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组团游三国
2923600000360

第360章 五木 我一定要去

诸葛亮看着五木,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他。

五木的态度很坚决,他的眼神说明了一切,坚定、没有商量。

“邓兄,这次从排水渠潜入信都城,必定十分危险,邓兄不是惯拿刀枪的勇士,不可以身涉险。”诸葛亮只能讲些道理了。

“我说了,我要去!我的妻儿在城里,我必须要去!整个军营里,只有我在辽东呆过,我必须要去!”

“不可不可,实在凶险……”

“我知道凶险,但我还是要去,孔明,你若不准我去,我自己也要去!”

“不准去!这是军令!”诸葛亮急了,只得搬出军令。

“就算违了军令,斩了我的头,我也要去!”五木早已将一切置之度外。

诸葛亮向在帐内侍候的亲随递了个眼色,亲随会意,转身出了营帐。

诸葛亮再三规劝五木,但不会有丝毫作用。

帐帘一挑,王队和耿浩走了进来。

“二位先生可算来了,快劝劝邓兄吧。”诸葛亮把五木要求跟随偷袭队伍潜入信都城的事对王队和耿浩说了。

王队自然要规劝一番,也自然是没有任何作用。

诸葛亮、王队都无法说动五木,耿浩出马了。“我说五木啊,其实你完全没必要去,告诉你吧,设想从排水管摸进信都城的计划时,我就想好了,这个任务啊,谁都不许和我抢,计划是我想出来的,我是一定要去的!”

王队盯着耿浩,气得说不出话来。这都跟哪啊!让你来劝五木别去冒险,这倒好,五木还没劝好,耗子又窜出来了。

诸葛亮也傻了。“不行、不行,你们谁都不许去!”

“一定要去!”

“必须要去!”

五木耿浩反倒结成了统一战线。

方才是劝五木一个人,现在,来劝人的耿浩也成了被劝对象。诸葛亮和王队的头大了……

五木的决定不容商量,他惦记着城里的雪儿还有那未曾谋面的孩子——邓艾。

耿浩的态度也一样坚决,耿浩的理由也很充分:五木能去,我就能去!

而且,耿浩还有另一个充分的理由:自己在探险队担任探路人,无论是身材、经验都非旁人可比。

耿浩说出这个理由,连王队也不得不承认耿浩很合适。

“要不,我和你们一起去?”王队的立场也开始变了。

诸葛亮懵了,再这样下去,这哥几个岂不是都要掺合进去?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推脱,这件事即使自己同意也没用,毕竟周瑜才是前线主帅,要他同意才行。

“我去找大都督!”耿浩说完,拉起五木就走。

周瑜在自己的营帐中,正为派谁从排水管潜入信都城发愁。

耿浩主动请战,又声称自己熟悉破拆、扩张器具。

周瑜素知耿浩心思机敏,而五木又是从辽东出来的,这两人带队,的确合适。但这次毕竟是打仗,两人都没有带兵的经验,必须有合适的带兵人才好。

周瑜正犹豫着,甘宁进了营帐复命:“大都督,某已按都督吩咐,挑选了五十名身材短小、机敏灵活的兄弟,大多是甘某在长江上的兄弟。”

周瑜点点头。

甘宁走到周瑜近前,低声问道:“大都督挑选这样的兄弟,是否有暗中潜入城内之意?”

周瑜点点头。

甘宁后撤一步,躬身叉手:“甘某请命带队。”

“哦?”周瑜眼睛一亮。

甘宁是长江水贼出身,浪里来船上走,干这种买卖,最要紧的就是要灵活多变,甘宁机智勇猛,选的人又多是其水贼弟兄,有他带队,周瑜放心了。

……

大战当前,没工夫犹豫。

周瑜当即下令,由甘宁带队,耿浩五木随行,带领五十名精干勇士,准备通过排水管潜入信都城。

需要准备的事情还很多。

首先,五木耿浩要训练全体队员熟练掌握新打制的扩张破拆器。按耿浩的意思,这东西有一两个人掌握就行了,但五木建议还是多些会用才好。

“一旦……”五木没有多说,耿浩也明白了。从排水管潜入,风险极大,这五十多个勇士,没准谁会丢了性命,多些人掌握工具的用法的确稳妥。

其次,这次行动还要解决一个问题——恶臭。排水管道,里面流淌的是整个信都城内的污水,必定恶臭难当。五木和耿浩给每个勇士配备了棉花和绢帛,棉花用来塞住鼻子,以防恶臭刺激。绢帛是五木和耿浩精心挑选的,既透气,又能有效防止泥污吸入口鼻。

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东西——石油。既然要进城放火,石油一定要带的。五木、耿浩等搜集了几十个大水囊,全部灌满从新野带来的石油,每名队员携带一支。

除了这些,还要准备兵器。排水管内空间狭小,大型兵器不适合带入,每名士兵都配备了趁手的匕首、短刀。五木和耿浩也琢磨着该选件合适的武器。五木在军械库挑了把精致的匕首,轻巧、方便,转头看耿浩,却见耿浩拎了把短把锤子。

“你拿这东西干嘛?”五木问道。

“匕首短刀拿着不压手,这个东西沉,握在手里,心里踏实。”耿浩笑嘻嘻答道。

“你是不是心里怕了?要是怕了,你还是别去了,别到时尿了裤子。”

“切!小瞧人是不?到时,看看谁有种。”

两人正斗着嘴,有侍卫跑来喊两人,王队让他们赶快回去。

两人一进营帐,发现帐内坐着一人,身材矮小,袍服宽大,满头乱蓬蓬的黑发黑须。

五木张着嘴楞了半天,叫道:“左老道?!”

此人正是左慈。

“你咋跑来了?”五木十分诧异,“你、你、你的头发咋了?”

没等左慈答话,耿浩叫道:“你焗油了?”

难怪耿浩有此一说,左慈半百的年龄,几年前,须发都已花白的,这几年不见,怎么反倒都变黑了?看来,这左老道还真是有些道行啊。

“天下如此之乱,老道我岂能坐视不理?”左慈笑呵呵站起来,盯着五木耿浩不停地看,嘴巴慢慢张开,“你……”

“有灾啊……”五木耿浩不等左慈说,先抢答了出来。

“呃……”左慈被抢了台词,嘴不停嘎巴着,“你们还好吧?”

这老家伙竟然换了句台词!

五木已有近两年没见到左慈了。

两人在天柱山上一起呆了近半年,虽然每日拌嘴吵闹,但那不过是玩闹。今日见到左慈,五木感觉很是亲切。

客套几句,问起左慈的来意。

左慈说,近年星相紊乱,预示天下大灾,果然在河北应验。此番北上,就是想在河北做斋醮,为天下苍生禳灾祛病。到了濮阳,见到华佗张仲景,听说五木等人都随大军到了信都,便来看看大伙。

故人相见,当然高兴。

请示了周瑜诸葛亮,队友们设了个小小的酒宴,招待左慈。

席间,左慈拉过耿浩,低低和他说了几句。耿浩脸色一变,但随即便装作没事的样子,招呼大家喝酒吃菜。

五木再三感谢左慈后,又端起一樽酒:“左老头,我还得敬您一杯,有件事,你务必得帮忙。”

“好说好说。”左慈眼珠转了转,道:“你不会是让我帮你照顾那个山鬼吧?!”

“咦!”五木大惊,他的确是这个意思。自己要随小分队潜入信都城,此去凶多吉少,五木害怕自己没机会再回来,但五木不怕,他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要说放不下的,除了雪儿和孩子,就只有那相依为命的小猴子了。

“你一定要答应我,把它带回天柱山吧,那是它的家。”

左慈默然。

五木知道,左慈始终不待见小猴子,一直认为它是传说中的山鬼。

五木还想开口相求。

左慈却先开口了:“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