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2918200000022

第22章 有本领的父母心态好(1)

每一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境遇,逆境和顺境是人生的常态。父母在面对种种喜怒哀乐时,如果都能知足常乐、惜福感恩,那生活是不会辜负这份积极乐观。其实,家庭与家庭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都有太多的不同,父母都会不自觉地互相比,而恰恰是比较让大家都活得不安,如果谁能不再比较,谁就能获得心灵的自由。所以,还请父母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要拿无形的东西束缚自己,束缚孩子。

要做情绪的主人

“克制情绪”是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学会的能力,成年人要是总顺着自己的情绪做事,终将会后悔遗憾。同样,父母如果总是感情用事,喜怒无常,很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回转的伤害,更是会把自己的这个习惯“遗传”给孩子,孩子的生活也会失去色彩。

『经典事例』

有一个男孩很聪明,也很顽皮,总是惹父亲生气,父亲一生气就劈头盖脸地打他。有一天,他又被父亲打了一顿,他满怀恨意地看着父亲,父亲对他的眼神很吃惊。父亲反思了一晚上,第二天对他说:“爸爸今天带你到新华书店,你喜欢什么书,爸爸就帮你买。”

在路上,父亲问儿子:“昨天我打你,你是怎么想的?”儿子不吭声,父亲问了多遍,孩子依然不说话,父亲正准备呵斥孩子,想起昨天孩子的眼神,就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又耐着性子说:“我今天肯定不打你,你告诉我吧。”儿子说:“我恨啊!”“怎么个恨法?”“恨得骂你。”“骂什么呢?”“骂你是个鬼……”父亲一听,大吃一惊。

从这以后,他再也不打儿子了,而是给孩子讲道理。慢慢地,孩子对父亲亲近了,由于父亲的改变,家庭里有了和乐融融的氛围。

『教育感悟』

父母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体验到情绪的存在,有时是积极的情绪,有时是消极的情绪,有时是平和的情绪……情绪本身对一个人的身心有很大的影响,而“情绪”更致命的是会通过人传播,而人也很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开心的情绪一旦蔓延,大家都会开心;生气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克制,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受伤。

正如,那个打儿子的父亲,他没有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当他懂得控制之后,他放过了自己,也放过了儿子。所以,好情绪可以让它蔓延,坏情绪还是让我们自己化解吧!

『身体力行』

请父母把握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

1.有一定的自制力。

一般情况下,自制力强的人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都比较高。一个人如果有较好的素质就不容易为区区小事而感情冲动。如果父母从根本上意识到,冲动产生的后果一定是糟糕透顶的话,就容易在生气的一刹那控制住自己。因此,提高自制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2.别让坏情绪蔓延。

当有了坏情绪时,父母要想办法赶快化解,否则带着坏情绪为人做事,不但自己身体受损,对无辜的人也不尊重,事情也做不好。正如,生气的母亲去厨房切菜,带着强烈的情绪很容易伤到自己。所以,父母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为了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健康,请及时化解。

3. 注意自我调节。

化解坏情绪有很多方法,生气的当下最好是深呼吸或持续保持微笑的表情,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调节心情,特别是微笑,当嘴角上扬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受会使自己平和下来。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和身体的感受是紧密相连。如果情绪一直不好,可以及时洗一个热水澡,或者听舒缓的音乐,或者去亲近大自然。父母只有及时有效地缓解了坏情绪,才能给孩子一个开心的面孔。

『教子参考』

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一定能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给孩子创造平和的家庭气氛。

孩子如果经常看到父母走路快、吃饭快、说话快、做事快,“快”就会引起“急”,而“急”就会带来“躁”,这种家庭气氛很容易擦出“火药”,因为每一个人的心都不静,只有“静”才能“平”,“平”才容易有“和”。所以,父母和孩子一起从一举一动中锻炼自己的平和气质。

2.锻炼孩子的耐心。

有耐心的孩子一般不容易发火,父母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繁琐的事情,比如解开缠在一起的乱麻,孩子可能会不耐烦,只要父母一点一点地引导,解开一点就说:“开了,你看,又开了一点,一会就会打开了。”诸如此类的事,父母都可以引导孩子去做。

3.和孩子做抗干扰的游戏。

父母可以和孩子讲好规矩,玩“抽木棍”的游戏,规则是参与者要从所有的木棍中抽出一根,并保持其他木棍不动,而另外一个人可以用语言、表情去干扰对方,看谁能在强烈的干扰下保持冷静和胜利。这种游戏会锻炼孩子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4.教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

父母要教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数数、微笑等。当孩子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是孩子练习的最佳时机。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自控方式。孩子只要能控制和疏导情绪,就会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心态。

『教育名言』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英国)斯宾塞

有一句话叫“境由心生”,很多时候,人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

——(中国)卢勤

懂得知足才能常乐

快乐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心情,但是,人们往往把引起快乐的原因找错了,大家以为是金钱,是名誉,是物质,是拥有……其实,都不是,快乐的根源是知足,知足是自己内在的享受,是别人无法夺去的财富。人们在苦苦寻觅中忘记了:只要满足就是得到。如果父母能这样想,就一定会和孩子得到知足常乐的美好人生。

『经典事例』

一个男孩小的时候,母亲经常给他讲一个“知足常乐”的故事:“每当黄昏时分,有一对卖烧饼的夫妻数着一天的收入,看到比昨天又增加了两块钱,夫妻俩都会开心大笑,他们感到天地间没有比这个更加美好了;而也正在这个黄昏,另一对腰缠万贯的富翁夫妻仅仅因为所持股票面值下降了30个百分点而饮毒自杀,其实,仅他们留下的不动产折合成钱,也足够他们吃上几辈子。”

后来,孩子长大了,进入社会也不由自主地开始追逐金钱、名利和富贵,当他筋疲力尽时,母亲又讲起了这个故事。顿时,儿子泪流满面,想想自己起初只是想为家人提供更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渐渐地,自己却越来越不满足,为了赚钱没有时间陪母亲和妻儿,幸福早已随着自己的不知足而远去。看着母亲慈祥的面容,他突然明白:只有知足,才能常乐!

『教育感悟』

人生原本没有绝对的苦与乐,一个人如果总是满足自己所拥有的,就会常常快乐,如果总是盯着自己尚且没有的,肯定苦闷。人生最大的苦就是:想要但得不到,我们想要更多的金钱,得不到时就苦;想要更大的房子,拥有不了时也苦;喜欢那个异性,追求不到时同样是苦……我们总是想着自己尚且得不到的东西,怎么能不苦?

父母要知道,“苦”与“乐”不是命运强发给我们的牌,而是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只有正在“受”的人才能体会,这跟此人有没有钱,有没有名,有没有利无关。所以,人活着何必折磨自己,父母的知足,就是给自己和孩子最大的快乐。

『身体力行』

父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孩子也会快乐起来。

1.平安是福。

有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为了感情的事情苦苦挣扎,另外一个同事告诉她:“你下班之后先别回家,挨个去探望一下医院所有的病人,探望完,你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为人父母的人,大概都有自己或亲人病痛的经历,特别是自己一场大病过后,明显比以往知足,此时想的是:只要人是健康的,所有的感受都是幸福的。所以,别让灾难去考验我们的知足心,父母只要健康平安的生活,就是自己和孩子最大的福气。

2.适当降低物欲。

有一话说:“快乐的流浪汉。”为什么流浪汉会快乐,因为他一无所有。人们因为失去,所以痛苦,而一无所有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于是快乐了。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越拥有的多,越不容易满足,因为“欲望”已经开始左右他了。作为父母,真地想感受快乐,请从降低自己的物质需求开始,多余的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做了,保证快乐,父母快乐了,孩子还会痛苦吗?

3.不羡慕别人的生活。

我们可能会羡慕别人的钱多、房子大、职位高、学历高等,这些表象的东西无形中就像光环一样吸引人。但是,父母要知道:“缺憾”是人生的真谛。名声显赫的人,不一定身体健康;才貌双全的人,不一定婚姻如意;家产万贯的人,不一定有贤良子孙;家庭和睦的人,不一定事业成功……所以,父母不要用别人的拥有来比自己的不足,这样,永远不会快乐。

『教子参考』

父母有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给孩子一份宁静致远的人生。

1.让孩子保持快乐。

孩子一般都会比父母知足,他们只要吃得饱,穿得暖,玩得自由,他们就是快乐的。但是,由于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同学之间的比较,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渐渐让孩子失去了原有的快乐。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压力带给孩子,让孩子努力进取的同时,让结果顺其自然。

2.培养孩子乐观的思维。

父母在平日里要影响孩子用乐观的思维看问题,比如,父母和孩子出去旅游,瓶子里有半瓶水,父母可以说:“真好,居然还有半瓶水,可以让我们再喝一会儿。”而不是说:“啊?怎么还有半瓶水了?待会儿又得买。”简单的一句话,反映了人的心态。所以,父母在生活中注意用乐观的言行影响孩子。

3.让孩子从苦难中体会知足。

现在电视上网络上,经常会报道很多苦难的人因为没钱而看不起病,还有一些人因意外而失去生命,家破人亡等等。当父母和孩子一同看这些报道的时候,父母可以感叹:“我们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坐在这里看电视,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别人的苦难可以提醒我珍惜现有的生活。

『教育名言』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中国)冰心

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

——(中国)席慕容

多一点幽默感

有位名人曾说:“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看来幽默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一种豁达。请父母尽管打开心胸,用轻松的心情看待人生,即使不会幽默,至少也能快乐。

『经典事例』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每次告诫他时,他都会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直到有一天,父亲拦住准备去钓鱼的爱因斯坦说:“我给你讲一个有趣的事,讲完了,你再去钓鱼,怎么样?”爱因斯坦答应了。

父亲说:“昨天,我和你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大烟囱,烟囱内有钢筋式的踏梯。上上下下的时候,都是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当我们钻出烟囱的时候,你杰克大叔的身上、脸上全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囱灰也没有。”

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罢,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放弃了去钓鱼的计划,回房间学习了。

『教育感悟』

幽默源自于一个人平和的心态和丰富的内涵,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幽默的语言不但能增进人际关系,也可以避免尴尬和矛盾,即使人和人之间有了不愉快,一句幽默的话会使人感到轻松愉悦。

正如爱因斯坦的父亲用一个幽默的故事,在笑声中让孩子明白了深刻的道理,父亲不仅达到了教育目的,还使孩子自己生起惭愧心。如果父亲狠狠地批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也许也会放弃钓鱼的计划,但肯定心里会对父亲有怨言。所以,如果父母和子女相处时,多用幽默少用命令,效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身体力行』

真正的幽默是人的心态、素养、知识面的综合体现,父母与其刻意学着去幽默,不如轻松笑对人生。

1. 心胸豁达。

幽默往往源自于平和的心态和豁达的心胸,当一个人正在生气时,是不可能说出幽默的语言,当一个人正在斤斤计较时,即便说出的幽默也是一种伤害。所以,父母尽量不要把不好的事情放在心上,对人对事多一份宽容,少一分计较,多一份理解,少一分埋怨。随着心胸的不断扩大,说出来的话很容易成为名副其实的幽默。

2. 多看喜剧片或幽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