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国宝传奇
29621200000038

第38章 好事连连之奶奶心情

第九卷:福无双至今日至,好事连连连未来

第38章:好事连连之奶奶心情

当年三兄弟提议“千古命题”,用心血铸成了底本,留白处经文爷一、二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十全十美还多出一美,文爷在心中闪过丝丝自傲:功德圆满!可这心事马上又被自己否定:也许这就是上苍开眼,特意留下了自己来完成兄弟的心愿,也许是上苍考验自己,看看自己对兄弟的情谊。

兄幸不辱命!

文爷是虔诚地祷告、真心地倾诉、高兴地告知:瑰宝补圆、题议得全、兄幸不辱命、幸不辱命!

徐爷是完全地放开了,在瑰宝留白处提字后,完全从自己铸成的被封堵了二十余数年的桎梏中挣了出来,整个人都轻松似年轻灵活了不少,心灵、心情、心胸都无比璀璨,宛如新生。

袁爷是提完词后,被文爷奉为坐上宾,文爷、徐爷对唐爷诗、文、画之了解、收藏,统统向袁爷“开放”,几使袁爷如同“获得了唐爷轶事、作品之宝库”,直埋怨自己怎如此胆怯,对拜访文爷这样的大家总是心存忧虑,后悔不早点拜访,如能早日拜访,其“索引”必定更加圆满,其对唐爷作品刊刻之成果必定更加丰厚!

对三位爷来说,均可为是心想事成,好事连连。

古话说“福无双至”,这也是要看什么时候或什么环境的吧,要不,也不可能有“好事连连”这样的说法了。一但时来运转,这“福”绝对是有“双至”的,三位爷现时的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最圆的诠释,最真的说明。

但如从“现实”、“亲眼所见”这样严格的前提条件说来,三位爷的事例,毕竟还只是祖上口叙,我们后辈并未见其实。可现在还有更好的例证,那就是眼前的唐家奶奶、唐家奶奶的孙女、县文化馆乃至徐馆长、爷爷,也都遇到了这样的好事,这就完完全全是真实的例证了。

在唐家奶奶和孙女走投无路时,碰到了三婶子、爷爷、队长、连老太、徐馆长这样一大帮好人,终得渡过难关。

唐家奶奶牵肠挂肚用生命承担着的大事,终于完全放心地托付给了徐馆长、爷爷他们,实际上是托付给了县文化馆,那毕竟是政府行为了。徐馆长已作好安排,等积雪稍微消溶一些,便会直接开车到山村取回宝贝。徐馆长再三向唐家奶奶承诺:文化馆一定会精心保管、收藏,我们也一定会象唐家人一样,用生命来保护的。

关于只一点,经过对文化馆馆藏文化——特别是唐寅生前最后第二幅猛虎图的考察和对徐馆长、爷爷等人的深入了解,唐家奶奶已经完全放下心来。只要将宝贝托付给文化馆,自己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到西北找寻另半幅了。家族传承下来,那另一半只说是送到了西北,虽然有地点、有人名,但毕竟过去几十年了,相互之间也未往来过,甚至为了保密,都是人员往来的“单线联系”,平时双方连书信也未往来。这族长突然一走,对唐家奶奶来说,那一半的情况是一点信息也没有,带上这一半去西北,肯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也完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有了最好的结果,自己完全可能放开手脚找寻了。如果在有生之年能找到另半幅,将裁断的二幅放到一起重新复合,让宝贝重见天日,传承千秋万代,便足以告慰云哥、告慰族长、告慰唐家先祖了。每每念及此,唐家奶奶就感觉到:心就尤如花苞开放一样,会突然张开,甚至散发出馨人的芳香。唐家奶奶甚至不知不觉地搓动手指,好似要搓薄宣纸,拼接画面,复原画图似的。

搓着、搓着,在心里用力握一下拳:我一定要做到,决不放弃!

云哥、族长、唐爷!请护佑我吧。

唐家奶奶放开了最大的一件心事,长时期紧绷的神经一下放松下来。心情轻松无比,可以说,唐家奶奶与与爷爷一起从文化馆回爷爷家的路上,心底全是轻松愉悦的歌声在飞。走在路上,神清气爽、心情愉悦的唐家奶奶,只觉得天地间的一切,似乎都在透着欢乐,变得无比的美丽了起来。那满路的积雪,甚至因为积雪而压弯的那些东倒西歪的树木、翠竹所释放的,都是一个个美妙的音节,如五线谱一般,散发出阵阵无限美妙的音乐,自小就一直娴熟地欢唱的,那带着软软的江南民乐、水乡风韵的苏州民歌,禁不住打心底喷薄而出: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

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

水是丰收酒,湖是碧玉杯。

装满深情盛满爱,捧给祖国报春晖,

哎嗨唷太湖美呀太湖美……”

在这美妙的意境中还没想到,另一件喜事正在等着自己,正可谓喜事连连啊。

刚刚回到爷爷家门口,还未跨入家门,根嫂就突然出现在了面前,而且带来了又一天大的好消息:她娘家二婶那边明确表示十分喜欢唐家奶奶的孙女,十二分地愿意领养,更让唐家奶奶惊奇不已的是,根嫂二叔二婶不但自己赶了过来,还专门请来了那边的大队长和一位家族的长辈。

这时,几位正与奶奶、队长和小孙女开心地说笑着,小孙女也完全是非常高兴的样子,一点也没有拘束的感觉。

见爷爷和唐家奶奶一进门,几位马上站起来。

“想必这位就是她奶奶了。”

大队长毕竟见过一些世面,而且承担着“过继”的场面上的责任,见爷爷、唐家奶奶进入,便立即迎了上去。

“不经她奶奶同意,我们自己管自己就过来了,山里人实诚,也不懂什么大道理,还望他奶奶包涵。”

大队长上前握住爷爷的手,满脸含笑地对大家,特别是对着唐家奶奶说。

“谢谢,谢谢!”

还未完全回过神来的唐家奶奶只能一个劲地回答谢谢了。

奶奶连忙把大家劝到堂前的桌子旁坐下。

“她奶奶,听木根堂客回娘家说,您想找一户实诚的人家,将孙女过继?”

在山区,自己无子女,这子女“过继”也可以算是大事中的大事,毕竟要把过继来的孩子养大成人,自己的下半辈子要靠子孙赡养,“百岁”后要靠他们送终的。

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孔孟哲学”还是根深蒂固的,故“过继”时,尽管有大队长、生产队长这样一些场面上人,但实权最大的,还是家族中主事的长辈。见大伙都入坐后,根嫂二叔那边的长辈就郑重地提出了最中心的问题。山里人也确实实诚,没有任何的转弯抹角,直接就提出了问题。

“是的,我有对我们家属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必须要做的事,要完成那事,不但路远,而且困难重重,也许还有生命的危险。带着孙女,只能使她吃苦,还危险。所以,希望有好心人能够收留下我孙女,帮我把她养大成人。”

听了那边主事长辈的话,唐家奶奶愣了一下,但还是理顺了思路,明确地回答了问题。

“你是她奶,隔代的,不合这边的规矩,老朽能询一下其它吗?”长辈郑重其事地问。

听了长辈的话,身为大家闺秀、又深受古典文化熏陶的唐家奶奶马上明白了那长辈的意思。在闭塞的山区,特别是那个时期,尽管是很少有明确的“人权”这样的说法和体现的,但按相关的法律法规,那怕是乡规民约,自己确实是没有这样的权限的。能决定她这孙女“过继”大事的,只有她的亲生父母才有权。从民俗角度说:必须是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的人才有这个权限。

她父母?唐家奶奶立马感受到那边的长辈确实有学问,知轻重,也明白是对孙女负责,但这还是实实在在地击中了唐家奶奶的心中那闭塞的角落。她一方面确实打心底十分希望有人对孙女负责,将所有该做的事、该到的礼节都做的光光滑滑,不留一点遗憾;但另一方面,又确确实实有难言的苦衷。心中忍不住一酸,双眼微微泛红。

“我知道大爷的意思,可实不瞒各位,她父母……她父母,已双双离世。”

唐家奶奶强行忍住已差一点溢出眼眶的泪水,看一下孙女,缓缓地说:“孙女跟我实际并不是亲的,只是有唐家的血脉关系,我根本就没有生育过。婚后不久,我夫君就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当时为家属事宜离开苏州后,我一直生活在苏北。与小筠的爷爷、奶奶他们住在一起,小筠的爷爷是唐门的旁支。哦,小筠就是我孙女,我孙女大名叫唐筠。”

唐家奶奶说的很慢,似乎在竭尽全力拉开那隔断思绪潮水的闸门,又似乎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道路、还似乎在考虑应该怎样介绍更能说明这一切,更似乎在考虑既能说明白让大家接受,又不伤害到小筠。

“小筠出生不久,她父亲为保护在苏北参加土改的几位区政府工作人员,在带领乡亲与反动武装保安团的战斗中不幸中了保安团的黑枪离开了人世,是她母亲一个人把她带大的。可惜的是,她母亲也未能看着她长大成人,倒在了这场饥荒中。她母亲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央求我一定要带好小筠,将她拉扯成人,为唐家留条血脉,我真是对不起她们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