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24
2975400000031

第31章 12月(5)

1924年6月28日,上海闸北市民外交协会在庆祝中俄邦交恢复的通电中指出:“我们当此中俄邦交恢复之时,一面自然一致的庆祝中俄万岁;一面也要一致的向列强收回治外法权及庚子赔款,废除一切不平等之条约。”6月底,著名记者邵飘萍在《京报》上发表《人类永久和平之关键安在》一文,指出:和约即为永久和平之障碍,“欲求世界平和,非推翻一切不平和约不可。……如东方之《辛丑和约》及中日之二十一条,西方之《凡尔赛和约》等等,即系人类永久和平之公敌,可作全人类向上运动之目标”。此文立即在舆论界起了号召作用,引起公众的广泛注意和思考。

7月9日。北京学生联合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等10余个团体,及共产党员、国会议员胡鄂公、雷殷等150余人,联合组成北京反帝国主义运动大同盟。短短几天,北京就有50多个团体参加。7月13日,华侨实业协进会等上述团体的代表和各界人士230多人,在中央公园举行反帝国主义运动同盟成立大会,发表了宣言,并通电宣称其宗旨是:(1)扑灭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废除压迫中国弱小民族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2)联络一切愿意参加反帝国主义工作的同志;(3)只从事反帝国主义事业,其他任何事务概不与闻;(4)反对帝国主义的走狗和汉奸。大会选举胡鄂公、雷殷、王文璞等15人为执行委员,负责大同盟的日常工作。7月18日,北京国立专科以上的8所学校的教职员联合会举行联席会议,响应反帝大同盟的号召,发表宣言,主张“举凡对我一切不平等待遇,彻底撤销,另本相互平等的原则,重新构成国际关系,使我民族亦得享受人类应有之权利”。上海机器工人俱乐部等30余团体也发表了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

与此同时,1924年7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发表文章,明确指出:“废约运动,即是民族独立运动”,“国际间不平等之条约不废除,各被压迫的民族无独立可言;中国受列强逼迫欺骗所订之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不解除,中国永无解放的希望”。共产党人陈独秀、瞿秋白、李维汉等还发表文章,介绍和支持反帝大同盟;国民党也对反帝废约运动给予支持,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致函反帝大同盟,希望他们“努力不懈,以求奋斗之成功”。1924年8月,上海学生联合会等30多个团体组成反帝大同盟,广泛开展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并发表宣言,指出:“中国的乱源,中国国民的痛苦,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此外,湖南、山东、天津、武汉、广州、杭州等地也相继成立反帝大同盟。

1924年9月,****中央发表第三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指出:“目前解救中国的唯一道路只有人民组织起来”,“解除一切军阀的武装,尤其要在根本上推翻外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切既得的权利与势力”。号召“被压迫的民众——工人、农民、兵士、商人、学生,快快起来作举国一致反帝国主义的大运动,始终要达到驱逐任何帝国主义于中国领土之外”。为了继续扩大反帝废约运动的宣传,从9月3日至9日,由北京反帝大同盟发起,在全国范围展开了一场反帝运动周活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杭州、济南、太原等地都召开了群众大会和其他各种活动,使反帝废约运动的口号得到广泛的宣传。到1924年10月间,这场声势浩大的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便同国民会议运动汇合在一起了。

江浙战争

1924年9月3日至10月13目,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和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在江浙地区进行的军阀战争,又称齐卢之了北京中央政权,美、英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增长。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直系首领曹锟、吴佩孚野心勃勃,强迫徐世昌辞职,挟持黎元洪复总统位,继而又导演了逼宫逐黎、贿选总统的丑剧。直系势力的发展,尤其是曹锟贿选的种种倒行逆施,引起全国各界及反直系势力的反对。这时,日本加紧扶助时任浙江督军的皖系军阀卢永祥,以对抗在美国势力控制下的江苏督军兼苏皖赣三省巡阅使的直系军阀齐燮元。而奉系军阀张作霖,自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一面积极整顿军备、扩充实力;一面积极联合各派反直系军阀的力量,并与广东的孙中山、浙江的卢永祥形成反直系三角联盟。1923年6月,皖系卢永祥借助人民的反直系情绪,首先通电反对曹锟贿选总统。反直三角联盟积极破坏曹锟、吴佩孚利用旧国会选举总统的举动,又商定把国会迁移上海,国会议员南下。卢永祥拨现款100万元,作为南下国会议员经费。7月14日,到上海的议员约200人举行移沪集会仪式,发表对内对外宣言,上海、杭州一带一时成为反直活动中心。同时,张作霖先后又拨款300万元,作为运动驻北京的冯玉祥及直系内部不满曹吴的将领的经费,共同进行倒曹吴活动。曹吴为打破反直三角联盟,决定支持江苏的齐燮元、福建的孙传芳,联合安徽、江西、湖北等地的直系势力,肃清东南仅存的皖系势力,然后集中力量进攻奉天的张作霖,以便各个击破,实现其武力统一的目的。江浙之战,实际上是直系与反直系势力矛盾发展的结果。

这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双方争夺富有军事、经济价值的上海;导火线是江苏的齐燮元不满浙江的卢永祥收容闽军藏致战。之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江浙之战成为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前哨战。

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直系军阀控制平、杨化昭残部。上海原属江苏,但长期以来为皖系军阀卢永祥所控制。这既有碍于美英帝国主义的侵略,也为原来占据江苏地盘的直系军阀齐燮元所不能容忍,他们时刻想收回上海。为争夺上海,在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齐卢就曾不断发生冲突。1922年9月,皖系军阀徐树铮联合孙中山的部属许崇智、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长王永泉驱走背皖附直的福建督军李厚基。1923年3月,孙传芳任福建督理,福建重为直系势力所控制。1924年间,闽粤边防督办孙传芳在福建依靠直系周荫人的部队驱逐皖系军阀王永泉,赶走了闽军藏致平、杨化昭部。藏、杨被迫由江西退入浙江,在浙江常山、玉山一带为卢永祥收编为浙江边防军四个师一个混成旅,共一万余人。卢永祥派藏致平以参议名义督率边防军,任杨化昭为边防司令兼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长,扩充了自己的实力。这使得苏、齐倍感不安。齐燮元决定联合皖、赣、闽等省直系势力,向浙卢进攻,于是借口卢永祥收编藏、杨残部电请曹锟吴佩孚下令讨伐卢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