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西部大开发系列丛书:西部生态环境
2897300000007

第7章 西部的河流、湖泊(2)

为嘉陵江的最大支流。涪江又称遂河,发源于平武境内的雪宝顶。长700公里,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公里,水力资源372万千瓦。渠江又称潜水,发源于大巴山,自渠县的三汇镇以下称渠江。长720公里,水力资源180万千瓦。两江均在合川和嘉陵江汇合。

嘉陵江最大的特色是曲流发育。从广元的张王庙到合川的龙洞沱,直线距离仅200多公里,而河道蜿蜒长达600多公里。尤以南充、武胜间为最突出,有“九曲回肠”之称。江水每立方含沙量2.8公斤,超过其他河流。嘉陵江是四川水运的重要河道,仅干流流经的13个县市,其运输量即占四川内河航运的25%。江中鱼类多达152种。

4.沱江。

又名外江、中江。因“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说取其水深之意而得名。上源有绵远河、石亭江、前江三源,均发源于九顶山。此外,还有从岷江内江引水分出的柏条江和青白江,于金堂流入沱江。所以,沱江全长702公里,主要支流10条,流域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354米,水力资源153万千瓦。但沱河流域森林覆被率仅5.1%,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突出。

5.岷江。

又称汶江、都江,以岷江导山而得名。发源于松潘境内岷山弓贡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东少而西多。灌县以上为上游。灌县至乐山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于宜宾和金沙江相汇后称长江。岷江是四川长江支流中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全河落差3560米,水利资源1332万千瓦,占全省的18.85%。年漂运木材达50万立方,仅次于大渡河。

6.青衣江。

又称雅河、沫水、羌河,因流过古代的青衣国而得名,也有说因水青色故名。为岷江最大支流。它发源于巴郎山和夹金山。上游为宝兴河、天全河和荣经河,在飞仙关合流后称青衣江。以飞仙关、千佛岩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于乐山草鞋渡与大渡河相遇。全长276公里。是四川年降水量最大和径流深度最高的河流,水量充沛,水力资源424万千瓦。流域内森林覆被率达26.3%,居各河流首位。

7.乌江。

又称黔江、延河和涪陵江。因发源于贵州省的乌蒙山而得名。全长1018公里。其中,四川境内305公里,流域面积8.8万平方公里,较大的支流有8条。乌江以滩多水急为特色,故有“天险”之称。仅乌江渡到龚滩405公里,就有大小险滩355处,每公里落差1米。全部险滩长79.5公里,最大的有龚滩、潮滩和新滩,河道最窄处仅50米~80米,最大流速为每秒8.9米。所以,乌江水力资源丰富,仅四川境内就有246万千瓦。乌江流经川、黔44个县,是川黔间的重要航道。

8.赤水河。

又名赤虺河、大涉水等,每因雨涨水,急深且赤,故名。发源于云南省的镇雄县,向东流经川、黔、滇3省的12个县,最后北流至合江注入长江。因下流有赤水、习水二江之合,故也称合江。全长500公里,四川境内338公里,流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二郎镇、复兴场分别为上、中、下游段。赤水河上、中游弯急滩多,如茅台至二郎镇途中的险滩吴公岩。长约10公里,落差高达20米,水力资源达70多万千瓦(四川境内为29万千瓦)。赤水河是川、黔、滇3省的重要河道。由于中、上游流经石灰岩山区,水质清澈。茅台酒就是利用此种特殊水质酿造而成。赤水河还以当年红军四渡赤水而闻名于世。

9.大渡河。

又名沫水、铜河。发源于川青交界的果洛山,自北向南纵贯于阿坝、甘孜、雅安、凉山、乐山等地。全长1155公里,流域面积9·2万平方公里。上游有杜柯河、阿柯河、梭磨河,汇合后称大金川,在丹巴纳入小金川始称大渡河。于乐山注入岷江。泸定、铜街子分别为上、中、下游段。大渡河是一条峡谷河流。全河落差3600米,在四川仅次于雅砻江。大渡河是木材水运的主要河道,担负着四川木材运输总任务的一半以上。当年红军抢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等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10.金沙江。

又称绳水、淹水、泸水,因江中沙土黄色而得名,也有说因盛产沙金而命名。全长3100公里。上源为沱沱河,长375公里。以下称通天河,至玉树直门达以下叫金沙江,穿行于川、滇、藏三省区之间,到宜宾和长江相接。干流2311公里,流域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境内20万平方公里。金沙江水量变化很大,7~9月份,水量占全年50%~60%,洪枯水位比值达19倍~30倍。金沙江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河流,从石渠到金江街1174公里范围内峡谷连绵不断,一些地方江面宽不到50米,岭坡陡达40度~70度。尤其是云南省境内的虎跳峡,长17公里,河宽仅30米,河谷高差3000多米,落差170米,为世界最深峡谷之一。金沙江内以滩多弯急而著称,仅新市镇到金江街的1000余公里内,就有较大险滩400多处。全江干流落差3300米,最大流速每秒7米以上,水力资源高达5622万千瓦。约占长江的40%。其中,四川境内3010万千瓦。白鹤滩、溪罗渡和自家坝均可作特大型电站坝址。金沙江流域的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支流所经地区在内,蓄积量占四川的48%。金沙江南段的北纬28度以南地区,河谷深切,地形闭塞,全年长夏无冬,自然景观别具一格,为我国南亚热带一块“飞地”。

11.雅砻江。

又名若水、打冲江、小金沙江,为金沙江最大的支流。藏族称雅砻江为尼亚曲,意为多鱼之水。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于渡口三堆子入金沙江。石渠以上为石渠河,以下称稚砻江。全长1375公里,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鲜水河、力丘河、理塘河、安宁河。雅砻江崖陡谷深,河床狭窄,无航运之利。但弯多水急,水利资源达3175万千瓦,占四川全省水利资源的21.15%。其下游二滩等地可作大型电站坝址。雅砻江流域是目前四川的主要林区,其蓄积量占32.3%,为全川第一位,木材运量居第三位。它的支流鲜水河,是四川主要地震带。

12.安宁河。

又名长河、白沙河,取名河水安宁之意。发源于安宁县小相岭,南流大桥始称安宁河。以大桥、德昌分别为上、中、下游段,至小得石附近注入雅砻江,为雅砻江下游最长的支流。长351公里,支流59条,流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水力资源136万千瓦。安宁河的最大特色,是它地处一条宽阔的地堑谷,谷底海拔1000米~1900米,宽4公里~10公里,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为川西南最大的河谷平原,是川西南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中心。

13.泸沽湖。

又称左所海、永宁海、勒得海,是四川最大的湖泊。位于川、滇边境的盐源、宁南之间,一半属云南,一半归四川。它是高原上的一个断陷湖盆,海拔2700米左右。湖泊呈腰子形,由草海和亮海构成。面积27平方公里,水深几十丈,蓄水量为5亿立方米。湖内盛产细鳞鱼和名贵水獭,湖畔出产菱角。附近水足土肥,农业发达。

14.邛海。

古称邛池,是四川最大的湖泊之一,系构造断陷形成。位于西昌市东南五公里,海拔约1510米。湖泊作西北东南向延伸,形如一个葫芦,面积31平方公里,最深处34米,蓄水3.2亿立方,盛产鱼虾,是四川有名的天然渔场。

15.马湖。

又名龙湖,位于雷波县东北约25公里的黄琅区,是一个地震湖。湖泊呈东北西南向。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为湖口,由一个大小不等的玄武岩碎块堆积而成的大石堤。海拔1100米左右。湖中距坝约1公里处有一露出湖面的海龙寺小岛,上有古庙。湖面约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为160米,蓄水3亿立方。湖中产甲鱼。

16.小南海。

地处黔江县的八面山麓,距县城北30公里,1856年地震时形成。附近群山起伏,密林遍布,山青水秀。小南海最宽1公里,长约5公里,面积2.74平方公里,水深30米~至48米,最深处为53米,蓄水量6700万立方,是当地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

17.迭溪海子。

又名大小海子。座落于岷江上游茂汶迭溪境内。是1993年8月25日地震时,岷江两岸山体崩落物堵塞岷江河道而成。海子长10公里,宽200米~600米,最宽处1000米,总湖面3.4平方公里。水深一般45米~55米。

18.新路海。

是四川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位于甘孜州雀儿山东南麓。海拔4118米,系冰川湖。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湖周雪山环峙,湖岸松柏常青,湖水碧波荡漾,被人们誉为“西天瑶池”。

19.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东北坡,有两个源头,北源叫札曲,南原叫昂曲,两源在昌都附近汇合。澜沧江流经云南西部和西南部的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和西双版纳等地州,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南部流出国境,出了国境后改称湄公河,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最后注入太平洋。

澜沧江在我国境内长1612公里,流量将近是黄河的两倍,水流湍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两岸大多是高山峻岭,峡谷幽深,两岸悬崖峭壁,河道上礁石密布,险滩很多,航运不便。建国后经过整治,现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一段已经有定期客货轮通航。它的支流较多,但多短小,较大的支流有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罗梭江)、流沙江等。滇西“三江地区”,澜沧江居中,东为金沙江,西是怒江,东西两侧山岭阻挡,潮湿的水气不易进入,致使谷地中气候具有干燥而炎热的特征。在河流的下段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情况与上游不同,由于位置偏南,纬度低。河流两侧山地也较低平,河谷相对比较开阔,潮湿气流较易进入,形成温度较高、降水较多的气候。这里分布有热带和亚热带的雨林和季雨林。

20.怒江。

怒江又名“潞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时把它称为黑水。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上游藏语叫做“那曲”,意为黑水(河),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才有“怒江”之称。进入云南后奔流于怒山和高黎贡山之间,两岸山岭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怒江河流落差大,具有水急滩多的特征,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谚语,景色非常壮观,著名的险滩有万马滩、尖山滩、阎王滩、猛姑滩等。怒江不仅多险滩,而且多悬崖,有“水无不怒石,山有欲飞峰”之称,著名的陡崖有腊乌崖、腊早崖、石门关、称戛崖等。怒江纵贯滇西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的西北部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东南部,最后流出国境入缅甸,改称萨尔温江。这条河流在我国境内的长度为1540公里,在云南的长度为650公里。每年流出国境的水量约为黄河的1.6倍,仅次于金沙江和澜沧江。

怒江河谷较金沙江和澜沧江河谷湿润,河谷两侧多竹林和常绿阔叶,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一段河谷,地势低,气温高,降水丰沛,分布有亚热带的植物。

21.南盘江。

南盘江为西江正源,属珠江水系。源出自沾益县马雄山,水从海拔2145米高处的两个出水洞中流出,向南流至陆良附近向西流到宜良又折向南流。宜良以下,河流开始深切河床,河床奔流在石灰岩的峡谷中。南盘江流至开远县境北拐弯向东偏北方向流去,经弥勒、沙西等县,由罗平县流出云南,成为黔(贵州)、桂(广西]两省(区)的界河,至贵州省望谟又与柳江、桂江汇合,称为西江。西江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回合东江与北江,始称珠江。最后注入南海。如果根据水量计算,珠江的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南盘江上游与北盘江的源地相距很近,但它们却相背而驰。至两江汇合处,南盘江长856公里,北盘江长450公里。南盘江在云南境内长约629公里,开远以下进入切割更深的峡谷地带,在云南境内落差达1423米,每年流出的水量为150亿立方米左右,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主要支流有甸溪河、曲江、卢江、黄泥河和清水江等。

南盘江流经石灰岩广泛分布的地区,流径内多地下河流,如南盘江上游曾潜入地下,流了0.5公里多才从花山洞重新冒出地面。支流泸江在建水县和开远县之间曾先后两次成为地下河流。来自泸西县的一条支流,下游以地下暗河与主流相接。这些现象在南盘江流域是比较普遍的。邱北县六郎洞建有我国第一座利用地下暗河发电的水电站。这里有三条地下暗流汇流,它们的出口约高出南盘江水面20米。麓南大叠水瀑布为云南著名的瀑布,水声如雷,空中水汽飘荡,每当中午,日照形成美丽的彩虹,像跨在南盘江上的金桥,蔚为壮观。

22.元江。

元江发源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南部,上游有东西两源:东源出自祥云县,西源出自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两源汇合后称理社江,向东流入元江县境后始称元江。因元江流域多红色的砂页岩地层,水呈红色,故又称“红河”。元江流经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和玉溪地区的南部,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河口瑶族自治县流入越南境内,最后注入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