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文人相轻
29493400000011

第11章 自取其辱

孟楼虽然不是什么即兴之才,但是从此可见是“怒气之才”,被这些人先是不公对待,又是瞧不起,心中早就憋着一把火,也是这把火,激发了他的灵感,他随手便是写道:“《春趣》:久盼华(通:花)阳绿亦欢,溪音鸟乐(yue去声)色盎然。江渚朔月山边阳,散便和谐纵趣谈。”

写完后,孟楼看了一眼还在凝眉苦思的袁彻夫,抖了抖手上的草稿纸:“我写完了。”

“写诗当儿戏,哼。”局长似乎认定了孟楼这个小毛孩子写不出什么诗作,看也不看便是冷嘲热讽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孟楼笑道。

“哼。”袁彻夫索性放下了笔,拿过了孟楼的草稿纸,瞪着眼睛看了起来。而孟楼也同时将视线看向袁彻夫面前的草稿纸,不禁勾出一丝冷笑,却见那张草稿纸上目前只写了两个字——“春风”。

袁彻夫的脸色一变再变,显然是被孟楼的诗才所惊到了,虽然这首诗算不上是什么好作品,但是贵在是即兴而作,袁彻夫是自己写不出来的。

“怎么样,袁老师,学生这首,是不是不入你的法眼?”孟楼冷嘲热讽的问。

“哼。”袁彻夫又是冷哼一声,说道:“这一定是你之前所写的,而且这个题太简单了。”

“简单,那你怎么写不出来?”孟楼笑问。

“我……我是想写出一个好诗来,比你的更好的诗。”袁彻夫气势弱了几分。

“哦,那袁老师的水平一定很高,那学生拭目以待了。”孟楼阴阳怪气的说:“既然袁老师水平那么高,那么一定不屑和学生用一样的词,一样的字喽。”

“那是自然……”袁彻夫话说到这里,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孟楼这首描写“春”的古诗,算的上是一首“俗诗”,什么叫俗诗呢?就是没有太多的创新,用词和描绘都是古人用过的,并且用的最多的,袁彻夫既然答应不会用这些字词,那么他就必须写出一首超凡脱俗的古诗来咏春了。

孟楼心高气傲,年轻气盛,很轻视袁彻夫,自然认为他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孟楼一向觉得,文人如果品德不正,就绝对写不出超凡脱俗的东西来。只能说孟楼这一次是运气好,赌对了,但是他的这个想法却是错误的,直至数年后,他遇到了太多太多品行不正确能写出优秀作品的文人,才会明白有一个词语叫“文人无行”吧。

“我……”袁彻夫面色更加的难看了。

“袁老师,快写吧。”孟楼笑着督促。

“被你打断了灵感,写不出了。”袁彻夫的性子自然是不会承认自己中了孟楼的圈套,也不会承认自己不如孟楼文采好,但的确现在的现状是自己的确短时间内写不出能比肩孟楼这首诗的作品,所以点头承认,但还是把一大半的责任推给了孟楼。

“好好好,您说什么我都认了,那您现在的意思是我们继续等您写完,还是判定胜负呢?”孟楼虽是如此说,但是却摆出了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姿态。

“那这场就算你赢了,但你胜之不武,谁知道这首诗是不是你以前听别人所写,然后照搬而来,“春”这个题材毕竟太广。”袁彻夫很是不服气的说。

“呵呵,人是你们找的,书是你们拿的,题是你们选的,现在我赢了,又说我胜之不武。”孟楼一脸鄙夷的看着这帮人,挥了挥手:“算了,如你们所愿,这局不算,你们重新选题吧。哦,对了,既然袁老师不擅长古诗,那么作歌作赋也行,毕竟歌和赋的文采在现代人看来要求能低一些。”

孟楼的话把袁彻夫说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孟楼这话意思很明显,自己降低点难度,让着袁彻夫一点。

然而版权局的局长和工作人员显然没有听出孟楼这话的深意,连忙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翻开来,经过一致讨论,选了“秦”为题。

不得不承认,“秦”这个字为题还是不错的,因为“秦”这个字,历史感远超文学性,对于袁彻夫这种看过不少书的人物,用“秦”去写歌赋应该会不算太难,而对于孟楼这个年龄还不如他们书龄的人来说,这个题却会很困难。

但是,版权局这些人,显然是高看了袁彻夫,低估了孟楼。

孟楼只是沉吟了五分钟,便是提笔写:“《短歌行——三秦》:天下王城,唯有三秦。山河壮丽,锦绣古今。英雄辈出,盛世雄风。悠悠千年,虎啸龙升。秦兵马俑,世界奇迹。唐大明宫,炎黄胜遗。

千里秦岭,七十二峪。巍峨华山,五岳之一。丝绸之路,开拓商机。梆子秦腔,传吼不息。小吃多样,味美色鲜。民风淳朴,待客不厌。古有文王,辉煌明君。现有诚五,再创功勋。三秦大地,恢宏大气。中华昌盛,从古至今。”

却看袁彻夫策草稿纸上,仍旧只写了四个半字“秦军过境”,那半个是个“虎”,孟楼估计写全了是个彪字。

“这把无论如何也算是我赢了吧?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帮我出名的人正好写过这个题?那他就是未卜先知了,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为何不自己出名?”孟楼对这首《短歌行》很有自信,虽然可能比不上那些对歌行体深有研究的人,但是怎么说也比袁彻夫这个门外汉要强吧?

袁彻夫再次停笔,看了看孟楼的作品,冷笑道:“那你去过三秦之地?见过那里的山河壮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孟楼反问:“李太白去过白玉京?”

孟楼的话,让袁彻夫无言以对,“白玉京”是古代传说中天帝的住所,如果袁彻夫硬要说李白去过,那就是走封建迷信的路子。如果说没去过,就自己驳了自己刚才的问话。

孟楼又道:“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袁老师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袁彻夫意识到自己落了下风,只得道:“行,这一把,我输了。”

听到袁彻夫认输的这般干脆,孟楼还有些诧异,但是细细一回味,便是问道:“这一把?什么意思?”

“一般笔斗都兴三局两胜,你赢一把又有何妨?”袁彻夫道。

孟楼有些佩服袁彻夫的强词夺理,道:“好,那我一会连赢你两把,看你如何说辞。”

袁彻夫显然就等着孟楼有此一言,笑道:“这就对了,不过刚才两次都是你定的文体,那这一把,是否该是我定文体了?”

孟楼闻言,心中一沉,莫非这家伙是想和自己比“学术论文”,自己再过十年,也写不出这种东西啊,这家伙不会不要脸到这种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