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带着孩子去旅行
2972600000008

第8章 埃及(2)

下了火车,我们的车已经来接我们了,我们摸着黑上了车,开始游览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卢克索。卢克索是埃及中南部城市,尼罗河也从这里流过。它位于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著名的底比斯南半部遗址上,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到新王国十八王朝,底比斯进入鼎盛时期,城市跨尼罗河中游两岸。据说当时的底比斯人烟稠密、广厦万千,城门就有一百座,荷马史诗中把这里称为“百门之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近700年的时间里,法老们就从这颗“埃及的珍珠”上发号施令,使古埃及达到了最辉煌的巅峰。

如今的卢克索已成为一座现代旅游城市,埃及的旅游胜地。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这里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这里无数的古埃及庙宇还有神殿给卢克索打上了特殊的标记。

我们在卢克索的第一站是去参观世界闻名的卡尔纳克神庙。我们到达神庙的时候,太阳正要准备升起。卡尔纳克神庙是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原本的规模要用“浩大”来描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已被破坏,但是光是那些仅存的完好的部分占地仍达30多公顷。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

阿蒙神庙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主体部分,这里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Leo对神庙的石头还有雕刻不是很感兴趣。不过,他很喜欢听导游讲故事。在阿蒙神庙的石柱大厅,导游告诉我们那部很有名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就有一场戏在这里拍:富家女和新婚的丈夫在阿蒙神庙游览,一块巨石从一个高大的圆柱上坠落,差点击中富婆的头。

除了阿蒙大厅,神庙内有134根要6个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周长21米,顶上据说能站百来个人。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

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导游让我们千万别错过庙内闻名遐迩的方尖碑。我们在她的带领下,沿神庙的中轴线走到大柱厅的尽头,先后看见两座方尖碑,这两座方尖碑高近30米,是当时最高的方尖碑,至于这么高大的石柱是如何立起来的,至今仍是个谜。Leo绕着方尖碑转了又转,很确信地告诉我:“妈妈,这一定是用大吊车吊来的!”我们在场的都笑了。

我们在卡尔纳克神庙的参观结束之后,来到神庙的门口。站在门口,回头望神庙,这时发觉神庙的气势更加恢宏了,千年的历史无声地定格在又高又厚实的城墙上。大门口那条通道两边的象征着太阳神的狮身公羊石雕像显得更加威武了。

接下来,我们马不停蹄地前往卢克索神庙。卢克索神庙位于卢克索市中心的尼罗河畔,距离卡尔纳克神庙不足3公里。这是底比斯主神阿蒙的妻子穆特的神庙,规模仅次于卡尔纳克神庙。

车子开在卢克索的大街上,透过车窗,透过枝叶稀疏的棕榈树,不久我们就看到前方那一排排灰蒙蒙的高大柱子,一堆堆杂乱的废墟,巍峨高大的破败城门,还有一座形单影只的方尖碑。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两者相似之处是有许多巨大的高度达20米的大石柱。这里的石柱更有令人惊叹的雄伟气势,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严。这里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横梁上雕琢的精美图案,隐约透出神庙当时的富丽堂皇。

Leo在石柱间奔来跑去,消耗他使不完的劲儿。不过,我发现在这里,Leo开始对那些巨大的石柱体有了一些朦胧的感觉,他开始拉住导游询问那些一次又一次出现在面前的神秘图形和象形符号。这些符号和图形还真的是讲述了古埃及的传说故事。

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神是至高无上的,但同时也是有生命、有生活的,卢克索神庙是专为埃及人心中最高神阿蒙神的妻子穆特女神而建,人们一年一度举行盛大的奥佩特节(Opet-Festival),以隆重的仪式,组织庞大的队伍,护送阿蒙神乘坐神船沿着羊首狮身大道来卢克索神庙与妻子、儿子相会。神的一家在世俗大众的虔诚欢呼声中热情相会的情景被雕刻在卢克索神庙的墙壁上,永恒地留在人间。

看过卢克索神庙后,我们到了尼罗河西岸游览孟农神像。我们并没有直接站到孟农巨像脚下,而是将车开到了一个在孟农巨像正对面的山坡上。虽然历尽多年的风雨,孟农神像早已风化严重,但是它的磅礴气势仍在。巨像的面部已不可辨识。据说很早以前,每当起风的时候,孟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后来经过修补之后的孟农像,就再也没有唱过歌。

在与卢克索相对的尼罗河西岸的一条山谷中,集中了许多国王和王室成员的陵墓,这就是著名的国王谷。这里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其中只有17座开放。这也是埃及出名的壁画的集中地点。因为被神奇的壁画吸引得太入迷,我们没有留下太多的照片。

当晚,我们就乘车前往红海度假胜地——赫尔格达(Hurghada),开始短暂地享受红海的阳光、沙滩、大海。

撒哈拉的日出红海的鱼

赫尔格达距离开罗370公里,算是埃及最早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这里原来是个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海水澄澈的小渔村,在最近20年内发展成热闹的度假中心。这里有很多酒店,住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们在这里待了一个晚上和一个白天。白天的活动安排是一早的沙漠日出和中午时分的玻璃船,两个都是Leo喜欢的活动。

不过,看日出是很辛苦的,必须早起。凌晨4点半,我们就得早起乘坐吉普车前往撒哈拉大沙漠。这是Leo第一次在沙漠看日出,所以非常兴奋,根本不用我大呼小叫地喊他起床,酒店的叫早电话铃声一响,他就一骨碌爬起来了。我们披星戴月,带着睡意上了吉普车。开车的当地司机蒙着面,典型的阿拉伯造型。车里播放着当地电台的节目,一水儿听不懂的阿拉伯歌曲,不过节奏感很强,刚好让还有点犯困的我们提起精神来。没觉得车开很久,就进入沙漠,不过看日出的地方在大漠深处,接下来一路都是高低不平的沙漠荒野,吉普车开过的地方都很有气势地卷起层层飞沙,甚是壮观。开到了不平之地,司机就故意将车子急转,我们这些坐在后面的人被晃得颠三倒四,Leo还觉得很刺激,和旁边的同行者一起起哄欢呼。司机听到叫好声一片,就变本加厉地一路狂飙。在一路此起彼伏的惊叫声欢呼声中,我们被颠簸着,摇晃着到达了看日出的地方。

到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这里的沙漠气候很典型,一早还很冷。我们站在沙丘上,脚下的沙软软的,酥酥的。Leo有点冷得缩头缩脑,自己给自己跑步取暖,沙漠上留下了小东西一串串的可爱脚印。跑了一会儿,Leo用鞋子在沙上写自己的名字,随意涂鸦。我手抄在口袋里,举目远眺,四周真的是天高地远。漫无边际的撒哈拉处于暗淡的天光中,起伏的沙丘在拂晓之前显得无比宁静孤寂。

过了一会儿,司机指向东边让我们看,提醒我们太阳要准备羞答答地露脸了!原本还是一片暗青色的天空,不经意间,在地平线那里开始泛出一道淡红色,这道红光揭开了天地的幕帘,然后颜色越来越艳丽,继而转为淡玫瑰色,深黄色。很快光芒万道,绚烂的霞光迅速地扩张着它们的领地。然后地平线上,原本那个模糊的半圆渐渐变得清晰。接着不到一分钟,一轮圆圆的太阳

兴奋不已地跳了出来,红彤彤的阳光闪耀着大地。起伏着的水波纹一样的沙丘顿时被镀上一层薄薄的金黄色,像是涓涓溪流在我们脚下轻轻流淌。我看到Leo兴奋的可爱小脸上也被印上了一层闪亮的金黄色,顿时心里很沸腾,感觉整个世界暖意盎然,生机勃勃!

Leo会玩,干脆勇敢地脱下鞋袜,赤脚踩上了沙漠,开始印脚印,画画玩。我也学着Leo,脱鞋脱袜,开始和撒哈拉亲密地接触。赤脚站在撒哈拉沙漠,再次看着已经冉冉升起的太阳,心中暗想,怪不得埃及法老时期崇尚太阳神,这个古老国度的沙漠日出真的令人太振奋太心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