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说:“清华主楼,建于五十年代,现在是电机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计算中心、网络中心所在地。”妈妈还说:“爸爸年轻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主楼的自动化系学习过。”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心想:爸爸在这学习过,他一定非常自豪,我长大也要像爸爸一样在这里学习。
清华大学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正前方竖立着一块石碑,这个就是清华大学师生的校训,它要让学生们时时刻刻要严格要求自己,我看了之后,心里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景地,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换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两侧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深深地陶醉了,心想:我小的时候一定要努力,长大才能努力成为一名清华学子。
清华大学呀!你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好学校,我将时时刻刻把你追求和向往。
『教育感悟』
著名大学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有她独到的地方,在某些方面或综合实力上,一定位列众多大学之首。在中国,著名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等。带孩子参观著名大学,就等于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上未来的希望的种子——自立自强,到著名大学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
一位小学生在随母亲参观清华大学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参观清华易,考进清华难呀,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便有希望飞出成长的摇篮,去寻找未来,寻找自己心中的天堂。最后,参观完清华大学,我们从东门出来,望着那古老的门匾,我咬着唇,握着拳,心越想越远,越想越远……”
带孩子参观著名大学,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大学的情况、体验大学的生活、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激发孩子向往大学、勤奋进取的精神。孩子置身于大学校园,与优秀的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可以了解并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就会更加坚定他要追求的目标,从而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子导引』
带孩子参观著名大学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孩子中小学时期。参观著名大学会给孩子带来父母难以估量的力量,从而让孩子更加锐意进取。所以,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忽视这对孩子起到重要意义的一课。
1.让孩子观看有关大学的节目
作为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观看有关著名大学的节目,这样孩子就会在心中对某些大学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也会在其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父母在有机会的时候,再带孩子到大学参观,从而加深孩子对大学的印象,也有助于解决孩子对大学产生的各种疑问。比如,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就有一档栏目叫《世界著名大学》,都是对当今世界著名的大学进行方方面面的详细介绍,很多也因为观看这个节目对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位父亲带孩子参观一所大学时,孩子所用的词汇超出了平时对它们的了解,这位父亲说:“这一定是《世界著名大学》节目带给孩子的影响,孩子已经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去看一所大学,用什么词汇描述大学了。比如说,校园很幽静,空气很清新,布局很整齐啦,都是孩子的原话。在浏览文化广场时,孩子说这里既有古老文化,又有现代文化,等等。其实他说出来的话就是很好的作文。”
当然,父母也可以给孩子买有关著名大学的书籍来看,同样先让孩子对著名大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尔后再带孩子去参观。
2.让孩子注意大学的校训
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这就是校训。校训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校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造就和培养学者和学人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非常优秀,且几成清华办学历史的标志性话语,所以一直被今天国内的大学奉为楷模,各个大学纷纷效法以确立自己的校训。
比如,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南京大学的校训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复旦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创新;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山东大学的校训是: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等。
通过校训,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大学的人文气息,了解大学的文化内涵,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意义,从而有助于他自身心境的提升,进而为进入著名大学求学增加内心的激情与信念。
3.在节假日带孩子参观大学
作为父母,可以在节假日带孩子参观著名大学。当然,如果离著名大学比较远,可以选择在暑假带孩子前往参观。每年暑假,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中小学生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目前,参观这些著名大学是免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大学校园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带孩子参观当地的大学,只要能让孩子感受到大学的人文气息,激起孩子奋进的理想,那父母带孩子参观大学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了。
4.在参观之前让孩子做好准备
这里所说的准备,不是让孩子准备衣服、吃的,等等,而是在参观之前,父母应该让孩子带着问题参观,比如,大学的历史、大学的优势专业、大学为什么著名等等。这样,孩子就会参观得更加认真仔细,当然,他也会收获得更多。
『教子箴言』
著名大学是莘莘学子心中向往的圣地,也是父母希望孩子修学提升的场所。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有必要带孩子到著名大学参观一下,让著名大学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定的印记,激发孩子学习的激情与斗志,从而为自己进入著名大学深造增添成功的砝码。为了孩子,相信为人父母者一定会作出自己明智的抉择,那就是一定要带孩子参观著名大学。
带孩子参加一次葬礼
『教育名言』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美国)海伦·凯勒
『经典事例』
陆幼青在他的《死亡日记》里是这样反思生命的:
我时常感觉自己就像走在一条很长很长的,幽暗的、有着半圆的顶的走廊里,我每走过一扇门,那扇门就在我背后“砰”地一声关上,永远不再打开。
在很远很远的走廊尽头,有一点光,也就是这一点光,在吸引着我,往前面走。
我知道,我已走进了那幢湖边的大房子了,虽然冬天还没有来。
我在里面了。
这每一扇门,代表着我所做过的,我所能做的,我所享受过的每一件美好的事情。我走过它,它就对我关上,一样一样的事情在我的背后结束,我就像古代的那个智者,听到自己背后的那个水缸破碎的声音,没有回头,我知道,回头也没有用,回头看到的也是残骸,和废墟。
我现在只有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我想,每个人都会走过这条长廊。
……
我从没想过,一个人可以这样,像我现在这样,如果愿意,可以睡24个小时的,可以随时随地地睡着,也不知道今天已经睡了多少个小时。
始终是要睡去的,离死亡还有多远呢?我想是不远了。
现在,我努力地在一些生活细节上维持着正常的标准,甚至于用一种挑剔来维持着正常的标准。
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一种抗争,这是我的一种方法,我没有办法全面地跟死神抗争,我只有在作息时间、吃饭等方面让自己感到自己还是一个正常的人。
其实,我是无时无刻不在饥饿的,但我努力地划分一日三餐,其实,我是可以一直睡着的,但我依然提醒自己什么是上午什么是下午,什么是晚上,其实,我是一直可以躺在床上的,但我知道,如果我这样躺下了,便没了起来的那一天。
意志在跟死神的搏斗当中是有用的,笑容也一样,好在意志是可以去购买的,它的货币,是痛苦。
而笑容,是自产自销的。
『教育感悟』
每天,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有许多生命悄然逝去,也有许多生命悄然降生,其间有多少悲与喜,值得耐人寻味。为人父母者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可能会发现,竟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了思想,什么时候有了记忆,什么时候学会了说话,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走路的……所以,人们更不记得刚出生时是悲,还是喜,或者还是其他什么感觉。
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无论他是欢喜接受,还是极力躲避,死亡总会如期而至。当一个人离开了人世,有的人说他去了天堂,有的人说他下了地狱,也有的人说他往生极乐了,还有的人说他永垂不朽……但无论如何,他从此就没了音讯。
既然看不到过去,也看不见未来,于是人们就会更加珍惜今天,更加珍惜现在。这就是为什么生命如此可贵的原因。所以,剥夺他人的生命是最大的罪恶,同样,无故泯灭自己的生命也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的孝,是为人子女的本职所在。
但是,年轻人,尤其是今天的孩子往往感觉不到生命的可贵,因为有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生命还很漫长,生活真是太精彩了,以致他们还没有时间认真考虑生与死的问题。于是,他们也并不认为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等他们醒悟时,一大段的生命早已经逝去。这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损失。
也有的孩子却在生活中因为遇到了打击与挫折,就匆匆地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无论对父母,对自己,还是对社会,这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以,父母要带孩子去参加一次葬礼,让他真切地感受一下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让他自己对死亡,对生命有一种更直接的认识。
『教子导引』
带孩子去参加一次葬礼,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不应该忽视的一课,通过这一课,孩子会感悟很多,收获很多,更会成长很多。也许,在父母的眼中,并不会认为孩子能够从中得到太多的成长,但事实上,孩子在这种经历中所收获的点点滴滴一定会超乎父母的想象。
1.孩子参加葬礼应由成人陪伴
很多父母不知道是否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葬礼。其实,如果孩子愿意去,父母也应该感到很欣慰,并且要为此做好必要的准备。作为父母,甚至还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到墓地去看下葬的过程。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熟悉的成人陪着,以便在必要时安慰孩子,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或在孩子感到非常难过的时候带他回家。
2.让孩子从葬礼受到教育
孩子参加葬礼,要让孩子一定会受到教育。
李思森是李锦记集团的掌门人,他就是受过这样教育的人。他说:“10岁那年,我在父亲朋友的葬礼上,看着那个躺在棺材里的人,别人说他一生中都做了些什么,我听着那些话,就感觉是说一个人的成绩单一样,于是我对‘盖棺定论’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
在以后的人生中,李思森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走到现在,他的集团不仅是非常有名的企业,而且更是思利及人,他知道有了钱该怎样去花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所以,他的善举举世皆知。今天,他站在慈善事业的领奖台上,他得到的就是身后的那张“分数很高的成绩单”。
思利及人,给人们传达了一种利益观,这种观念与一般商人的利益观不同,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不仅仅看他给社会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也要看他是否有丰富的精神境界。
3.让孩子对死亡有正确的观念
大多数孩子对死亡缺乏正确的观念。一个小女孩说:“我死后就要住在坟墓里了!”这引起了在场的人哄堂大笑。可见,孩子总是以为死亡是人生的一种延长,所以,他从来不会想到父母会离开人世,而是认定他自己能依赖父母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