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世俗百态
29512700000034

第34章 重游八王寺

重游八王寺

前两天路过八王寺,有近百年历史的八王寺汽水厂已经被现代气息浓郁的林立高楼切割的七零八落,遗迹难觅了。倒是八王寺旧址上新建的大法寺让那些早已褪色发黄的记忆影像被激活,陡然变得清晰起来。眼前巍峨高耸的庙宇虽不是从前八王寺的模样,但他仍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俯身打开岁月的大门,让我想起几十年前这座古庙的模样和留在我记忆中发生在这座古庙周围的一些往事。

五十多年前,八王寺西墙下边有条窄窄的胡同,让人至今不解的是,胡同叫体育场里,跟那座庙宇没有丝毫的干系。记得小的时候每天清晨庙里都会响起钟声,那时少有汽车和工厂的噪音,那悦耳的钟声听来格外悠远绵长。儿时搞不不明白庙里为啥要在清晨敲钟,后来自作聪明地下结论是叫庙里的人起床呢。儿时的好奇心,常常驱赶着我们从一指多宽的门缝里往里窥探。敲钟的是剃了头发,穿着酱色僧衣的尼姑,女人怎么会把头发都剃光了呢?这让我们这些孩子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时常也会看到尼姑从庙门里出来买东西,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让我们这些孩子对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那时的庙宇已经不完整了,除了临街的正殿,院子里就剩下东西两座配殿和一座高耸的大殿了。大殿前面有几株古松,夏天从庙门的门缝了和偶尔打开的角门里看去,树干虬扎粗壮,在院子里会投下很大的一片阴凉。除此之外庙的后半部分被一家做纸箱的工厂占了,每天早上都有很多的人匆匆地从家门口过去从庙的后门赶去上班,庙里的静谧被机器的响声和人员的嘈杂声驱赶得所剩无几了。不过临街的那座正殿因为有着很宽的台阶,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玩耍最好的地方,至今想起来高高的台阶上阳光非常充足,闻着从幽深的大殿里飘出的松木发朽气味,再加上有暖暖的阳光照着有一种说不来的味道。

但这样的日子在我们的记忆里非常短暂。史无前例的**********飓风一样席卷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古庙仅存的一丝宁静被一伙带着红袖章的年轻学生带来的大喇叭扫荡殆尽。穿着酱色僧服的尼姑从庙里被赶了出来,那一副不苟言笑的神情曾经让我们产生了那么多的猜想,而现在他们提着自己的包裹神情落寞,谁也不知道她们去了哪里,又怎样打发日后的生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座并不完整的古庙在尼姑走后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那悠扬的钟声变成了工厂上班的铃声,从城市的各个角落赶来的工人被铃声催促着,脚步匆忙而凌乱。

很快那家做纸箱的工厂就占领了古庙的所有地盘,院子里的大殿变成了仓库,临街的大殿被拆掉盖起了厂房。古庙带着神秘感的角门也被拆掉变成了工厂可以跑卡车的大门。从那以后,生活中似乎失落了许多让人留恋的东西。

时间复印机一样重复着昨天的样式,单调得让人感觉不出有任何变化。然而,当居住在这条胡同里的人们终于接到动迁的通知时,那个噩梦般的年代远去了,于是一种对古庙说不清的眷恋,让人多了几许期盼。

终于,一座浑雄而又古色古香庙宇神奇地出现在高楼林立的小区里。一个晴天的中午,我轻手轻脚地走进庙门,同其他人不同的是,我仿佛是特意来会见一位失散了多年的老朋友。尽管已经找不到记忆中那座古庙一丝一毫的影子了。

由一万尊佛像组成的万佛殿空阔了然,香火缭绕中巨大的佛像安然地凝视着滚滚凡尘。来的人在虔诚地焚香膜拜。其实,一座由人类创造,供人们生活的城市不能只有高楼大厦,它需要绿色的滋润更需要文化的滋养。如果文化的积淀是一座城市的外衣,眼前的这座庙宇谁又能说,不是一枚不可缺少的纽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