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5
2970600000022

第22章 七月(2)

袁世凯申令禁赌,并将嗜赌的前湖北财政厅长胡文藻褫职。申令指出:前经迭次中诫官吏赌博,责成京外文武长官考察所属,期于廓清恶习,整顿官方,各该官吏应如何守法奉公,痛自湔洗,兹据财政总长周学熙呈称委员查明前湖北财政厅厅长胡文藻性嗜赌博,往往彻夜不休,实属不知自爱,胡文藻着即补革本职,并夺原官,京外文武官吏如有再犯禁纲,习舆兴成者,除将该官吏依法惩戒外,仍惟各该长官是问。

农商部制订颁布《小矿业暂行条例》。7月13日袁世凯令准广西省巡按使李国筠免职,特任王祖同为该省巡按使。

广州西关十三行发生火灾,连烧20余小时,焚去铺户2000余间。17日,袁世凯令财政部发银10万元予以接济,并自捐一万元。

7月14日日本在九江、济南开设领事馆。

新泰商轮载货超重,昨夜在吴淞口石坝头遇强风袭击,商船覆没,船上100多人不幸遇难。

广东发生水灾。广东连日暴风雨,三江江水暴涨,南海、三水、高要、四会、德庆、新兴、茂名、吴川、化县(今化州)、信宜、合浦各县冲决围基、坍塌房屋、淹毙人畜、损害田禾不可胜计。省城居民上房避水,交通基本中断。灾区之广,灾情之重,为多年所未有,是日袁世凯令财政部速发银洋10万元赈济。

7月15日《观象丛报》在北京创刊教育部中央观象台编辑的该报由高鲁任主编,设有“图画”、“论说”、“著译”等栏目,刊登有关天文、气象、历数、地震等的论文、译著和研究报告。

7月18日袁世凯授内史长阮忠枢中卿。

7月20日梁启超发表《复古思潮平议》一文,反对取消国会。

前四川巡按使陈廷杰因受贿枉法被平政院饬警解院讯问后收押,23日送交步军统领衙门看管。

7月21日袁世凯下令将京兆划为特别区域,作各自治模范,并任命王达筹办京兆地方自治事宜。

苏州机织工人罢工。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苏州道署拘捕陈全福等14人。经双方谈判,资方允许给每尺花缎增加三分工钱,每尺素缎增加二分(每分作钱七文),并将陈全福等14人释放,23日罢工结束。

7月22日袁世凯申令在京师设立模范小学,为各省表率。所有建筑开办经费,由袁个人自行捐赠。

7月23日教育部公布大学及专门学校名称。国立公立大学及专门学校计有国立北京大学、公立北洋大学等53所;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计有北京私立中华大学、民国大学等21所。

7月24日国民党美洲支部在旧金山开恳亲大会。各埠代表数百人参加,大会推举黄兴为名誉会长。冯自由、林森等与黄兴、钮永建商谈“团结一致讨袁方策”。8月3日大会闭幕。

江西发生水灾。赣县7月上旬大雨如注,山洪暴发,冲毁城垣,平地水深丈余,淹毙人口无数。万安、泰和、吉安三县首当其冲,吉水、新淦(今新干)、丰城、清江、南昌、新建各县同遭波及,上犹、雩都(今于都)、南康、会昌、瑞金、宜丰、奉新、安义、永修遭灾也很严重。是日,袁世凯批令财政部速拨发款五万银元赈灾。

7月25日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奉召入京觐见袁世凯,袁慰赏有加,以示恩遇。9月,张密电袁世凯,劝其早登大位。

7月30日《觉报》在昆明创刊,徐纂武任总编辑,宣布该报宗旨为“以造福国家、有益社会为目的,其他强权暴力,一概置而不计”。

7月31日袁世凯任命韩国钧为湖南巡按使,李兆珍为安徽巡按使。

农商部呈准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高等小学校令》。将初等小学校改称国民学校,废止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行的《小学校令》中关于初等小学、高等小学校各条。并把读经重新列为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的必修科目。本年,教育部教科书编纂处又相应改订了教科书编纂纲要。

7月上旬湖北遭受严重蝗灾。2日以来,武汉上空五日不见大批蝗虫遮天蔽日。汉阳东家涝禾苗遭灾禾苗达70%以上,汉川受灾最重,不仅糟蹋禾苗,还咬食即将成熟的小麦,蝗虫过后,该县黑牛渡几野无青草,一片荒凉。沔阳、天门、潜江、夏口、黄陂、武昌、鄂城都遭受蝗虫袭击。

7月教育部整顿教育。教育部拟定整顿教育办法数条:(一)、调查中央各学校成绩,以便规定课程之法则;(二)、通饬各省大中小学校必须加添体育课,以重尚武精神;(三)、维持各省官立学校和取缔程度败劣之教员;(四)、各学校宜注重实业学科,以符提倡实业学校之本旨;(五)、各省除官立学校外,其私立学校有不遵部章者、私行设办私塾者,应一律禁办;(六)、规定东西洋留学生划一学费之办法。

孙中山批准多起任命。9日,委黄廷剑为关外游击司令官,徐炳炎、宁武为关外军事筹备委员,尹钧为关外军事联络员,饶潜川为仰光筹饷局长。17日,委思辕、冯百罹、张本汉、陈天扶等为菲律宾联络委员。22日,委高建瓶为湖北军事联络员。

欧事研究会冯自由受钮永建等委托,自美国到达日本东京拜见孙中山,商讨共同促进党内团结、推翻袁世凯的方略。

由全国经界局组织编写的《中国历代经界纪要》、《各国经界纪要》编纂成书,经界局督办蔡锷为两书作序。

日本人石本贯太郎在本溪成立“彩合”公司,资本10万元,经营无烟煤采掘与贩卖业务。

全国学校数。民国三年度(1914年1月至1915年7月)统计:全国大专院校共102所,其中:大学7所,学生730名;专科学校95所,学生31346名;中学784所,学生82778名;师范学校231所,学生26679名;职业学校82所,学生9600名;小学121081所,学生3921727名。

奉天、吉林部分地区发生水灾。奉天新民连降暴雨,江水漫决,受灾村屯达130余处,淹毙居民甚多。盘山、沈阳、辽阳、海城、营口、彰武、兴城、风城、黑山、宽甸等县均遭受水灾。吉林依兰、伊通、富锦、饶河及黑龙江兰西等县也发生水灾。

夏末孙中山召集中华革命党本部部长会议,决定组建大地区中华革命军。为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发动武装讨袁的组织与领导工作,建立一支中华革命党自己的军队,孙中山在东京先后召集十多次会议,决定筹组中华革命军东南军、东北军、西南军、西北军四个总司令部,任命陈其美为中华革命军东南军总司令,在上海设立筹备处;居正为东北军总司令,在青岛设立筹备处;胡汉民为西南军总司令,在广州设立筹备处;于右任为西北军总司令,在陕西省三原县设立筹备处。11月15日,中华革命党党务部长居正到青岛建立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部,许崇智任参谋长,并聘任日本人萱野长知为顾问。随后,招募了数千人的队伍,组成两个纵队、五个支队,策划反袁起义。12月29日,孙中山又委任日本现役陆军将校山中峰太郎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

美国电影演员戈塞·利奥诞生

戈塞,利奥(1915~1969)美国电影演员。生于纽约市。其父是生于瑞士的老演员伯纳德·戈塞。1935年父亲把他带进百老汇,在舞台剧《穷巷》里扮演一个贫民窟少年,他虽然毫无演出经验,但却成功地塑造了斯皮特这一刚强粗鲁的小伙子形象。该剧上演后,大获成功,戈塞随剧组进入好莱坞,1937年参加同名影片(旧译为《都会的穷巷》)的拍摄。影片中这些青少年演员吸引了无数影迷,同时也引起了华纳影片公司的兴趣。该公司聘用他们拍摄了几部以青少年犯罪为题材的影片,包括《犯罪养成所》(1938)、《一世之雄》(1938)、《逼上梁山》(1939)、《地狱英雄》(1939)、《小天使》(1939)等。此后,戈塞和他的伙伴汉兹·哈尔等组成低成本片集《东区的孩子》和《博爱里小子》的演出班底。其父伯纳德和兄弟戴维参加了后一部片集的拍摄。戈塞先后结婚五次,法律纠纷不断。

他参加演出的影片主要还有:《碧玉春梦》(1938)、《鬼影缓行》(1940)、《渔家恨》(1941)、《幽灵作祟》(1941)、《威镇太平洋》(1943)、《纽约码头》(1945)、《这就是纽约》(1948)、《追逐鬼魂的人》(1951)、《巴黎花花公子》(1954)、《疯狂世界》(1963)等。

美国电影居作家吉丁·纳尔逊诞生

吉丁·纳尔逊(1915~)美国电影剧作家。1958年担任罗伯特·怀斯导演的影片《我要活下去》电影剧本的编剧,并因此片获得该年最佳改编电影剧本的金像奖提名。之后两人多次合作,怀斯导演的影片如《抢劫银行三人组》(1959)、《揪住不放》(1964)、《安德洛墨达血缘》(1970)、《兴登堡飞艇遇难记》(1975)等的电影剧本都出自吉丁之手。

吉丁负责编剧的其他主要影片还有,《九小时到达罗马》(1961)、《检查官》(1962)、《野战雄狮》(1966)等。

美国电影演员盖茨·拉里诞生

盖茨·拉里(1915~)美国电影演员。他在好莱坞影片里,经常扮演小城镇的中年商人和市民等善良角色。演出影片有:《有人看到我女伴吗?》(1952)、《追女记》(1954)、《盗尸人入侵》1956)、《珍妮·伊格尔斯》(1957,又译《红伶恨》)、《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8,又译《豪门怨妇》)、《强盗牧师》(1962)、《小楼春怨》(1963)、《砂砾号炮艇》(1967)、《航空巷》(1969,又译《九霄惊魂》)等。

美国电影女剧作家弗林斯·凯蒂诞生

弗林斯·凯蒂(1915~1981)美国电影女剧作家、话剧作家、小说家。生于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原名凯瑟琳·哈特利。她早年在纽瓦克当广告撰稿人,后来成为专栏作家、广播剧作家。曾用安妮泰·基尔戈的笔名为《影迷》杂志撰写访问电影明星的故事。1938年,她同轻量级拳击手库尔特·弗林斯结婚后,改名为凯蒂·弗林斯。40年代初她写的小说《小楼春晓》尚未出版,派拉蒙影片公司就已买下这部小说的电影摄制权,影片完成后一年,小说才出版。《小楼春晓》这部影片获得1941年最佳影片、最佳剧作、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等六项金像奖的提名。之后,她又先后为派拉蒙影片公司编写了3个电影剧本,全都拍成了影片,即:《被诉》(1948)、《西尔马·乔丹档案》(1949)和《黑暗城》(1950)。1953年她根据威廉·英奇的同名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剧本《小希芭归来》(又译《兰闺春怨》)摄成电影后,颇得好评。1957年,她把汤默斯·华尔夫1929年写的第一部小说《向家乡看吧,安琪儿》改编成舞台剧,同年秋天在百老汇公演。此剧由安东尼·珀金斯和范·弗利特主演。盛况空前,久演不衰,连续演出达564场之多,备受好评。凯蒂·弗林斯因此而获得普立策戏剧奖和纽约戏剧界奖。

由弗林斯编剧的影片还有:《病美人》(1945)、《她经营的公司》(1951)、《为了你》(1953)、《关于莱斯利太太》(1954)、《伯劳鸟》(1955)、《小狐》(1955)、《为爱情占有》(1961)等。

美国电影歌曲作词家埃文斯·雷诞生

埃文斯·雷(1915~)美国电影歌曲作词家。生于纽约州的萨拉曼卡。曾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学院。先后当过巡航船只上的音乐师、电台撰稿人等。四十年代中期进入电影界。他与作曲家杰伊·利文斯顿长期而卓有成效的合作,使两人分享了三次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金像奖。1948年因影片《双枪脂粉侠》中的插曲《钮扣和蝴蝶结》而获第二十一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金像奖,1950年因影片《古堡歼仇记》中的插曲《莫娜·丽萨》而获得第二十三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金像奖,1956年因影片《擒凶记》中的插曲《是什么就是什么》而获得第二十九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金像奖。此外,他们还获得几次最佳电影歌曲金像奖的提名。1945年影片《为什么姑娘们离家》的插曲《猫与金丝雀》;1957年影片《塔米和单身汉》的插曲《塔米》;1958年影片《一家春》的插曲《几乎投入你的怀抱》;以及1964年影片《爱之心》的主题歌。

除了《双枪脂粉侠》外,埃文斯和利文斯顿在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还为鲍勃·霍伯主演的另外几部喜剧歌舞影片谱写了流行歌曲,包括《财色兼收》(1949)、《神经公爵》(1950)、《严禁入内》(1953)、《姑娘们来了》(1953)等。

埃文斯和利文斯顿谱写电影歌曲的其他影片还有:《糊涂老友》(1949)、《红色吊袜带》(1954)、《星星在歌唱》(1956)、《蓝天使》(1959)、《私人事务》(1956)、《第三天》(1965)、《乌龙将军少爷兵》(1966)等。

美国电影女演员德鲁·埃伦诞生

德鲁·埃伦(1915~)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原名特里雷;她是理发师的女儿。当过售货员,开过电梯,后来她在当地举办的选美比赛中获胜,促使她决定到好莱坞去试试运气。1936年她抱着这种打算,用她原来的姓名在二十多部影片中扮演了一些小角色。她最初和派拉蒙影片公司签订拍片合约。1938年后,整个20世纪50年代她在许多影片中都扮演活泼的女郎。

她主演或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有:《好莱坞大街》(1936)、《海盗》(1938)、《第八夫人》(1938)、《我若为王》(1938)、《驹影歌声》(1938)、《双宿双飞》(1938)、《毒玫瑰》(1939)、《心花朵朵开》(1940)、《铁蹄狼烟》(J940)《黑狱红泪》(1940)、《艳阳天》(1940)、《快活林》(1941)、《我们的太太》(1941)、《一月十六日夜晚》(1941)、《非凡的安德鲁》(1942)、《重庆夜航机》(1943)、《骗子》(1944)、《中国天空》(1945)、《三更天》(1947)、《火窟鸳鸯》(1948)、《亚利桑娜的贵族》(1950)、《运往开普敦的货物》(1950)、《我皇冠上的星星》(1950)、《马鞍上的人》(1951)、《逃犯的儿子》(1957)等。

美国电影女演员德尔·多蒙西诞生

德尔·多萝西(1915~1934)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原名多萝西·戈夫。15岁曾获得美国小姐和世界小姐称号。从轻歌舞剧和电台广播开始她的表演生涯。1931年在齐格飞歌舞团作为一名歌手崭露头角。曾在几次维太风有声电影短片中演出。派拉蒙影片公司与她签定合同,并在1934年的三部影片中请她出任要角,同年死于车祸。这三部影片是:《码头天使》、《小安琪》和《孤注一掷》。

美国女歌唱演员戴利·卡斯诞生

戴利·卡斯(1915~1975)美国电影女演员,女歌唱演员。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原名凯瑟琳·戴利。电车售票员的女儿。这位龅牙姑娘的嗓音高亢,并善跳舞。20世纪40年代,在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的歌舞片中扮演角色,为该公司的歌舞片增添欢乐气氛和喜剧色彩。在夜总会和电视台,她的演出也深受观众欢迎。1936年,她演出《齐格飞歌舞大会串》获得好评。20世纪50年代,退出娱乐界。20世纪70年代初,曾试图东山再起。1975年,她一人在家倒在一张玻璃咖啡桌上,碎片刺进她的颈部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