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生说:“我认为,父母应该抓住适当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生理卫生方面的教育。只要让孩子对相关的知识充分了解,不再朦胧,我想孩子还是可以远离‘黄色污染’的。”
是啊,孩子之所以会被黄毒侵蚀,起初肯定是由好奇心所致。而高先生就是通过满足孩子好奇心的方式,让孩子一开始就远离了黄毒。
现在的孩子处于各种信息的包围之中,而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又不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一旦接触到“黄色”的东西,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容易陷入其中。孩子一旦沉迷于此,轻则性格自闭,精神恍惚,学业荒废;重则思想中毒,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所以,****色情及低俗信息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作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只有父母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孩子就不会深受其害;如果父母忽视该问题的严重性,一旦孩子误入歧途,就后悔莫及了。
培养建议
建议一:父母洁身自好,以身作则
当今社会黄色****物品泛滥,有的父母也有看这些低俗内容的喜好,甚至还把类似的书籍和碟片放在家里。而有一部分孩子第一次接触黄色书籍和录像就是在自己的家中,之后,还会趁父母不在家时常独自观看,甚至常带同学来看。时间一长,孩子们开始沉迷其中,而父母还长期被蒙在鼓里。
而谁为孩子创造了第一次接触黄毒的机会?是父母。当孩子已经无法自拔的时候,父母才后悔莫及,但为时已晚了。因此,父母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洁身自好,以身作则,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纯净一些,也给孩子一片纯洁的家庭环境。
建议二:适时地给孩子讲述生理卫生知识
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在没有获得正确的知识之前,孩子对这种变化会感到好奇和迷惑。此时,父母应该适时地告诉孩子关于生理卫生之类的科学知识,让孩子对自己的身心有一个了解,对人类是如何繁衍生息有一个理智而明确的概念。这样,孩子就不会因好奇和懵懂而被黄毒所害。
当孩子对父母谈到有关生理的话题时,父母应该及时解释,不要避而不谈。如果父母神秘兮兮,反而会让孩子愈加好奇,当孩子自己去“探索”的时候,就难免会迷上色情网站、声讯电话和****书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适时地给孩子讲清楚,是让孩子远离黄毒的好办法。
建议三:净化孩子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现今的社会大环境中,处处都是陷阱,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里。比如,马路上的广告牌上一些女代言人穿着暴露,孩子无形中就会受到染污。而此时,父母要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知道,女性如此穿着是不庄重的、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让孩子尽量少看或不看,更不要效仿。
方笑笑回到家中,口里念叨着:“秋天到了,小鸟恋爱了,蚂蚁同居了,苍蝇怀孕了,蚊子流产了,蝴蝶离婚了,毛毛虫改嫁了。年轻的你还等什么呢?”妈妈一听,赶快问笑笑从哪里学来的,笑笑说是从一个小朋友那学到的。
于是,妈妈就对笑笑说:“小动物是你们最好的朋友,而‘同居’、‘怀孕’、‘流产’这些词汇都是不友好的词汇。以后,不要从笑笑的口中说出来了,知道吗?如果再听到小朋友唱这首儿歌,笑笑也要把这个道理讲给小朋友听哦。”笑笑点点头,接受了妈妈的意见。
现今的大环境不好,父母就要更加提起警觉,一旦发现孩子受到污染,就要及时引导孩子,帮助净化孩子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建议四:让孩子知道黄毒的危害
黄毒对一个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黄毒的威力。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事例。
比如,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10岁时不小心接触到了黄色****书刊,从此不能自拔。不但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而且性格渐渐自闭起来,原本健康的身体因为长期****而虚弱至极。18岁的时候,他因身体过于衰弱而辍学。之后找到一个有名的中医,中医说:“即使华佗再世,也无回天之力了。”
可见,孩子一旦染上黄毒,后果不堪设想。还有的孩子因为看了********或视频,竟然猥亵自己的同学,甚至干出公然在教室强奸女同学的令人发指的行为,结果不但毁了别人,自己的一生也随之而毁掉。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黄毒的危害。当孩子听到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例后,相信对黄毒也会有所畏惧。所以,让孩子知道危害性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五:教孩子坚决抵制黄毒
父母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教给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道理。让孩子判断什么是“礼”,什么是影响心灵健康的事物。孩子有了判断力,一些不适宜的画面和文字就会避而不看。
而且,父母要教会孩子坚决抵制黄毒。当周围有同学让孩子看一些黄色****图片或录像时,孩子一定要果断抵制,万万不可因为碍于情面或者不好意思而唯唯诺诺。当孩子第一次表现出对这些东西的严厉排斥时,周围的人也会引以为戒。只有孩子有了明确的态度,就是很好地保护了自己。
金玉良言
当今社会,能够让孩子真正地远离黄毒的根本办法就是教导和疏导。父母要在孩子适当的年龄时,让孩子了解相关的知识和道理,这样,孩子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因无知而误入歧途。同时,父母以身作则,并把黄毒的危害性讲给孩子听,教给孩子抵制黄毒的办法。如此一来,孩子就会自觉地远离黄毒,保护自己。
31.抵制烟酒:别让孩子染上烟酒的“瘾”
越来越多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成了烟民、酒鬼,虽然吸烟饮酒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孩子们不断加入其中的时候,父母们是不是该警觉起来?孩子从好奇地接触烟酒,到借助烟酒发泄情绪,最后到吸烟喝酒成瘾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有了父母有效干预,孩子都会从烟酒中解脱出来,找到原本青春阳光的自己。
上初中3年级的袁斌看到周围一些男同学学着吸烟,也有点好奇。一次,袁斌趁父母不在家,就抽了几根。之后,他赶快打开窗户通风,并把吸剩下的烟头包好放到书包里。
晚上,母亲回来之后,敏感地嗅到了袁斌房间里的烟味。但是,母亲没有追问,走近袁斌随便问了一下今天的状况时,就从袁斌的口气中明确了袁斌抽烟的事实。
第二天,母亲趁着吃晚饭的时候,给家人讲了一个当天从媒体上看到的报道——《一个15岁男孩的吸烟史》。母亲讲述得非常详细,特别把男孩吸烟之后对身体、对心灵的伤害,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讲得十分具体。
看着袁斌听得很仔细,母亲就干脆从包里拿出这篇报道交给袁斌,并说了一句:“这个男孩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的同龄人,不要走他的老路。”
吃过饭后,袁斌回到自己的房间仔细看了这篇报道,看得他毛骨悚然,决定以后不再吸烟。他还把这篇报道带到学校给其他同学看,的确有几个男同学也决定互相监督,不再吸烟。
可以说袁斌是比较听话的孩子,他之所以能够及时戒烟,在于他看到一个同龄人因吸烟所导致的悲剧。而且,袁斌的父亲从来不吸烟,在生活中就给袁斌做好了榜样。虽然他因好奇开始吸烟,但是母亲智慧地引导,使他和更多地同龄人远离了香烟,远离了香烟将给自己带来的危害。
吸烟和饮酒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吸烟和饮酒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资料表明,孩子如果从青少年时便开始吸烟,就会有50%的几率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而孩子大量饮酒则会损害其脑神经功能,因此酒精对青少年智力发育的影响往往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因此,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尽早地对孩子饮酒、吸烟的行为进行干预,要给孩子理智而正确的引导,让他科学地认识烟酒对自己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烟酒。
培养建议
建议一:父母不做烟酒“瘾君子”
有吸烟喝酒行为的孩子,大部分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之所以能学会抽烟喝酒,是因为有媒介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便利,而父母是否为孩子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呢?
很多父亲都有吸烟的习惯,儿子看到爸爸吸烟,就认为吸烟标志着长大。当儿子开始偷偷学着吸烟的时候,父母大多察觉不出儿子房间的烟味。因为,父母本身长期生活在烟味弥漫的环境中,对烟草的味道早已不敏感了。如此一来,父母就不可能在孩子刚刚接触烟酒的时候,进行干预和引导。另外,很多父母经常自己一口一口地吸烟,却大声训斥孩子不该养成吸烟的坏习惯,这样,孩子怎么可能会信服?
因此,父母如果不想让孩子染上烟酒的瘾,自己首先要在行为上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即便父母已经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也要成为“戒烟、戒酒”的好榜样。孩子会从父母的身体力行中获得真实而有效的利益。
建议二:让孩子明确知道烟酒对身心的危害
很多学校和社区都会开展关于烟酒对人危害的宣传,而很多孩子之所以会接触烟酒,甚至是对烟酒上瘾,说明他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烟酒对人身体的危害。因此,父母就要让孩子科学地了解烟酒,了解烟酒对人身心的影响。
比如,吸烟会导致如肺癌、胃癌、食道癌及肺气肿等各种疾病。长期吸烟的人免疫力、体力、耐受力、记忆力和灵敏度都会大大降低。而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脂肪肝、胃溃疡、神经系统病变、大脑皮质萎缩等。青少年饮酒更会影响反应力和智力。
当孩子开始接触烟酒的时候,父母就要让孩子知道,吸烟饮酒不仅仅是对自身身心的毁坏,同时也会伤害他人。因为吸烟本身就是给大家制造“有毒气体”,饮酒之后很多行为是不受大脑支配的,会打架斗殴,会酿成悲剧。
而且,《弟子规》中也特别提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也是在说,孩子是不适合饮酒的,饮酒可能就会失态,就会丑态百出,隐患和危险也就暗藏其中了,他就会做出让自己遗憾、后悔,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错事来。
当父母把烟酒对人体的各种危害详细而科学地讲给孩子后,孩子会对吸烟饮酒有一个正确地认识。而父母如果能更深入地把身体和心灵之间的互动关联解释给孩子,他就会体会到:伤害身体的结果必然影响心理健康,如果想拥有阳光灿烂的青春就必须远离烟酒。
建议三:教导孩子戒烟戒酒时注意方法
孩子尝试烟酒一般是因为新鲜,如果父母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话,也不会起到好的效果。父母在对待孩子的这种问题时要平和冷静,尽量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中入手引导。
读初中3年级的吴绍刚是一个对美国的科学研究很感兴趣的男孩。在近期的同学聚会中,他都会带着一身酒气回家。母亲劝过几次,他也没当回事。
有一天,母亲从网上看到一个题目为《青少年饮酒伤脑》的报道,内容中表述了美国研究人员研究酒精对青少年大脑的伤害。母亲就把这个连接通过QQ发给了儿子。当吴绍刚晚上回家打开电脑,一下子被这个内容吸引,看完之后,还和母亲讨论了起来……
通过这个报道,他也深刻认识到酒精对自己大脑的伤害远比想象中大很多。从此,他便滴酒不沾。一有喝酒的场合,他就把这篇报道上的东西讲给大家听。有的同学听后,也开始远离酒精了。
吴绍刚的母亲很聪明,她知道儿子对美国研究很感兴趣,于是,就借机引导了孩子。所以,父母在给孩子灌输烟酒对身体危害的科学知识时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父母用了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会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
金玉良言
吸烟饮酒对孩子而言,是一件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在烟酒生产和销售不断的大环境中,父母就更要让孩子了解烟酒对人身心的影响。当父母的以身作则,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清新的生活环境,加上冷静而理智地引导,孩子一定会用正确地态度对待烟酒。
32.应对盗抢:教孩子面对意外学会镇定
如今,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法分子或不良少年,他们把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学生锁定为目标,对他们进行威逼、搜身,实施抢劫。这种行为直接导致被抢的孩子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并由此变得胆小、懦弱。因此,父母应该教孩子冷静、理智地应对盗抢行为。
周末,10岁的孪生兄弟东兴和腾飞参加完辅导班,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东兴说:“妈妈,我们今天被打劫了。”起初,妈妈以为儿子在开玩笑,说:“什么?被打劫了?”东兴继续说:“嗯,我们被一个高年级的同学打劫了,就在中医院的门口。”
妈妈急忙问:“你们怎么应对的?”东兴说:“他拦住我们,问我们有钱吗?我们说没有,然后不理他,继续往前走。他就一直跟在我们后面。”妈妈接着问:“那你们怎么不去中医院呢?”东兴解释说:“我让腾飞去中医院门卫处叫人,他没去。”腾飞解释道:“当时,我吓坏了。”
妈妈追问:“那然后呢?”东兴说:“他一直跟着我们,突然拽住我的衣服,跟我要钱。这时候,我放下书包,转身捏住了他的脖子。后来,那个同学说了一句‘我不跟你一般见识’,就走了,我们就回来了。”这时,妈妈才意识到两个孩子真的遭遇了抢劫,然后对他们说:“你们今天表现得不错。好了,别再想它了,去洗手吧,咱们吃饭。”
晚饭后,爸爸也回来了,知道这件事后,开导两个孩子:“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不要和他动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运用一些计谋和策略,但是,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他有武器,就先把钱给他,记住他的相貌,然后到派出所报案……”兄弟俩听得很认真。
10岁的东兴和腾飞遭遇了高年级同学的抢劫。当时,腾飞因为遭遇抢劫时紧张、害怕,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东兴也是因为害怕受到攻击,所以主动去捏那个高年级同学的脖子,好在事后没有发什么恶劣的结果。
面对孩子们紧张的情绪,妈妈没有说过多安慰的话,而是肯定他们的表现,然后让他们别再想刚才的事了,并用吃饭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待晚饭后,孩子们的心情平复了,爸爸生动地给他们上了一节应对抢劫的安全课,让他们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这样的教育方法非常值得父母借鉴。
生活是美好,但社会也是复杂的。如今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父母、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孩子来说,防范能力比较低,在面对一些侵害行为时,往往会十分被动,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因此,父母应该尽早地教孩子镇定自如地应对抢劫、偷盗等类似的突发事件。
培养建议
建议一:告诉孩子,遭遇抢劫后要报告父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