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苏联那些事
2922600000004

第4章 侵占大清

在1879年,俄国的第一个发电站投产,圣彼得堡开始了电气化的时代。

在科技文化方面,有一个人我必须提一下,虽然我很恨他,但是他的确很伟大。那就是让我们在深夜中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解而恨得咬牙切齿的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德米特里门捷列夫。想想,在那个科学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竟然能如此深入的了解微观世界并发现其规律,真的是很牛。但是这个重大的发现也有赖于在亚二改革下,对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

我要强调的是在这一时期亚二关于文化教育的改革,像什么开放博物馆、剧院、动物园之类的事情都是小事,最主要的是自1863年起俄罗斯的大学获得自治,学术氛围逐渐转向自由化。从1864年开始,中等教育机构开始面向全社会接收学生,改变了此前只接收贵族子弟入学的做法。此外在这一时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大批艺术、医学和教育方面的社会团体,出现了第一批社会慈善机构。我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因为这个为以后的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炸弹。之前都是富人子弟读书,读了书有了文化,回家继承老爸的财产,继续享受富裕生活。所以,这一部分人有吃有喝,是希望社会稳定的,也是支持封建制度的中坚力量。但是穷人读了书,有了理想有了抱负之后就不能回家继续种地了,他们得研究如何改变自己乃至全国穷人的现状。怎么办,变革呗!所以,这些人才是社会中最不稳定也是最危险的因素。当然,我这话是相对于沙皇来说的。还有一点就是社会团体的出现,就好像大学的社团,什么双节棍社团、街舞社团、创业社团,但是那都是小儿科,为了卖点双节棍或者衣服帽子啥的,为也受过骗。但还有很多社团是想救国人于水火之中的,甚至有些极端的社团就是以杀死沙皇为目的的,他们以为杀死亚二就可以改变现状。所以,我认为这个事情对教育和文化的开放是日后导致沙皇王朝覆灭的很重要的一点。

在这个时期,俄国也加强了向外的扩张。说到这里有一个名词我不得不提一下——“大沙文主义”。这个词咱们应该都听说过,但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大沙文主义是沙俄政府推行的压迫各非俄罗斯民族的政策,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认为:“专制”是俄罗斯完整、巩固、强大和尊严的基础。没有它,俄国就不能存在。俄罗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领土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只能“统一”进来,不能分离出去。“民族”只是指大俄罗斯民族。俄罗斯民族是优秀民族,只有它才能在国家中享有统治的权利。“异民族”是“历史废物”(你看这话说的,也太伤人了),注定成为统治的对象。“东正教”是从精神上掌握了俄罗斯民族的真正宗教,它确立和巩固了上述俄罗斯民族固有的特征。“专制、正教、民族”原则是俄国教育大臣C。C。乌瓦罗夫1833年在致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奏折中首先正式提出的,但这种思想的存在却要早得多,从16世纪起,俄国的全部历史就充满着争取确立这些原则的斗争。大俄罗斯主义者凭借直接暴力,扩大俄罗斯的统治范围;只承认一个政权,即沙皇专制,一个宗教,即东正教,一个民族,即俄罗斯民族。一切异教徒、反专制分子和异民族都遭到宗教、阶级和民族的压迫,从而使俄国成为“各族人民的牢狱”。当时,俄罗斯人民同盟纲领还规定:必须充分发挥与俄国正教会血肉相连的沙皇专制制度的权力;保证俄罗斯民族占统治地位,保证纯粹由俄罗斯人组成国家杜马,并使之成为沙皇的主要助手;革除一切反对沙皇专制政权官吏的职务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政策即被废除。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朝历代的沙皇们都穷兵黩武,喜欢搞扩张的原因了,他们的思想里都受到“大沙文主义”的控制。

说到俄国的扩张我还是比较气愤的,因为亚二在有文化还是改不掉帝国主义的思想,他当时把魔爪伸向了中国,而且用的还是趁人之危的下三滥手段。大家都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是谈“外”色变啊,那慈禧太后真是被外国人打怕了。那个时候焦头烂额的清政府只要看到是大鼻子蓝眼睛的,也不管是哪国人了,只要提出要求统统满足,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只要能保住大清的统治让他们干什么都行。据说当时有一个非洲那边什么鸟不拉屎的小岛国,估计是穷疯了,又听说中国又有钱又好欺负,于是十多个人划几个独木舟就来了。见到皇帝张嘴就要白银一百两,估计他们真的是没见过银子。当时皇帝懵了,也不知道这几个长相怪异的外国人是在开玩笑还是动真格的,最后给了他们二百两银子就当是可怜饭的了。这帮岛民一看白花花的银子吓傻了,心想大清还真是好欺负,要一百两却给了二百两。岛民们高高兴兴的划着独木舟回非洲了,他们憧憬着用这笔巨款来发展国民经济。这事情倒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可见一斑。

亚二当时也就是看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对其威逼利诱,在1858—1960年先后与中国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并把远东总督府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说符拉迪沃斯托克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熟悉,但是说到它的另一个名字海参崴大家就知道了,那就是被俄国人强占的。海参崴是战略意义极其要的港口,当时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现在一提到所谓的“第二岛链”就知道了,如果当时海参崴不被强占,那就是我们中国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如果不被强占那现在也就没什么“第二岛链”的说法了。最最可恶的是,他把海参崴改成了一个令中国人感到耻辱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统治东方。杀人诛心啊!所以以后大家有机会去那旅游就别兴高采烈的对别人说:“我去符拉迪沃斯托克”啦!

当时亚二也加紧了在其他地区的扩张,包括将波兰和高加索变成了自己的省、占了中亚地区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得了土耳其的大片领土并且得到了黑海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