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用喜剧性和潜在的性本能去表现“一切道德最终却是神秘主义”的过程中,聪明一时的默多克还分开了迷宫般的利已主义。这种利已主义是被价值、巨大混乱的天才承受力以及不可思议的力量所掩盖,同时也是被偶然和必然的奇妙纠葛以及各种人道的感受性所掩盖,——这一切使混乱的宇宙中闪耀出善良的光芒。从决定性意义上说一个真正现代的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小说家,她怀着对人类的爱依旧追求着旧式道德的真谛。但是在稍晚点的小说中特有的悲观主义的克服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知识的深邃。也许作为一个知识混和者的意见,艺术知识使工作进入了一个小说机器的自我耗费。冒失的愿望是退回到传统中,终究说了、做了——一个怀疑主义者的信仰。多才的讽刺家找到了智慧的情感的净化。这种净化最终为了更博大的上帝,在扭曲悲伤的思念中维持了习惯的体面。
现代学习理论的阐述者
埃斯蒂斯美国心理学家。1919年6月17日生于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就学于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苏达大学;1940年获文学士学位,1943年获博士学位。1944~1946年在美国军队服役。1942年与凯瑟琳·沃克结婚,有2个儿子。1946~1962年任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的心理学讲师和教授,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从1979年起,任麻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1959年春曾任伊利诺斯埃文斯顿西北大学的客座教授,1961年任伦敦大学的客座教授,1952~1955年任社会科学研究联合会的研究员,1955~1956年任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58~1962年任《实验心理学杂志》的副主编,1962~1968年任《比较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杂志》编辑。从1977年起任《心理学评论》杂志的编辑。1956~1957年任美国中西部心理学协会主席。曾荣获:1962年,美国心理学协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3年,实验心理学家学会颁发的沃伦奖章。曾荣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会员;国家科学院和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
著述
Ⅰ.心理学
《现代学习理论》(ModernLearningTheory:ACriticalAnalysisofFiveExamples)纽约,阿普尔顿世纪出版社1954年版。
《学习理论与智力发展》(LearningTheoryandMentalDevelopment)纽约,学院出版社1970年版。
Ⅱ.—其他
《数理学习理论研究》(StudiesinMathematical;LearningTheory)与罗伯特R.布什(RobertR.Bush)合编,加利福尼亚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刺激取样理论》(StimulusSamplingThoery)与E.尼马克(E.Nicmark)合编,圣弗朗西斯科,霍尔登·戴出版社1967年版。
《学习与认识进程手册》(HandbcokOfLearningandCognitiveProcesses)5卷本,编辑,新泽西希尔斯代尔,劳伦斯·厄尔鲍姆出版社1975~1978年版。
威廉·K.埃斯蒂斯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的贡献约始于40年前。从那时起: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一代心理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使他成为实验心理学的重要代表。
埃斯蒂斯早期受他的老师B.F.斯金纳刺激一反应行为理论的影响。1944年他发表了博士论文,该论文用对老鼠试验取得的结果,证实了斯金纳早先的发现;电击只减慢瞬间的反应速度,不影响总的反应趋势。但是埃斯蒂斯在实验中还发观,如果增强电击强度,或者延长电击时间,老鼠作出反应的次数就逐渐减少。他还观察到,如果间歇地而不是每次试验都用电击,那么老鼠作出反应的速度将持续下降。这项研究表明,某些可变性因素可以延长电击的抑制效果。
1950年,埃斯蒂斯写了一篇题为《统计学习论》的文章,为当代数理学习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这篇文章里,埃斯蒂斯试图把格思里接触论的假设形式化,并对其术语加以改造,把它们吸收进刺激抽样论的框架内,以便用数量表示其接触论。刺激抽样论的意图是预测实验者选定的某些统计数字的数值(比如平均误差数),以检验预测数值和实验数值相符的程度。
根据刺激抽样论,构成学习环境刺激物的全体假定要素中,只有某些要素被取样检验或者在某一时刻特别活跃。每个活性要素与某个特定的反应以“或全或无”的方式相联,因此,一次试验中发生反应的概率取决于抽样检验的要素所占的比例。反应增强装置(Reinforcer)的作用是维持刚形成的联系,或者在碰到交替反应的情况下改变这些联系。我们把后一种情况看作是原来的反应已由交替的反应取代了。这一理论后来的扩大,考虑到了对刺激模式而不是个别要素进行的抽样试验,并且也考虑进刺激环境随时问发生的变化(刺激波动)。
刺激抽样论的意义在于它为研究以下学习论方面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测试的整体框架:包括刺激反应通则,长短期记忆,对或然率的预测(预测两个以上事件中究竟发生哪个)以及对概念的认识等等。同样重要的是,刺激抽样激发其他调查者掌握数理论结构技巧,以便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数理模式在经典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人类学习和记忆、心理物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应用,部分地可以追溯到埃斯蒂斯早期对刺激抽样论的研究。
埃斯蒂斯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或全或无”的学习,对记忆保持反复测试的结果、系列学习和视觉信息处理。,为了查清联想是否是一次尝试形成的,他首创了“学习——检验——检验”的范式,其推理依据是:联想“状态”(不管主体认识与否)在正常的相继试验中应该保持不变,因此,根据一次尝试学习的假设,第一次动物实验获得的正确反应在下一次试验中也应该是正确的,反之亦然。这个范式后来被推而广之,用以包括不使用反应增强装置的试验,结果发现,在一定限度内,记忆保持直接与这种试验的次数有关。
最近,埃斯蒂斯提出了一种联想编码理论,用以解释对单词之类的视觉材料处理中项目和次序两类信息。该理论提出一种等级记忆结构,里面有高等编码或控制元件,可以跟附件接触,比如单词与音节接触,音节与字母接触等等。埃斯蒂斯用实例证明,这一理论可以充分说明所谓的单词——字母现象,即单独处理字母要比在单词中难处理。
埃斯蒂斯的贡献见诸教科书中的无数章节、经整理编辑出版的著作,专题评论、杂志编辑以及他培养出的大批研究生,他对20世纪心理学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后工业社会到来持悲观主义持法的贝尔
美国社会学家。1919年5月10日生于纽约,1939年就学纽约市立学院获理学学士,1960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43年与诺娜·波塔沙尼卡结婚,有1女孩,1949年与伊莱娜.格拉汉结婚(后离异);1960年与皮尔·卡.赞结婚,生一子,1939~1941年为《新读者》专栏作家;1941~1944年为总编1945年为《常识》杂志总编;1945~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社会学讲师、副教授;1948~1958年,任《幸福》杂志劳工版编辑;1952~1958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讲师;1958~1969年任教授;1969~1980年,任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1980年起亨利·福特三世社会科学教授;1957~1961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理事会成员,1976~1979年美国派驻联合国经济文化发展部多学科未来发展组代表;曾是总统技术委员会自动化与经济发展处成员、1980年度总统预算委员会成员、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理事。他还是:《美国学人》编委,《代达罗斯》杂志编辑,与人共同编辑《公益》杂志。曾荣获,1958~1959年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奖金,1966年美国教育委员会波登奖。他是美国社会学协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著述
Ⅰ.社会学
《美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之历史》(HistoryOfMarxianSociaismintheUnitedStates)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2年版。
《工作及其缺憾》(WorkandItsDislcontent)波士顿,矮脚鸡出版社1956年版。
《意识形态之终结》(TheEndofldeology;OntheExhaustionOfPoliticalldeasinthe-Fifties)伊利诺斯,格兰科自由出版社1960年版。
《一般教育改革》(TheReforminsOfGeneralEducation:TheColumbicollegeExperienceinltsNationalSetting)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
《后工业社会的到来》(TheComingOfpost-IndustrialSociety)纽约,基础出版社1973年版,伦敦,海纳里出版社1974年版。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TheCulturalContradictionsOfCapitali**)纽约,基础出版社1976年版。
《曲折的道路》(TheWindingPassage:EssaysandSociologicalJourneys1960~1980)麻省坎布里奇,阿比特协会1980年版。
《英格兰:前所未有的未来》(England:TheFutureThatNeverWas)新泽西新不伦斯维克,学报丛书出版社1980年版。
《社会学年刊》(SociologicalJournals)伦敦,诲纳曼出版社1980年版。
Ⅱ.其他
《新美国右翼》(TheNewAmeticanRight)编辑,纽约,标准出版社1955年版。
《走向2000年》(TowardstheYear2000,workinProgress)编辑,波士顿,胡格顿·米夫林出版社1967年版。
《对抗:学生造反与大学》(Confrontation:TheStudeutRebellionandtheUniversities)(编辑)纽约,基础出版社1976年版。
《今日资本主义》(CapitalismToday)与爱尔文·克利斯托合编,纽约,基础出版社1976年版。
《经济理论的危机》(TheCrisisinEconomicThcory)与爱尔文·克利斯托合编,纽约,基础出版社1981年版。
丹尼尔·贝尔是美国重要的社会学家和多产作家,他兴趣广泛而又学问渊博。作为道德论者,贝尔在政治和经济观点方面倾向于自由和社会民主性,但它在文化上却属于保守性的。在美国,保守派和激进派都对他有所毁誉,但他本人却保持中立的立场。他在社会学分析方面曾有过不少重要贡献,并引起了人们对诸如“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等论题的争论,他还对未来学有所研究,他尤其见长的方面是充当社会学理论家和对社会学传统进行吸收和补充的社会思想家。通过教学和著述,他教育了整整两代社会学家。他在美国和西欧赢得了大量非学院圈子内的公众的关注。
贝尔最早的著作是关于一个年轻社会主义者——既反对法西斯主义又反对斯大林主义——所关心的那些劳工问题和美国资本主义问题。他警告人们应注意美国社会和政府(特别是在持续战争经济情况下)潜在的全面控制性危险。战后,他以更大的乐观心情写过有关民主社会的著作,这与极权主义和大众文化中普遍思想受压制的知识分子的情形旨趣迥异。他还在书中反映过大屠杀和莫斯科的试验以及美国工人中的反犹太主义和美国社会中的种族主义问题,但他的书仍然流露了对福利国家、美国政治和国外民主社会主义的期望。他曾将法西斯主义、权威主义与美国的民众主义和反理智主义作过比较。他的思想态度也逐渐从寻求不可变更的经济体制逻辑地批判社会主义而转向承认美国社会复杂性和政治抉择和选择意义的改良主义。
贝尔战后研究的高峰是完成了具有巨大影响和争论的《意识形态之终结》一书。这是一部论文集,写作时间历经近10年,它所寻求的是一种新的更强有力的和更实用的社会科学和社会理论。知识分子不能再(或不应再)接受30年代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对利益的作用和自由社会中的买卖、舆论以及福利国家的各种问题应保持一种鲜明的态度——这在贝尔看来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后工业社会”——如他所称呼的那样——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发展了,观实打破了以往的意识形态分析(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官僚制度”概念)。人们在要求更大活力和更多科学的方面并无二致,但他们(比如分析家,改革家和管理者)却在30年代抛弃了“庸俗马克思主义”,并强调知识分子在制度中的作用。贝尔假定,现代民主的福利国家可以并且应当力求调和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和利益;他反对经典式的自由主义相社会主义观念。贝尔更加公开反对极权主义,反对惯常为苏联政策进行辩护——认为仿佛这样才是“****”——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