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8
2975000000030

第30章 九月(2)

汤化龙遇刺身亡。汤化龙,字济武,湖北蕲水(今浠水)人,1874年生。1903年中举。1904年任山西大学堂国文教习。同年中进士,任刑部主事。1905年11月留学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1907年5月毕业。与梁启超共同组织留日教育学会,发行《教育杂志》。1908年回国,任民政部主事。受湖广总督邀任湖北谘议局筹办处参事,当选为湖北谘议局议长。1910年10月,参加北京各省谘议局联合会第一次会议,被推为会长,要求早日立宪。武昌起义后任湖北都督府总参议。1912年1月被任为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副局长,未就职。4月当选为北京临时参议院副议长。先后任共和党干事、民主党干事长。1913年4月当选为众议院议长。与梁启超等共组进步党,曾支持袁世凯反对二次革命。1914年5月任徐世昌内阁教育总长。10月辞职返沪,参加反袁护国运动。1916年8月复任众议院议长。参与组织“宪法研究会”。随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并任内务总长。1918年3月与林长民赴日,后赴美考察政治制度。9月1日,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候船回国期间,当晚在中华街散步时,被国民党人王昌枪杀。12日,冯国璋令给银一万元为其治丧,并查缉主谋凶犯。

9月3日。广东督军莫荣新编飞机队两队。以谭根为第一队队长,林福元为第二队队长,林并携单双翼飞机三架向海安方面出发。

日本赤总领事向北京政府建议,满洲境内日本人与华人订结矿山关系合同时,须得管辖领事许可。

驻福州各国领事团开会研讨闽粤战况,以北军败走,情势危急,决定由日本派军舰前来“保护侨民”。12日,日本派驱逐舰一艘开进福州港。

9月4日。新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1日,新国会参众两院议长梁士诒、王揖唐访徐世昌,敦请出任大总统。3日,安福俱乐部在北京太平湖分部举行“总统预选会”,出席384人,一致举徐世昌为大总统。新国会宪法研究会(研究系)议员亦开会,决议推定徐世昌为大总统候补者。是日,参众两院开总统选举会,到会参议员133人,众议员304人,徐世昌以425票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5日,新国会参众两院召开副总统选举会,到会参议员34人,众议员64人,以不足法定人数宣告延会。因段祺瑞主选曹锟,而主和派主张将副总统之位留给南方,故研究系、旧交通系相率不出席抵制。徐世昌分函参众两院及总统府、******并分电各省,佯称不愿出任总统。6日,冯国璋通电劝告南北一致拥护徐世昌为第二任大总统。段祺瑞、曹锟等通电请徐世昌“俯从民意,如期就职”。7日,梁士诒复函徐世昌,请“大总统毋泥虚文,毋守高蹈,俯允就职,以慰国人”。湖北督军王占元电复总统当选人徐世昌敦请就职。10日,北军吴佩孚部议和代表刘杰、包映芝与南军之湘军议和代表文鹿凤、刘钟衡联合通电:“诸凡法律政治问题,皆当付造法机关,听其裁定。”11日,徐世昌通电接受国会选举结果,允就总统之职。12日,徐发表政见,宣布定期就职。同日,军政府政务总裁岑春煊、伍廷芳等致电冯国璋,声明徐世昌为非法国会所选总统,绝不承认。13日,吴佩孚复徐世昌力陈徐不可就任大总统,指出总统选举必须出于真正民意,卑劣不全之新国会,不能为全国民意代表,若“勉为就职,则民国分裂,乃由公始”,主张先解决时局,后另选国会,重选总统。14日,岑春煊等联名复冯国璋电重申不予承认。15日,逊清醇亲王载沣为维护清室利益访徐,敦劝勿辞总统。16日,梁士诒、王揖唐向徐世昌呈送总统当选证书。同日,岑春煊、伍廷芳电劝徐世昌勿就总统职,指出“如有谓公若将就职”,“护法各省如不服从,仍可以武力压迫者,此等莠言,皆欲踞公于炉火之上,而陷民国于万劫不复耳。”21日,护法军政府外交部照会驻广东各国领事,不予承认北京新国会非法选举之大总统。

张敬尧电北京政府告急。报告湘南、湘东皆甚危急,如不确定援湘办法,不能再负维持地方之责。5日,湖南浏阳县团练与北军驻军发生冲突,占据县城。平江县团练起而响应,向浏阳进发,攻占江西铜鼓。7日,湖南督军张敬尧再电北京政府,报告南军大部集中茶陵,意在攻取醴陵,已责成鲁军严防,并令张克瑶旅由朱亭移驻醴陵。

李厚基电北京政府告急。报告璋州、福州、厦门均告危急。7日,福建督军李厚基再电北京政府,报告泉州等处危急。参战陆军办公处开会商定:电令淞沪护军使急速派兵驰援,饬龙济光率在津振武新军开拔援闽,并电令李厚基坚守待援。然龙济光招募之振武新军七八百人,由小站开抵塘沽,却不肯登轮南下。12日,北京政府决定三路进兵援闽:江西抽调军队开赴上杭;浙江增派军队驰往厦门;海军派舰队驰人厦门。同日,李厚基从厦门逃回福州,电北京政府请辞援粤总司令职。25日,护法粤军与北军激战于灌口,******请移主力于大岭。

9月5日。上海永安公司开张营业。由侨商郭乐集资200万港币创办,以香港总行为后援。公司位于南京路,经营百货业,以“统办全球货品发售,输出中华诸省土产”为营业方针,并自办家具、服装、鞋帽、糕点等厂提供货源,专辟国货商场抵制洋货,开设游乐场促进百货销售。商场设计注意适应顾客心理,底层商场销售日常必需品,二楼为布匹、绸缎,三楼为珠宝、首饰、钟表,四楼为大件商品,尽力满足不同人群需要。以“顾客永远是对的”为职工必须恪守准则。至1931年,资本增至1170万元,利润达250万元。

9月6日。中日军方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实施上必要之详细协定》。由北京政府陆军代表徐树铮与日本政府陆军代表斋藤季次郎在北京签字,规定:中日两国各派军一部对于后贝加尔州及黑龙州各取军事行动,任务在救援捷克军并排除德、奥两国及为之援助之势力;行动于此处之中国军队应人日本军司令指挥之下;为与满洲里方面相策应,中国军队一部应于库伦至贝加尔湖方面行动,如中国希望日本军派遣兵力,日本亦可派往,并令属中国军司令指挥;中部蒙古以西边境应由中国自行巩固防备。还规定了物品、原料供给及军队、军需品输送办法等。

新国会议员籍忠寅、黄群、蓝公武等提出《质问政府书》。众议院研究系议员24人联名对政府提出质询,要求公开宣布:(一)一年来之借款数目、用途及条件;(二)中日共同新约之内容;(三)对南方之方针。10月2日,段祺瑞咨复众议院,内称一年来政府举借外债为推广电报借款、水灾借款、防疫借款、吉会路借款、军器借款五项,无线电借款、金币借款均系外间讹传。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关系军事秘密,两国均不公布。武力统一政策,“殊无错误”。

9月7日。农商部公布《会计师暂行章程》。规定:凡中华民国人民年满30岁以上之男子,在本国或外国大学商科或商业专门学校三年以上毕业有文凭者,或在资本50万元以上之银行、公司充任会计主要职员五年以上者,得依章程规定呈请为会计师,由农商部核发证书。会计师可受委托办理会计之组织、查核、整理、证明、鉴定、和解等事务,可以接受委托人约定之报酬及旅费。

9月8日。财政部议决准予各省挪用税款。为筹集军费及行政费用,闽陕甘赣四省电请截留全数税款,******交财政部核议,是日,议决对各省请求准予挪借,但不能用截留之名,挪借不得逾全额之五成。

9月9日。朱尔典表示希望南北实现和平。英驻华公使朱尔典访晤外交总长陆征祥时作此表示,以免危及中国国际地位,并谓伍廷芳曾向英驻粤领事声明数次,“托其向本公使转探中央政府口意”。

9月初。哈尔滨铁路机械厂中俄工人罢工。为共同反对白卫军和中国驻路军,中俄工人举行罢工,坚持十日。

9月10日。内务部通令取缔儿童吸食纸烟。内务部咨教育部称,近年吸食纸烟之风,流行遍于全国,效尤及于儿童,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内务部除令京师警察厅设法取缔外,请教育部通令中小以下各级学校设法禁劝,免使恶习不致相沿于青年。13日,又咨请各省省长设法晓谕,严加取缔。18日,教育部分别训令各省教育厅及各高等师范学校转饬中小以下各校遵照严切奉行。

9月11日。北军应瑞、永绩、肇和、通济、建威五舰投诚南军经护法军“永丰”舰长派员前往厦门劝降,五舰决定投诚。北京政府进一步援闽计划被打破。10月7日,驻闽海军第二舰队肇和、应瑞、通济等军舰参加护法军,“肇和”舰长林永谟由厦门率舰驶抵广州黄埔,当地军民开会欢迎,林永谟等发表护法通电。

9月12日。湖南发生严重水灾。据湖南督军兼省长张敬尧报告,湖南夏秋之交连日阴雨,江水泛溢,华容、常德、宁乡、安乡、临湘、南县、沅江、湘阴、汉寿、益阳等县均被水灾。是日,冯国璋令财政部拨款二万元赈济。

外交部通告各国公使团,对于上海租界内车辆驶入华界者酌收车捐。

北京政府在上海设立中孚通讯社操纵舆论。徐世昌电皖、浙、闽、湘、鄂督军倪嗣冲、杨善德、李厚基、张敬尧、王占元,告以******已派马芹甫在上海设立中孚通讯社,已与中西各报洽妥,凡敌党诋毁中央及我军之稿一律不登。

9月14日。曹锟通电明责阋墙之斗,实逼段祺瑞内阁下台。指出:今日阋墙之祸,殆如狭路之逢,一言以蔽之,曰权利竞争而已。内讧方殷,外侮将至,循此以往,立召危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切望当世明达,急起而共挽之。又电徐世昌及******、参众两院,谓:地方之于中央,腹心所托,干城所寄。既担拥护之诚,为大局策万全,非为一方徇私意;为亿兆谋幸福,非为一人谋禄位。其矛头指向段祺瑞内阁。15日,段祺瑞连夜召集要人在府学胡同私宅开紧急会议,讨论曹锟通电,靳云鹏同徐树铮展开激烈争论,认为非速退无以自全。结果,段祺瑞决定下野,随即与徐世昌商量继任内阁人选问题。20日,吴佩孚通电响应曹锟寒电,要求早息内争,促成和局,并提出请曹锟主持一切,请长江各督仍任调人,公推徐世昌为调人领袖。

9月16日。粤汉铁路武长段竣工通车。武汉至长沙段铁路由英国投资承建,总工程师为英人福克司,工程师詹天佑。铁路工程早已完工,但因北京政府南征运兵之用,未能正常开通客货运输。开通后,晨6时半自武昌开车出发,至半夜可抵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