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黄河北去
2897800000059

第59章 加强作风建设解决突出问题

(2001年11月)

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前,强调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是由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所决定的。

一、新的时代、新的实践,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在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过去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世界的大变动和中国的新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要更好地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形成新认识、得出新结论,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为此,必须更加重视解放思想,正确认识世界大局、国内形势,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正确分析和处理改革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复杂环境,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加强学习、改进学风、联系实际、破解难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诸如所有制成分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经济利益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等。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内容比过去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这种变化了的新的实际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未曾面对过的。我们不能设想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回答当前面临的一切问题,而要面对新的现实,从严重束缚我们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改进我们的学风,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深入研究新的社会实践,破解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形成新的理论认识,创造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社会实践。只有这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克难致胜,不断前进。

三、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联系群众、服务人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受这一考验、完成这一使命,离不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今天,人民群众的最大心愿就是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变。要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关系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认识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大工夫克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不良作风,努力深入群众,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四、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

江****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全面深入地加强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实现党的建设的这一总目标,需要全党上下切实做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全方位的工作,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提高领导水平。由于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容易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忽视和放松党的建设;由于我们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一些领导干部容易产生脱离群众、故步自封的倾向,从而导致党的领导方法和执政方式落后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这些必将直接影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我们要从实现新时期党建总目标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地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水平。

五、“三个重大变化”带来的严峻考验,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重视反腐倡廉、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在分析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考验时,列举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国际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二是国内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三是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些深刻变化,对于党的建设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对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党面临着如何抵御腐朽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侵蚀的考验;随着国内环境的变化,我们党面临着如何掌权、用权和拒腐防变的考验;随着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变化,广大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和年轻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着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和政治上的坚定性。我们一定要正视“三个重大变化”对党的建设带来的严峻考验,增强搞好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紧迫感,把干部生活作风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抓好。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把出发点放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上,把着力点放在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把落脚点体现在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上。我们要按照中央“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结合党的作风建设的现状,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着眼于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突出解决好思想不活、观念不新、路子不多、步伐不快的问题

端正思想作风,关键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现在有不少同志把解放思想当作口号,只是喊在嘴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有些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观念仍然严重落后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拘泥于过时的条条框框,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缺乏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勇气;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思路不宽、办法不活、步伐不快。当前,加快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破除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树立富而思进、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故步自封、保守僵化的思想,树立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推进思想解放的同时,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各地的具体情况,找准比较优势,找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确定主攻方向,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办法措施,真正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五”规划中去,通过思想大解放,促进观念大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二)着眼于加强和改进学风,突出解决好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用、用而不活的问题

现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科学理论时往往只是读一读、抄一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思其理,不解其意,有的把学习当作差事应付,对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持怀疑态度;有的就学习而学习,学归学,干归干,学用脱节;有的不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生搬硬套,照抄照转。这些都是学风不正的表现。端正学风,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作为搞好工作的第一需要。实践证明,不学习思想就会僵化,观念就会落后,工作就必然打不开局面。我们一定要从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对待学习问题。其次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江****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江****同志“七一”讲话精神,是指导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重视和加强学习,首要的是学习好“七一”讲话和中央《决定》。学习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紧密联系实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比如,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问题,劳动价值理论的问题,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等,都要弄明白、弄清楚,从而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第三要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成效如何,关键要看能不能运用理论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不能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不能团结和带领群众克服种种困难,打开工作局面。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切实解决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实际问题,力求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变、学有所进。

(三)着眼于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突出解决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工作不力、落实不够的问题

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工作不力、落实不够。一些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深人实际、不深人群众,特别是不愿意到困难较大、任务较重、问题较多的地方去。有的工作安排下去了不认真去抓,措施提出来不具体去落实,许多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见实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加强教育、提高觉悟人手。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点,增强宗旨意识,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要把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真正体现在深入实际狠抓落实上。各级领导干部不能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真正扎下去、沉下去,狠抓落实。比如,全市秋冬季农业生产任务的完成问题,企业的生产组织和产品销售问题,重点项目的资金到位、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问题,财政收支进度和预算平衡问题,等等,都要一项一项地抓得紧而又紧,靠得实而又实。

(四)着眼于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突出解决好民主不够、软弱涣散、各行其是、方法滞后的问题

领导作风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当前在领导作风方面,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的问题同时存在。有的领导班子集权过多,民主不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甚至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有的领导班子该集中的集中不起来,该坚持的坚持不下去,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闹不团结,内耗严重;有的领导干部对存在的问题不敢抓、不敢管,息事宁人,当“老好人”;有的存在自由主义现象,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同志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要坚持**********、如何坚持**********认识模糊;也由于一些人受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自觉不自觉地把所在地方和单位视为个人的“领地”,习惯于搞“家长制”作风;还由于一些部门和单位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得力。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正确执行**********的自觉性,必须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的各项具体制度。特别是“一把手”要胸怀全局,作风民主,多谋善断,做好团结协调工作。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切实履行职责,树立全局观念,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维护好班子的团结和统一。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增强党性观念,对党委负责,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时期,还必须实现领导方法的创新。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社会实践,深入研究新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努力掌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提高从政治上判断和把握大局的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五)着眼于加强和改进生活作风,突出解决好贪图享乐、精神不振、操守不佳、以权谋私的问题

生活作风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生活作风上的不检点,反映了政治上的不坚定、思想上的不成熟、道德上的不纯洁。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革命意志衰退、道德品质走低、党性观念减弱,导致在行为上贪图享乐、精神不振、操守不佳、以权谋私。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要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行廉洁从政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要带头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升华道德境界,带动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要进一步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群众克服困难,帮助群众共同致富。要自觉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办一切事情都要精打细算,避免浪费,讲求实效。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与长征精神、“三苦”精神融为一体,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为白银的振兴和繁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斗争。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按照“三项任务”的格局,自觉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尤其是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要把******工作的关口前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各级党组织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领导,扎实工作,不断把******斗争引向深入。

(部分内容刊于《调查与研究》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