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功能就跟蛟龙说话一样,是精神力产生的模拟声音,的确是很方便。同时也有问题,它会播出一些杂讯,发音的人稍不注意就好像一堆人在耳边吵吵一样,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和适应。
既然是有了训练借口,斯芬妮也只好默认一对一的单独训练模式。
为避免尴尬,斯芬妮把编程的工作拿回楼上客厅去做。
非音频式沟通要成为一种高效的,能脱离实时通讯装置而存在的沟通办法,就必然不能占用全部的精力,所以即便在训练中,还是该干啥干啥。
雷云这天完成了TP01的组装工作,TP型号虽然在续航能力方面和魔动型没有可比性,可它们够便宜就弥补了一切缺点,哪怕是蜻蜓那种采用了二级复合材料的,等再制造时把催化剂刨开,成本也不过二十点罢了。
TP01蜘蛛补充二十多只缺损后,剩余的材料雷云多组装了十二只,主要是电芯和摄像头不足,其他的部件大大的有,把他身上剩下的一点钱投进去再弄一组100只的都没问题。
可惜这钱已经有预定用途了。
开发一种新的微型火箭从步骤方面讲很麻烦,除了气动平衡,还要考虑重心位置、发射前的安全性能、弹头构造及内含物等等。但是开发的成本却远远不及他开发侦查机器人那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只要造一枚火箭弹。
雷云掌握的知识库中有很多种固体燃料,它们之中大部分元素都是金属、氧、氢、氮,而金属的部分在之前的制造中储备的种类就很多,只制造一个根本不需要购买任何东西。为了提高机械损耗对效率的利用率,他还是弄了十套除战斗部外的小火箭。
战斗部就不打算自己造了,战斗部的炸药雷云选定的种类在制造中需要催化剂,和某些非金属材料一样,催化剂的昂贵程度十分离谱,再用到时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不自己造了,直接靠买的。
花了差不多两天时间,用60点买两种各一盎司的炸药,弄出了7颗小火箭弹。
火箭弹的指标包括稳定性、速度、爆炸威力,最重要的是成本,至于制导……为了成本,雷云已经把它抛到海里去了。
这样弄出来的火箭弹价格低到离谱,终端的定价高只有15点,低的只有10点,因为不是按组算,雷云可以用八折购买,比终端出售的最烂的微型火箭30点还低了一大半。
两种型号分别定名为RL01和RB01,区别只有战斗部的攻击类型,一种是热熔喷射弹头,一种是单纯的爆炸。射程只有300米,没有制导能力,不能自己给自己点火,谁拿在手上都是玩具。
在有了合适的价格后,接下来才是重头戏,苦力机器人自走组件。
该部分说实在话其实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它是用来放火箭弹的,主结构是钨合金而并非是更好的复合材料,这样可以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承受高温高压。剩余的部分则是芯片、天线、控制电路、液压校准装置、点火装置,其中液压校准装置和芯片组就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没有它,火箭弹连瞄准都做不到。
自走的部分雷云也选择了令人恶心的便宜路线,他花了15点买了个大号电动大脚车模型,留下底盘等物进行改造。
自走和主体是两个分开的部分,为了留下之后升级的可能,他在接口处花费了更多的心思,采用插卡式连接并留下了另一个接口。若以后有机会弄出足式自走部,就无需进行改动了,大脚车的底盘和多足底盘最大的区别,自然就是攀爬能力的不同,在脱离了仿昆虫的体型后,多足式虽然没有攀爬垂直、倒悬地形的能力,却仍然可以攀爬至少是六十度角的超大坡面,对于隐蔽来说,坡面无疑有着各种优势。
自走组件雷云投入的钱也几乎是没有,除了一块20磅的钨锭花掉50点,其余的全部有剩余。TP01使用了2400W像素的红外摄像头,可是武器的射程太烂完全不需要如此高的精度,它只要能掩护周边百多米距离的侦查机器人撤离就好,这个部分主要是靠天线提供的坐标和芯片,摄像头几乎起不到作用,因此用最烂的800W像素摄像头能保障行动就好。
很意外的,在开发了两个部分后总共只用掉150点,独立的便宜物体进行认证的钱几乎是免费,火箭弹就只要了5点一种,武器组件也不过15点,他还剩下不少,所以立刻又冒出其他念头。
这念头自然是强化自走武器组件的适用性,从一切为了便宜的角度出发,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比散弹枪在中近距离的掩护效果更好的了,哪怕是粒子武器,在三四十米的距离和散弹武器相比,不比精确度只比单位时间覆盖范围也是完全不够看的。
所以呢,很简单,开发一种新的弹头就好,都不需要增加什么装置或对武器组件进行改动,制造出和火箭弹大小相当的散射武器好了。
因为采用了钨合金,实际应用上它的膛压承受能力要比真正的炮要低一些,因此新弹头不能使用普通的散弹模式。
在进行了一些小准备后,雷云选定的办法是让发射火药只到让弹药脱离的程度,再激活二级火药进行真正的射击,理念和某些单兵火箭的原理差不多。发射物也不用热熔,而采用了金刚砂,这是在综合考虑各种方面尤其是对付修士的那些外面有符文的各种道具后,产生的结果,金刚砂的硬度够高,在高速高压时因为密度而对硬度更高的物体产生磨损十分正常。
有新的材料需要购入,而金刚砂并非是属于武器或爆炸类,收费要更低但是购买单位也更大,加上底火材料,包括验证在内雷云不得不额外付出了125点。
散弹弹头的作用距离只有区区二十米,但是5点一颗的价格让什么都值回来了,八折后不过4点,虽然相比50发一盒装的散弹子弹价格还有点高,但它的口径载弹量却不是正常散弹能比的上的。
剩下的钱还有654点,这次就放它一马。
在等另一组人回来的时间里,雷云开始对苦力机器人的项目进行具体规划,以便下次回来后能直接开工。
苦力机器人属于模块化综合系统,要有强大的搭载能力以便进行各种临时改装。在综合考量后,他决定改为采用犬型结构。
人形机器人雷云是一直都不看好的,尤其在升级环节,人形几乎没有改进的余地!
这里的改进并不是芯片计算组和内置能源等部分,而是速度!作为苦力,快速搬运是个很重要的环节,人形机器人在稳定性方面不会表现出劣势,因为是机械,甚至在运载重量方面也不存在问题,但是当要求快速移动时,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这取决于人体的气动结构问题,像阿尔忒弥斯这种纯粹的敏捷型生物,她在敏捷260点的情况下,根本达不到大果子地芽两倍的程度,而时速能达到150公里的大果子地芽进行换算后,敏捷只有90点。这是因为在标准气压下当时速大于一定程度后,人体形状90%的动力都在对抗空气阻力和地面摩擦力,空气阻力在速度增加时是以平方数累加的。若是流线体,该比值会下降到70%左右,四足动物则在两者之间。
有点复杂,简单的说,人体在从空中进行伞降时,未开伞前,俯卧姿态自由落体速度无论如何不会大于40米每秒,也就是时速144公里以下。
当然那是飞,跟地面的情况完全不同,没有地面的摩擦力。而在地面时,因为人体的股骨长度占据总长度约二十一分之五,膝盖以下又不够长,加上膝盖结合处等软组织因素,和地面的最大倾角其实满大的,接近四十度。这是生物结构产生的难题,是加速过程中必须克服该角度产生的空气阻力并利用地面获得足够动力,除非有神秘力的帮助……可是雷云有可能去给机器人装那么高级的东西吗?他自己都没有呢!
还是以忒弥斯为例,她现在要在标准情况下突破300公里的界限,要么把敏捷堆到300左右,要么就把力量提高到一定值以增加爆发力的方式获得短距高速能力,又或者学习对抗空气阻力或提供额外动力的技能。
相比人体而言,而像雷云这样有尾巴且尾巴重量足够的,他就可以完全不顾及上半身情况,利用尾巴的调节让脊椎和地面平行以获得最大程度的阻力减小,在更大的限速之前,他只要对抗自重和在摩擦力中取得平衡。
其实就雷云这些人的速度要给机器人做参照,的确是有些为难了,所以他的标准其实并不是达到使用者平均速度,只要机器人能和机动载具持平就好,也就是速度要达到80到120公里之间,并且要有能向200公里发展的可能性。
人形机器在进行微调和精确改动后要达到该速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没有升级空间,四足动物的情况就好很多,只要通过软件调整其行动方式就能在零部件结构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比人形快很多的速度。
那么要速度为啥不干脆用轮式?还是前面的问题,轮式的爬坡能力太烂,或许通过采用运动八轮或更多轮系统可以翻过自己长度三分之二的坎,却永远也爬不上角度为六十度的山坡,尤其在负重情况下,恰好人的眼睛总是愿意向较低的地方进行侦查的。
不过雷云也并没有完全放弃人形机器,四足机器也自有其缺点,就是若要负重的话,除了能用嘴咬的,它们没办法把东西搬到自己背上,前期该工作可以由人员来做,若是有其他事情要办,人形机器人的多功能性就能得到体现。没错,多功能,大概就是人形机器人最大的好处,它什么都不是最强,却什么都能干一点。第二小组的进度比预期中慢很多,在逛街两次并不得不让忒弥斯睡下后,雷云已经完成犬型基础机器人及其基本组件的图纸,他们还没有回来。
自选任务大都是时间不长的任务,但是也有忒弥斯老家那样……那是几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要吃本地食物造成的,若找对了方向,那个任务也就是十多天,按C级世界的神秘值换算到源空间计算大概是个五到七天。而现在,加上雷云几人任务的时间进行换算,十天都过去了,他开始有点担心三人遇到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