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3
2921500000003

第3章 世界历程(3)

尼克松

(1913~1994)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美国第三十七任总统,1969年1月20日~1974年8月9日在任,共和党人。1913年1月9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约巴林达城。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惠蒂尔学院和杜克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37~1942年在惠蒂尔城当律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1942年参加海军,历任中尉、上尉、少校。1946年退役后进入政坛。1947年、1949年两次当选为国会众议员1951~1953年任国会参议员。1952年成为艾森豪威尔的竞选伙伴并当选为副总统,并深受艾森豪威尔的器重。1955~1957年在总统三次卧病期间代行总统职权,主持白宫事务和国家安全会议。1959年访问前苏联,在同赫鲁晓夫参观美国展览会时,进行过有名的“厨房辩论”。1960年作为共和党候选人竞选总统失败。1961年回故乡重操律师旧业。1962年代表共和党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再遭失败厄运。1968年东山再起再次竞选总统获胜,1972年连选连任。在经济上,推行“新经济政策”,搞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外交上,提出了以“实力”、“伙伴”、“谈判”为三大支柱的对外政策(后被称为“尼克松主义”)。1971年7月派遣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打破了中美长期隔绝的局面。1972年2月21日访华,同中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同年5月访问前苏联,同苏联签订了第一阶级限制战略武器协定。1973年1月签订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定》。1974年8月9日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1994年4月18日病逝。著有《尼克松回忆录》、《领袖们》、《真正的战争》、《六次危机》、《真正的和平》、《不要再有越南了》、《1999:不战而胜》和《竞技场上一胜利、失败和重新崛起回忆录》等书。

福特

(1913~)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美国第三十八任总统,1974年8月9日~1977年1月20日在任。共和党人。1913年7月14日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城。原名小列斯利金,后因父母离异,随继父改姓福特。1935年密歇根大学毕业,1941年获耶鲁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同年取得律师资格成为一名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军后备部队服役,被授予少校军衔,退役后重回本行。1949~1973年成为众议院众议员,1965年成为众议院少数党领袖。1973年10月原副总统阿格纽因贪污丑闻被迫辞职,尼克松总统提名他为副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没有经过直接选举程序而就任的副总统)。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后继任美国总统。1974年9月8日下令赦免尼克松。在外交方面,他留任基辛格博士为国务卿,以保证对外政策的连续性。1975年9月就西奈领土问题签署了和平协议。在经济上,则着力对付经济衰退,通过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进行税收补贴等措施刺激投资和生产;控制石油进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和进一步缩减政府费用以减少赤字。1976竞选连任总统失败后次年定居加利福利亚州。

胡萨克

(1913~1991)古斯塔夫·胡萨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1975年5月~1989年12月在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和总书记。1913年1月10日生于布拉迪斯拉发市郊的杜布拉夫村的一个工人家庭。斯洛伐克族。1929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主义青年联盟,1933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33~1937年在布拉迪斯拉发考门斯基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1936年为斯洛伐克青年反法西斯联盟创始人之一。1937~1939年任捷克斯洛伐克——前苏联文化和经济联络协会书记。1938~1942年在布拉迪斯拉发当律师。1942~1944年任斯洛伐克运输联合会书记。1943~1944年为斯洛伐克共产党地下**********委员,组织并参加了1944年8月29日的斯洛伐克民族起义。1944年8月担任斯洛伐克民族议会副主席和斯洛伐克行政委员会委员。1944~1945年任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和中央主席团委员。1944年9~12月任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副主席。1944年12月去前苏联,1945年2月回国。1944年12月~1945年4月任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主席。1945~1946年任斯洛伐克交通部长。1945年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临时**********委员。1945~1950年先后任斯洛伐克农业、食品局局长和斯洛伐克行政委员会主席。1949~1950年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成员。1949~1951年被选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1950年被指控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并先后被解除党内外职务,1951年2月被开除出党。1954年4月被判无期徒刑。1960年6月大赦获释。1960年8月~1963年4月在布拉迪斯拉发建筑公司当工人。1963年12月恢复名誉和党籍。此后在斯洛伐克科学院国家和法律研究所工作。1968年4~12月任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副总理。1968年4月~1969年5月先后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第一书记。1968年8月~1969年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主席团执行委员会委员。1968年12月~1971年11月任斯洛伐克民族议会议员和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民族院议员。1969年1月起任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主席团委员。1969年4月起历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总书记、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和工人纠察队总司令。从1971年起兼任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主席。1975年5月~1989年12月出任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总统兼武装力量总司令。1987年12月辞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职务,保留了中央主席团委员职务。1989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剧变后,于12月10日辞去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职务,12月24日又辞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主席团委员职务,不久被免除中央委员职务。1989年12月21日被中止党籍,1990年2月17日又被开除党籍。1991年11月18日逝世。重要著作有:《胡萨克文集》(1~7集)等。曾获得斯洛伐克民主起义一级勋章、胜利二月勋章、哥特瓦尔德勋章。1969和1973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1969和1973年两次获得前苏联授予他的列宁勋章。此外,还获得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勋章和南斯拉夫国家勋章。1988年9月曾作为总统访问中国。

贝京

(1913~1992)梅纳赫姆,贝京,以色列总理,1977年6月~1983年8月在任。1913年8月16日生于布列斯特—里托弗斯克城(现乌克兰境内)。193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学院。1929年参加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修正联盟”领导的青年运动。(贝塔),曾任“贝塔”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支部领导人。1938年任波兰民族主义组织领导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全家遇害,只身逃到立陶宛。1940年因在前苏联从事犹太复国主义活动被秘密警察逮捕并判罚8年苦役。1941年被释,加入“自由波兰军”。1942年随波兰军队到达巴勒斯坦。1943年退役后组织犹太地下军“伊尔贡”(全国军事组织)并任司令。该组织主要从事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和杀害阿拉伯人的暴力恐怖活动,以求在约旦河西岸和东岸建立一个犹太国。1949年在“伊尔贡”基础上建立自由运动党,任主席。同年当选为议员,出任议会国防和外交委员会、法律和宪法委员会委员。1965年4月自由运动党与以色列自由党组成新的政党—加哈尔集团,任主席。1967年加哈尔集团参加工党领导的联合政府,担任不管部部长。1970年因反对政府接受美国提出的同阿拉伯人和平谈判的“罗杰斯计划”,率加哈尔集团退出政府。1973年9月加哈尔集团同自由中心党、国家党、大以色列党和独立中心等右翼政党联合组成利库德集团,当选主席。1977年5月利库德集团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结束了工党连续执政29年的历史,贝京出任总理。其主张主要有,对内主张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削弱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小国营企业规模,发展私营企业和自由贸易;对外鼓吹“大以色列计划”,坚持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坚决反对在约旦河西岸建立巴勒斯坦国,拒绝同巴解谈判;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应贝京邀请访问耶路撒冷,开创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直接会谈的先例。一个月后贝京访问埃及。1978年9月18日与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签署《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即《戴维营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和就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自治问题进行谈判。1979年与萨达特共同获得诺贝尔******。同年3月26日与萨达特在华盛顿签署《埃以和约》。1980年1月26日以埃建交。1982年6月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引起国内外强烈谴责。与此同时,自由经济政策造成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以色列经济陷入危机。1983年8月28日被迫辞去总理和利库德集团主席职务,从此退出政治舞台。1992年3月9日病逝。著有《反抗—伊尔贡司令回忆录》、《白夜:一个俄国囚犯的故事》、《在地下》等书。

萨莱斯

(1841~1913)马努埃尔·费拉斯·德·坎波斯·萨莱斯,巴西总统,1898年11月15日~1902年11月15日在任。1841年2月13日出生于圣保罗省坎皮纳斯市的一个大咖啡园主的家庭里。1863年于圣保罗大学法律系毕业,获硕士学位。1867年以自由党各义当选为圣保罗省议员,1873年4月18日参加了在圣保罗的伊都举行的大会,会上创立了圣保罗共和党。1885年又以共和党名义当选帝国众议员,1889年~1891年被任命为临时政府司法部长。在1896年~1898年间曾任圣保罗州长。1897年10月被指定为共和国总统候选人,1898年3月1日当选,11月15日就职。当时巴西国家经济形势极为严峻,于是大张旗鼓整顿经济,同外国债权国商议推迟偿还债务,使外债来源得到保证,国家财政向良性发展。在政治领域,为了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实行了“州长政策”,即由联邦政府确认由各州州长指定的众议员和参议员,以换取各州长对中央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个活动当时是由联邦众议院领袖皮涅罗·马沙多进行协调,这实际上加强了各州寡头的势力,限制了竞选斗争,消除了反对派的影响。这种政策在圣保罗、马托格罗索和帕拉伊巴州的作用尤为明显。任职期间,通过同法国的谈判,成功地把北部阿马帕地区划归巴西版土。1902年11月15日任满后,退出政治生活。但1909年再次当选参议员。1913年6月28日在圣托斯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