、悔恨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夹杂在头脑中时,大多数人的选择并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发怒总是一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而冷静和宽容则可以消除心中的怒火。如果让孩子懂得了冷静和宽容,他心中自然也就少了一份可能给别人给自己都带来伤害的怒火。冷静和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不断拓宽心量才能达到的境界。一旦孩子学会了冷静和宽容,就意味着他不会再患得患失。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愤怒只是懦弱的表现。一个自信的人,不会被轻易打击,只有心胸狭隘的人才会为了莫须有的事情破坏自己的心情。

如果孩子能够抵御住爆发的危机,经过对问题的冷静思考和分析,就能成功地控制自己,甚至会觉得之前为这样那样的小事而大发雷霆,简直是在浪费生命,也是一种失败的屈服。

当孩子心灵里的沉着、勇敢、谦让、果断、自信、坚定和愉快等健康情绪战胜了忧虑、急躁、挫折和恐惧等负面的情绪,他就真正战胜了自己,就成为了一个懂得如何自制的人。

五、教孩子学会适应环境

自然界里最后能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物种,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

——(英国)达尔文

每个人都生存在一定的环境当中,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所以,适应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本领。现代社会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人难以把握,环境随时都可能变得陌生,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本领,根本就无法在将来的竞争中取胜,反而容易被淘汰。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里尼博士指出,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知道,在现实的社会中,大人不可能总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所以,父母如何让孩子迅速适应环境,才是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适应环境不是一味地“顺从环境”,根据环境条件改变自身、调节自身,试着与环境条件保持协调,才是其本意,才能真正生存。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创造环境,更好地发展自己。

王桉是世界上长得最高的树,但现在墨尔本郊外的王桉林却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导致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王桉树种的转变适应能力极弱。

王桉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生存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对付频繁的森林火灾,它的种子是包在厚厚的木质外壳里的,不仅不怕火烧,还能借助大火烧裂木质外壳,顺利生根发芽。而现在,王桉的生存环境基本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这样一来,王桉的种子根本就无法生根发芽,更不用说长成高大的王桉了。

其实,王桉树的可怜有时候也是孩子的悲哀,有许许多多孩子常常因为学习或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变得极不适应,从而开始碌碌无为。为此他们开始感叹上天的不公,咒骂周边的一切。但他们似乎忘了现实的环境对他们有着不同的要求: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适应自己生存的环境。

一位小姑娘被父母送到澳大利亚留学,总是抱怨房东对她不好,想搬家。别人问她房东怎么不好,回答是:“他老逼我刷牙,还非让我把脸盆也洗干净;洗澡后还得收拾浴室……” 故事中的小姑娘正像一则寓言故事中的乌鸦,不停地搬家,不停地抱怨,结果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

生存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的冲突组合。一旦一个人真正想通了这个道理,了解并且接受了生存会困难重重的事实,那么在面对坎坷时,他也就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了。而所谓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人们根据生活环境进行自我调整,以便和环境保持平衡的一种能力。

鳄鱼似乎并不招人喜欢,然而,鳄鱼却是恐龙时代的动物,在世纪更替中,许多物种灭亡,但鳄鱼却存活了下来;“变色龙”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善变,善于伪装自己,但是,这种动物却能通过了解环境,迅速调整外观色彩来保护自己;波尔山羊能在干旱季节、缺乏饲料的情况下生存,还能爬上树干采食,它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山羊品种,几乎能适应多种类型气候;在茫茫戈壁中,仙人掌为了抵御烈日暴晒,避免水分损失,将叶子进化为针状;骆驼为了适应长时间缺乏水和食物的环境,开辟了将营养储存在驼峰里的生存方式……归根结底,这些物种之所以不灭,是因为它们都有一种赖以生存的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样的道理,人类也应该做到在哪里生存就在哪里扎根。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也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生存得更加惬意。

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艺术,一旦坦然面对,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成功,求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仅是人体健康的一种标志,更是高情商的特征之一。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适应环境呢?

1. 教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微笑

每个人都难免会接触或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孩子也不例外。在陌生环境里,绝大多数人都习惯板着面孔,保护着原本脆弱的尊严,以免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和伤害。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陌生环境依旧陌生,人们所担心的那种“危险”依旧潜伏在周围,而自己却已经疲惫不堪了。

其实,如果学会在陌生环境中换一副表情,尝试对陌生的一切都微笑一下,会不会更好些呢?

在一家宠物医院的候诊室里,许多顾客带着宠物准备注射疫苗。没有人聊天,也没有人低声攀谈。时间在候诊室里仿佛特别漫长,在沉默中,人们开始焦躁起来。这时,一位女士带着她9个月大的孩子和一只猫走进来了,她坐在了一位先生身旁,而那位先生坐立不安,不停地四处张望,已经等得很不耐烦了。他突然发觉,那个孩子正抬着头注视着他,咧着嘴对他天真地笑。于是,他不禁也对孩子笑了起来。然后他就跟女顾客聊起这个孩子和他的孩子来。很快,整个候诊室的人都聊了起来,整个气氛从乏味、僵硬转变成了愉快。

这是从一个微笑引出的整体的和谐和愉快!在陌生环境中,如果能让孩子保持微笑,就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和坦然。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多一些真诚和友善,不用去伪装。当他送出一个微笑时,就会得到一个甚至多个微笑,内心就不会再疲惫和紧张,人与人之间也会变得更为默契。这样,他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的将是融洽和温暖,而非陌生和冰冷。

教孩子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这是一种自尊、自爱与自信的表现。因为微笑是人类面孔上最动人的表情,是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它源自善良、宽容、坦荡、大度和无私的心灵。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微笑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礼赞。

教孩子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他就会学会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就会拥有一把开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就会赢得成功的力量,找到一个新的起点,直面人生的挑战。

2. 让孩子学会主动改变自己

任何环境中都存在着两种因素: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父母要让孩子积极地适应,也就是让他正确地分析自身特点及环境特点,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主动改变自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时说:“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和帮助他,使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环境并不赋予人潜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正如他的胳臂、腿、脑和眼睛一样。”这种观点给人以很大启示:每个人都存在着潜能,环境只是才能发展的条件,而不是才能的“种子”。

北京少年杨庆斌,不幸被高压电击中,失去了双臂,但他从不悲观,面对困难充满了勇气和力量,每天坚持用脚趾夹着笔练字,用牙齿叼着笔写字,用肩膀带动一个连杆笔写字,最后终于成为一名无臂书法家。可见,困难如弹簧,你弱他就强。父母要让孩子具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敢于同生命中的惊涛骇浪展开搏斗,就像贝多芬、居里夫人、华罗庚、张海迪一样,战胜挡在生活中的所有困难。

父母要告诉孩子,当他无法改变环境时,不要消极,不要抱怨,要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从而更快地融入到这个环境中去。外界的环境往往会在一瞬间转变,一个人唯有不断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现实的环境考验,才能在新环境中赢得一席生存之地。

让孩子明白,在生存的路上,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并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像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但是,能否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却在自己的把握之中。一位哲人曾说:“改变自己事半功倍,改变环境事倍功半。”遇到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就得从自身做起,努力来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并从新环境中汲取营养。

3. 教孩子快乐地接受新环境

很多孩子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内心总会本能地抵制,总喜欢以新环境的缺点和以前的优点相比,不愿意接受新环境。比如,孩子在转学的一个星期内,会经常抱怨现在的同学不友好、老师也不和蔼。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快乐地接受新环境,可以参考以下细节教孩子:

首先,不要让孩子寄希望于新老环境一样。环境变化多样、各不相同,要帮孩子寻找新环境中可爱之处,让他学会以愉快的心情接受陌生的一切。

其次,让孩子利用新机会,接受新挑战。新环境就是新挑战,让孩子尽他自己的能力去尝试一下自己的胆识,表现自己,新环境也许会给他意外的惊喜,给他丰富而值得纪念的经验。

再次,让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进入一个新环境,也许以前孩子没有发现自己有这样的缺点,但是现在显现出来,但一时也改变不了,与其苛求自己改变,还不如一笑了之,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十全十美的地方。让孩子大胆地承认、接受自己的不足,这样生活会更美好!

最后,让孩子坦然面对新环境。父母要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告诉他,环境是不能躲避的,只有坦然面对,大胆接触才能更快融合。比如,通过与同学交往,一起学习交流,参与艺术活动、文体实践等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使自己从团体活动中获得学习与表现的机会。

要想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就需要让他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以客观的态度坦然面对现实,冷静地判断事实,理性地处理问题,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六、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

——(法国)卢梭

人生在世难免会陷入险境、受到危害,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听天由命、顺其自然,情况可能会变得非常糟糕。只有随机应变才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所以,要懂得在平时未雨绸缪,在生活中常常抱有十二分的小心,好好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等。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孩子尽快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

当前,很多年轻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寸步不离地保护孩子,惟恐孩子“闯祸”或遭遇不测。但有些事情的发生却是父母无法预测的。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父母可以利用暑假,让孩子放下沉重的书包,从题海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孩子走出钢筋水泥,去亲近溪水丛林,走进大自然,去进行生存训练和生活锻炼。父母应该明白,让孩子学会游泳远比学会书法重要,学会紧急避险远比解答一道数学难题重要,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比学会弹钢琴重要,学会生火做饭远比上特长班重要……

不久前,北京某大型商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3个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放学后到该商场闲逛,遇到了几个不三不四的成年人,其中有一个人对走在后面的一个中学生进行勒索,并用刀子相威胁。走在前面的学生回头看见后,就折返了回来,周围也围了几个人。

勒索者看到周围有很多人围观,就说:“算了,算了,走吧。”3个中学生没再和拿刀子的勒索者说什么。勒索者见他们还不紧不慢地往前走,就跟了上去。这时,两个中学生跟他理论,暂时稳住他,另一个中学生跑去报了警,警察及时赶到,才未酿成大祸。事后,有人称这学生为自我保护的英雄。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到底如何呢?

记者问:“歹徒威胁你们时,你们是被动的,是受欺负的,你们为什么不呼救?”中学生们答:“没想起来。”记者又问:“歹徒第二次返回来再次威胁你们,你们为什么还不呼救?”他们回答说:“周围有那么多人看着我们都不管,喊也没用。”

其实,这几个中学生都想错了,只要他们喊一声“救命”,性质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喊,周围的人们还以为是几个地痞在斗殴,都在那里看热闹。如果他们喊了,人们就会明白,是流氓在欺负赤手空拳的孩子,就会引起巡逻保安的注意,毕竟是繁华的商场,人多,歹徒也会很胆怯。所以说,呼喊与不喊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一节自我保护课上,老师专门让学生练习遇到危险时呼喊“救命”。开始竟然有90%的学生喊不出来,为什么呢?他们怕别人笑话。其实,这种解释是非常可怕的。面对危险,孩子一定要学会大声呼救。因为孩子身单力薄,很难打败罪犯,但是呼救却能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争取得到其救助的可能。

自我保护是人在危急时刻的惟一救命稻草,掌握这项能力才能让孩子在最关键的时刻平平安安。

1. 给孩子讲解安全常识

生活中,很多父母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规矩,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但却疏于对这些限制给孩子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果不理解这些规矩的缘由,孩子在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可能就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尝试,引发意外。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向孩子提出各种安全要求时,应耐心给孩子讲明白道理。

比如,不要用棍棒嬉戏打闹,否则会误伤他人;不要从高处往下跳,否则就会骨折;不要把手放在门缝里,否则别人开门或关门时就会夹伤你的手指,等等。一旦孩子知道了这样做的危险后果,理解了父母的限制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护,也就不敢去贸然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