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苏联那些事
2922600000013

第13章 多数派

有人不明白了,竟然把一个党派的总部安排在报社,有点委屈了吧。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当时《火星报》可谓是社会民主党政治思想和力量的源泉,在那个年代人们都吵着要革命,但是如何革命,革命之后要干什么?不能说咱看着沙皇不顺眼就推翻它,推翻之后不知道干嘛了吧,归根结底需要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可革命不是你几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大理论家就能革起来的,要需要人民广泛的参与。那个时候,没有广播和电视,没有电话和网络,怎么能启发全民啊,口口相传那估计几百年也革命不了,那就只能靠当时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报刊!要问社会民主党对这个《火星报》重视到什么程度,看看这报纸的主编就知道了,首先两位就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还有以后要提到的马尔科夫和托洛茨基。普罗汉诺夫不用介绍了——俄国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列宁更不用介绍了,苏联第一任领袖,日后有组织了第三国际。马尔科夫是当时列宁平起平坐的,甚至得到更多人拥护的孟食为克的领导人。托洛茨基更是狠人,他日后成为了苏联红军的缔造者,党内的二号人物。所以这个编辑部里各个都是狠人。《火星报》当时在报纸上宣传马克思主义、反驳异己观点是政党最主要的任务,因为当时类似于社会民主党之类的政党都处于起步阶段,做好宣传赢得支持是首要任务。实际上,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大家会看到,俄国革命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搞宣传,甚至到1905年革命,沙皇答应放弃一部分皇权,同意组建杜马时都没有发生战争,甚至没有什么伤亡。为什么啊,宣传搞的好,根本不需要打仗,军队直接被宣传队伍拿下变成了革命军队了。但这都是后话了,总之那个时候各个政党根基不稳,也没有能力组建自己的军队去推翻沙皇的独裁统治,只能靠各种宣传来争取同情和支持。

咱再多说说这个社会民主党,因为他就是苏联***的前身,咱得多了解了解。话说这《火星报》编辑部也有分歧,出现了“强硬派”和“温和派”,矛盾最大的就是两个最主要的编辑列宁和马尔托夫。1903年在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两人就党章的第一条,即党的组成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列宁认为党组织必须阶级分明且十分明确,不能让什么人都入党。政治背景不好的、不写入党申请的、不发誓遵守党的秘密的完成党的任务的,特别是不交党费的都不能入党。当然,以上内容有点我自己的见解。反正列宁认为想入党前提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层层选拔并且忠于组织忠于党章。而马尔托夫则认为要建立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各种人都可以入党。咋一听大家可能都会同意列宁的看法,本来嘛,一个政党的党员就要严格挑选,不能鱼龙混杂。是啊,这也是我的第一反映,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想定式。但请大家仔细想想马尔托夫的想法毫无道理吗?他们争论的表面上看是关于入党人选的问题,实际上是关系到党内结构的问题,更直白点说就是关系到党内是否专制的问题。如果按照列宁的方法建党,那么这个政党以后想必会成为一个组织严谨、纪律严明的政党,随之而来的就是党内的专制,就好像军队一样,长官说什么你就要做什么,不需要你去想。而马尔托夫的建党理念就是吸收不同阶级的人入党,这个政党中有代表不同阶级的看法,使这个党更加的民主。说的通俗点,列宁的想法就是:我一个人说的算,大家需照办。而马尔托夫则是:大家说的算,有事商量着办。在这次会议上列宁的“强硬派”和马尔托夫的“温和派”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挣得难解难分。最后怎么办,看普列汉诺夫的呗,这老爷子是领袖啊!最后老普头倾向于列宁的“强硬派”,结果列宁在这次会议上占得先机。列宁从此便称自己的“强硬派”为“不尔食为克”。说到这里我必须解释一下,大家可能早就知道“不尔食为克”这个名词,总在电影中看到,觉得这个名词又崇高又神秘。崇高是因为电影中总喊:“苏联不尔食为克为我们带来了前进的方向!”神秘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不尔食为克”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不尔食为克”就是俄语中“多数派”的意思,列宁这么说是想告诉世人他们是党内的大多数,他们才是正统的社会革命党。列宁不但叫自己“多数派”,还送给了“温和派”一个名字,叫做“孟食为克”,大家能猜到,就是“少数派”的意思。这次会议的失败让马尔托夫很是郁闷,不但没有得到老普头的支持,还被人扣上了“孟食为克”的帽子,真是郁闷至极。

这不尔食为克成了多数派,更增加了列宁的信心,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便不遗余力的通过《火星报》宣传自己政治思想,增加不尔食为克的力量和人员,积蓄力量并且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说完社会民主党,咱在简单的说一下社会革命党。一听这名字就会感觉到他们的革命性比较强,实际上他的革命性比不尔食为克还要强。不尔食为克被称为社会民主党的强硬派,可照比社会革命党那是差的远了。空口无凭,我告诉你他们的前身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社会革命党的前身是民粹主义者和之后的民意党。也就是亚二、亚三那个时候成天刺杀沙皇的人——够具革命性的吧!其实当时社会革命党的影响力要比民主党大很多,他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小资产阶级政党,人家立足于国内,自然有地利。而社会民主党由于受到通缉,总部在国外,虽然有秘密武器《火星报》,但是那也是违纪的刊物,想要带到国内必须小心翼翼的藏在帽子里或者内裤里才行。所以两党在影响力上的差别可想而知。革命党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善于鼓动农民,他们认为农民才是最具有革命性的群体,所以推翻沙皇专政统治要依靠农民,强调实行土地社会化。所以,在当时,社会革命党的这些政治理想受到了很多人,特别是人数最多的农民朋友的欢迎。在他们的政治观点中,根本不承认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区别,不承认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大家看好最后一条,“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是不是面熟?对,这正是社会民主党中孟食为克的想法。两党在政治思想上截然不同,却在某些地方找到了共识。最戏剧性的是,在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之后,孟食为克竟然同社会革命党成立了临时政府,并得到了当时民众的支持,孟食为克实际上成为了多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