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苏联那些事
2922600000034

第34章 大恩人

不尔食为克的恩人

话说这不尔食为克也被抓起来了,列宁也被赶走了,临时政府本以为可以安静几天,可他们太不得民心了,被逼无奈这届联合政府又下去了。就这样,5月18日成立的联合政府,7月末就下台了。八月初有建立起一个以孟食为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为主的新内阁。这回李沃夫也不是首相了,换成了克伦斯基。话说这克伦斯基经历过前几天的军人骚乱之后,深知掌握强有力的军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于是就任命他的亲信——年仅47岁的科尔尼洛夫为俄军总司令。

这个科尔尼洛夫47岁就当上了俄军总司令,依靠的是自己英勇的表现和杰出的才能,但成名太早的人难免会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科尔尼洛夫就是这样人,擅作主张,说一不二,有时候连克伦斯基都拿他没办法。

在当时,前线士兵开小差的现象十分严重,常常是当晚营长点名人还全,第二天一看,就剩一个班的人了——营长变成班长了。我一点都没夸张,据统计1917年前线开小差的士兵达到100万之众。这些人有一部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是还有更多的人来到了首都彼得格勒,为啥啊?在首都一不高兴就可以游行,不用担心在被抓回去当兵。所以首都的逃兵越来越多,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从前线回来的逃兵都拥有一样东西——抢。这些人常备称为“拿枪的人”,他们绝对是一群革命性强并且十分有力量的群体,他们比那些工人更期望和平,况且他们手中的抢比工人手中的扳手和锤子更有用。他们也成为日后十月革命中最主要的力量之一。但是科尔尼洛夫则认为这些人极大的破坏了彼得格勒的社会治安(实际上也是这样),并且认为如果这些“拿枪的人”如果和不尔食为克搅合到一起那后果将十分严重,事后证明他的猜测都是对的。但是咱说个这个人总爱擅作主张,什么事情也不和人商量。他这刚觉得事情不妙就下令大军压上,驻扎到彼得格勒城外,准备随时应对首都内可能发生的意外——这一切都发生在临时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

话说这克伦斯基脑袋转的比科尔尼洛夫慢半拍,当他发现首都将受到“带枪的人”和不尔食为克威胁时变给科尔尼洛夫下命令,叫他赶紧调集部队来彼得格勒城外待命,可人家科尔尼洛夫得意洋洋的说他早就到了。按理来说克伦斯基应该高兴,高兴自己任命了一个这么有先见之明人做司令,可是他转念一想:你是什么意思?我没命令你你就把大军给我调过来了,平时你擅作主张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回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大兵压上,准备随时来颠覆临时政府,取代我的位置?

克伦斯基越想越害怕,越是立刻下了一个命令,解除科尔尼洛夫俄军总司令的职务。命令下完了,克伦斯基还是坐立不安,心想他是下令解除科尔尼洛夫的职务,但是军权完全在他的手中,他要是不听话怎么办?于是克伦斯基又下了第二道领命,宣布科尔尼洛夫有叛国罪,立即将其逮捕。

科尔尼洛夫正在兵营里洋洋得意的,心想他克伦斯基也没啥了不起,我大兵到都来一个星期了他才让我来,智商根本没有我高。可是紧接着两道命令下来,一个是解除自己职务一个是宣布自己叛国。科尔尼洛夫当时就懵了,心想这怎么回事,我对国家忠心耿耿你克伦斯基却说我叛国,你这是赤裸裸从埋汰人。老子我反了!于是科尔尼洛夫决绝辞职,并且呼吁所有军人团结起来推翻临时政府,引导国家走向胜利。

那边克伦斯基一看科尔尼洛夫反了,差点没吓尿了,为啥啊?他手下没有兵啊,就有点警察管啥用,科尔尼洛夫那大兵在握,要想攻进彼得格勒都用不了一顿饭的时间。没办法了,赶紧呼吁吧,呼吁军队不要被科尔尼洛夫所的妖言所迷惑,叛国是人心所背的事,俄国人民不会答应的,俄国人民也不会同意一个军国的,民主国家才是王道。一顿心理战之后库伦斯基还是心理没底,因为他也不知道军队那边会有什么反应,无论如何没有兵是不行的。忽然他想到了一步险棋——最能打的人是不尔食为克,那些人都被我抓起来了,与其让他们在监狱里浪费粮食,不如让他们出来打仗。克伦斯基也知道这些不尔食为克不是善类,但真是实在没办法了,所以只能走这步险棋,下令放了所有的不尔食为克。一下子彼得格勒的武装队伍多了起来,一个个精神矍铄,大有和彼得格勒工存亡的架势。这下子克伦斯基高兴了。紧接着从城外又传来喜讯,说科尔尼洛夫被抓了。原来是科尔尼洛夫的手下在克伦斯基的政治攻势下败下阵来,绝对抓了科尔尼洛夫,一来可以避免战争二来可以立个大功。

科尔尼洛夫被抓了,彼得格勒从危机解除了。话说这个科尔尼洛夫真的要谋反?我觉得未必,他要是想谋反为什么要在彼得格勒城外呆上一周,凭他的实力两个小时时间就能推翻临时政府。有人说,他可能没准备好呢。没准备好为啥要提前那么早就大兵压境,这不明显是让人怀疑他吗,科尔尼洛夫智商很高难道会做这么傻的事情?

无论如何科尔尼洛夫危机是平息了,但是克伦斯基却还是一筹莫展。为什么啊?因为不尔食为克在此次危机中立了功,虽然没有正式公布,但政府已经默许了不尔食为克重新成为合法的党派,并且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强硬的不尔食为克取代了很多右倾党派的位置,他们在公会联合会、公会、苏维埃和地方政府机构中的人数都有所增加,到了9月末,他们已经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里取得了多数席位。而到了十月革命的前一周时间为止,全俄联合大会167名代表中不尔食为克的数量就找到了96人,可见其势力发展之快。

这个科尔尼洛夫危机改变了彼得格勒政治力量的格局,为十月革命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列宁应该感谢这个俄军司令,不然他的同志还都被关在监狱里面呢。

这马上就要到十月份了,不尔食为克马上就要夺权了,那从九月份到十月份又发生了啥呢?首先说,这一个月中政府又换了两届,算上之前的那三届总共就是五届了。从二月份到十月份竟然换了五届政府。刚开始政府换届的时候老百姓们还挺惊奇,奔走疾呼:号外号外,政府换届啦,现在是联合政府啦!到了后来老百姓都不爱看了,早上起来边刷牙边问:今天政府换届没?是哪届啊?

这政府虽然换了五届,每届的组成也都有却别,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办实事儿,毫无作为。所以到了最后老百姓都对政府都失去了信心,把这些事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实际上,就是在十月革命的头两天,临时政府还张罗换届呢,成立第六届政府,可是没等选人呢就被不尔食为克给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