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大事卷
2896400000036

第36章 1967年

1月8日武威一中、二中、武威师范、甘肃农业大学及武威汽车修理厂、武威汽车运输公司等单位的学生、工人组织,联合召开了第一次批判斗争薛程、吴岳万人大会。17日,地委召开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揭发批判薛程、吴岳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错误。25日,专区秦腔剧团、歌舞剧团的群众组织到地委造薛程的反,甘肃农业大学的“五四造反团”出面支持,将地委书记薛程、副书记吴岳、专署专员毛迎时等,揪到秦腔剧团大礼堂批斗。27日,武威军分区奉命正式介入武威专区的“**********”,执行“三支”(支工、支农、支左)、“两军”(军管、军训)任务。专县的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逐步被军管。29日,以武威汽车运输公司“红色工人总团”、武威汽车修理厂“红卫联合兵团”、武威一中“突刺师团”等为核心的群众组织“总司”成立。(后群众称为“突派”)。

2月1日根据****中央“把四清运动纳入**********中去”的精神,地委决定撤销武威县“四清”工作团。7日以武威一中学生组织“九·二0”、“井岗山”为核心的“二司”成立(后群众称为“井派”)。从此,武威专区群众组织出现了“总司”和“二司”两大派别,即后来的“突派”和“井派”。22日,专署发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速迅组织生产班子,妥善安排生产、生活,保证**********和生产两不误的通知》,决定成立武威专署生产生活安排办公室,要求各县也成立相应的机构。25日,“二司”(井派)在武威县大什字召开抓革命、促生产,打响春耕生产第一炮,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反扑誓师大会,会后在大街上游行。26日,“总司”(突派)召开抓革命、促生产,打响春耕生产第一炮,以实际行动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反扑誓师大会。

3月1日军分区党委成立军分区农业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30日,军分区党委成立武威专区“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指挥全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卫生工作。指挥部按“三结合”的原则,由革命群众组织代表,驻军代表和专区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3人组成,实行委员制。指挥部下设农业、工交、财贸、文教卫生、生产救灾5个办公室和政治处、秘书处。

是月兰州部分大专院校学生来武威县串联“点火”,提出“踢开党委闹革命”口号。随后,县委、县人委被非法夺权,党组织瘫痪,不断出现武斗。

4月27日地委决定撤销地委**********办公室和地委农村**********办公室。保留地委**********接待室。

5月8日至13日专区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政治处召开全区农村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举******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26日,“总司”(突派)所属的武威一中、二中学生,在武威城大什字静坐,至7月11日撤出,历时46天。

6月2日地委决定撤销石羊河水利管理处和东、西大河流域水利管理处,加强专署水利局灌溉管理科。

7月从本月起,武威专区两大派群众组织相互打、砸、抢、抄(家)、抓(人),先后抢劫军事机关,要害部门的武器弹药23起,抢劫其他单位物资12起,价值二十五万多元,抢劫面粉、粮票一万七千多公斤。至次年5月,共发生大小武斗事件20余起,死40余人,伤近百人。同时,57.2%的县、科级干部被批判斗争,有的被迫害致死。

12月11日在兰州参加兰州军区专、县******思想学习班的永昌县“红总司”与“红三司”两派代表,民勤县“延总”与“抗大”两派代表,达成关于制止武斗、全面上缴武器的协议。次年元月,协议得到兰州军区支左办公室批准。14日,永登县革命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