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苏联那些事
2922600000008

第8章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亚三在外交上可谓是风风光光、一呼百应,但是国内的形势还是让他闹心。他虽然通过各种政策加强了政府的专制,但是民众已经觉醒,不会再让沙皇和贵族们胡作非为。各种地下活动在积极的展开,而且最让亚三痛恨的革命意志党还是搞暗杀,只不过这回暗杀的对象变成了亚三。

暗杀亚三的事情我得具体说一说,虽然这件事情本身不太重要,因为沙皇都习惯被人刺杀了,但是这件事情所产生的后果却直接导致这个专制王朝的覆灭,并且也成全了一个伟大的不能再伟大的人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在圣彼得堡大学的物理系有一个学习特别好的学生也叫亚历山大,只不过人家姓乌里扬诺夫。这个人爱好研究问题,他除了去图书馆看书之外还研究蚯蚓,虽然很让人不解,但是人家就觉得有意思,就是爱研究。由于他家庭条件比较好,暑假也不用去勤工俭学,就呆在大学里,天天早起,干嘛啊?研究蚯蚓。大清早蹲在地上就是看,边看边记录。最后人家写出一篇有关蚯蚓的论文,虽然我没看到这论文的内容,但据说这篇论文在大学竞赛中获得金质奖章——真是人才啊!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问,说这些和暗杀亚三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要拿蚯蚓勒死沙皇不成?当然不是!研究蚯蚓只是他表面上的爱好,他还有一大爱好就是研究炸药,而且他还有一个很秘密的身份——革命家!

这下就和暗杀亚三联系起来了——他是一个会做炸药的革命家。

亚历山大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一个从事暗杀沙皇的小组。话说这个小组有了暗杀亚三的想法那就得开始行动。二月份的时候这个乌里扬诺夫制作了一些金属爆炸物和用于制炸药的硝酸和白炸药等,还做了一些铅弹;有人拿来一些白铁的圆柱体,亚历山大将其中填满了炸药和浸过士的宁(一种化学毒剂,后来有人据此认为乌里扬诺夫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位试图用化学武器来从事“恐怖活动”的人)的子弹等。这个号称历史上第一个用化学武器的家伙胸有成竹,以为杀掉亚三不成问题。

化学武器做好了,得和同伴们互换消息啊。同伴在远方怎么办,就得写信。可这一写信麻烦了,那时候的信可没有黑莓公司电子邮件那加密的功能,就是通过邮局。而当时沙皇为了监视国内事态已经严格监控全国人的往来书信。管你是写情书还是报家丧,内容必须被沙皇的人检查一遍,合格之后给你拿浆糊沾上再邮寄出去,所以那时候你收到信的时候信封都是被动过的。乌里扬诺夫的信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这信没有被毁掉,而是在检查之后邮寄了出去。这帮间谍也不傻,他们得掉到鱼。

2月28号那天,乌里扬诺夫的同伴们拿着秘密武器来到亚三一会将路过的大街上溜达,炸药被夹在一本被掏空的书里面,就等着亚三一过来就炸死他。亚三马上就要来了,这几个小子激动的直蹦,心想马上就要改写历史了,马上就要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了。亚三骑着马渐渐过来,就当他们举起炸药要扔的时候一群警察冲出来将他们拿下。

他们被拿下了,和他们有书信往来的、而且是主谋的乌里扬诺夫当然也逃不掉,一并被捉拿。

俄国的法令没有咱大清朝那么严格,欺君之罪不至于就斩首,但是你这刺杀沙皇也太过分了,不灭你九族就算是开恩了,所以死刑是必须的了。不过当时很多开明的大臣替这些“刺客”求情,说:当家的,不能杀啊,这些人都虽然要行刺你,但是你把他们一杀就是以牙还牙,你要是不杀就是以德报怨,你人缘本来就不怎么好,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来得民心啊,你说你怎么办吧?亚三一听,也是这么回事,我得给这些革命党留点好印象啊,让他们感动,不然这三天两头行刺你谁能受得了。于是亚三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要求他们主动忏悔,忏悔的深刻便可饶他不死。但有五个人一点面子都不给亚三,坚决不忏悔,其中包括乌里扬诺夫,而且他在行刑前还留下了这样慷慨激扬的一段话:“实际情形已经弄清,很准确,我不否认。因此,辩护权仅仅用于陈述我的犯罪动机,也就是讲一下我的思想过程。我可以说,这是我少年时就有的对整个制度朦胧的不满情绪所致,这种情绪越来越深入到我的意识中,使我产生了这个信念。亚三听到这话当时就爆发了,这样的人不杀迟早是个祸害,给我杀!亚三一句话,这五个人都被绞死了。要说这乌里扬诺夫太爷们了,太血性了,他深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俄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吾始”。当然,这段话是谭嗣同在临死之前说的,我把“中国”更换为了“俄国”,用在这里正合适,我觉得谭嗣同就是俄国版的乌里扬诺夫,那五个俄国哥们就是中国版的“戊戌六君子”。这不是巧合,在追求进步和自由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国界。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有人又要问了,不就是杀死五个革命党吗,有之前你说的那么重要,那么影响深远吗?当然,那个慷慨激昂的人叫做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倒不是很有名,不过他有一个猛人弟弟,叫做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亚三杀死了列宁的哥哥。

当时列宁还是个中学生,一个富家子弟,当时可能梦想着自己成为一名画家或是音乐家,但是当他知道自己那个果敢坚毅的哥哥因为革命而死在亚三的手中时,列宁心理暗自下了决心,他对自己的母亲说:我必须走另一条路了!

好吧,就这样,沙皇的噩梦来了!

列宁是后来的事情了,这时候他还只是个中学生,咱接着说亚三。

这亚三自从被暗杀过之后啊,状态就一直很低迷,一个是因为害怕,整天提心吊胆,再一个就是有点伤心和不解,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把俄罗斯治理的如此的强盛,为什么自己的臣民还要刺杀自己?这也没办法,一个长年累月在皇宫里面呆着的人怎么会知道老百姓的所需所想,我想只要有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当面问他:外交能当饭吃吗,军队能用来给我们耕地吗?只要这么一问他当时肯定傻。

高处不胜寒,高处的孤家寡人更是悲惨,就这样,亚三带着疑惑不解和悲愤一蹶不振,整日不理朝政。这样一来,手下的贵族官僚们就更加猖狂了,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俄国的状况就是那样了,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但是还得继续说亚三,不给他说死也没法交代后面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