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4
2921800000024

第24章 八月(1)

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

8月4日,1839年订立的一项国际协定确立了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德国有意破坏这一协定,因为德国人相信比利时会站在法国一边。德国向比利时发出最后通谍,要么让德军借道比利时过境,要么进行战争。比利时拒绝回答。本月2日,德国向比利时宣战;今天开始入侵。

比利时国王艾伯特立即向英国求援。英国遂向德国警告,要求德国遵重比利时的中立,否则英国不惜一战。德皇回绝了这一要求,因为他不相信英国人真的会为“一张废纸”(指1839年的协定)而流血,今天,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五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战争拨款,并对德宣战。

比利时军队在英法支援下奋勇抗敌。经过两个星期战斗后,比利时终于投降。

8月15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今天正式通航。这条水道费了30多年时间开凿。1879年,曾经建造过苏伊士运河的李西普开始在这里动工。李西普破产以后,美国政府在1903年3月获得了修建权,巴拿马政府并同意将巴拿马运河两岸部分领土的主权转让给美国。这条运河长80公里,宽90至300公尺,配有3个闸门,可以调整20公尺的水位差距。利用巴拿马运河,纽约与日本之间的海上航程可以缩短7000海里。

战争在欧洲两条战线上突然爆发

8月。这个月,战争席卷了欧洲大陆。德国总参谋长艾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伯爵已对军事计划研究了多年,一旦欧洲发生战争,以供他的政府需要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时应用。这条策略是在两条战线上向敌人进攻。现在,施利芬的计划已被起用。

7月31日至8月1日之间的午夜,德国大使庞尔塔利斯伯爵提出了威廉二世皇帝的最后通牒,如果俄国在12小时内不停止在奥地利领土附近的4个地区内动员军队,德国将下令总动员。在那12个小时内已经从混乱的夏季得到加热的民族情绪在俄国达到疯狂的程度。沙皇尼古拉拒绝让步,相反,命令400万军队处于譬戒状态,以防可能发生的德国的进攻。因为不这样做将招致灾难。到了限期时,德皇对俄国宣战,并向欢呼的德国群众高声喊道:“让你们的心脏为上帝而跳动,让你们的拳头落在敌人身上。”从那时起,欧洲已坠入血海之中。

在触怒俄国人时,德国曾问法国在这场德俄冲突中能否保持中立。法国回答说“她将考虑她自己的利益”。为了对德国的突然袭击做好准备,勒内·维维亚尼总理命令动员法国武装力量,并在象征性的政治换班中任命德国的死对头奥菲尔·德尔卡塞为国防部长。

德皇宣战后,俄国迅速地于8月2日入侵了德国,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控制了一些铁路车站和埃德特库南城。沙皇尼古拉对德国的挑衅十分惊恐,他发布了措辞强硬的声明,保证“俄国人将团结一致,合力击退敌人的傲慢进攻”。

尽管在东线已开战,当推进的俄国人向普罗斯特、东替鲁士的德军开火时,第一大回合在法国进行。德军从两条战线上跨过法国边界,一处在卢森堡附近的西南部入侵,另一处在东南部的南锡附近入侵,2万名德兵从那里涌过边界。这次侵略没有正式宣战,因此,在几小时内,施利芬的计划就得以实现:两条战线,一条在东部,一条在西部。

德军8月3日对俄国入侵的反应是侵入他们的领土,占领琴斯托霍瓦、本德和卡利什市。同时,德皇的军舰炮轰了俄国海军军港,波罗的海岸的利鲍,使之成为一片火海。然而,在俄国,德军的最初进攻基本上是防御性的。德国的9个师要对付俄国在西北部的22个师。德军从1870到1871年的战争中认识到俄国军队需要3:1的军队优势;运送部队的铁路设施在德国这边十分方便,而在俄国那边就困难些了。这个计划要尽可能多地把俄国士兵和武器从奥地利前线转移开。奥地利已完全介入了战争,于8月6日正式向俄国宣战。

8月末,8个国家的1 700万人卷入了众所周知的全欧洲大战,战争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德国人开进中立的比利时和法国

8月。在本月,德军入侵比利时和法国,把这两个国家,还包括后来的英国、塞尔俄国在波兰的骑兵维亚和门的内哥罗拖入到德俄冲突中,从而,整个西欧成了一个大战场。

在1839年的一项国际条约中已确立比利时为中立国,然而,德国总理虽然承认德国将破坏协约,但辩解说比利时将同法国合作,因而,向比利时发布了最后通牒:允许德国军队进入比利时国土,否则将要与之开战。比利时拒绝了这种要求。8月2日德国向比利时宣战,随即入侵了比利时。

坚强的比利时军队保卫家园,抗击德国侵略军

西方国家立即行动起来。比利时国王艾伯特向英国国王乔治发了电报请求援助。电报说:“我恳请陛下政府的外交干预,以维护比利时的领土完整。”

大不列颠作出了反映,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尊重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否则不列颠将参战德皇拒绝了通牒,认为不列颠不致于为了1839年条约这样“一张碎纸片”而流血。4日,英国下院拨款5.25亿美元作为军费,向德国宣战。爱德华·格雷先生在议会讲话,呼吁比利时和法国结成联盟,并说:“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同时,德国声称法国飞机轰炸了德国。很明显,法国是德国宣传的受害者。法国动员了军队,担心德国强大的军队可能进入她的国土。2日,德国军队确实没有宣战就跨过了法国边界,有人猜测,这会使得法国落入吹嘘已久的施利芬计划的圈套。该计划就包括把战火蔓延到法国前线。两国间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德国士兵队列沿着月亮公园的围墙穿过布鲁塞尔

比利时军队在英国和法国的帮助下,在与德国入侵者作战中打得很出色。6日,在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军队打死、打伤德军3 500人。同时,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列日也爆发激烈的战斗。据报道,一支10万人的德军,有2.5万人死于只有3万人的比利时人手中。这次战斗再次证明了战争是多么残酷;战斗的结果是无辜的百姓尸横遍野。德国新闻界否认死亡人数如此之多,相反声称他们的骑兵表现了“无比的英雄气概”。

德国政府把重炮运到了前线向比利时要塞猛烈轰击。经过2个星期的战斗,德国迫使比利时投降。当德国军队沿150英里的比利时前沿猛烈进攻时,比利时初期抗击的势头已逐渐减退。

1914年8月末的西部前线法军同英军一起在马恩河地区挡住了德军的进攻。

9月14日。巴黎的危险已过,协约国现在可以宣布他们在精神上和战略上都取得了胜利。从9月8日开始撤离马恩地区的德军目前已完全退到了努瓦永一凡尔登一线的后面。而且,据从德国发表的一篇报道说,参谋总长赫尔马斯·冯·毛奇将军已被解职。

当德国上个月对法宣战时,他知道进入法国领土的路线只有有限的几条,冯·毛奇决定从荷兰广阔的平原地带进逼法国。也许他觉得这条路线太引人注目,于是,他相反地指挥亚历山大·冯·克卢克和卡尔·冯·比洛的军队进犯比利时,费尽力气地渡过法国的大河——默兹河,索姆河,埃钠河和韦勒河,最后,这两支军队到达了流经巴黎市中心的马恩河。前一周,当一些德国士兵看见了埃菲尔铁塔塔尖时,曾高呼过胜利。

如果说有人立下了彻底扭转战局之功的话,那就是约瑟夫·霞飞。在8月底,他曾制定一个沿乌尔克河北上,然后于9月6日攻打德国右翼的方案,但实际执行情况并未完全像他所计划的那样。9月5日,莫努里将军的部队与克卢克军团不期而遇,当即发生了马恩河战役。在整个6天的战斗中,霞飞始终同前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对于毛奇的错误在于消息闭塞,没有及时听到不利的消息。

莫努里的军队得到第6集团军的增援。他们在9月7日和9月8日同克卢克军队展开了恶战。法军难以坚持;两个团的步兵加入随即赶来增援的第六集团军,在约瑟夫·加列尼将军率领下,乘坐700辆巴黎出租汽车冲往战场。除非德国有过先例,否则,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汽车作交通工具调动兵力。

克卢克和比洛相互不肯增援。据说克卢克天性固执。独断,不愿意为比洛军队牺牲自己的兵力。不管是因为什么,反正他们这两翼之间出现了一条长30英里的缺口,英国军队和法国第五集田军正是从这一缺口攻进来的。比洛被打得惨败,率领剩下的串数军队撤了回去。

9月8日是马恩河战役的关键时刻,费迪南·福煦的第九集团军一支由摩洛哥人和塞内加尔人组成的老少混杂、衣衫褴褛的军队,驻扎在第5集团军东部,德军对他们发动突袭,福煦发给霞飞一份急报:“我右翼受到强有力的攻击。我的中部已抵挡不住。不能调动部队。形势极为有利。我要进击!”那天晚上,比洛和克卢克似乎看到了那份急电,他们撤到了埃纳河以北。

在过去的五个星期里,协约国伤亡25万人,德军伤亡稍多一些。这是一次付了极大牺牲而得到的胜利,但毕竟是胜利了,毛奇在离职前所做的最后能做的事情就是要向德皇禀告,他说:“陛下,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失败了!”

陈先瑞曾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

(1914.8~1996.1.10)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生于河南商城大阎家湾(今属安徽金寨)。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5军手枪团中队长、75师币营政治委员、223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1934年11月参加长征进入陕南。1935年春任鄂陕游击司令。参加创建鄂豫陕苏区的斗争。红25军北的斗争。红25军北上后,任红74师师长,率部坚持鄂豫陕边界地区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3次“围攻”,配合了陕甘苏区的斗争和主力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留守处主任,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备4团团长,警备1旅副旅长。1942年人****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10月任豫西抗日第3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与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桐柏军区副司令员兼独立3旅旅长,中原军区第2纵队15旅政治委员,参加中原突围。后任豫鄂陕军区副司令员。1947年6月任西北民主联军第****副军长。同年8月挺进豫西开辟解放区。1948年任陕南军区副司令员、第19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5年回国后入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96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

库塔霍夫获苏联英雄称号

(1914.8.16~1984.12.3)苏联空军主帅(1972)。生于罗斯托夫州。1935年参加苏军。1942年加入联共(布)。先后毕业于斯大林格勒军事飞行员学校、高级战术飞行军官训练班和总参军小学院。飞行员学校毕业后,任歼击航空兵团中队长。1939年参加苏芬战争。苏德战争期间任航空兵副大队长、大队长,近卫歼击航空乐团团长,参加空战79次,击落敌机14架。战后历任航空兵师长、军长,放德萨军区空军副司令、司令等职。1967年7月起任空军第一副总司令。1969年3月起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总司令,为发展苏联空军和航天理业作出贡献。1943年获苏联英雄称号。1966年获苏联功勋军事飞行员称号。获列宁勋章2枚。

木下顺二写过多本剧本

(1914~)日本戏剧家。英文学者。1914年8月2日生于东京,祖上历代为大地主。小学与中学时代是在原籍九州熊本度过的,接受基督教的洗礼。1936年考入东京大学英文专业,同年夏天赴美参加美日学生会议。在山本安英的启发下,对英美近代戏剧以及日本古典戏剧,歌舞伎发生兴趣。1939年大学毕业,入伍前夕,完成历史剧《风浪》初稿,描写明治初年社会急剧变革时期青年的苦闷仿徨。不久因病退伍,回到大学念了两年研究生,专攻伊利莎白王朝戏剧史和莎士比亚。

战争期间,木下顺二一直在故乡潜心矾究日本民间故事,认识为“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战后,在明治大学任教并翻译莎翁的《典赛罗》和爱尔兰剧作家辛格的《峡谷的阴影》,教学之余,在民间故事这种“乡愁的驱使”下,相继发表表《二十二待月之夜》(1946)、《彦市的故事》(1946)、《三年寝太郎》(1947),《夕鹤》(1949);《赛金刚盛衰记》(1957)等一系列民间故事剧。这些剧本大抵体现劳动人民的淳朴和乐观精神,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战后初期混乱的日本剧坛上,成功地构筑了新古典主义戏剧空间;在题材方面,开创了一个新领域,从而奠定了木下顺二剧作家的声誉。

《夕鹤》是木下顺二的代表作,也是日本战后戏剧的杰作之一。50年代,日本开展国民文学论运动,提倡发展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夕鹤》是这一文学理念的具体化,在战后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剧本取材于仙鹤报恩的民间故事,描写仙鹤为报答农民救命之恩,变成美女相嫁,但在邪恶势力的破坏下,美满姻缘终遭毁灭,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揭露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自然经济的破坏及人的善良本性的丧失,批判了金钱万能。剧本的手法极为简洁、方言的运用颇具特色。女主角的形象优美动人,可说是善良勤劳的日本妇女的典型。全剧格调清新,在民族传统风格中,显示出一种抒情的幻想美与深切的悲剧美。

此外,木下顺二还创作若干现代题材的剧本利小说。如反映战乱中爱情悲剧的《山脉》(1949),取材于1950年营季治事件的《蛙升天》(1951),描写佐尔格案件中被判处死刑的进步文化人尾崎秀实的《叫作奥托的日本人》(1962),描写明治末期大正初年,镇压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冬天的时代》(1964),以及通过无人驾驶的电车突然失控滑行的事故反映工人生活。描写机械与人的对立的长篇小说《无限轨道》(1965)等。这些作品均以现实主义方法探索战后戏剧发展的可能性。

木下顺二作为有影响的剧作家,为了戏剧的繁荣与世界和闰,多次山同访问,参加国际会议。1960年,《夕鹤》一剧曾来我国公演,木下顺二也随团来访。

美国考古学家班德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