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权谋之军师天下
2984500000008

第8章 东胡南下

三天之后,杨浩然搬到了郡守府,虽然说是搬,其实也没什么可搬的。沈氏夫妇自然是嘱咐其多多回来探望,而沈雪却是依依不舍。

整个郡守府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中路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五进院落构成一条南北中轴线。从二堂往东是一个月亮门,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砌成的甬道。四周粉墙围护,山石点缀其间。整个院落雍容大气,其间一条溪水流经其间,现在却已经结成冰面。一白石板路跨在其上,通往对岸。岸上的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都是案几齐备,其中中间一座房舍,上面挂着一牌匾曰:惟命不常。这就是杨浩然在郡守府的住所了。

令史一职,原是各部尚书的秘书,后来,各级官员也聘请一些幕僚,称为令史。对于杨浩然来说,他就属于被郡守聘请的人员,而非朝廷官员。杨浩然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根据李本昌的意思处理一些案牍文移。以前杨浩然做行政工作的时候,这都是基础,现在自然是轻车熟路。处理这些来往函件和上传下达的文移,杨浩然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之前所不知道的信息。

大周九州二十一郡,其中辽州包含北平、长白和乐浪三个郡。北平为辽州首府,也是燕王府驻军所在地,而北平郡治所天都城也就成为整个辽州的核心所在。

从战略角度来看,北平是豫州通往西北前线的必经之路,西南和雍州相接壤,也是乐浪、长白两郡抵抗东胡的大后方,地处平原地区,易攻难守,土地肥沃,资源充足,不但有高唐、南皮这样的粮食产区,也有乐零、昌黎这种煤铁资源发达的地区;从军事角度来讲,此地一马平川,特别适合骑兵进攻,北平城高大坚固,各种守备工事齐备完整,驻扎着燕王府的精锐骑兵——虎豹骑,以及充足的粮草,辽州地处北地,常年受到东胡侵扰,民风彪悍,百姓尚武,所以兵源素质优秀。因此,北平进可攻,退可守,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冬天到了,北平军马调动非常频繁,因为冬天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是十分恐怖的。如果遇上雪灾,牧民本就贫瘠的储备更显得捉襟见肘,有的甚至需要杀掉牛羊来度过。这个时候,东胡人大举袭扰边境的事件也就越来越频繁,甚至于大年夜发动突袭,一度入侵内陆。每到此时,军队都是枕戈待旦,因此,辽州驻军也就调动频繁,加强戒备。这也让杨浩然近距离了解到燕王的实力。

燕王府,全称“敕建镇远大将军驻守辽州”,燕王是爵位,镇远大将军是官职。

按制,周天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有统辖天下兵马的权利;大将军是仅次于周天子的军队统帅,一般不常设,除非统帅大军出征才会钦命,像镇远大将军、征西大将军都是此列;然后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等将军,这一类军职主要反映了该将军的征伐方位。

大周建国以来,深受周边少数民族的骚扰:东北有东胡,西北有西蛮,东南是百夷领地,西南是苗羌聚居之地。为了安抚四边,周武王从王族和心腹大臣之中选择四人,领兵镇守,本以为全力施为,几年就可澄清域内,怎奈忽忽十数年,也只是守住故土,丝毫不得剿灭。

武王见成果如此,除了督促之外再无他法,而之他之后,虽然屡有周天子督促进剿,或者也有裁撤四将军府的建议,怎奈都是不了了之,以至于成为现在这种尾大不掉的趋势,这是当初武王所没有想到的。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杨浩然的思路。倏尔门被打开,是李本昌给杨浩然配的书童沈书。

“公子,有衙役来报,说是让公子立刻前去大堂,郡守大人有急事找您。”

“哦,什么事?”杨浩然起身,准备换身衣服再去,就随口问道。

“东胡叩边,乐浪郡告急!”

中州大陆的地势相对平坦,东边紧靠大海,一望无际,或间有海岛,却没有人去过,只是神仙术士的传说也一直在流传。南边崇山峻岭,瘴气弥天,只有南边土人,曾进出其中,或云那里多是山地林地,毒虫蟒蛇,不知凡几,是以人迹罕至,西边乃是昆仑山脉,白雪皑皑,高不可攀,鸟且飞不过去,何况人类。北边乃是连延不绝的燕山山脉,此山脉西起昆仑山脉北麓,东至北平郡以东。中州大陆多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阔,气候较为温和,因此百姓多以耕种为主,也有经商之人,货值南北,交易东西。

燕山山脉以北,多为广袤的草原戈壁,据说一些燕山附近民族,逐渐从内地转移到了草原上,他们牧马放羊,逐草而居,性格坚韧,弓马娴熟。他们已经不再以耕地为主,而是为草原而生,他们的生活习俗也渐渐脱离了农耕文化,建立起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加,草原上的民族自发的聚集成部落,在大自然强者生存的规律下,部落也将强者视为英雄,称其为汗王。汗王们不但要维持本部落正常的生活环境,还要组织起部落里的青壮劳力抵抗自然灾害和其他部落的压榨。因此,部落和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草场、牛羊和奴隶,不断的进行战争,一时间,战火纷飞,血流成河。

终于,经过多年战争,一个强大的部落莽阿部在首领屯多汗的带领下,统一了草原部落,称巴鲁政权。然而好景不长,屯多汗死后,他的儿子继承汗位,却无力服众,被大臣架空。后来,奇比部首领巴彦率领族人叛乱,其他的大臣也相继宣布自立,不再服从巴鲁管理。

巴彦部趁机横扫月亮河以东的草原部落,本欲西进兼并其他部落,奈何巴鲁哈屯尼楚贺一边收拢归附巴鲁政权的部落,一边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西部月氏王,两者联姻,月氏帮助巴鲁在月亮河附近抵挡住了巴彦的进攻,从此二者划河而治。奇比部建立起胡鲁政权,巴彦称图林汗。自此,草原陷入两虎相争的局面。由于地缘和语言的不同,巴鲁逐渐被称为西蛮,而胡鲁被称为东胡,成为大周在北方最大的威胁。

当杨浩然匆匆忙忙的进了大堂,看见一少年将军坐在李本昌的正堂之上,和下首的李本昌、周默两人谈话。此少年剑眉入鬓,凤眼含威,双眸深邃,五官如刀刻般棱角分明,偏偏嘴角微扬,似笑非笑,一身亮银锁子甲,一顶亮银雁翎盔,一件月白披风,好一个风流英武的白袍将军。

那将军看见杨浩然迈进大堂,就不再言语,看着杨浩然,

“叩见大人。”

“免礼,这位是燕王府三王子,赶紧拜见”李本昌对杨浩然说道。

“杨浩然拜见三王子”果然如此,想来这天都城,能够随着周默一起出现,还坐在这郡守府正堂的,除了燕王谁都没有资格。而此人如此年轻,肯定不会是燕王,那就只能是他的儿子辈了。

燕王李成继有三子,长子李靖宇,次子李靖宗,三子李靖宸。据闻三子人中龙凤,然而燕王最爱的却是三子李靖宸,说其颇有自己当年的英姿,今日一见,果然卓然不群。

“早就听周参军讲起,李大人府上的令史杨浩然杨公子,不但才学出众,而且英气俊朗,今日一见,诚不欺我。”李靖宸笑意盈盈的看着杨浩然,拱手一礼。

“三王子谬赞了。李大人和周大人也曾向在下夸奖王子风采卓然,颇为英武。”

两人寒暄两句,遂进入正题。

李本昌让大堂人员退出去,要求其余人等不经传报不得进入,然后朝李靖宸面带恭敬的微微点头,李靖宸说道:“这里都不是外人,我也就实话实话了。这次胡奴入侵,父王已经决定亲自带兵前去支援,我大哥负责驻守天都城,二弟随父亲前去,而由我负责五万大军的粮草周转。听说杨公子于兵书战册也颇有研究,遂来讨教一番。”

这还真是赶鸭子上架啊,话说让我当个清闲的秘书多好,“那就请周大人简单说说局势吧。”

周默走到案前,指着上面摆放的一张地图说道:“据早前传来的消息,胡奴一众人马约三万人,于十日前攻打乐浪郡北部重镇漠河,七日前,漠河被攻陷,胡奴马不停蹄,继续南下,连破塔克、黑山、六安三县,锋芒直指乐浪郡首府吉庆。三日前,乐浪郡太守都督发来五百里加急,向刺史府和将军府求援,”

“仅仅七天,连破四县,这有点不正常吧。”杨浩然奇怪道。乐浪属于军事重地,常年驻扎重兵,即使无法赶走入侵的胡人,也不至于县城被攻陷才对。

“确实不正常,据前线回报,胡人此次非常狡猾。每人两匹马,身穿轻甲,攻破漠河时,还拆走了攻城用的巨弩。我军骑兵本来速度上就有劣势,此时他们双马,我们更加追不上。各个县市虽然屯有重兵,但是胡人这次以大周百姓开道,巨弩压阵,打的束手束脚,实在是没有办法。”

“嗯。”杨浩然沉默不语,其实心思电转。他的目光始终在地图上游移不定,他不知道自己的话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真是战争,可以一言决人生死的时候,万万不可大意。他事无巨细、多思多虑的习惯又被捡了起来,结合看过的那些小说,把周默给的信息一一捋顺,然后再地图上找出位置,用手指标记出来,然后模拟进攻路线。

李本昌和周默虽然和杨浩然相处时间最长,但是他第一次如此认真的考虑一件事还是第一次,而李靖宸听惯了周默对杨浩然的夸奖,也是有心考校他一番,掂量掂量他的水平。大堂里立刻鸦雀无声。

“请问周大人”杨浩然思索了一会,问道“以前胡人进攻,可曾危机到吉庆府?”

“这个嘛,好像没有过。”周默想了想说道。

“那这次胡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要攻下整个乐浪郡?难道他们准备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可能是冬天大雪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才意图南下更深一点,多掠夺点物资吧。”周默觉得自己这个理由也太牵强。

杨浩然摇头道“不对,我要是胡人,绝对不会合兵一处,突破层层防线攻打坚城,这不划算。倒不如多面开花,四处分兵,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到底是什么事情值得他们冒如此大的风险进攻乐浪郡呢?”

“你是说,胡人的进攻别有所图?”李靖宸表情严肃起来。

“是不是有所图谋我不清楚,但是肯定有阴谋。殿下,乐浪郡远在边陲,攻下乐浪郡确实能够对大周构成威胁。但是在隆冬之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攻下乐浪郡当然是好,如果攻不下,这队东胡士兵肯定就回不去草原,而且东胡的物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到时候,对东胡造成的损失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我要是东胡可汗,这队士兵就是诱饵,需要吸引我们更多的注意力,然后就是其他后招,连连不绝。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杨浩然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自己有没有实战经验,只能让自己考虑的更细更完备,防止出现漏洞,至于后续进展,就不是他这个非军事专员能够想得到的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得好”李靖宸站了起来,在大堂上来回踱步。然后对着三人道:“我这就去禀告父王。”

“殿下且慢。”杨浩然听到李靖宸的话,出声阻止道。

“嗯?”

“殿下,虽然王爷还没有带兵离开,但是大王子已经是名义上的代理燕王,这件事情,还是先和他商量之后再行禀告吧。”永远让自己保持中立,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才是身处低位者最好的保护伞。即使燕王喜爱李靖宸,但是让这位王爷跨着前面两个儿子,为这个三王子请爵位实在不太现实。因此,给大王子卖个好,让李靖宸的后勤工作少些掣肘,顺便也能表表忠心,何乐不为。

李本昌和周默都是聪明人,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于是也极力劝李靖宸先和大王子商议后一同禀告燕王最好。

“多谢杨先生指点迷津”李靖宸这次毕恭毕敬的对杨浩然施礼了。“如若先生不弃,能否帮助小子打点粮草周转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