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5
2970600000033

第33章 十月(3)

朱启钤等向各省区密授运用《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操纵选举办法。实际操纵帝制运动的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阮忠枢、张镇芳、唐在礼、袁乃宽、张士钰、雷震春、吴炳湘等10人,向各省将军、巡按使发出密电,通告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应行解释之点。密电称:“各省各特别区域之代表人数,以其所辖现设县治之数为额。按此项每县占代表一人,系以县数定人数,不拘定本县人,并不限于初选当选人充选,但系本省人均可……每县初选当选人来省报到,必须设招待员或派员疏通意见,再由监督长官以谈话宴饮为名,召之至署,将君宪要旨及中国大势,并将拟定充选之人名示之,须用种种方法,总以必达目的为止。”

10月12日英国公使朱尔典报告本国政府:中国帝制运行最近进行甚速,“各省将军、巡按使一致力促实行帝制”,此时不宜由外部进行干涉。

广西将军唐继尧、巡按使任可澄上劝进密折。唐、任密电统率办事处,并请转呈袁世凯:滇省军队向极服从,对于兹事(按:指变更国体)亦能深明大体保无他虞,其他政学绅商各界,均迫望早定大计。惟报纸稍有异议,亦不过少数无识者之所为,实不足以表舆论致生障碍,务乞转主座,俯顺舆情,乾纲立断,决定施行,以慰薄海军民之望。若再予迟疑,转恐别生枝节,有碍国家根本大计,更非元首维持大局之初衷矣。

袁世凯任命广西巡按使王祖同会办广西军务。

10月13日旅沪公民请愿团致电筹安会,告以该团成立,并推代表赴京请愿变更国体问题,领衔者百余人。但电文列名者大都称“不知其由来”。

10月14日日本干涉帝制运动。日本新任外相石井菊次郎到任,日本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渐趋强硬。日本内阁开会讨论中国改变国体问题,石井外相称:“中国因改帝制,形势不稳,关系东亚和平,不得谓仅关系内政,日本不能不问。或须先正式询问中国,一询究否改制,二是否可保和平,三与日本如何提携。”

会议决定干涉袁世凯的帝制运动。次日,内阁会议决议邀请英、俄、法、美四国共同向袁提出警告,并当即训令日本驻英国大使与英国政府磋商,共同劝告袁延缓实行帝制。

袁世凯怀疑蔡锷反对帝制,是晚,命军政执法处派人闯入蔡宅搜查,无所获。次日蔡质问执法处长雷震春,答系误搜,并于17日杀侦查人员以示歉意。

袁世凯加贵州护军使刘显世督理军务衔。

10月15日办理国民会议事务局顾鳌密告各省“内外相维之义”。密电称:帝制“际兹筹备进行期中,不啻在最后五分钟内。鳌以轻材,勉附骥尾,所有迭电一切敷陈,纯出于内外相维之义,综其希望,约有四端:(一)国体改革,系国家万年大计,诸公……果于形式上办到丝毫无憾,自足奠久安长治之基。(二)国民代表大会之组织,既系依政治法律常规,以解决国体问题。凡关于法律上之形式,除确有十分障碍者外,投票程序,务必表示郑重,庶对内可以为弹压反侧之资,对外可以杜干涉责言之渐。(三)法律形式,事应从同,故敝局迭将法律条文详为解释,以期全国办理一致,俾符合投票制度之精神,特开征诛揖让以外之创局。(四)吾国地广民稠,情形不能一律,故于事实内容,听由诸公自行运用,以免拘牵文义之嫌,而收推行尽利之效。”

筹安会改为宪政协进会。参政院决定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解决国体问题后,全国上上下下的帝制人物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梁士诒、段芝贵等操纵的国民代表大会上来,筹安会在帝制派中的地位早已是明日黄花。为此,杨度等人通电全国,将筹安会名称改为宪政协进会,确定“此后本会方针,应注重立宪问题。”声名赫赫的洪宪急先锋正式退出帝制运动的主导方阵。

中美邮船公司成立,中美各出资本100万元。

10月16日前川边经略使尹昌衡因侵占公款被处徒刑9年。

10月17日驻长春日本领事署以护侨为名,在张家湾强设警察分所,长春道尹要求撤销,交涉无效。

奉天长白中日军警冲突,日兵开枪击毙中国警兵。后经交涉,日方反要求中方优恤日兵、惩办中国警兵、在采木公司驻兵等。

中国帝政会要员蒋士立在东京赤坂寓所被党人吴先梅枪击,伤其胸腹。

袁世凯批准货币交换事宜归并中国银行办理,并于20日公布《取缔纸币条例》,凡九条,规定除中国银行外,凡官商银钱行号未发行纸币者不得发行,已发行者限满全数收回。

10月19日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决定国体投票之标题用“君主立宪”四字,投票者只书赞成不赞成。

中华革命党希炉筹饷局局长黎协被刺身亡。

10月20日华新纺织公司成立。周学熙、李士伟发起成立华新纺织公司,本日报袁世凯批准,资本定为1000万元。

10月22日袁世凯公布《土地收用法》。

袁世凯令,前陆军次长徐树铮被劾一案,或由误会,或由传论,免予置议。

10月23日朱启钤等致电各省请于推戴书中照叙四十五字。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阮忠枢、唐在礼、袁乃宽、张士钰、雷震春、吴炳湘等10人密电各省将军、巡按使:“国体投票解决后,应用之国民推戴书文内有必须照叙字样曰:‘国民代表等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此四十五字万勿丝毫更改为要。”

江苏通海镇守使管云臣密电北京统率办事处,谓:“此间谣言甚多,民党机关报有《爱国报》、《国晚报》两种,均为何海鸣所开。另有《华新报》系谷钟秀主笔,持论均极悖谬。所闻所斯,请希防备。”

法国巡捕破获上海革命党人秘密机关。上海法国新租界恺自迩路荫余里38号党人机关为法国巡捕房破获,47人被捕。次日,党人萧美成率百余人在沪起事未成,朱省春等被捕。30日萧美成、李洪在法租界被捕,旋于12月被解往护军使署,次年1月27日萧美成遇害。27日,西洋泾浜永昌客栈的革命党机关也被法国巡捕破获,李德卿、阙朝书、王万英、杨文忠、余林、徐建侯6人被捕。12月22日法租界公堂判李、阙引渡,余、王、杨押西牢两年。

教育部公布《教育讲演所规程》、《俗教育讲演规则》、《书馆规程》、《俗图书馆规程》。

10月24日平政院院长周树模因病辞职,袁世凯任命政事堂右丞钱能训署理。

10月25日北京政府将帝制实情密告日本。袁世凯实行帝制已成定局,为了预筹外交,不能再对日本继续隐瞒。本日,中国驻日本公使陆宗舆奉命拜会日本外相石井菊次郎,向他透露帝制详情,佯示亲密。陆宗舆称:“中国君主问题,主张日盛,各省异常平稳,民心异常拥戴,非大总统及政府意料所及,只得顺从民意,以投票解决。无论大总统本意愿否及投票结果如何,现势既成如此,虽内政不关国际,而对我第一亲密之近邻,政府深愿以真实之内容,先为非正式友谊之密告”。谈话中,陆宗舆还为石井描述了国内各省“治安可靠”的详细证据。石井除感谢中国政府的信任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陆宗舆的口信无疑已向日本表明了袁世凯实行帝制的决心。对此,日本加紧国际干涉。

袁世凯调驻美公使兼古巴公使夏偕复回国候任,遗缺以顾维钧继任。

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举行结婚典礼。

中国科学社在美国成立。该社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以联络同志,共图中国之科学发达”为宗旨,公举任鸿隽、赵元任等五人为董事,杨铨(杏佛)为编辑部部长,1917年呈准教育部立案。1918年办事机构由美国移归国内,在上海、南京设立中国科学社事务所执行社务。

10月26日朱启钤等密电各省国体投票结束就立即推戴。朱启钤、周自齐、张镇芳、梁士诒、阮忠枢、袁乃宽、张士钰、唐在礼、雷震春、吴炳湘等10人密电各省将军、巡按使说:“国体投票开票后当即行推戴,无须再用投票手续,即由公等演说:君宪国体既定,不可一日无君,诸位代表应推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大皇帝,如赞成应起立。表决后即将拟定之国民推戴书交请各代表署名,事毕再委托代行立法院为总代表办理一切事务,期必得请而后已。”

财政、农商两部奉准发行有奖实业债券2000万元,用于兴办银行、煤矿铁矿、纱丝茶糖等厂及其他重要生利事业。

10月27日国务卿徐世昌称病请假。徐世昌不愿向袁世凯下跪称臣,也学副总统黎元洪做哑巴和不办公的办法,来回避向袁劝进,并向袁世凯提出辞职。袁世凯本日任命外交总长陆征祥暂行代理国务卿一职。29日,徐世昌将其保管的大总统印钥牌、陆海军大元帅印钥牌、中华民国之玺钥牌、荣典之玺钥牌、封策之玺钥牌以及石室锁钥、政事堂印钥、国务卿小印移交陆征祥。袁世凯正式接受帝位后,于12月21日明令批准徐世昌辞去国务卿职务,特任陆征祥正式接任,并仍兼外交总长。

外交部致电陆宗舆,嘱向日本外务部密告:“近接各省官吏电信……大约主张君主立宪者必居多数,届时政府亦无权违拂民意……此次改变,出于全国人民一致之意愿,政府顺从民意,秩序必不至扰乱……特于未经决定宣布之前,以实情密告,以免误会。”

内务部严禁各省报刊登载各地反袁暴动消息。

前湖南巡按使刘心源病故,袁世凯下令追赠中卿。

10月28日日本联合英俄两国向袁世凯提出第一次劝告。日本代理公使小幡酉吉偕同英国公使朱尔典、俄国公使库朋齐斯到中国外交部,就袁世凯决意改行帝制向中方提出第一次联合劝告。小幡口述日本政府的训令称:“回顾大总统过去四年间之施设,已使国内秩序渐复,地方不安之状态亦逐日消灭;大总统若维持现状,无改已采之方针,则秩序全行恢复,各地归于安宁之日,盖不甚远。然今大总统如有突建帝制之举,则上述反对之形势或将立成,惹起意外之扰乱,使已形平静之各地再成危险不安之域。在世界形势有如上述之今日,目睹中国将发生此种危险之情况,帝国政府鉴于世界大局之利害,不胜忧虑。中国如果一旦发生扰乱,中国之不幸莫过于此者,自不待言。即与中国有深切关系之各国及与中国有特殊关系之日本,所蒙直接间接之影响真有不可计者,东洋之和平亦不无因是陷于危殆之虞……帝国政府既已坦率披沥其所见,决以友谊劝告大总统善顾大局,延缓其变更国体之计划,以防祸未然,而固远东和平之基础。此乃最为贤明之措置。”

英俄两国公使也作了相同劝告。同日,日本外相石井菊次郎在东京会晤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时,也作了同样表示。石井说:“日政府所得报告,中国北方虽较平静,南方却多谣言。日政府固深佩大总统平治中国之能力,有能必谓以后有如何扰乱,惟现在既以共和而见治安,若因大总统欲改帝政而反有不安,则责任归于一人。日政府以友谊的见解,深为大总统不取;况在欧战时代,东亚尤宜力保平和,深望大总统将改制延明,如何?”陆宗舆回答说,南方不稳之说,全是上海革命党人的报纸造谣惑众所为,其实并无其事,中国南北均异常平静。但石井外相仍称:“照日政府见解,大总统任期正长,似无于此时速改帝政之必要,”不过,日本政府听言,全是好意忠告而已。次月1日,外交次长曹汝霖前往日英俄三国公使馆,将中国政府对三国联合劝告的答复,口头通知三国公使。答复称:“主张帝制者已非一日,本国政府为维持现在国体,无不随时予以辩驳。然近来国民之主张变更国体者,日益增加,国内有实力者亦多数附和,因是结合益固,风潮益激。若专以力压制,不仅违反民意,且有妨害治安之虞,政府何敢负如斯重大责任。故唯有尊重民意……本国约法,主权在民,凡事之待国民公决,乃自然之理也”。针对三国劝告中有中国改制可能危及列强利益之言,答复指出:“若因国体迁延不决,酿成事端,本国人固难免受害,友邦侨民亦难免恐慌。国体问题一日不定,人心一日不安,即有一日之危险,是甚显著易睹之事。”

各省区开始“国民代表大会”投票,“一致赞同君主立宪”。

袁世凯令给陆征祥加上卿衔;徐邦杰加陆军上将衔。

10月29日统率办事处致电库伦办事大员公署,谓:巴布扎布屡在内蒙各处骚扰,曾于6月间由参、陆两部电告库伦,派兵助剿。现在巴匪仍在内蒙古滋扰,已派兵剿捕,望即将详情转达库伦官府“设法截诸,勿令逃窜”。

中华革命党军务部长许崇智自沪上书孙中山,请陈其美留沪,略谓:“保皇、进步两党确有联合消息。吾党以周应时君独当其冲,恐应接不暇,拟留陈君驻沪。”孙见书允其所请。

教育部核准公布《改定曲阜经学会章程》。曲阜孔祥霖依照《教育纲要》“建设”条款内第七条规定,拟订曲阜经学会章程。本日,由教育部改定核准颁行。章程规定:经学会设于曲阜学宫内,其宗旨为“阐明孔子之微言大义,发挥国学,并研究诸经之理解及其教授方法”。该会内设专修、听讲二部,专修部会员长年驻会,由会长延聘讲师三员负责讲经,听讲部会员逢四季讲经大会时到会听讲。

10月31日袁世凯令中国、交通两银行负责辅助划一币制与整理公债。

本月中华革命党总理孙中山批准多起任命。1日,委吴铁城为檀香山筹饷局局长。6日,委黄绰民为横滨支部长、陈自觉为副部长。21日,委周之贞为广州湾联络委员。27日,委石蕴光(青阳)、刘国佐、韩傧分任四川川东、川北、川南区司令官。赖天球为南赣游击司令官,嗣改委为韶赣游击司令官。

孔令贻致电赞成袁世凯称帝。孔子七十六代孙孔令贻电复宪法政协会,赞成袁世凯称帝,“并望劝进,早日登极”。孔令贻还领衔以孔、颜、曾、孟四姓“奉祀官”名义电呈政事堂及统率办事处,谓“共和国体,既不适用于中华,君主立宪,已征大同于民意,惟我大总统……亟宜早正帝位,统驭群伦”。

“满铁”向北京政府申请中日联合经营鞍山一带铁矿。1917年3月1日奉天省署向“满铁”颁发许可执照,“满铁”攫取鞍山一带八处铁矿区,总面积2.15万多亩。

《辞源》出版发行。中国新式辞书中最早获得成功的、以词语为主兼收百科的一部辞书——《辞源》,本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