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国宝传奇
29621200000050

第50章 舍命护宝之真假难辨

“下一任族长”、“将族中一应事务交给你”、“你要准备用你的肩膀甚至生命热血承担起唐家中兴的重责!”

听了老族长的决定,刚从南洋赶回苏州,尚未完全回过神来的我一下愣住了。

这几年,一直在南洋经商,族中事务久未过问,甚至对族中人事、财产、社会关系等等一应近况也是一片模糊,怎能挑起这族长重担?

还没将自己的想法讲叙出来,老族长立马明白了我的想法,意味深长地说:“这正是我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带信让你早日回苏州的原因所在,现族中情况十分明了,几位长者虽都健在,但毕竟年事已高,无论那位担任族长,都不可能长久,对唐族稳定不利。中年一辈,无论经验学识、社会阅历、在苏州的人格魅力等,你都是不二人选。有利因素是族中几房都十分团结,族中事务你早日接手,乘我尚清醒,长者健在,协助你稳定全局,以后事务、今后唐家就完全交付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负族人期望,将唐家带向更大、

更长久的辉煌!”

老族长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双眼泪光闪闪。

这已容不得我再有其它想法了,我只是感觉到全身都沉甸甸的。

当天晚上,老族长带着我来到了唐家祠堂,在门外作了郑重地拂脸净手后走入内厅。老族长焚香在祖宗牌位前作了郑重地跪拜后,双手捧出一个布包。

“这是有关唐爷留下传家之宝的文字说明,先交给你保管。等接族长之位后,你再打开好好研究。唐爷留给唐家的传家宝,也是国家的瑰宝,你要当着祖宗灵位发誓,血可流,命可断,但瑰宝永不失。”

再次跪拜祖先灵位,双手接过布包后,我突然感觉到自己肩上有了千钧重担,整个人都是沉沉的,而心却怎么也不受控制,不争气地狂跳起来。

“请问:你早年学过的书画,现在功底如何?”

见我接过布包,老族长转身问我,尽管用了‘请问’这样的词语,但老族长的神情却非常凝重。

我一愣,想一下后,面对老族长,如实地但也是郑重其事地回答:“在家塾求学时,跟着先生学过;早些年跟着长辈学商时,还是有些业余时间,经商的长辈中也有这方面的行家,跟着学过些,功底说不上多好。自己掌管南洋一带商务诸事后,这几年都在忙生意上的事,已有很长时间没练了,说句最实在的,应该是不如前了。”

“你对唐爷书画了解多少?”

“年少在唐氏家塾读书时,先生说我有一点书画天份,学过画技,听先生介绍过一些,自己在学习时也作过一定的研究,说不上多了解。”

“我那里,有一幅唐爷的真迹,这是唐爷和他的友人祝爷、文爷他们留给后人的瑰宝,我会交你珍藏,只能你一人知道,无特殊情况,任何人都不许接触。这里另有二幅唐爷的其它作品,你拿回去,好好研究,明晚我到你这里,将你研究的情况详细说于我听。”

“还是我到您那里去吧,后生怎敢劳烦老族长?”

“我到你这里,就这样说定!”

老族长斩钉截铁地回应,同时又加上一句:“后天,你就接受唐家族长之职,唐家所有的权限就完全由你掌控了。”

我不敢怠慢,晚上,到驻地放好用品后,急忙摊开画幅,惊讶地发现,二幅竟然都是唐爷的山水画,而且二幅完全一模一样。远处大山双峰直插云天,双峰下,山岳层峦叠嶂,二山间是一湖碧波。云遮雾障的朦胧中透出清晰,似神龙摆尾,又像娇龙吸水,气象万千;近处的树木,枝繁叶茂,叶是苍翠欲滴,枝是虬劲灵动;树下弈棋的二人,一白须盈尺,一折绉满脸,均老态龙钟,又精气神爽,一人正伸手捉棋,另一人摸须微笑;二名童子,一提壶冲茶,一端杯欲送,动作、形态、笑脸、服饰,无不一一精到毫端。

摸宣纸、描画心、看颜色、照绫绢、比折绉,完全一模一样,绝无二致。

看题词:“耄耋春弈图”,二幅一模一样,再观落款,“晋昌唐寅,菊月酒后作”,二幅也是毫无二致。

菊月作春弈图?似特怪异,然又合唐爷性情。

我拿出放大镜细细观摩。

笔法、笔顺、墨迹、纸质、绫绢、颜色、老旧程度、粘贴缝隙、背裱装桢……甚至对于折绉、纹路、虫蛀、色变等等中国画作假最能成功的要点也一一观察,仍未能发现异常。

一遍遍摩挲,一寸寸对比,用手指一笔笔临摹,摹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均作了多次对照,仍未能找出异同。

唐爷一下作一模一样的二幅画?以唐爷的性格论,如朋友或买画人需要,一下作二幅不同的画,这完全有可能,特别是穷困潦倒那一段;但一下作一模一样的二幅,这绝对不可能,如果有人要,以唐爷的性情,绝对会故意的在一处或二处画成完全的不同,使明眼人一眼便能认出。

唐爷绝不可能留下一模一样的二幅画,那么,这二幅画肯定有一幅是作假的,甚至为迷惑人,二幅都有可能是假的。

我一下回过神来,不再从画本身探究,而是集中精力从宣纸、绫绢、墨汁、颜料等能区分出年份的材料入手观摩细察,脑海中一遍遍回忆有可能区分宣纸、墨汁年份的条件。

对着画幅轻轻地摩挲,画宣柔韧平匀,光而不滑,涩而不滞。放平画宣,在灯光照射下侧视画面,纯白精密,已略呈棉黄,棉韧而坚。用灯光反衬,正面看过去,画宣透而弥光,光华稳定,色泽、条纹几乎完全一致,绝对是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的高级宣纸。

无论正看、斜瞄还是反衬,通体纯白底色上呈棉黄柔光,色泽细腻,其色泽几无差异,宣纸肯定是老的。

再看画面,墨韵清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气凸显。细细看字,清晰的墨韵似有晶光,细腻逼隐。据我不怎么深解的印象,墨里一定是添加了松脂,并略有金粉。除非有心造假,近代人一般不可能用这样的墨汁、画料。

画幅上最能证明“老”的折绉、纹路、虫蛀、色变……均一一证明:画确实是老的。

我惊诧莫名。

经过五个小时细细的审核、分析、比较、查验,结论是宣纸是老的,墨、画料,均是老的,这些全是老的,毫无疑问,画肯定是老的。

凭自己的水准,实在分辨不出宣纸、墨、颜料更深更精的情况,只能回过头来再来分析认定,画,是否出自唐爷之手。

年少时听老师的传授,自己也研究过一些唐爷书画的风格。唐爷师沈、周,兼其所长并有创新,在南宋风格中融入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为画事,唐爷足迹遍布江、浙、闽、皖、川、渝等地的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故有吴地其它诗画家很少具有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既有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他又参合了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和元代的大家的长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山石的皴法丰富,多有短砍、长皴、顺笔、逆毫、方折、圆转等笔墨。林木、房舍、溪流等景物,穿插有序,密而不窒,杂而不乱,极富韵律和文人画秀润空灵的美感。墨色淋漓,又富浓淡变化。

根据对唐爷画技的这一些了解和印象,对这二幅画的线条、笔墨技巧,颜色特点作一一比对。双峰高耸,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水势平缓,微风盈波,层层叠叠,墨色淋漓……唐爷风格无疑。

此画只写“菊月酒后作”。那年“菊月”、与谁共“酒”?均是无解,这与唐爷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的习惯完全吻合……

“晋昌唐寅”,题款笔画平展厚实又不失灵动飘逸,极符唐爷个性。

难道这二幅画均出自唐爷手笔?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又是谁之作品,为何二幅一模一样呢?而且二幅又都是这样的山高水远,技法过人,功力深厚且都具历史沧桑之感……

我惊住了。

时间的脚步总是匆匆而过,仿佛不知疲倦般地迈着规律的步子,整整一个晚上,在我只眯了二小时外,其它的,都在察画中不知不觉地溜过,一不留神,东方便已透出亮色。未敢等天透亮,随着第一声鸡啼,我即起了床,再次拿起放大镜细细观摩起二幅画来。

纸质、年份、墨迹、字体、画技、装裱、功力,一样样细细地鉴赏、分析,但整整一天,仍未能分辨出二幅画有什么不同,自然更分不清二幅画是否唐爷或他人所为了。

因未能分辨出二幅画,根本没用中餐,晚饭也是草就,高精尖这草就之餐尚无完全下肚,老族长就来到了我的住处。与昨日不同的是,老族长不仅梳理了头发,而且穿着平时极少见的灰色长衫、虎头布鞋,不但是一副端庄的模样,还双手捧着一个很长的包袱,一股严肃虔诚的态势。

“我昨天交给你的二幅画,研究的怎么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