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大帝
29167900000003

第3章 齐孟之怒

唐鞅这两日收获颇丰,商丘城几乎被他洗劫一空。

蚁鼻钱、环钱、燕明刀、齐刀(1)皮草干货、海货、布帛,甚至连周天子赏赐的三足大鼎也被他抢了回来,此鼎价值连城,据说当年楚庄王试图用城池与宋国交换都未能遂愿。

商丘城中,反抗者寥寥,不过也有例外,在城南一家酒肆,七名甲兵被人杀死。据目击者称,杀人者是剑客聂亥。

“召集人马,全城搜捕聂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竟敢对他的心腹亲兵下手,这个聂亥胆子倒也不小。

大司马府上门客见状,连忙劝道:“主公,齐军兵临城下,万不可与聂亥纠缠!还是早早离开宋国为好,聂亥乃天下第一剑客,秦王重金悬赏尚不能擒获,”

唐鞅却是毫不在意,他为人偏狭,恩仇必报。

“敢抢老子,哪怕是嬴稷(2)来了,也要宰了他!!”

门客遂不敢再说话,谋士王原缓步上前,低声道:

“主公,戴偃醒了。”

大司马唐鞅微微一震,喃喃自语道:戴偃醒了?宫内医官都说无药可救,怎么会醒了?

唐鞅抬头望向他的门客,门客纷纷进言:“定是申不益老贼不死心,想要骗主公入宫!图谋不轨!“

“莫不是戴偃想禅位于主公?”

唐鞅冷冷道:“申不益将死之人,还敢算计老夫!至于禅位?以为老夫是白痴,戴偃闯下祸事,齐王要杀他,想老夫做挡箭牌??”

宋国国君之位现在就是个坑,齐王田地在临淄扬言,攻下商丘后,要将宋君做成肉酱,佐以下饭。

“不管戴偃死活,去沙丘宫!!”

唐鞅握紧宝剑,霍然而起。

“商丘已在老夫手中,挡我者死!”

沙丘宫大殿。

齐孟手执长剑,凝视远方。

三百精锐甲兵披甲执剑,皆戴偃心腹,追随宋君多年,戴偃昏迷后,这些甲兵并没有逃离或是投降与齐军决一死战,或者说是为国君殉葬。

商丘城留下没走的大臣,并不是不想走,而是因为太穷,他们连大夫的标配——普通马车都买不起。

在这个没有动力机械没有共享单车的年代,徒步在野兽丛生的荒野中走几百里,等同自杀。

话说之所以在宋国,还有官员贫困,倒不是因为大家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只是拜戴偃所赐。

为了带领宋国生存下去,这些年宋君戴偃穷兵黩武,与各国战斗不休。战事不绝,百姓负担自然加重。

实际上,宋国将已经把赋税收到了三十年后,即便是不到三十年就死去,还是要向国君交税。

所谓生做宋国人,死做宋国鬼。

戴偃不仅对普通黔首横征暴敛,对他手下官吏也毫不手软。在他的残酷压榨下,除了唐鞅像这样的重臣,其他官员也被压榨到崩溃边缘。

暗黑战国,唯有杀戮得永生。

滞留城内的官吏被齐孟派人“请”到了沙丘宫,群臣席地而坐,忐忑不安。

齐孟面朝众人,南面而坐,对申不益大声道:“将寡人昏迷这两日逃走的臣子名字都记下,以后抓到他们,定要千刀万剐!做成人油灯给沙丘宫照明!”

“诺!”

老太傅漠然回道,对国君残暴血腥早已见怪不怪,所以当戴偃提出做人油灯的提议时他并不感觉惊讶。

“唐鞅来了没?”

群臣面面相觑,都不说话。

这时一位年轻将领上前道:“回王上!末将已经派人去请了。”

此人是中郎令赵定国,他正是埋伏在大殿后面的甲兵统领,魏武卒出身,父亲在魏国做过什长。赵定国勇武过人,对戴偃忠心耿耿,颇受信任。

赵定国对唐鞅飞扬跋扈早已不满,今日见君上要诛杀唐鞅,自然狂喜不已。

“宋国以商立国!寡人以商立命!逆贼唐鞅竟敢抢劫列国商旅,是想断寡人后路!!”

沙丘宫外,当值寺人(2)望着隆隆驶来的车毂纹饰青龙的马车,由衷赞叹:“大丈夫当如是!”

旁边他同伴嘲笑道:“你连男人都不是,还大丈夫!”

唐鞅门客从马车伸出头:“两个不长眼的东西,闪开!君上醒了多久了??”

“半个时辰了,”

“去禀告君上,就说大司马进宫了!”

片刻光景,小太监从宫中出来,恭恭敬敬行礼:“请!”

沙丘宫大殿。

齐孟手持宝剑,抬头望向群臣,他的目光就像手中宝剑一样,锋芒,犀利。

宝剑是从越地购买,相传是匠人干将所铸,因为没有补天石,所以比不上上古神兵,不过削铁如泥劈山开石什么的却不再话下。

戴偃身材魁梧雄壮,身高接近九尺(2),两只手臂青筋暴涨,孔武有力,宛若天神下凡。

《史记》记载,(戴偃)面有神光。他臂力惊人,能够轻松折弯铁柱。武力值与稍早些举鼎而死的秦王赢荡不相上下。

总之,但从武力来说,戴偃可算是逆天的存在。

令人欣喜的是,齐孟魂穿而来,继承猛人戴偃身体后,因为急速穿越改变了宿主基因排列,齐孟身体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冲击力,耐久力也更为强悍,说是开挂也并不为过。

因为无需注重繁文缛节,唐鞅走的很快,他原本也是名武将,脚下生风。

忽然出现在沙丘宫大殿时,刹那间,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齐孟心中波澜不惊。

宋君放下盛满果酒的酒爵,抬头道:“大司马终于来了!”

唐鞅上下打量齐孟一番,确定自己见到的正是宋君,这才上前施礼:

“臣拜见王上!我王无恙!臣甚感欣慰!”

齐孟将举起的青铜长爵放回案上,忽然提高嗓音道:

“多谢大司马挂念,寡人甚好,只是今日还未杀人,心中不安!!”

唐鞅目光投向齐孟,在他看来,宋君就是个疯子,只有疯子才会向比自己强大十倍的齐国开战,终于引来灭国之祸。

“寡人醒来如脱胎换骨,神清气爽,只是有一事不解,想请教大司马?”

宋君目光凌厉,唐鞅丝毫不惧,神色不变:“君上请讲。”

“寡人每日都在杀人,为何世人还不惧怕寡人?”

唐鞅心底冷笑,这个问题早在两年前,戴偃就曾问过他一次,现在又问,莫不是真的病糊涂了。

惊诧之余,唐鞅将两年前的答案重新说了遍。

“我王杀的都是该死之人,常人不会做该死之事,因此无人惧怕大王,倘若王上杀几个不该杀的人,人人便会害怕我王了!”

听到杀字,齐孟脸色露出狰狞之色。

“大司马说得好!正合寡人之意!自从周天子失德,诸侯纷争,生灵涂炭,几百年不能太平。天下谁能统一?暴秦?三晋?齐楚?寡人看来,是杀人最多的那个君王!承蒙不弃,寡人愿做这样的人!”

唐鞅感觉戴偃今日有些反常,不过还是立即附和道:

“我王雄才大略,不在齐桓公,晋文公之下,愿我王早日一统列国!”

“哈哈哈哈,”齐孟仰天长啸,“要统一列国,首先就得杀人!这几天,你杀了不少人,杀得好啊,寡人想做却没做的事,让你做了!”

唐鞅心中不安,只得敷衍道。

“臣是为了捉拿刺客,王上不知,我王昏迷后,城内混入齐国刺客。”

听见说刺客,齐孟两眼放光。

“刺客?在何处?“

唐鞅连忙道:“刺客剑法极快,武功不凡,臣几名亲兵在搜寻途中被杀,死在城南一家楚人酒肆里!”

“这么说,大司马派人去骚扰列国商旅了?”

唐鞅针锋相对道:“不过是臣尽自己的本分。”

“抢劫商旅,杀害黔首,也是本分?!寡人还未杀人,你就敢动手?”

赵定国紧握腰间利刃,密切注视唐鞅一举一动。

唐鞅连忙道:“我王休听小人谗言,臣不过是在搜查齐国刺客时杀了几个嫌犯,”

齐孟听到这话,冷笑道。

“八九岁的孩童,也是刺客?”

唐鞅急切道:”齐王已经派左司马黔夫,率兵三万,南下攻宋了。“

这时有大司马心腹站出来说话。

“我王,大司马为国操劳,应重赏!”

说话的是大司马心腹,公大夫萧一民,唐鞅抢劫商旅,萧一民出力不少。

“谁敢多言!寡人今日还没杀人!看来只好拿你开刀了!”齐孟勃然大怒,手中利剑破空而出,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萧一民头颅便滚落在地,鲜血喷溅。

1:皆为各诸侯国货币

2:嬴稷,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3:寺人,先秦时代对阉人的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