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权谋之军师天下
2984500000025

第25章 事有蹊跷

燕王府最近很忙碌,杨浩然也很忙碌。

自从上次答应替“李靖宸”准备一份献给李成继的收礼之后,郡主李霜慈就成为他书房里的常客,虽然杨浩然一再表示自己会尽全力替三王子殿下准备一份完美的礼物,但是李霜慈认为作为李靖宸唯一的妹妹,她完全有资格扮演一个监工,替李靖宸监督杨浩然的工作。这理由简直让他无言以对。他当然知道李霜慈是来关心自己替她准备的礼物是否合格,但是既然人家不好意思直接说明,他也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所以,李霜慈成了杨浩然这个“古今居”的常客。

“我说木头啊,你这手毛笔字是怎么练出来的呢?为什么我就写不出来呢?”李霜慈静静的看着杨浩然在那里用一种自己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字体,写着几个大字。字体笔画瘦劲,结体修长,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在作一副仙鹤玉竹图一般,每个字都显得不是弹性而有公正美观。

“从小锻炼呗,还能如何呢。”对于自己的瘦金体来说,他可是没什么把握的,毕竟这种字体掌握起来,就是宋徽宗赵佶之后,都没人敢说能够完全驾驭这种书法。一个融合了灵性、个性和创造性的字体,自己才二十岁,学书法也只有十年时间,自然是不能说运用自如,只能说是比这个时代的强一点吧。杨浩然开始很纠结要用什么字体来写,按照他的想法,如果是李靖宸用的话,用颜体和柳体是最好的了,但是他明白这是李霜慈的礼物,思来想去,虽然廋金体比较难以掌握,但是好在胜在独特,而且美丽妖娆,还是比较适合的。他认真的写过几个范本,终于将写好的寿联工工整整的写在李霜慈找来的洒金纸上。

“切,得意什么。”李霜慈对杨浩然这种敷衍的态度颇为讨厌。“告诉你,我可听说了,我父王寿宴的时候,蜀王世子朱世骏也要来观礼。他的字也是十分的漂亮,就连父王也称赞不已。他要是也送一副字的话,保证让你甘拜下风。”说着,像是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遂换了一个严肃的表情说道;“我告诉你,到时候,你要是让我…我哥丢人的话,我可饶不了你。”

“好了,我的郡主殿下,我知道了。我就这一条命,还能受得了你几次威胁,自从你监督我以来,几乎每天都在说要杀了我,我都记不清这次我第几次死了。”

“哼,如果你让我…我哥丢了人,你死几百次都不够。”李霜慈气嘟嘟的说道。

“对了,你刚才说,蜀王世子也要来给王爷祝寿。”杨浩然随意的问道,他实在不是很擅长和女孩子打交道。

“是啊,除了他,还有殷王世子公孙允祺,吴王次子公孙胤楚。当然啦,像我父王这样的王爷,自然还有天子的恩旨,也就是黄金啦什么的。”李霜慈如数家珍的说道,看来这种事情对于一个见惯了大场面的郡主来说,实在是稀松平常的紧。

“呵呵,看来王爷祝寿,来的宾客可倒是够多的。殷王蜀王远隔千里还派世子年年都来,真是不容易。”

“不是啊,这可是第一次。”李霜慈认真的纠正着杨浩然的话。“你说也挺奇怪的,以前父王过寿吧,这两个王爷都派个王府中官过来,而这次竟然派了两个世子。”李霜慈皱着眉头,想破脑袋都想不出原因,只能看着杨浩然。不知道为什么,他十分喜欢和这个男人说话,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她也忘了自己是个郡主,只当是和哥哥一般随便。

“是吗?呵呵,想必是觉得王爷五十五寿诞是大喜的日子了吧,所以…。”说着,杨浩然眉头一皱,一丝不解从心头闪过。

“怎么了?”李霜慈看着杨浩然怔怔的瞪着写了一半“松”字发愣,有些不解。

“哦,没什么,稍等,我这就写完了。”杨浩然说道。

“哦”应该没有什么事情吧。李霜慈想到。

拿着杨浩然写的寿联,李霜慈兴高采烈的走了,只留下了杨浩然独自在那里。他坐在书桌旁,沈书给泡的清茶还散发着热气,却丝毫没有引起杨浩然的兴趣,脑中的那丝困惑还萦绕在旁。

对于杨浩然这种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来说,五十五岁实在可以算得上一个成人再正常不过的生命历程,很少有人会为了五十五岁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寿宴为自己庆祝。而对于缺医少药的古代社会,五十五岁实在算得上一个高寿了。就算比之历代燕王算来,五十五岁的李成继也实在算得上是一个老寿星了。杨浩然模糊的记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朝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清朝只有三十三岁。明太祖朱元璋活了七十岁,就当时来说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奇迹。而自封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寿命更是达到了八十九岁,不得不说,除开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两个条件之外,经常上马拉弓的人还是能够活的长久一点的。

大周一品王爷的寿宴,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捧场,但是殷王和蜀王派遣了殷王世子拓跋允祺和蜀王世子朱世骏亲自前来,相对于吴王派来的王次子拓跋胤楚,实在是太过耀眼。

大周为了避免手握重兵的王爷们互相勾结,自然也对其有所防范,也就是限制几个王爷非天子召见不得离开封地。但是,对于王世子和庶子倒是没有严格的要求,这个漏洞并非是不愿意去补救,而且王世子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即使何其达成了某些协定,也实在是无法切实进行执行,何况,还有直系亲王手握兵权,即使像蜀王和燕王谋反,也有殷王和吴王这样的亲王来依靠,自家人用着还是很顺手的,而且随着王权的逐渐没落,天子的话越来越没有权威性,自然也就不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了。

杨浩然深深的感觉到一种不好的味道。只不过这和那些黑暗中的阴谋不同,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阳谋,大家摆明了车马做好的准备,我攻你守,看看是你的矛锋利,还是我的盾坚固。他想了半天,但是对内幕了解的太少了,实在是没有资料可以参考,也就不知道对方有什么企图,作为一个合格的打工仔,随时提醒自己的老大要规避风险实在是一个本能性的动作,他思量半天,还是决定去找李成继谈谈,哪怕是提个醒也是好的。

李成继算是一个比较有为的好王爷。即使已经五十五岁,他还坚持每日早起,骑马练武,视察军营,过问过问民生问题;他至今只有原配夫人一人,侧妃一人,好在上天垂怜,让他儿女双全,三个儿子英武天纵,女儿虽然顽劣,却也知书达理,不是过于娇惯,站在杨浩然的角度,这简直是一个生活和事业都十分成功的完美男士。按照李成继的习惯,杨浩然径直前往银安殿走去,这个时候,李成继一般都会在银安殿的书房里处理公务,如果想找他,也只有这个时候合适,太早,李成继会在演武场练武操练,太晚,他就会和几个王子和郡主聊聊学业和家事了。杨浩然一边顾影自怜的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和沈雪一起花前月下,一边又想着如何向李成继说明自己的担心,是以也没有心情去欣赏走廊上他经常留恋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