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20
2975200000019

第19章 8月(2)

徐世昌通令告诫京外官署重申优待内外蒙古

8月15日徐世昌通令告诫京外官署重申优待内外蒙古令:“共和肇造,五族一家,向来中央对于蒙民,无不优加待遇。各蒙古王公喇嘛等,亦多深明大义。故外蒙自治暨********特别区域,均经先后呈请取消。”“此后无论京内外官署,对于内外蒙古,均应加意抚绥。所有从前需索欺凌等弊,务当革除净尽。”并称“此次改定西北筹边使官制,斟酌现在情形,采取汉蒙参用主义,妥慎厘定,呈候颁行,用示中央廓然大公之旨”。徐世昌特任陈毅暂署西北筹边使,唐在礼为裕威将军(《政府公报》,1920年8月16日,第1618号,命令)。31日,徐世昌再令:“此次外蒙撤销自治,各扎萨克汗王公等,同心内向,翊赞输忱,允宜普锡褒封,用定奖励。所有外蒙古各扎萨克汗王公等,无论沿袭前清及得自外蒙者,均照现在封秩晋进一爵。无爵可进者,别封其一子。此外喇嘛等有呼图克图名号者,一体量予加封,用慰倾向之忱。”

《劳动界》周刊在上海创刊

《劳动界》周刊在上海创刊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第一个以工人群众为对象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刊物,每星期日出版,由上海《新青年》社发行。发起人李汉俊、陈独秀,撰稿人有陈独秀、李汉俊、戴季陶、陈望道、沈玄庐等,辟有演说、本埠劳动界、国内劳动界、国外劳动界、时事、诗歌等栏目,报道国内外工人运动及工人生活状况,启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并积极动员工人写稿。现所能见最后一期为1921年1月23日出版的第24期。

财政部与中法实业银行签订2.56410256亿法郎借款合同,以期票为担保,用于拨付实业借款第13期利息及手续费。

觉悟社等五团体在北京陶然亭举行茶话会

8月16日觉悟社等五团体在北京陶然亭举行茶话会由觉悟社发起,邀集少年中国学会、人道社、曙光社、青年工读互助团等团体,有李大钊、张申府、******、刘清扬、邓颖超等20多人出席,刘清扬主持会议并报告开会宗旨,讨论学生运动在遭当局镇压的情况下,如何联合斗争发展。******提出各地革命团体进行“改造联合”的动议,李大钊、张申府亦相继发言,会议推定少年中国学会起草《改造联合宣言》和约章。

8月19日外交部电驻英、法、意、比、荷各使,了解各国如何待遇沙俄政府代表及对俄远东各临时政府之态度,以作参考。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在陈独秀倡议下,俞秀松等八名青年在上海渔阳里6号《新青年》编辑部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随后,向各地社会主义者发出青年团章程,要求各地进行建团工作,北京、长沙、武汉、广州、天津、济南等地先后建立起团组织。11月,成立团的临时中央局,俞秀松任书记。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积极组织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

******、彭璜等在长沙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

******、彭璜等在长沙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简章规定以“研究俄罗斯一切事情为宗旨”,会务包括发行俄罗斯丛刊,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从事实际调查,提倡留俄勤工俭学。许多成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骨干。

俄白党谢米诺夫部侵犯外蒙古

8月23日俄白党谢米诺夫部侵犯外蒙古因俄红军的不断东进和外蒙古宣布取消自治,在日本的煽惑和支持下,谢米诺夫部将恩琴率众3000人,西侵外蒙车臣汗。24日,谢米诺夫与海参崴政府订约,由谢米诺夫充任后贝加尔军队总司令。26日,旅长褚其祥致电北京政府,称:直皖战争以来,在库王公勾结俄人,煽惑活佛,据密报活佛与俄领事借洛大及在库王公等谋二次独立,于半月前密派蒙人三人赴谢米诺夫处,要求马队来库协助,情节甚为急迫,若不事先防范,外蒙前途,深殊堪虑。31日,国务总理靳云鹏致电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谓:外蒙取消自治以来,五族一家,允宜蠲除隔阂,用息流言。谢党人蒙煽惑,实系离间作用,与我不利。务希屏绝此等使者,并不许其逗留蒙境。遇有为难之事,不妨直达中央。9月,日本又召谢米诺夫至大连密议,由日本供给款械,令其率残部与蒙匪勾结夺取外蒙。10月23日,恩琴向库伦进迫,褚其祥迭电北京政府告急。26日,谢米诺夫部与蒙匪勾结进袭库伦,团长高在田电告镇抚使陈毅,称:击毙敌人约数百余,敌势不支,向东北山林退却50余里。11月16日,陈毅电告北京政府谢米诺夫退守白彦皋地方,积储粮草,待援反攻,并告:此项俄匪,既经蒙人勾引入境,默察现在情形,非达目的不已。且蒙心已变,一发难收,“此项匪类,实非寻常可比。盖皆含有政治性质,未可等闲视也。”库伦方面现弹药款项粮草三者,均已罗掘将穷,要求尽快提供援兵及物资。12月10日,库伦形势和缓。

8月25日吕超就任川滇黔联军副总司令职,通电称一俟川局稍定,即行赴渝。

日本殖民当局鼓励实施台日共婚制

日本殖民当局鼓励实施台日共婚制日台共婚制由日本首任文官台湾总督田健次郎所倡,初为权宜方法。是日,总务长官通饬各厅长受理日本人及台湾人之间的婚姻、养子女的户籍申报,以为加强同化的手段。共婚法实施后,通婚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有限,至1935年底统计,由日本人之家人台湾人之家380对,由台湾人之家人日本人之家360对。

8月26日财政部呈准民国三年所拨发行之有奖储蓄票本,一律换发五年公债票。

山东兖州镇守使唐天喜所部第七旅士兵哗变,大肆抢动,商家损失总计20余万元。后由山东督军田中玉派兵前往镇压而平息。

四川、福建、陕西、河南数省发生****或延迟开学

四川、福建、陕西、河南数省发生****或延迟开学四川省教职员联合会以教育经费无着,致电川滇黔军政各界,请为维持。31日,福州教职员因教育经费常被军人挪用,各校教职员因生计无法维持,经教职员联合会决议****。延至9月6日,薪俸仍未发出,复决议延至8日为止,并决定如再不发薪,则实行长期****。12日,陕西教育经费支绌,积欠教职员薪水甚巨,教员生活难以维持,宣布停课。9月间,河南省因受旱灾影响及战乱破坏,教育经费无着,各校教职员全体总辞职。10月29日,河南省立各学校教职员以薪金欠积数月,“山穷水尽,前途绝望”,通电宣布自本日起,“暂停职务,以待援救”。

直隶发生旱灾

直隶发生旱灾据报告直隶地方自去秋以来少雨,保定、大名、津海所属各县多未播种,饥象已成。是日,徐世昌令拨银二万元赈灾。

8月27日广三铁路局与台湾银行签订毫银30万元借款合同。

华大商业储蓄银行在上海成立

8月28日华大商业储蓄银行在上海成立总行设上海,顾履桂为办事董事,张文煜为经理,资本总额定100万元,先收半数,专营商业银行一切事务及储蓄业务。1929年因受时局影响而停业。

社会各界自发成立国民大会筹备组织

8月29日社会各界自发成立国民大会筹备组织山东国民大会促进会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2000余人,学生占多数。9月2日,北京学生联合会在北京大学二院邀请各界召开国民大会筹备会,出席者有北京教育会、女界联合会、北京学生联合会等八团体。10日北京学生联合会邀请各报馆、各通讯社代表开会讨论筹备国民大会问题。25日各团体在北京大学二院开会,宣告国民大会成立。12日,武汉各团体在堤口小关帝庙开国民大会筹备会,军警界派员严密监视,临时主席施洋报告开会宗旨,略谓:“吾辈皆系国民分子,对于国民大会,应抱定自动自由的精神,谋人群的幸福。”22日,山西国民大会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农、工、商、学各界代表共20余团体。26日,天津各界联合会为向群众宣传国民大会的意义,举办国民大会辩论会,到会者2000余人。

吕超致电上海旧国会议员请敦促军政府早日移渝

8月31日吕超致电上海旧国会议员请敦促军政府早日移渝因原定国会集会时间已过,议员至渝人数不足,故再加催促,请即日起行赴渝集会,并请就近敦促孙中山、伍廷芳、唐绍仪三总裁及政府各机关早日全部移渝,以便依法改组。9月3日,川军第二军军长卢师谛以国会已由滇迁渝,电促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早莅渝城,俾合法政府迅速成立”。

北京大学在第二院举行第一次授给名誉学位典礼

北京大学在第二院举行第一次授给名誉学位典礼由校长蔡元培主持,授予法国前总理、数学家班乐卫和法国里昂大学校长儒班以名誉理学博士学位,此为中国大学以学位授予外国人之始。

新加坡华侨陈嘉庚认捐创办厦门大学

新加坡华侨陈嘉庚认捐创办厦门大学陈嘉庚拟创办大学,认捐400万元,其中创办费100万元,分4年缴清;常年费300万元,分25年缴清。聘请黄炎培、余日章、汪精卫、蔡元培、李****、郭秉文、胡敦复七人为筹备委员,遂经福建省府指拨校址,定名为厦门大学,聘邓萃英为校长。1921年厦门大学正式创立,设师范、商学两部,后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学等科系。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有中文、外文、哲学、法律、工商管理、教育行政等19个系。1937年改为国立大学。抗日战争时期迁闽西长汀,1946年复校。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

本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5月间,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7月,商讨筹建党组织,由陈独秀、李汉俊、施存统、俞秀松、陈公培五人开始筹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陈望道、沈玄庐、李达、邵力子、沈雁冰、赵世炎、周佛海、李季、袁振英、杨明斋等人加入。是月,在上海法租界《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举陈独秀为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者组织支部。11月拟定《中国共产党宣言》,内容包括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分三部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共产主义者的目的、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需要通过革命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宣言没有向外发表,供党员内部学习。创办工人半日学校,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建工会,培养革命干部。出版发行《劳动界》、《新青年》、《共产党》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启发工人觉悟,并帮助指导其他地方的建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