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8
2975000000041

第41章 十二月(3)

12月1日。北京政府参加欧洲和会专使陆征祥自北京启程。陆征祥偕随员自北京起程,经由日本赴欧洲。张謇电陆征样陈述中国亟待巴黎和会解决者,为改税法及撤销领事裁判权,而裁判权非旦夕所能行,商民所迫切祈祷者,在改协定税为国定税,吁请政府抱定根本主旨,勿以枝节自缚。同日,北京政府发表对德宣战各项文件英文白皮书。

财政部与日本东亚兴业公司大仓洋行签订300万日元借款合同。

奉天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成立。

财政部、中国银行与外蒙行政厅订约在库伦设立中国分行外********之初,以财政困难借俄币500万卢布,并由俄国在库伦设立银行,通行俄币。俄国革命后,卢布贬值,对外蒙极为不利。11月1日,驻库伦办事大员陈毅与外蒙磋商,决定外蒙官府向中国政府借银100万元,收买俄币,以清宿债,并作为中国银行在库伦设立分行之交换条件。是日,正式订约,中国银行在库伦设立分行,当地通行中国货币。

12月2日。五国公使及领事联合劝告中国和平统一。日、英、美、法、意五国公使晋见徐世昌面交劝告速息内争说帖,内称中国内争“危及中国自身之康宁,损及诸外国之利益”,希望中国从速停止内战,参与世界和平事业。同日,驻广州五国领事至军政府,劝告中国即行停止内争,由英领宣读劝告文,并声明不承认军政府为交战团体。伍廷芳答称,南方已停战,请北京选择相当地点议和,但和局必须合法公允,否则不能承认。英、美、法、日、意公使会议还决定在中国南北未统一前停止给予南北双方借款。3日,日本政府声明停止对华借款及其他财政上之援助。6日,四国银行团以盐税余款450万元交给北京政府维持政费开支,并称惟有南北统一,才能提供中国更大数目的善后借款。同日,美国******令驻华公使芮恩施与各国商讨不以资金及军火供应中国。7日,英、法驻昆明领事访晤唐继尧,并递交五国劝告南北和平照会。9日,芮恩施据美政府指示向日驻华代理公使芳泽谦吉提出:中国南北未统一前,美、英、日、法、意五国发表宣言,拒绝向南北各方提供武器。10日,芮恩施电告美******,主张即对华借款,俾徐世昌完成和平统一政策。12日,英驻日大使亦就拒绝提供武器事照会日政府征询意见。26日,日政府以美国提出的五国“宣言”显系针对日本,训令驻华公使小幡酉吉拒绝美国提案。

12月3日。徐世昌召开特别会议同意在上海召开南北和会。全体阁员及张作霖、曹锟、张怀芝、王占元、倪嗣冲、孟恩远六督军出席,会议在总统府举行,徐世昌宣读五国劝告和平统一书,与会者一致表示服从总统命令,并同意广州军政府七总裁意见,在上海开南北和平会议。徐世昌并要求疏通安福国会通过钱能训任内阁总理案。5日,徐世昌电复军政府七总裁,告以“所有派员会议诸办法,已由******另电奉达”。但同日钱能训复岑春煊等电中,却仍主张南京为议和地点,并表示“辛亥前例”已不适用。

吴景濂坚持解决时局先决条件,广州国会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同东方通信社记者谈话时,对北京、上海和平运动所提先决事实后决法律主张,表示绝不赞同,提出南北进行合法的议和,先决条件在于取消非法国会、非法总统,和平条件为改革督军制度及裁减军备两项。

在京各省督军于曹锟私宅会议,决议要求政府设法供应军费。

12月4日。孙中山强调坚持护法。孙中山函复北京蔡元培,重申11月18日致电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观点。5日,又函复广州国会,指出“美国政府有调停我国内争之举,欲强南方速与北方妥协,此实为其手段之错误”,并谓国会及军政府同人坚持护法初志,不屈不挠,则外人敬吾主义之贯彻,将协以助我。13日,孙中山分函粤军将领邓铿、许崇智、******、蒋克诚、罗翼群、洪兆麟等,指出国内形势仍极严重,护法目的尚未达到,勉以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斗争。23日,孙中山函复林祖涵,谓借和议以遂其分赃割据之阴私者,“吾党惟有竭力诛之”。24日,孙中山函复熊克武,指出“近日国内虽和平之声日益加盛,然类多为苟且旦夕之谋,能为国家筹根本解决之计者,甚属寥寥。鄙意吾人创义目的既为护法,则解决办法亦自当以国法有效为根本;否则暴力犹存,法律仍将为所蹂躏,数年一乱,澄清难期,此甚匪吾人救国护法之本旨也”。孙中山函复林修梅,指出北京政府“一面言和平,一面对陕、闽仍积极进攻,其无诚信可知”。勉其“必期达到真正护法而后已”,“万不可轻牺牲其主张”。27日,孙中山函勉云南刘祖武、田云龙等坚持护法,“非使国会恢复,得完全行使其职权,凡约法所规定,得保障其原有之效力,则决不为姑息调和之言所乘,致中敌人之奸谋,而再蹈为德不卒之辙。”

各地和平期成会电促南北双方从速决定和平会议地点。广东和平期成会会长曹汝英、副会长陈其瑗等电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汉口和平期成会,主张公推天津和平期成会领衔主稿,会同电促南北当局从速决定上海为议和地点。6日,广州军政府诘问北京和平期成会,谓北京政府于停战令后为何仍出兵陕西、福建。9日,南京和平期成会电北京政府及军政府并通电各省,请双方释嫌,择相当地点和衷商榷,从速解纷,回复统一。17日,北京和平期成会熊希龄、蔡元培函北方总代表朱启钤,陕、闽剿匪安民,为大局善后要政,而划界停战则为目前待决之亟务,恳请毅力主持,勿令陕、闽纠纷影响和局。

日驻华公使林权助卸任由京启程归国。22日,日新任驻华公使小幡酉吉到京任职。27日,小幡酋吉向徐世昌呈递国书。

12月6日。安福俱乐部开会议决对时局主张。决定:(一)赞成与西南议和;(二)拥护徐世昌;(三)保持修正之国会组织法、选举法;(四)时局未得解决前,不得更任各省督军或任命省长。

陈炯明与李厚基达成停战协议。福建督军李厚基意在缓兵,以牵制粤军行动,实际上,福建南北两军激战如故。8日,援闽粤军第二支队司令******率部收复福建永泰。15日,北军再占永泰。

上海各工商组织呼吁和平。上海旅沪商帮协会、中华国货维持会、中华工商研究会、华商旅沪维持会联合发起邀请上海各商团开会讨论对欧战和平会议意见,决定成立中华工商保守国际和平研究会。7日,旅沪湖南善后协会电南北当局,促速开和平会议,并请先行解决湘局,妥筹善后救济各事宜。

12月7日。新国会众议院开会,议决会期至12日期满后,再行延期两个月,参议院亦于10日通过此案。1919年2月11日,新国会闭会。

陕西北军与靖国军激战,制约南北和会。唐继尧电告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称军政府已令援陕各军暂守原防,“兹悉北军破坏和议,图陕益急,闻之不胜骇异”,告已电苏督李纯严诘北京是否如约停战,有无议和诚意,俟得复后再行定夺。(《时报》(上海),1918年12月12日)11日,岑春煊电李纯,指出和议须先解决陕西问题,主张由陕西南北两军指定驻兵地点,凡所驻区域内如有匪患,各自剿办,并请徐世昌明白电示,以释群疑。18日,岑春煊电告李纯称,南方已拟定唐绍仪为总代表;陕西问题不得将护法军队名之为匪;陕有匪患,须俟和平会议解决大局之后悉心抚剿,勿以此牵动大局。20日,李纯将岑春煊电文转致钱能训,并主张将陕西划入停战范围,以促成南北和谈。24日,李纯电军政府七总裁电,提出解决和议僵局方案,主张一面定期会议,一面商决陕事。陕西宜划区各守原防,各自剿匪,如虑划分不易,不妨由双方或居间公团派员监督,秉公商定。25日,于右任上书孙中山,认为北方罢兵言和是避实击虚策略,以逞其最后之阴谋,主张以武力求和平,电催援陕各军速进,然后出兵潼洛。(黄季陆主编:《革命文献》第50辑,第349-350页,中央文物供应社,1970年版。)26日,陕西靖国军六路司令郭坚、樊毓秀等通电揭露北京政府表面下令停战,实际派兵攻陕。28日,李纯电岑春煊称,陕事一隅之争,似未可牵动全局,应全力注重于根本问题,迅开会议,早日解决,以救国家之覆亡。31日,于右任通电指责北京政府于停战令后,调七省之师分道并进攻陕,张锡元、许兰洲由临渭进,鄂军由南山进,晋军占韩城、邰阳,甘军入州、长武。撤湘西之兵以图陕,乃战略变易,恶得谓停战?1919年1月1日,于右任电熊希龄,指出陕匪多属陈树藩部下。4日,唐绍仪电北京政府议和总代表朱启钤,请电告北京政府,明颁停战命令,饬凡于停战令下后人陕之北军全部撤退,并请惩办加入陕战之奉军许兰洲、管金聚旅抗命挑衅之罪。9日,于右任上书孙中山,以近日北军张宝麟、张锡元、许兰洲等再扎咸阳,步步紧逼,段祺瑞密电陈树藩限阴历年内必联合各军平陕,兵力不足当以国防军相助,请西南护法各军协力援陕。

北京政府与日本东亚兴业株式会社订立京绥铁路借款合同。京绥铁路局为修建丰镇以西铁路干线,于7月发行第五次短期公债40万元,因市面不佳,转向日本借款,以350万元债券抵借300万日元,年息九厘,期限五年,用以工程之工务费及材料费。并言明日后须借款时,须先与日方协商。1919年1月4日,京绥铁路正式交与日方管理,中国铁路中惟一纯粹的国营线路,亦受到外人控制。5月1日,英驻华公使为京绥路债票向日商抵借现款与以前声明有所不合,向外交部提出质问。外交部答复借款系平常事业措施,并非以铁路为抵押或以该路为担保。

12月8日。农商部接收中德合办直隶井陉矿务局矿产。直隶井陉矿务局原系中德合办于1908年,以奏定合同为根据,中国方面以地股合银25万两,德国方面以现银25两为股本,为双方合资股份有限公司,采掘井陉煤矿。总局设于天津。设华洋总办各一员。该矿全年产煤45万吨,收入煤价150至160万两,每日用工1500至2000人,每年纳税约五六万两,有德国最新机器数架。因德国战败,所有德人在华财产全部没收,井陉矿务局总办德国人汉纳根被地方官厅拘禁,并令解其职,农商部派员接受该矿德方财产。

12月9日。广州军政府开政务会议讨论南北议和问题。议决:不承认北方自用政府之名义;和议须以对等之地位且应用和平会议之名;议和地点须在上海,委员由双方各派十名,再选总代表一名;陕西、福建问题为和平会议之先决问题;北方不得阳称讨伐土匪,阴行攻击南军等项。并要求徐世昌亲自署名作答。11日,军政府电徐世昌责问北军继续开入陕、闽,指出北军四路入陕,奉军由浙水路入闽,故意开衅,何以言和,请明确回答。16日,钱能训电军政府七总裁,中央派军入陕赴闽,旨在剿匪清乡,并未令其作战。

能希龄、汪大燮等在北京组织“协约国国民协会”。推熊希龄为会长,汪大燮及邮政局总办法人铁士兰为副会长,以增进协约各国与中国情谊及互谋扶助为目的,以赞助会员研究有关公益、社会、经济等问题为主要活动内容。

湖南楚怡小学体操教员黄醒创办的《体育周报》出刊。出至第50期停刊。

12月10日。四川省议会通电全国主张维护约法。指出凡倡和议者断不能舍弃约法,应当召集约法产出之旧国会选举总统,改组内阁,解决一切重要事件,如此“乃不负护法之初衷,而共和之基础始得永固”。

外交部委派驻苏俄莫斯科领事官员。莫斯科华侨于1917年成立中华旅俄联合会,公举刘斐为会长,于12月呈请北京政府于莫斯科设立总领事,迄未得复。是年2月19日,再拟具请愿书,请在莫斯科设领事馆,以保护侨商,举刘斐为代表,前往北京递送。11月30日,请愿书送达外交部。12月4日,外交部参事厅提出莫斯科设领办法。是日,外交部委派陈广平为办理驻莫斯科总领事事务,刘雯任副领事事务。

12月11日。北京政府指定南北和会北方代表。国务会议议决特派朱启钤为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吴鼎昌、王克敏、施愚、方枢、汪有龄、刘恩格、李国珍、江绍杰、徐佛苏为代表,并电告军政府七总裁。初徐世昌、钱能训属意梁士诒或李纯为总代表,因段祺瑞坚决反对而改派,代表中安福系亦占多数。28日,徐世昌接见北方议和代表团。

12月12日。广州军政府政务会议讨论派遣欧洲和平会议代表案。议决拟派孙中山、伍廷芳、王宠惠、王正廷、伍朝枢为代表。岑春煊电苏督李纯,主张由南北各遣派出席欧洲和会代表,由双方一律正式任命发表,对内可照顾双方体面,于事实、法律上兼顾,对外则表明南北一致行动。13日,军政府咨请参议院同意伍廷芳、孙中山、王正廷、伍朝枢、王宠惠为中华民国全权大使,出席欧洲和平会议。14日,广州国会议员焦易堂上书孙中山,请其接受赴欧洲议和大使一事,孙中山复函称:“欧洲议和,南方尚未得各国承认,当然无效。”表示欲以个人名义再游欧美。

12月14日。北京众议院开会通过钱能训为国务总理案。安福系议员原计划阻挠钱能训内阁,推段祺瑞重新组阁。段表示无意重新组阁之后,情况有所变化。9日,新国会众议院议长王揖唐召集安福系国会议员,主张通过钱能训内阁。是日,众议院开议,到会众议员256人,以236票同意通过国务总理案,旋即移送参议院。18日,参议院讨论众议院咨请同意钱能训为国务总理案,徐世昌派政府委员吴芨孙说明理由,到会参议员109人,以105票同意获得通过。20日,徐世昌特任钱能训为国务总理。

12月15日。日本就南北议和对张作霖工作。日驻奉天总领事赤正助奉日外务省之命访晤张作霖,劝张停止有关妨碍南北议和言行。

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提出新文学是“人的文学”;人的文学应是人道主义;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12月16日。徐树铮与天津美商慎昌洋行签订200万银元短期借款合同,作为军火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