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9
2975100000033

第33章 其它(6)

印度女诗人帕利敦·阿默尔达

(1919~)印度旁遮普语女诗人、小说家。1919年8月31日出生在古吉朗瓦兰市(现属巴基斯坦)。父亲是位商人兼学者,她1l岁时母亲去世,抚育的重担落在父亲身上.1933年完成中学学业。再没有进高等院校深造。但从幼年起,在博学多识的父亲指导下,她熟谙了梵语文学和印地语文学,并练习写诗。1935年发表第一首诗《寒光》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甜蜜的波浪》,汇集了一百多首诗。这些诗多半是抒发宗教神秘主义感情,在形式上模仿传统的风格,缺乏创新.她早期的大部分诗发表在父亲创办的刊物《战鼓》上。1938年10月,她自己创办子刊物《新世界》。1938~1947年,她受聘于拉合尔电台,谱写歌曲和广播剧,发表多部诗集,逐渐闻名于旁遮普文坛;那时她深受旁遮普著名文学家莫赫姆辛赫的影响,摆脱了传统主义的束缚,转向浪漫主义。主要诗集有《洁花》、《歌者》、《晚年》等、大多抒写爱情生活。起初的爱情诗写得含蓄、惆怅,后来写得热烈、奔放,甚至有偷情和****的细腻描写。1939年她与商人帕利敦·辛赫结婚。1942年印度******震动了她的心,加之旁遮普进步作家古鲁伯什辛赫的影响,她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视野跳出了狭小的自我小天地,投向现实生活。特别是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两大民族流血冲突和个人家庭的不幸,使她深切地体验到人民的苦难尤其妇女的痛苦,写下了许多现实主义诗篇,如在《向瓦利斯·夏赫呼吁》里,诗人向古代爱情诗人夏赫呼吁。请他重新回到人间,谱写当今遭受分治痛苦的妇女的哭泣,《被迫》一诗描写母亲在印巴流血冲突中蒙受的凌辱。虽然印度、巴基斯坦获得了自由独立,但冲突的苦果对民族来说是深重的。她后来的小说和诗歌创作一再回到这个题材上来。分治那年,她与家人逃离拉合尔,定居德里,服务于德里电台。曾一度去孟买写电影剧本,由于不适应电影圈子里的生活,又回到德里工作。1966年,她又办了一个《蛇宝》周刊。虽然她离开了故乡,但她的作品的题材和背景总离不开旁遮普的生活和环境。后期诗文的现实性更强烈,揭示社会黑暗,如诗篇《朋友》(1965)描写到处是盗贼,人人都是盗贼,因而“假如你偷盗,所有盗贼都会祝福你”。《一座城市》揭示在喧闹城市里失业者倒毙街头的景象,《生括》把城市比作一座监牢、《我》写****压迫。“我不是我”。有许多诗描写劳动者,如《蛇宝》写不可接触女性的自尊和崇高:《节日》描写农民的辛勤耕耘,《兀鹰》则写农民遭受地主剥削的情景;这些诗作反映了阿默尔达从一个多情善感的女诗人向一位进步诗人的转变,也反映了她在诗风上的突破、早期的工整格律诗委婉、含蓄,晚年的诗大多是自由诗,明快,通畅。

她的小说创作也受到国内外文坛重视,主要作品有《骨骼》。《蛇宝》和《这是真的》等。早期小说一般描写妇女遭受的封建压迫和非自由的生活,晚期则披露社会政治黑暗、经济不平以及宗教冲突给人民尤其妇女带来的痛苦,她的小说比较散文化,不注重情节。侧重于情感、境遇和气氛的传递。

阿默尔达迄今共写了17郎诗集,近30部中长篇小说,30部民歌集,1本自传以及若干文集.1957年因诗集《美妙》获印度文学院奖,1980年获保加利亚国际文学奖,1982年因诗集《纸与布》获印度智慧讲座奖,现任印度文学院执行委员。

《秘鲁传说》的作者帕尔玛·里卡多

(1833~1919)。秘鲁作家。1833年2月7日生于首都利马,1919年10月6日在同地逝世。出身贫寒,由于有黑人血统而受歧视。从小熟悉下层群众的生活,这在后来他的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少年时,即开始写诗,18岁时发表了诗剧《罗迪尔》,22岁时出版了《诗集》。后来他称这些作品是“令人憎恶的丑货”。这一时期他还曾在圣马科斯大学攻读法律,但中途辍学。1855年他在“里玛克”号战舰上担任会计师;在二次海战中,该舰被击沉;他是幸存者之一。1860年他因反对卡斯提约总统的独裁统治而被迫流亡智利。在智利的两年中,他先后在首都圣地亚哥和瓦尔帕莱索港担任报纸编辑工作。1862年回国后,被新政府任命为驻巴西巴拉城领事。后来他从该城出发,前往欧洲旅行,结识了许多欧美作家。1865年他在巴黎出版了诗集《和声》。1866年回国参加了卡亚俄港口保卫战,英勇抵抗西班牙舰队的入侵。何塞·巴尔塔担任总统期间,帕尔玛在总统府内工作,并当选为议员。巴尔塔总统遇刺身亡的事件牵连到帕尔玛。他被迫离开政界,投身于文学创作。1872年他的代表作《秘鲁传说》首卷问世。1884年秘鲁尘智利战争结束后,帕尔玛被任命为国立图书馆馆长,为寻找散失的国家图书做出重大贡献。1892年他代表秘鲁前往西班牙,参加新大陆发现4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秘鲁传说》全集出齐。1912年,辞去馆长之职。晚年,他在与曼努埃尔·贡萨莱斯·布拉达的学术论战中度过,并且在收集和整理民间文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帕尔玛是位多产作家,诗歌、散文、戏剧诸方面均有建树,但主要成就在于创作了《秘鲁传说》。这部辉煌巨著整整用去了他40年的时间。作品包括453个传说,其中339篇是讲殖民地时期生活的。其余部分涉及印加王国时期、独立战争时期和作者生活的共和国时期,该书按内容可分为六类。即:宗教故事、世俗生活、戏剧故事、流浪汉文学、历史故事和民间传奇。上述内容是作者分别从史书、游记、诗集、传记、成语、谚语、民谣、传奇、民间风俗、民间故事和修道院的史料中发掘出来并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秘鲁传说》“是小说又不是小说,是历史又不是历史”(作者序言),确切地说,是借用历史民间文学的素材,站在现实的角度去回首往事,同时从伏尔泰式的自由思想出发,批评殖民统治的黑暗;他以广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运用心理描写、嘲讽、揶榆的手法,发挥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重新塑造历史人物和故事,从而创造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文学形式。《秘鲁传说》问世后影响巨大,甚至连西班牙大作家加尔多斯也从该书中取材改编成戏剧。在拉丁美洲则更不乏追随者。

小说《钟》的作者默多克·艾丽斯

(1919~)英国女小说家、哲学家。1919年7月15日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幼年时就迁居英国。不久,被送到英格兰西海岸的布里斯托尔市的一所有名的寄宿学校读书。1938~1942年在牛津萨默维尔学院求学,在校期间就崭露头角。她聪颖、开朗、好学,并且多才多艺,常为校刊撰稿。她学业优异,在古典名著和英语方面尤其如此。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曲棍球运动员,而且对绘画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天赋,还善木刻。

1942~1944年,她在财政部工作。后又任联合国救济总署官员,向世界各地遭受战乱的人们发送粮食和物资。她还到奥地利和比利时旅游,并在难民营工作。广泛的阅历丰富了她日后的小说创作,加深了她对人生的洞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在剑桥大学教授哲学。自1948年起一直在牛津大学执教。

默多克著作甚丰,至今已有20多部小说问世。此外,她还与剧作家约翰。博衣顿、普里斯特莱和詹姆斯·桑德斯合作,将其两部小说《一个砍掉的头》(1961)和《意大利姑娘》(1964)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她创作小说的宗旨在她的奠基作《萨特,浪漫的唯理论者》(1953)中得到明确的阐述。她认为小说是阐发哲学观点的一条有效途径。她对萨特既有所接受,也有所舍弃,批评萨特企图凭借艺术来分析事理、整顿世界,并把世界视作简单明了的事物。她说:“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新的观念:道德生括的艰难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的不可理喻性。

1954年发表的《在网下》,使她一夜之间名声鹊起。在这部小说里,她风趣、诙谐、机智地描述了一个终生无所事事、过着寄生生活的年轻人。小说将光怪陆离、荒诞无稽的事件同普通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一个既令人目眩又实实在在的大千界,充分反映了她所深受的存在主义的影响。她通过小说中一个人物的口说:“一切理论都是逃避者。我们必须受到形势本身的束缚,而这真是难以言说的奇怪。”

继《在网下》之后,她又连续发表了四部小说:《逃避巫士》(1956)、《沙中楼阁》(1957)、《钟》(1958)和《一个砍掉的头》(1961)。她从不同的维度探求自由,责任和爱情的底蕴,常常将三者糅合在一起,认为责任是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四部小说,至今艺术魅力不衰的是《钟》。这口修道院的“钟”,从人类和宗教的双维出发,揭示了爱情和为获得爱情而奋斗的主题。

60年代以后,她开始潜心研究莎士比亚,吸收了莎翁将富有象征意蕴的人物融到善恶的概念里的写作手法。1973年发表的《黑王子》显现了这一创作手法的影子。小说开篇是两篇序言,一篇由虚构的作者所写,另一篇由也是虚构的编者所写;小说结尾是六篇跋文,两篇由上述作者和编者所写,另四篇分别由小说中的人物所写。每个人都对故事中的各个事件给予了迥然相界的解释。默多克以此说明真理因人而异的不确定性。

她的小说还有《红与绿》(1965)、《好人与善人》(1968)、《偶遇者》(1971)、《亨利与卡托》(1976)以及《海、海》(1978)等。《海、海》成功地描绘了、一个戏剧导演和他孩童时代的爱情,她因此荣膺布克文学奖。

默多克以聪慧,机智和高度的严肃废赢得了多层面的读者。她的大多数小说都辅叙了人们相互关系的紧张性和复杂性,在机巧地组合成的象征性结构中,滑稽,奇异和恐怖浑然一体。立陶宛诗人梅热拉伊蒂斯·爱德华达斯

1919~)立陶宛诗人。1919年10月3日生于帕克鲁奥伊斯区卡赖维什基艾村。

苏维埃立陶宛的历史是曲折的,立陶宛劳动人民曾经参加过1917年十月革命,但是1918年8月立陶宛却变为资产阶级共和国,1926年完全陷入法西斯****。1940年苏维埃政权一度取代了法西斯政府,1941年复又被德国法西斯部队占领,直到再次回到苏联的版图。梅热拉伊蒂斯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1937年青年时代参加了共青团地下组织。1939~1940年间曾就读于考纳斯大学和维尔纽斯大学法律系。1943年担任战地记者。1944~1946年从事共青团工作。1959~1970年任立陶宛作家协会理事,1959年起任苏联作家协会书记。1974年被授予立陶宛人民诗人和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以及列宁勋章。曾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

梅热拉伊蒂斯16岁开始发表诗作,他早期的诗集《抒情诗集》(1943)、《从祖国吹来的风》(1946)汲取了民歌、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养料,并且与故乡的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50年代末期开始,梅热拉伊蒂斯在诗歌形式和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同时,由于诗人有机会游历了大半个世界,他的创作的题材拓宽了,主题深化了。诗集《异国的石子》(1957)、《在繁星的脚下》(1957)、《琥珀色的太阳》(1961)、《自画像——航空草图》(1962)、《南方景色》(1963)、《世纪》(1967)、《诗集》(两卷,1968)以及《我的竖琴》(1979)等对于世界的现代生活做了富有哲理的思考,并且以抒情性的笔触描绘出它的全景。

50年代,苏联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组诗《人》(1961)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作者后来在《自传片断》中谈到成书的起因,他说:“我书中的一切,都不是我所发现和想出来的,事情就是如此:生活本身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最值得诗人关心的对象——人身上。当年这个人曾被对个人的崇拜完全遮住子。然而。一旦这种崇拜被消除,以其全部的雄姿出现在舞台上的便是人——伟大。平凡面又富有其全部的美。这也就成了我的作品的基调。”人是世界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他以顶天立地的气概,消灭人类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压迫、剥削、奴役、侵略以及自己为自己制造的并且顶礼膜拜的偶像,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健美的、聪明的,坚定的人,用自己的劳动的双手为人类创造幸福,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组诗《人》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理想。作者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赞颂了人的精神美和肉体美,赞颂了人为改造社会和自然所负有的崇高的使命,组诗由于触及到时代的气息、社会的思潮、人民的心声,由于它的形式完美、新颖、奇特而被称为“不仅是立陶宛一个民族的文化,而且也是整个苏联艺术乃至社会主义文化,20世纪世界文化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从而获得了1962,年列宁奖。

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缘故,立陶宛的文化既保持着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又汲取了俄罗斯和西欧的文化的精华。梅热拉伊蒂斯在诗歌创作中把涅里斯的细腻的抒情、马雅可夫斯基的激越雄辩、魏尔仑的扑朔迷离、里尔克的神秘莫测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恬静、淡雅、奥秘而又富有哲理的独特风格,然而贯穿他的大部分作品的基调却是诗人对人的热爱、尊、重和人道主义。

此外,梅热拉伊蒂斯还著有散文集和自传性文集《抒情杂感》(1964)、《面包与语言》(1965)、《夜间的蝴蝶》(1966)、《这里是立陶宛》(1968)、《集锦》(1969)、《琥珀鸟》(1972)、《幻想之塔》(1973)、《独脚戏》(1976)等,这些作品的特色是诗与政论交织在一起。

对普鲁士传奇第一次正面围攻的梅林·弗兰茨

(1846~1919)德国文学批评家,政治活动家。1846年2月27口出生于波希米亚州的施拉韦,1919年1月29日卒于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