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吉勒鲁普出国作了一次长途旅行,先后到了德国、瑞士、意大利、希腊、俄国,对这些国家的文学艺术作了大量的考察研究。这次旅行导致他抛弃了勃兰兑斯的理论体系,转向了德国古典主义,自认为是“德国古典主义和希腊古典主义的门徒”.在席勒的影响下,他制作了许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剧本,如《勃吕希尔德》(1884)、《圣·尤斯特》(1886)、《海格巴特和茜格娜》(1889)、《海尔曼·范得尔》(1891)等。
吉勒鲁普在文学上的最高成就是他的两部长篇小说《明娜》(1889)和《磨坊》(1896)。前者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题材,通过一个名叫明娜的德国姑娘的经历描述了她的爱情悲剧和悲惨结局;后者描述的是一个在爱情上出于本能的自卫心理而造成的悲剧,磨坊主人发现妻子正与情人在磨坊幽会,于是一气之下开动磨轮将他们活活碾死,事后又因受到良心的责备而自首。
吉勒鲁普晚年从事印度佛教哲学的研究,同时又受到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他的后斯作品,如《朝圣者卡玛尼塔》(1896)、《漫游世界的人》(1910)、《上帝的女友》(1916)等就是佛教出世思想的产物。
吉勒鲁普的一生与德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不仅崇拜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古典主义文学艺术,而且在1887年娶了一位德国女子为妻,他的代表作之一《明娜》的主人公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材于他的夫人。1892年,吉勒鲁普举家迁居德国的德累斯锁,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919年离开人间。他后期均绝大部分作品都是首先用德语在德国出版的,因此人们称吉勒鲁普为“半个德国作家”。
1917年,吉勒鲁普和他丹麦同胞亨利克·彭托皮丹共同获得了该军度的诺贝尔学奖。
匈牙利诗人奥第·安德莱
(1877~1919)匈牙利诗人。1877年11月22日生于艾尔明粲特,1919年1月27日病逝于布达佩斯。他出身于一个具有反哈斯堡传统和加尔文教徒自由思想精神的没落贵族家庭。曾在纳吉卡洛伊等地上中小学,后来在德布勒森和布达佩斯法学院攻读法律。由于违反父亲的愿望,他终于未成为律师。1899年在纳吉瓦劳德城《自由报》当记者,以犀利的笔锋和敏锐的洞察力开始写文章抨击匈牙利的封建制度。从1904年起,以《布达佩斯日志》报及另外几家报纸记者的身份多次去法国和意大利采访。法国大革命思想、西欧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巴黎公社革命思想的影响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本国封建制度的反动本质。1905年,他写了《地震》一文,欢呼莫斯科起义的爆发。奥第是当时的进步文学团体“西方社”(1908~1941)的主要作家,是20世纪初匈牙利文学革命的主帅,可惜只活了32岁。
奥第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早期的诗歌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和魏尔兰的思想影响,采用象征主义手法。1906年发表的《新诗集》揭开了匈牙利现代文学的序幕。作品反映了对封建制度的憎恨和对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向往。他认为巴黎是光明和春天,是产生现代艺术和革命思想的圣地。这种感情在《匈牙利荒原》和《欢唱的巴黎》两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对“荒原”的怅惘与厌恶和对“巴黎”的憧憬在奥第的整个诗歌中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他的创作灵感的主要源泉。此后发表的诗集《血与金》(1907)、《在伊列什车上》(1908)等,在内容上更加深化,在形式上更臻完美。他的政治诗大多以揭露奥匈帝国黑暗的封建统治和歌颂反封建的人民革命为主题,如《匈牙利荒原》(1906)一诗是对匈牙利的封建制度的控诉;《在新水上行舟》(1906)表达了诗人对新时代和革命的向往;《孔雀飞起来了》(1907)歌颂了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斗争;《在伯爵的打谷场上》(1908)反映了农民的疾苦;《多饶·久尔古的孙子》(1908)表达了诗人投身革命的决心;《进军之路》(1908),《在恰克·马岱的土地上》(1908)和《无产者儿子之歌》(1909)等都是歌颂无产阶级伟大力量的诗篇,表现了他创作中的革命倾向。
奥第的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古典诗歌的结构严整、词句洗炼、韵,律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包含着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澎湃的激情和梦幻神秘境界的描写。作品中还出现象征性的比喻和隐喻。例如“种子”。“春天”,“太阳”,“火”象征革命;“秋天”象征死亡;“冬天”,“匈牙利荒原”、“死亡之湖”等象征封建制度;“恐怖”是战争的比喻;“猪头大老爷”是资本的代名词;“恰巴的新人民”是无产阶级的代称。诗人还常常把自己比喻为16世纪匈牙利农民起义的领袖“多饶·久尔古的孙子”,“匈牙利雅各宾党人”和“逃亡的库鲁茨”等。
奥第还写过许多爱情诗,表现他与相爱的贵妇人“列达”悲欢离合的心态。“列达”是奥第在诗中对她的称呼,她的真实名字是布吕尔·阿德尔,是常住巴黎的富商迪约西·沃软之妻。奥第1904年第一次巴黎之行和任《布达佩斯日志》报驻巴黎记者后曾与地巡立于氏达九年的爱情关系。“列达”具有高深的文化素养,对奥第的影响很大。1915年奥第同贵族小姐彭查·拜尔达结婚,这次婚姻也使他留下了许多歌颂纯真爱情的诗篇。
奥第是20世纪初匈牙利文学中影响最大,而在创作思想上又最为复杂的诗人。他一方面梦想以法国为榜样,以“城市匈牙利”取代“乡村匈牙利”,另一方面,他又对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深恶痛绝.在《与大老爷斗争》(1906)和《拉萨尔站在高楼大厦前》(1907)等诗中,都反映了他对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蔑视。他的这种“双重的信念”在《裴多菲不妥协》(1910)一文中得到了阐述:“当今的民主形式我并不认为过分美妙,但它是前进中无条件的、不可避免的步骤。”他有时却又由于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往往陷入矛盾和痛苦,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写过一些“上帝诗”和“死亡诗”。
但他的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对革命的向往,如他在1912年前后写的讴歌革命的《播火者》(1912)和《向革命迈进》(1913)等诗颇有代表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写了《在时代的筛子上》(1914),警告匈牙利人别被前进着的时代所抛弃,《我活在青年人的心里》(1916)一诗对他的论敌进行了驳斥。官方慑于他的诗的社会影响,对它们的发表百般刁难。他生前的最后一部诗集《站在死者的前列》直到1918年匈牙利资产阶级前夕才得以问世。他后来所写的诗如怨革命为何迟迟不来的《不满青年之怨》(1918)等都收在诗集《最后之船》(1923)中。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
安德列耶夫·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1871~1919)俄国作家。1871年8月21日生于奥勒尔市,1919年9月12日死于芬兰涅兹瓦拉村。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自幼孤僻、好学,虽没有固定的志趣,却博览群书,在家乡上中学时就以对文学、历史和哲学有广泛的知识在同学中出名。1892年进彼得堡大学学习,翌年转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当时他一度热衷于绘画,不久为托尔斯泰主义及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唯心主义哲学所吸引,并几尝试搞创作,在此期间,他的思想比较悲观,无止境的酗酒还常常使自己在经济上陷入困境,几篇习作又均被退稿,于是感到前途暗淡,心情苦闷,曾三次想自杀。
1897年,安德列耶夫在莫斯科大学毕业后,进地方法院任职,同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取材于大学生生活和法院诉讼案的特写和讽刺小品。1898年他在莫斯科《信使》报发表短篇小说《巴尔加莫特和迦拉斯卡》,受到高尔基的称赞,不久两人建立密切交往。由于高尔基的支持,安德列耶夫于1900年加入当时俄国最大的作家团体“星期三文学社”;在此前后,他在《生活》、《大众杂志》等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一系列著名的短篇小说。
安德列耶夫早期的多数短篇,如《彼奇卡在别墅里》(1898),《小天使》(1899)、《沉默》(1900)和《马赛曲》(1903)等,写的都是小人物的生活。作者通过一个个不同身分的小人物的痛苦和欢乐,发掘他们的美好心灵,暴露社会的黑暗和种种弊端,具有较深刻的人道主义内涵。在技巧上,文笔简洁、朴实,对题材和形象的描写同高尔基和契诃夫的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至当时曾有人写信问发表他作品的杂志编辑部:“化名安德列耶夫的是谁——是契诃夫还是高尔基?”但和两位大师相比,安德列耶夫的人道主义有抽象的思辨性质,这就使他早期有些艺术上更具特色的短篇,格调不明朗,甚至显得阴郁,如《墙》(1901)、《思想》和《深渊》(均1902年)等。
安德列耶夫同情1905年革命。在事件高潮中,曾将自己在莫斯科的住所提供给革命党人作秘密活动地点,为此他曾遭沙皇政府逮捕,并坐了近半个月牢。作家在革命前夕发表的《瓦西里·费维伊斯基的一生》(1903)和《红笑》(1904)两部中篇小说,分别以宗教和日俄战争为题材,愤怒抨击现实的黑暗势力,预示社会革命风暴的来临,使他赢得更广泛的声誉。在革命及其失败后的最初几年里,他又先后创作了一系列著名作品。剧本《向星星》(1905)以昂扬的激情描写革命者的不屈意志:尽管许多优秀人物已惨遭杀害,但活下来的主人公仍坚持让自己的女儿去迎接新的战斗,并说:“即使牺牲了也是幸福的,不朽的。”《总督》(1905)和《七个被绞死者的故事》(1908)虽称短篇,其实是中篇小说,它们同样都取材于1905年革命事件。前者写一个省的总督亲自下令枪杀成批的和平请愿者,结果自己被复仇者暗杀的故事。后者集中刻划革命失败后七名被判处死刑者在狱中,在法庭上及上绞刑架前的心理状态。这些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革命的赞赏和对反动统治的彻底否定,但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向星星》中所谓的.“正义”、“不朽”缺乏具体的社会含义。《总督》中更突出了“杀人者必被杀”的所谓“永恒法则”。《七个被绞死者的故事》里的革命者实际是恐怖分子,这个阶段他的另一些较著名的作品,如短篇小说《黑暗》(1907)写一个曾参加革命的主人公,为逃避宪兵的追捕潜身妓院后,得出革命的火炬无法驱散现实的黑暗的错误结论;剧本《饥饿国王》(1908)里把几乎所有的革命者都写成丧失理智、任人摆布的流氓,小偷等,过去一直受批判,近来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当时俄国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人消极悲观情绪的反映。
1905年革命遭镇压后,俄国反动势力猖獗.在社会上一片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安德列耶夫为日益增长的悲观失望和无政府主义思想所控制.1908年底,他终于与高尔基决裂,同一帮颓废文人结为好友。这时他虽继续不断有新作问世,但思想艺术水平均不如前.如剧本《黑色假面具》(1908)和《安那太马》(1910)及长篇小说《萨什卡·日古列夫》(1912)等较有影响的作品,对现实的丑恶虽有所暴露,但更突出人生无意义和神秘主义宿命论思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安德列耶夫站到了沙文主义护国分子一边,出任《俄罗斯意志》报文学栏主笔。1917年十月革命时,他发表政论文章《救命!》,带着惊恐和惶惑流亡国外,两年后在贫病交逼中客死芬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主义”、流派林立的俄国文坛上,安德列耶夫不曾标榜自己属于哪一种。整个地讲,他对沙皇俄国的反动统治是深恶痛绝的,对当时现实的暴露也有一定的深度。但他看不清和不理解现实的客观进程,陷入悲观和无政府主义.在艺术上,安德列耶夫是个不倦的,有成就的探索者。他曾提出“全面心理化的现实主义”一说,认为在他所处的那个急剧变幻的时代,对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不是追求对外部世界的逼真描写,而应当进一步深人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复杂心理情思。因此在他的创作中,传统的现实主义是存在的,在早期甚至占着主导的地位。但作家后来的许多著名小说和剧本都不为传统所囿,不是通过忠实于生活的个性化形象再现现实,而是把人物当作某种心理现象的象征,以极度夸张的对比,造成紧张气氛,传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他还大量吸收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乃至意识流的手法,把自己的主题表现得更鲜明突出,更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取得更大更强烈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都含着严肃的现实性以及深刻和纤细,使象征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调和。俄国作家中,没有一个能够如他的创作一般,消融了内面世界与外面表现之差,而出现灵肉一致的境地。”鲁迅在安德列耶夫逝世两周年前夕写下的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作家在俄国文学中的地位及其创作的艺术特色。
解构主义创始人德曼·保罗
(1919~1983)美国批评理论家,耶鲁学派(或称分解主义、解构主义)创始人之一。1919年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1983年12月21日因癌症死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曾在书店和出版社工作。1947年移居美国。1952年才开始大学研究生学习,196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多年在耶鲁大学任教,逝世时系耶鲁大学法文和比较文学系教授。德曼步入学术界不久,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从60年代末开始,他逐渐成为美国文学研究界一个重要人物。主要原因是他较早地提出欧洲哲学对美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自已的理解,比较系统地结合文学阐述了一些欧洲理论。他早期受萨特存在主义影响,后来转向由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引起的现象学批评;但他的代表作品却主要根据尼采的哲学和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思想写成。他与耶鲁的同事J·希利斯·米勒和杰弗里·哈特曼共同建立了美国的耶鲁批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