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5
2970600000027

第27章 八月(3)

8月30日段芝贵等十人密电各省用公民名义请愿改变国体。奉天将军段芝贵、税务处督办梁士诒、内务总长朱启钤、农商总长周自齐、福中总公司督办张镇芳、参谋部次长唐在礼、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雷震春、正黄旗满洲都统江朝宗、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拱卫军粮饷局督办袁乃宽联名密电各省将军、巡按使,称:“现拟定第一次办法,用各省公民名义,向参政院代行立法院上请愿改革书,表示人民趋向君主之意,再由立法院议定进行之法。大致每省各具一请愿书,均由此间代办,随将底稿电闻,诸公同意即将尊名并贵省同意绅商列入,俟立法院开院时各省陆续呈递。总之改革国体问题,将来必用民间机关解决之。”这是段等10人指挥帝制活动之始。此后帝制运动一直由该10人从幕后掌控。

财政部奉准筹设黑龙江采金局,任命朱照为局长。

8月31日袁世凯令:国民会议议员初选日期定为10月20日,必要时得提前或延期五日举行。

《通俗杂志》半月刊在上海创刊,李辛白负责编辑。

8月湖南教育会会长叶德辉在长沙成立“经学会”,鼓吹“尊孔读经”,后又于12月上呈袁世凯,要求“明定读经程序,妥订教授系统”;主张初等小学读《论语》、《孝经》,高等小学读《大学》、《孟子》,中学必读《尚书》、《左传》,并称“昌明经术,即在此时,楷模人伦,期之元首”。袁世凯于12月16日批示:“交教育部核议具复。”

教育部拟定边远省份教育计划草案。内容为:(一)边境区域的考察;(二)办理边境教育的次第等级;(三)设立边地学务委员会;(四)组织边地教育调查会;(五)就学生员的选送;(六)注意边地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部决定恢复以前的教育议事机关,即:中央教育总会、各省教育会、各县劝学所。

孙中山批准中华革命党干部任命。3日,委林龙祥为山口羊支部长、邓铿堂为副部长,陈铁伍为泗水支部长、陈瑞昌为副部长。

胡汉民谴责筹安会恢复帝制。中华革命党政治部部长胡汉民自东京致书杨度,数其发起筹安会等罪状,并指出,民国确认足下为罪人,袁家究不以足下为忠仆,徒博得十万金一时之挥霍,而身死名裂,何所取哉。

张作霖向袁世凯劝进,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密电袁世凯称:东三省人民渴诅甚殷。关外有异议者,惟作霖是问,作霖一身当之。内省若有反对者,作霖愿率所部以平乱,虽刀锯斧钺加身,亦不稍怯也。

留日农业研究者数十人发起成立中7华农学会,推举张謇为名誉会长,以“联络同志,共图中国农学之发展及农业改进”为宗旨。

前苏联人民艺术家安德列耶夫诞生

安德列耶夫·鲍里斯·费多罗维奇(1915~1982)前苏联戏剧、电影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46年加入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萨拉托夫戏剧专科学校,后为萨拉托夫马克思剧院演员。从影后的头几个角色有:《拖拉机手》(1939)中的纳扎尔·杜马,《伟大的生活》(上集,1940)中的巴隆。这些俄罗斯普通小伙子的形象,他都演得十分得体,他们心地善良,率直天真,十分可爱。他在其他影片中扮演的主人公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如《波格丹·赫米尔尼茨基》(1941)中的勇士多伏布良,《两个战士》(1943)中的士兵萨沙·斯文佐夫和《西伯利亚交响曲》(1948)中的布尔马克,以及《攻克柏林》,(1950)等。在20世纪50年代参加演出的影片中,他表现了另外一方面的才能——着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如《大家庭》(1954)中的血统工人伊利亚·茹尔宾。其他较成功的角色还有:《海之歌》(1958)中的萨瓦·扎鲁特内,《残忍》(1959)中的拉扎里·巴乌金,《烽火年代的故事》(1961)中的格拉祖诺夫将军;《乐观的悲剧》(1963)中的瓦扎克等。他的创作独具风格,扮演的主人公色彩多样化——从温和的幽默到雄伟的激情。他在20世纪70年代演出的影片还有《瓦纽申的孩子》(1974)、《领养老金的人》(1978)等。

前苏联女文艺学家波高热娃诞生

波高热娃·柳德米拉·巴甫洛芙娜(1915~)前苏联女文艺学家,电影评论家。1945年加入共产党。1935年毕业于莫斯科国家师范学院;1938年开始文学写作。1942年为苏联科学院电影史部见习研究员。1956~1969年任苏联《电影艺术》杂志主编。从1938年起,她还从事一些教学工作,1943~1957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任文学教研室主任,1964年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教电影史。她还著有论述苏联及外国电影的书籍和文章,有:《苏联电影史纲》(1~3卷,1956~1961)的引言及“古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一章,《从书到影片》、《电影批评家日记》等。写的文章有《现代艺术中新的戏剧冲突特点》、《保加利亚的故事片》、《学作品的改编》、《图画语言》、《我们的青年时代》、《关于人的争论》、《政治艺术家—阿仑·雷乃》等。

前苏联作曲家斯维里多夫诞生

斯维里多夫·格奥尔基·瓦西里耶维奇(1915~)前苏联作曲家。曾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1935年开始音乐创作。1940年为影片作曲。由他配曲的影片有:《被开垦的处女地》(1940)、《普尔热瓦尔斯基》(1952)、《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1953)、《伟大的阿尔巴尼亚战士斯坎德培格》(1954,与ч·扎吉亚合作)、《田野啊,田野》(1957)、《复活》(1960)、《俄罗斯森林》(1964)、《暴风雪》(1964)、《时间啊,前进!》(1966)。斯维里多夫曾获得斯大林奖金、国家奖金和列宁奖金。

前苏联作曲家尤洛夫斯基诞生

尤洛夫斯基·弗拉基米尔·米哈依洛维奇(1915~)前联作曲家。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34年开始音乐创作;1938年初次为电影配乐,由他作曲的故事片有:《崇高的奖赏》(1939)、《光荣之路》(1949)、《神秘的发现》(1954)、《45号街区》(1956)、《306号案件》(1956)、《诗人》(1957)、《战士的心》(1959)、《瓦西里·苏里科夫》(1959)、《欧也尼·葛朗台》(1960)、《决斗》(1961)、《神志不清的人》(1966)、《良心》(1966),动画片有《金羚羊》(1954)、《着魔的小男孩》(1956),纪录片有《B·и·列宁》(1945)等。

前苏联女摄影师尤鲁什金娜诞生

尤鲁什金娜·尼娜·安德烈耶芙娜(1915~)前苏联女摄影师,1941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摄影系。1942年起在军事技术电影制片厂(后为中央科学电影制片厂)工作,与A·兹古里吉共向摄制了影片《森林的故事》(1949,1950年获斯大林奖金,同年又在第五届卡罗维一伐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在大洋的冰上》(1953,1954年在爱丁堡和洛加诺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森林巨人的故事》(1955)、《在太平洋上》(1957,在罗马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58年在全苏电影节上获奖)、《热带丛林的小路》(1959,在全苏电影节获奖,获伦敦—牛津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61年获罗蒙诺索夫奖)、《迷人岛》(1965,在威尼斯和特兰托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66年获罗蒙诺索夫奖)、《森林交响曲》(1967)等;她还是儿童图书插图的作者。

前苏联女演员捷列金娜诞生

捷列金娜·瓦连金娜·彼得罗芙娜(1915~)前苏联电影女演员,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演员。毕业于列宁格勒舞台艺术学院。1936年起在列宁格勒苏维埃剧院演出,后转入波罗的海舰队剧院。1945年后为电影演员剧院演员。1936年开始拍片。

她在银幕上多扮演普通俄罗斯妇女,并带有抒情喜剧性的角色。她参加演出的影片有:《共青城》(1938)、《教师》(1939)、《政府委员》(1940)、《区委书记》(1942)、《珍贵的粮食》(1948)、《库班哥萨克》(1952)、《乡村医生》(1952)、《土地和人民》(1956)、《我住的房子》(1957)、《我的朋友》(1959)、《复活》(1960)、《再见吧,鸽子》(1961)、《失去时间的故事》(1964)、《忠诚》(1965)、《伏尔加在奔腾》(1967)等。

前苏联女演员斯米尔诺娃诞生

斯米尔诺娃·丽吉娅·尼古拉耶芙娜(1915~)前苏联电影女演员,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1952年加入共产党。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市戏剧学校。1940年参加影片演出,比较成功的角色有:《我的爱》(1940)中的舒拉,《我城一少年》(1942)中的瓦丽娅,《她在保卫祖国》(1943)中的芬卡,《儿子们》(1946)中的英加,《他们有祖国》(1950)中的斯玛依达,《银灰色的粉末》(1953)中的弗罗茜,《三人从林中来》(1958)中的尤利娅,《雅沙·托波尔科夫》(1960)中的塔霞。这些人物大多具有抒情色彩,具有女性的温柔,但在必要时刻能挺身而出进行斗争。斯米尔诺娃也能扮演完全不同类型的角色,她在《两种生活》(1957)、《巴扎敏诺夫的婚礼》(1965)、《舅舅的梦》(1967)、《乡村密探》(1969)等片中扮演的就是喜剧性角色。她参加演出的其他影片还有:《以革命的名义》(1964)、《州委书记》(1964)、《寂静》(1965)、《迷途的人》(1969)、《儿子的归来》(1975)等。此外,她还经常在话剧舞台上演出。

前苏联诗人、作家西蒙诺夫诞生

西蒙诺夫·康斯坦丁(基里尔)·米哈依罗维奇(1915~)前苏联诗人,作家,电影剧作家。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文学学院。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生著述甚丰。他除了创作小说、剧本和诗篇外,还参加电影剧本创作。1956年的影片《不朽的驻防军》就是根据他的电影剧本拍摄的。这部作品歌颂了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为祖国而献身的英雄们。1960年苏法合拍影片《诺曼底—尼门》也是由他与斯巴克尼特利奥莱共同编剧。这部作品表现的是第二次大战期间苏法空军联合作战的情景。西蒙诺夫还为纪录片进行创作,作品有:《假如你爱祖国……》(1967,与沃洛比约夫及奥尔登斯基共同编剧),《我的格列纳达,格列纳达》(1968,与卡尔曼共同编剧,表现1936~938年的西班牙内战)等。西蒙诺夫与电影的紧密联系还表现在有许多影片是根据他的小说和话剧剧本改编的,如:《我城一少年》(1942)、《为了祖国》(1943)、《等着我吧》(1943)、《俄罗斯问题》(1948)。前三部都以卫国战争为题材,表现了苏联人民保卫祖国的决心,第四部揭露了美国反动势力搞冷战的阴谋。根据西蒙诺夫的小说改编成的影片有《日日夜夜》(1945)、《生者与死者》(1964)和《复仇》(1969),这几部作品也都表现了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的英勇斗争。

西班牙电影导演比拉多马特诞生

比拉多马特·多明戈(1915~)西班牙电影导演。生于马德里。毕业于马德里美术学校。创办了《艺术与家庭》杂志和电影杂志《我们》,并亲任这两家杂志的经理。此外他还是《矿渣》杂志的经理。比拉多马特还是位画家,他的作品曾多次公开展出。在巴黎、布鲁塞尔和墨西哥都有他的壁画作品。

1946年,他首次导演了短片《伊比利亚人》。次年开始致力于故事片的导演工作。比拉多马特导演的影片有:《雾中双女》(1947)、《天际》(1951)、《妹妹》(1952)、《七位少女》(1954)、《凶猛的斗牛》(1956)、《加亚雷》(1958)、《赖皮狗》(1962)。

西班牙电影导演萨尔维亚诞生

萨尔维亚·拉斐尔·胡利安(1915~1976)西班牙电影导演、剧作家。生于塔拉戈纳省托尔托萨。曾获得法学和哲学硕士及文学硕士学位。少年时就热爱电影,15岁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分镜头剧本。在大学里,经常在圣塞瓦斯蒂安的《团结报》和巴塞罗那的《新闻报》上发表文章;担任过《电影》杂志的主编,出版过几部诗集和小说。

1948年起,萨尔维亚专门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很多卖座率高的影片中都出现了他的名字。他的剧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由于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人民大众细致的观察和对各种情节的艺术构思。因此,萨尔维亚成了西班牙20世纪50和60年代的喜剧电影大师。在他编写的大量剧本中,《犹大》和《大家庭》是他的最佳剧作。

他导演过一些短片,如《化学家与炼金术士》等。他导演的头两部故事片是音乐片,其中《荣誉》是由墨西哥著名歌唱家何塞·莫希卡主演的。萨尔维亚还导演了关于马德里守护神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影片,他导演的《红十字姑娘》获得巨大成功。

萨尔维亚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放弃了导演工作,从事剧本创作。1974年,他导演了最后一部长纪录片《戈雅》。

萨尔维亚曾任西班牙电视台编剧,导演过电视连续剧。

萨尔维亚导演的影片还有:《迷人的交响曲》(1952)、《971航班》(1954)、《城市天使》(1955)、《这里有石油》(1955)、《马诺洛》(1956)、《委内瑞拉之行》(1956)、《和平的桥梁》(1957)、《集市》(1959)、《为音乐来到人间》(1959)、《贝尼多姆的节日》(1960)、《伊西德罗》(1963)、《篮子》(1963)、《明星的道路》(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