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沙皇军队的现役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国人打死在前线。1917年十月革命后,西蒙诺夫先后在俄罗斯中部的梁赞和萨拉托夫市读完小学、中学和工业专科学校。1930~1935年在萨拉托夫和莫斯科等地向工厂当钳工,当时他对文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1934年进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文学院夜班学习,一年后转日班,1938年毕业。从1939年开始直到1945年卫国战争结束,他任随军记者先在东方苏、蒙边境,不久转到北方的苏芬战场采访,接着又参加斯大林格助战役,然后跟随苏联红军对希特勒法西斯的追击,足迹到过几乎整个东欧及奥地利和德国的许多地方,写下大量通讯报道及戏剧、诗歌和小说等多种体裁的作品,显示了多方面的文学才华。
西蒙诺夫首先是以戏剧创作在文坛上出名的。他写的头一个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因较好地塑造了苏维埃政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获1942年斯大林奖。第二部剧作《俄罗斯人》(1942)再现了卫国战争初期被德军占领的一个城市里居民和游击队同侵略者及卖国贼的斗争,发表后获1943年斯大林奖。
这个时期他创作的诗歌,大多收入《在一起和离别的时候》(1942)和《战争》(1944)两部诗集里。其中的《请记住,阿辽沙,斯摩棱斯克的小径》,《等着我吧》和《打死他》等篇,以朴质自然、朗朗上口的语言传达出千百万苏联军民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满腔仇恨,以及他们对祖国对亲人的坚贞、炽热的爱情。这些诗一发表,不仅立刻被许多红军官兵从报刊上剪下来,或珍藏于怀,或互相传阅,而且还被作曲家们很快谱成歌曲。
他在1943~1944年完成的《日日夜夜》,是苏联文学中头一部描写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中篇小说。作品很快被改编成话剧,拍摄成电影,产生广泛的影响。它使作者第三次获得斯大林奖(194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西蒙诺夫继续以《真理报》记者的身份,到过日本和美、英、法等国。他于1946年起连任苏联第二、三届最高苏维埃代表,1952~1954年当选为苏共************,同时出任苏联作家协会副总书记(1946~1954)及作协两家机关刊物《文学报》(1950~1954)和《新扯界》杂志(1946~1950)的主编,是当时苏联文学界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49年10月访问中国,第二年出版描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报告文学《战斗的中国》。此外,这些年里还出版了新作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中篇小说《祖国炊烟》(1947)和诗集《友与敌》(1948)等,它们使作者又得了两次斯大林奖,但思想艺术水平均不及他战争年代的创作,有的甚至流于概念化,不久便被读者遗忘。
二十世界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前苏联党和政策的变化,西蒙诺夫一度受冷遇,失去原来担任的多种领导职务。但他积极紧跟形势,发表大量政论、特写和文艺评论,并创作出版剧本《第四个》(1961)、中篇小说《南方的故事》(1956~1961)、《洛巴金的笔记摘抄》(1965)、《没有战争的二十天》(1972)和三部曲短篇小说《生者与死者》(第一部《生者与死者》、1959、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1964、第三部《最后一个夏天》、1970)等、其中以后者较有名。
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的第一部写的是卫国战争初期的情况,故事从1941年夏天希特勒向苏联发动进攻,由于斯大林的错误造成苏联大片领土失陷及众多人员伤亡开始,以1942年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发动反攻结束。第二部主要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一个侧面,突出描写斯大林的“专横”、“残忍”和“反复无常”。第三部取材于卫国战争后期,集中反映1944年夏季白俄罗斯战役胜利后苏军正准备向东欧进军追歼侵略者的情况。这二部长篇小说把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决策和前线的具体战斗及主人公谢尔皮林、辛佐夫等的复杂政治遭遇、家庭生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画画广阔,从有全景性和史诗性特点,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人物形象的塑造缺乏,心理描写的深度,头两部把斯大林写得一无是处,第三部里又突出斯大林指挥有方、关怀部属,对他褒多于贬,结果使这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及作者对他的态度前后过于矛盾等等。三部曲于1974年被授予列宁奖。
西蒙诺太晚年在前苏联社会及文学界的地位有所回升。1967年他重新出任前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书记处书记,1974年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1976年当选为前苏共中央监察委员。1979年作家逝世后,前苏联作协还设置了一项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苏联卫国战争题材作品奖。
俄国民粹运动历史学家博古查尔斯基去世
博古查尔斯基(1861~1915)俄国民粹运动历史学家、资产阶级自由派政治活动家。1861年出生于沃罗涅什省博古查尔,1915年去世。1880~1884年在哥萨克军队担任军官。1884年因民意党军事小组案件被捕入狱,先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西部和雅库特州。1890年回到沃罗涅什,继续和民意党及“民权党”保持联系。20世纪90年代末接近合法马克思主义者。1901~1905年积极参加司徒卢威主办的资产阶级的“解放”社工作。1906~1907年,与肖果列夫、布尔采夫等人在俄国出版《往事》杂志。1909~1913年间曾居住国外。1914~1915年间担任“自由经济协会”学术秘书。一生撰写和编辑许多革命运动史,其中有:1906年出版的三卷本《十九世纪俄国的叛国罪—正式公布的政府通报汇编》;1904年出版的《过去俄国社会的片断》,1905年出版的《六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史料》;1912年出版的《七十年代活跃的民粹运动》;1905年出版的《七十年代革命新闻事业》;1905年出版的《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的社会运动》。
法国评论家巴特斯诞生
巴特斯(1915~1980)法国评论家。1915年11月12日生于瑟堡,曾就学于巴荣纳中学(1916~1924),巴黎蒙田中学(1924~1930);巴黎路易大帝中学(1930~1934);1933、1934年获中学毕业会考证书,1939年获巴黎索邦大学古典文学证书,1941年获古典悲剧高等教育文凭,1943年获语法学、语言学学土。1937年匈牙利德布勒森讲师,1939~1940年比亚里茨中学第三和第四分部文学教授和教区代理;1940~1941年巴黎伏尔泰卡诺中学教授和教区代理,1948~1949年布加勒斯特法语研究所图书管理员,旋后任教授,布加勒斯特大学讲师;1944~1950年亚历山大里亚大学讲师;1950~1952年巴黎外交部文化事务总局指导司工作人员;1952~1954年供职于巴黎全法科学研究中心教育处和词典学部研究人员;1955~1959年社会学研究员;1960~1962年供职于高等实验学院社会经济科学第6组“讯号、符号和群体表象”社会学教育处主任;1962~1976年任教授;1975年任法兰西研究院院士;1976~1980年任文学符号学教授;1967~1968年任巴尔的摩霍普金斯大学客座教授;1936年创办巴黎大学古典戏剧团;1953、1956年分别与人创办《大众戏剧》和《争鸣》杂志;1973~1980年美迪克斯奖评奖团成员,曾获法国教育棕榈奖。1980年3月26日逝世于巴黎。
美国出租车数量日渐增多
11月。在美国的大城市,街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坐这种车子在城里行驶一小段路要花一个“吉特”(口语中的五分钱镍币),因此人们喜欢称出租车为“吉特”。
底特律的出租车
外文部拒绝日、英、俄三国的帝制延期提案。
意大利中止了对伊松佐河的第三次攻势。
保加利亚攻占连接伊斯坦布尔和维也纳的尼契铁路。
中俄签订********条约,将该区划为特别区域。
美国抗议英国的海上封锁违反国际法。
4万人在芝加哥举行游行示威,抗议酒店星期天不营业。
日本大正天皇举行即位仪式,东京卖掉200万面国旗。
陈其美命令王晓峰、王明山刺杀袁世凯心腹上海锁守使郑汝成。
袁世凯通知各国,年内不拟实行帝制。
美国与海地签订协议,海地成为美国的保护国。
流亡巴黎的捷克政治家汤姆·斯·马萨里克创立为实现捷克独立而奋斗的“民族委员会”。
全国各省决定国体而进行的投票结果,全部1,993票都赞成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德奥联军已全面控制了塞尔维亚。
甘地从南非返回印度。
英政府同意门罗将军自加利波利撤军的计划。
撤退的塞尔维亚军队经阿尔巴尼亚和门的内哥罗抵达亚德里亚海。
在亚特兰大,三K党在威廉·西蒙上校的领导下死灰复燃。
英军在向巴格达推进途中于西得希封受挫,撤退至库特。
加拿大对英国提供二千万浦式耳的小青等援助。
位于美国的特拉华州威明顿的杜邦工厂发生爆炸,怀疑是人为蓄意破坏。
德军推进到波罗的海沿岸的里加:东线战场仍处于胶着状态。
雅典:泽米斯内阁向康士坦丁国王提出辞职。
基钦纳侯爵同阿里斯·提德斯·白里安在巴黎会面。
美国海地签署条约,使海地成为美国保护国。
协约国要求中国加入协约国组织。
莫汉德斯·甘地返回印度。
美索不达来亚汤森向巴格达的进军遭到泰西封地区土耳其军民的阻击。英军撤回库特。
纽约:40000人观看了每年一次的陆军队对海军队的美式足球比赛,陆军队以14:0打败海军队。
特拉华:31人死于威尔明顿,椐怀疑是破坏活动所致。
生:
罗伯特·萨金特·施赖弗,美国律师、政治家。
卒:
犹太神学家所罗门·谢克特(1847年12月7日生)。
山东龙口开为商埠
11月1日山东龙口开为商埠。
全国水利局总裁张謇以“目前财力支绌、致倦经营”请求辞去总裁职务,袁世凯不准。
11月3日三国劝告扩大为五国劝告。法国公使康悌曾于本月1日,到北京政府外交部,劝告中国政府暂缓改变国体。本日,康悌又以书面形式正式告知外交总长陆征祥,奉本国政府训令,加入日、英、俄三国对华劝告。5日,意大利公使华蕾也到外交部作了同样的声明。三国劝告遂扩大而为五国劝告。
日本对中国拒绝三国劝告表示不满,并探询袁政府帝制能否延期实行。日本外相石井菊次郎对中国公使陆宗舆说:“此次日本劝告,全为各国商务及中国治安起见,并无丝毫私心。不意贵政府不谅各友邦诚意,竟尔拒绝,殊深遗憾,日政府自当另作计议。”又说:本大臣“请贵政府再求说明是否延期之主旨……如此次大总统能谅日本好意,彼此以诚相孚,于此时量为延期,待适当机会之来,再以民意行帝制,则日本此时且当为便宜之援助,国交愈开圆满。望以此意转达,并候明了之回答。”
5日,日本驻华代理公使小幡酉吉奉命向中国外交部询问,是否会延期改行帝制。外交部答复说:“此事前此先与贵国有不正式之密告,实出于格外亲善之意。彼时贵政府并未发意见,今既有友谊的劝告,本政府仍加以慎重之考量。至所虑速定帝制,殆有误会。盖此事手续绝非二三星期所能办了”,变更国体,“手续极繁。总之,本政府对于实行帝制及维持东亚和平,凡能尽力,无不尽力。”
外交部的答复表明,日本几次诘问仍未引起袁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对日本关注的是否改制及能否延期问题都颇为含糊。6日,石井外相再次会见陆宗舆时,词色颇不客气。石井称:“此项回答仍属暧昧。如中国数月内仍改帝制,此时本大臣无以上对皇帝,下答议会,日本国民将认中政府为期侮日政府之举。”陆宗舆急忙再三辩称:“投票有期,改制无期”,但由于事关本国内政,中国“政府万不能以延期一言,外告友邦,内告国民。”
因此,请求日本政府体谅中国政府不得已之苦衷。日本大正天皇定于本月10日举行即位大典,日方认为,如中国此时投票表决国体问题,与日皇即位颇相抵触,这也是日本坚持要袁世凯将帝制问题推迟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事研究会成员商讨反袁计划。该会负责人李根源、程潜由日本横滨乘船赴上海,南洋欧事研究会林虎、章士钊等亦返沪,与上海欧事研究会谷钟秀、杨永泰、张季鸾等集会讨论国内时局,重新制定行动方针,决定同全国各界反袁人士“采取一致行动”;提出对敌策略为“反袁斗争主要是武装对抗,但也不排斥其他方法”。
11月4日袁世凯任命朱深为总检察厅检察长,原任罗文干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