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与孩子的10个重要对话
2918300000020

第20章 第7个对话 谈孝道(1)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中国)林语堂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切德行的基础,作为子女,对父母尽自己的孝心是每个作儿女的应尽的本分。其实,做到“孝”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能尽到孝心,我们会感到自豪,父母也会非常开心、幸福。

星期一:有一种爱必须要细说

有一种爱必须细说,它细腻又温和,总在不经意间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它很温暖又很踏实,它只有付出,从来没有要求回报。有人说,这种爱像水,是那么平和但又是那么不可或缺;有人说,这种爱像温暖的炉火,在最寒冷的日子,想起它就不再害怕冰冻;还有人说,这种爱是个甜蜜的债,努力偿还却怎么也还不完。这种爱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孩子,当你呱呱落地后就与爸爸妈妈朝夕生活在一起。其中,最亲近的人,就是你的父母亲。可以说,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从小,孩子生病的时候,一定是父母最着急;孩子出门时,父母一定时刻挂念着离家的游子是否平安。父母的心时时刻刻都牵挂在孩子的身上。那么,当昔日的孩童长大成人,是否也能如父母挂念自己那样挂念父母呢?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对母女相依为命。母亲深怕遭窃,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厌恶了枯燥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外面华丽的花花世界。某天清晨,女儿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她留了一张纸条:“妈,你就当做没我这个女儿吧!”

可惜,外面的世界不是像她想象的那般美好,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猛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已经10年过去了,长大成人的女儿拖着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向自己的小村庄走去。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母亲的门竟然没锁!她自然自语道:“好奇怪,之前母亲从来不曾忘记锁门的。”她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她扭开了门,却发现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上睡着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默默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一句话也没说,好像早就知道她会回来一样。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这10年来从没锁过门。”

故事中的女儿,因为无知和叛逆离开了母亲,却在人生最低潮时回到了母亲身边。因为她知道,无论这个世界怎样丑恶,母亲永远都是她最亲近的人。

父母的爱是希望的摇篮,无论何时何地想到家,都会有一股暖流拥上心头。父母是伟大的,他们为子女的成长操碎了心,却从不叫苦,从不埋怨。

妈妈,这个故事真感人,一个胆小的母亲,为了离家的女儿竟然10年没有锁门。她相信女儿一定再会回来,对女儿的爱给了她勇气。

孩子,有一个人,她用手牵着你长大,她为了你的成长用脊梁顶着天,用背遮着雨,用胸膛做成荫,用身躯铺成地,用心、用血来爱来疼你,这个人就是母亲。母爱可以使一个柔弱的女子变成钢铁长城,所有的力量,全来自于对儿女的爱和关怀。在颂扬母爱的诗句中,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非常有名。其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非常耐人寻味。

母爱的力量似乎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好像是上天赋予母亲的。母亲就是孩子的天使,总是会在子女最需要的时候施展她的魔力。

1993年,宁夏银川的“7·23”空难造成沈利萍年仅12岁的儿子王嘉鹏下肢截瘫,丈夫也身受重伤。面对劫后余生的儿子,在巨大的痛苦面前,她用母爱呵护儿子的生命,用母爱培养儿子的坚强。漫漫十年,她的儿子王嘉鹏终于成长为一名身残志坚的优秀青年。

在与婆婆生活的十几年里,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婆婆。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年幼的儿子也懂得了孝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奶奶享用。沈利萍经常告诫弟弟妹妹,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只有自己亲历亲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在父母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在孩子眼中,她是一个善良、有智慧的母亲。2001年,沈利萍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之一,2004年,她荣获“中国十大巾帼英才”称号。

孩子,王嘉鹏的重生是母亲的功劳。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父母无不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来浇灌儿女这棵生命之树。他们把儿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尽心呵护,百倍关爱,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无怨无悔。

妈妈,我也是您和爸爸的希望。要是没有您和爸爸,我就不能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你们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我将来也会像你们照顾我那样,好好地照顾你们。

孩子,你说得让妈妈很感动。每一位父母都用自己的辛勤劳作点亮了孩子也许并不平坦的人生道路。反观我们自身,一丝一毫都来源于父母。父母把一个连翻身都不会的婴儿养育成为有教养、有知识、身体健康的孩子,这其中,父母的辛劳难以言表。

一个男孩来自偏远的农村,学的是医学专业。四年大学读完,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医院不好进,一穷二白的他混了几年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乡卫生员。

对他寄予了太多希望的父亲为此很着急,父亲从百里外的农村老家赶来,带着他到县医院求职。让人欣慰的是,男孩的专业非常优秀,几年前曾成功地为一家医院做过一例断指结合手术。院领导说,如果他能做断指再植手术,就可以把他调进医院。

???? 父亲着急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有断指的病人来这小医院做手术。即使有,也未必轮得上自己的儿子。这样下去,就意味着儿子还要一直等下去,也许一等就是一辈子。

??? ?为了儿子的前途,生性笨拙的农民父亲突发奇想,他剁掉了自己的一个手指,在医院的手术台上,父亲指名要儿子做手术……手术后拆线,看着还能弯动的手指,父亲笑了,儿子哭了,院领导也感动了。

让人感叹之余不由得为这种父爱深深地折服了。十指连心,朴实的父亲狠得下心剁掉自己的手指,他要承受多么大的痛苦。在父母的心里,哪怕牺牲自己,能够换来儿女的幸福,也是值得的。面对父母的爱,任何语言似乎都是苍白的。

妈妈,听到这个故事我很想哭。父母的爱这么伟大,他们眼里只有孩子,可是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不孝顺父母,我感到很难过。我做得也不好,还经常让你们生气,我错了。

孩子,你能这样想就够了。父母不会因为你的任性就弃你于不顾,任何父母都不会这样做。只要你以后做个好孩子,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现在有很多人不懂得孝顺父母,那是他们没有受过教育,如果我们都能做出个典范给他们看看,也算就做了一件好事呢!要知道,孝顺父母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一个连父母都不顾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成就。

有个年轻人一心向佛,想要拜菩萨以修得正果。他离开家乡,离别了母亲,来到深山。他碰到一位老和尚,寒暄之际,年轻人说明自己的动机,并问老和尚请教:“哪里有得道的菩萨?”

老和尚打量了一下年轻人,缓缓地说道:“与其去找菩萨,还不如去找佛。”年轻人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那么,请问哪里有佛呢?”老和尚说:“你现在往家的方向走,会遇到一个人披着衣服,反穿着鞋来接你。记住,那个人就是佛。”

年轻人听罢欣喜不已,拜谢了老和尚,开始启程回家,路上他不敢马虎,始终留意着老和尚说的那个披着衣服,反穿鞋的人。可让他感到失望的是,快到家也没有见到这样一个人。

年轻人又气又悔,以为老和尚欺骗了他。年轻人回到家时已经是午夜了,他灰心丧气地抬手拍门。母亲听到叩门声,知道是儿子回来了,她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连灯也来不及点着就去开门,慌乱中连鞋子都穿反了。

门开了,年轻人看到了母亲,不禁热泪盈眶,对老和尚的话有了领悟。

学佛求道要先学会孝顺父母,父母就是需要自己用心供奉的佛!孩子,父母的爱从来都是不要求回报的。春夏秋冬,岁岁年年,家永远为你抵挡风风雨雨,为你撑起一柄爱的巨伞!当你受伤的时候,当你孤立无助的时候,别忘了你还有家。

这样的故事让我感到心酸,我想到了您和爸爸,你们总在我最难过的时候给我依靠,你们没有任何要求,从不要求回报。我想,你们就是我心中的佛。

星期二:你不知道的生命的秘密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父母养育儿女长大成人非常不容易。身为子女,应当知恩报恩,孝敬父母。而且,我们还有一个不知道的关于生命的秘密。

孩子,妈妈给你讲一个大导演的故事吧。

这个导演名叫翟俊杰,他以导演《血战台儿庄》、《大决战》、《长征》、《惊涛骇浪》、《我的法兰西岁月》等电影作品而被广大观众熟知,并因为善于驾驭大题材、硬题材而被电影界同行誉为“影坛虎将”。

翟导演已经60多岁了,他对80多岁的母亲非常孝顺,他说:“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尤其当你‘远航’归来时,更能深深地体味到。”“最幸福的事情,人活到60多岁回家还能喊一声‘娘!’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母亲健康长寿,这是一种无言的力量。 不孝之子不可教也。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了,他还会爱祖国、爱自己的朋友吗?孝,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幸福。”

他有时候还把母亲带到拍摄现场,让母亲做参谋。又一次,他还让母亲出演了一个角色,母亲非常高兴。他经常给母亲洗脚,有一张他戴着老花镜给母亲剪脚趾甲的照片,令很多人感动不已。

妈妈,60多岁还能孝敬妈妈,真的很幸福。

是呀,妈妈接着给你讲。

翟导演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翟导演的妻子生下女儿小乐3个月后就必须回部队。为了断奶,在医生的指导下,翟导的妻子到中药店买了一种叫大麦芽的中药,熬成汤喝了,把奶水一点点地缩回去。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有奶却不能喂,她愁肠寸断。

一年半以后,儿子小兴出生了。这次,儿子只吃了两个月的奶,翟导演的妻子就必须归部队。又是大麦芽汤,将饱涨的奶水缩了回去……?

有一天,黯然神伤的翟导演在妻子喝了大麦芽汤以后,用吸奶器吸出一些奶水,又找来3个装青霉素的小瓶,洗干净,把吸奶器里的奶装了进去。然后,小心翼翼地用蜡胶布密封保存。一瓶写上“给翟小乐”,一瓶写上“给翟小兴”,另一瓶他与妻子永久保存。他说,等孩子们成婚当日每人送一瓶母奶,让他们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

直到那一天,女儿翟小乐要结婚时,翟导演对女儿说:“你结婚,爸爸要送你一件礼物。”孝顺的女儿说:“我什么都不缺,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也不必给我什么礼物。”

翟导演说:“这件礼物你一定要收下。”说着,他就从箱底拿出了那个珍藏多年的小瓶子。令翟导演震惊的是,原先白色的奶水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瓶血红色的液体!刹那间,翟导演惊诧不已,泪水奔涌而出!

看着这瓶血红色的液体,女儿有些懵然。当翟导演告诉她这是母亲20多年前的奶水时,女儿愣住了,她没有接过小瓶子,而是“扑通”一声跪下,泣不成声……?

孩子,母亲的奶变成了血。其实,母亲的奶就是由血变成的,这是我们从来都不知道的生命的秘密!历经岁月的沉淀,白色变成了红色,母亲的乳汁便是母亲的心血!

妈妈,谢谢您给我讲这个故事,我太感动了。我知道了,奶就是妈妈的血变成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的养育之恩。

星期三:孝道才是人生的根本

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从“孝”字的构成我们就能看到孝的含义。“孝”字上为“老”字头,下为“子”,“孝”是“老”和“子”一体构成的,这其中含有很深刻的道理。为人子女者如能孝顺父母,那么祖上的家训就能在行孝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召开联合会议,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宣言提到,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重新回到两千多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以“仁”为中心。只有仁慈博爱,人们才会有好日子过。

经典《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都要抓住根本。根基打得越牢固,房子就建得越好。其实,无论是仁慈还是博爱,都要从孝道入手。如果一个人能懂得孝顺父母,自然就会懂得互助、互爱。做好这些,人生才能走得更远。

今天,人们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对父母的关怀变得越来越少了。

在一个电视公益广告中,一位孤单的老母亲在周末做好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她在期待着儿女回来,与她团聚一下。可是,等来的却是一个个“忙,不能回家”的电话。老人“忙!忙!忙!”的回答,显示出了她的孤单和寂寞。最后,与她相伴的电视也没有了节目。在这个空旷的家中,这位母亲显得格外弱小。

孩子,你知道吗?当父母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给他们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孩子时常的关心和探望。儿女长大后,慢慢地都离来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了。可是,此时年龄越来越大的父母却是那样孤单。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电话传情,而是与儿女团聚的天伦之乐。

妈妈,您说得我都知道,您和爸爸就做得很好。你们经常带我回家探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每次见到我们都特别高兴呢!

是呀!其实,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孩子,如果你想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就一定要听从古代圣贤人的教诲,先从孝道开始做起,从仁爱之心开始落实。

真理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我们一定要去学习亘古不变的真理和智慧。我们看到,三千年前老祖宗教诲我们要孝,三千年后的今天也要孝。所以,孝道作为德行的基础,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履行的。

如果从小爱父母,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社会,爱国家。一个人的爱心,就是这样由近及远、从易到难地开发出来的,最终你一定有一颗爱全人类的心。

其实,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人的父母,爱护他人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妈妈,我很想做个孝顺的好孩子,我应该怎样去做呢?

孩子,孝道是为人的根本。但要想做到至孝,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呢!其实,简单来说,孝有3个层次:

第一,养父母之身。

这是最低层次的孝,意思是,要照顾到父母的饮食起居,不能让父母缺乏物质生活,尽力保证他们身体健康。我们都知道,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连动物都知道孝养父母。如果我们不懂得养父母之身,那我们还不如羊羔、乌鸦这些动物呢!

第二,养父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