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21
2975300000027

第27章 12月(3)

1919年4月,奉天北关皮业工人,因收入过低,联络罢工,要求增加工资,一在遭受业主以强硬手段对付后,工人为使罢工胜利,“由同业定处罚条若干,通告遵守,有犯者即照处罚。于昨日在大北门里福合园×席,每家出人一名,以示同盟云。”(《盛京时报》1919年5月9日)

奉天的工人罢工引起北洋政府的重视,他们命令奉天当局关注这一事件。1919年4月《盛京时报》的一篇报道记载北洋政府内务部对奉天省公署的训令:“直鲁两省工人每年春季经过奉天赴北满及俄属沿海州工作者,为数甚伙。惟际此过激思想传播之时,该工人等又均缺乏教育,诚恐被过激党蛊惑,致酿风潮。务于该省工人来往过境时派人严查,如有去路不明、形迹可疑者,立即扣留严讯,以防意外。”

1920年3月,日本国内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发生经济恐慌。这种恐慌于当年的5月就波及到奉天的日资企业,日资企业倒闭、减资情况陆续出现。一些日资企业为了避免倒闭,采取降低工资、裁员、歇业等办法将其损失转嫁给工人。这期间,奉系军阀连年征战,浩大的军费开支也使奉天货币贬值,物价不断上涨。产业工人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更加困难。为了摆脱困境,争取自身权利,奉天工人的罢工斗争同初时零星的、孤立的罢工斗争相比,有了较大变化。这时有组织、有计划的罢工斗争开始出现,其中较有影响的一次就是1921年日商企业中中国工人为增加工资所组织的联合罢工斗争。

1921年6月,奉天铁西工业区日资及私营窑业工人为了提高待遇,开始组织串联,并印发传单号召工人联合起来与资本家作斗争。19日,1500名日资窑业会社及私营砖窑的工人联合举行罢工斗争,要求资方增加计件工资,经过4天的斗争,资方同意工人增加工资的条件后,工人于23日复工,这次罢工的胜利,为其他行业的工人带来希望。与这次奉天日商企业工人罢工的同时,大连一些日商企业工人也同时响应。《上海日报》1921年6月23日l登载了这次罢工的消息:“南满铁道西奉天窑业会社,大陆窑业满洲窑业大连建材会社,朝日炼瓦工场,松茂工业部土地建物株式会社,奉天窑业公益炼瓦场等各窑之会工,约计3000余人,日前发生要求增加工资问题,密议既定,突于12日晨实行同盟罢工。向各该窑主要求增加工资,每坯1分,上等者增工资3元,下等者1元,否则决不开工。各窑厂以去岁受建筑停顿之影响,或者停工或者亏累,至今春才得复苏之机会,工人之要求,各工厂终无具体的表示云。示无力应付,故迄至今日。”

1924年5月,满蒙毛织株式会社的工人,在张文阁等领导组织的罢工委员会领导下,坚持罢工40余天,最后在社会的同情支持下取得胜利。同年5月19日,奉天制麻株式会社工人举行罢工,由来厂不长时间的南方工人吴永和等组织领导,为了使罢工取得胜利,罢工领导者还组织工人纠察队劝阻那些想复工的工人,这次罢工最后也取得胜利。1924年5月21日,奉天南满制糖株式会社130名工人怠工,30日举行罢工。

日商企业中中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代表着沈阳工人运动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斗争特点是,由无组织的零星、孤立罢工向有组织、宣传及串联性发展,罢工胜利的几率比以前多起来。但是,这一阶段的罢工斗争还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尚未涉及争取自身政治权利。

阎宝航筹建“星期三会”

阎宝航,字玉衡。1895年4月6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小高丽房村一贫苦农民家。1913年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学堂,1918年春,毕业实习之暇,常去附近(大南门里)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看书看报,听介绍西方文化科学知识的讲座等。1918年夏,阎宝航从奉天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受聘于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任学生部干事。

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1912年,它是以青年人为对象的宗教宣传兼文化教育场所,本质同基督教会一样,都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实行文化侵略,搞思想意识渗透的工具,以达到武装侵略所达不到的目的。正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给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所提的:“为了扩张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一些钱,即使只从物质意义上说,也能够比用别的方法收获得多。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是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得多。”西方传教士、教会鉴于中国人民反帝精神不可侮,便着重文化方面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对中国扩张精神上的影响,从而获得对中国精神上的支配。然而,随着阎宝航等人的到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

1919年,新上任的青年会学生部干事阎宝航被派往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学习,经过一年的学习,阎宝航回到奉天,此时正是杨晦在奉天宣传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新文化运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共鸣,阎宝航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在奉天基督教青年会里举办新旧道德、新旧文学对比辩论会,组织社团,创办刊物,成立新剧团等多种与新文化运动有关的活动,对杨晦的革命行动给予密切配合。

1921年,阎宝航在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所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学生、教师、职员。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尽管职业、经历不同,但反帝反封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共同理想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了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阎宝航与青年会的三位干事郭刚、张韵冷、朱连生,伺时吸收吴竹村(小学教员)、高子升(满洲银行职员)、何松亭(东三省官银号职员)、巩天民等组成“星期三会”。关于“星期三会”,阎宝航在《****满洲省委时期回忆录》(第一辑)中是这样描述的:“每周星期三漫谈新思潮、新文化等问题。在形式上是阅读当时国内出版的白话文书刊,反对文言文的线装书刊。在内容上是赞成新科学反对旧礼教;赞成自由思想,反对宗教迷信;赞成自由恋爱,反对宗法家庭;反对政治****,提倡民主自由;反对异族统治,提倡民族独立;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思想。”具体地讲“星期三会”是青年们演讲、座谈、讨论青年人前途、人生、救国的自由园地。为了引导青年争民主、争自由、反对包办婚姻、男女平等、反对封建,“星期三会”举办过有关内容的辩论会,题目有“学生光读书,还是关心国家大事?”后来成为****地下党员的孙广英、高启福、张庆泰等都在讨论会上作过时事报告。本来青年会是主张不搞政治的,但这个“星期三会”在阎宝航等一批进步青年的带领下,逐步带有政治色彩,同时也教育了一些不关心时事的青年。

1923年,青年会干事郭刚到武汉、江西、广州等地学习归来,受到大革命的影响,他带回一批马列主义书刊(现存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其中有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列宁传》,列宁的《十月革命的成功和困难》,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到政权之路》和《社会主义史》等,与阎宝航、苏子元《青年会工作人员)、高子升、吴竹村等共同研读,并逐渐走上革命道路。这些革命书刊影响着阎宝航等人,也使由他们发起的“星期三会”有了较大变化。这一年,“星期三会”的组织参与者高崇民、苏子元等组织起奉天第一个文化结社“启明学社”,并且创办《启明》杂志。

“星期三会”的存在与发展,使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面在奉天扩大,同时促进一些类似的文化学习团体出现,团结一批有志于反帝反封建、拯救中华民族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克鲁泡特金,л.A.(лlTpAлekceeBич

KponoTKHH,1842.12.9—1921.2.8)

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生于莫斯科,卒于德未特罗夫。贵族家庭出身。当过军官。曾从事地理和地质的考察工作。1872年出国,在瑞士加入第一国际,属巴枯宁派。回国后,参加民粹运动,后被捕。1876年逃亡国外,在西欧积极进行无政府主义宣传活动,鼓吹废除一切国家,实现“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1917年二月革命后回国,对十月革命取敌对态度。1920年起,思想有所转变,承认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并号召各国工人制止武装干涉苏俄.写有《现代科学和无政府主义》、《互助论》等著作。

粮食税

又称实物税,苏维埃俄国农业税之一,是新经济攻策的核心。由1921年3月党的十大决定实施,其数额比余粮收集额减少近一半,采取累进制,对贫苦农民免征或少征,允许农民自由处理余粮。1923年2月实行统一农业税,可用实物或货币交纳。1924—1925年度一律改为用货币交纳。

耐普曼

俄文“HanMaH”的音译。苏维埃俄国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产生的资产阶级分子。主要是指小商店主、小企业主及投机商等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和新经济政策的逐步收缩,到30年代被消灭。

路标转换派

1921年俄国侨民和国内旧知识分子中形成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派别,因同年7月流亡国外的俄侨在布拉格出版《路标转换》文集而得名。后又发行杂志报刊。认为新经济政策意味着苏维埃政权开始向资产阶级政权蜕变,主张与苏维埃政权和解合作,以促使国家的蜕化。与之共鸣的国内旧知识分子办起《经济学家》、《新俄罗斯》等杂志。1926年,其活动受到苏联政府的禁止。

罗马尼亚共产党

罗马尼亚无产阶级政党。1921年5月8日成立时称社会主义共产党。1922@:10月党的二大决议改称共产党。1923年被反动政府打入地下。1935年与农民阵线缔结合作协定,并在此基础上联合社会民主党,于1936年建立民主阵线,领导反法西斯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积极组织反对德国占领军和国内法西斯政权的武装斗争。1944年8月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尼斯库独裁政权,并将德寇赶出国境。1947年12月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8年2月与社会民主党合并,改称罗马尼亚工人党。1965年7月罗共九大决定恢复共产党名称。

哈伊达尔汗(Haydar-KhanAmjolle,?-1921)

伊朗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巴库油田和德黑兰电厂做工。曾投身1905—1911年伊朗革命。1916年在俄国创建正义党。1920年6月正义党改组为共产党,10月被选为主要领导人。1920-1921年间领导吉朗的革命斗争,主张进行包括土地革命的社会改革。1921年9月为库切克汗杀害。

库切克汗,密尔扎(MirzaKuchikKhan,?-1921)

伊朗森林军领袖。其追随者称他为汗。出身商人家庭。曾参加伊朗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领导森林军。1920年建立吉朗共和国,任革命政府主席,但反对土地改革。1921年8月吉朗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9月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政府军乘机占领吉朗全境后,逃入山中,被害。

根本组织法

凯末尔革命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案。由于凯末尔和护权协会的坚持努力,大国民议会经过9个月的辩论,排除封建教权派的阻挠,于1921年1月20日通过。其中确定,国家主权应无保留地和无条件地属于国民所有;大国民议会是国民的唯一代表,掌握与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

苏土友好条约

1921年3月16日,苏俄政府代表和安卡拉国民政府代表在莫斯科签订。主要内容:双方密切团结,共同反对压迫俄土两大民族的帝国主义;商定土耳其的北部边界,将1878年柏林条约割归俄国的卡尔斯和阿尔达汉归还土耳其,巴统则归格鲁吉亚,苏俄宣布废除沙俄同土耳其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双方不得承认一方因迫于暴力而接受的任何和约。

土耳其共和人民党

土耳其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1923年9月,凯末尔将护权协会改组为共和党,11月改名共和人民党。推行上层改革,并实行一党专政。后与买办资产阶级接近。凯末尔逝世后,由伊诺努任主要领导人。1946年党内一部分人另建民主党。1950年选举中败于民主党。后曾间断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