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大事卷
2896400000015

第15章 明朝

洪武五年(1372)明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进军河西,消灭了元朝势力。废永昌路,设西凉州,置临河卫(今民勤县)。

洪武九年(1376)十月明朝设立凉州卫,治所在今武威市。

洪武十年(1377)凉州都指挥濮英增修并加固了武威城。是年春,凉州人百户刘林,抵抗元残余也先帖木儿的进犯,战死于窦融台下。当地人改窦融台为刘林台(今皇娘娘台),以示纪念。凉州千户江亨防守和戎时,将和戎改名古浪,并筑城,古浪自此得名。

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沙门志满募修凉州大云寺。未竟之工,后由僧官信还续建完成。

洪武三十年(1397)凉州总兵宋晟开设了凉州城西门,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挖了城壕。四城门修建了吊桥。城墙四周修建了箭楼、逻堡36座。

永乐十年(1412)五月凉州土鞑老的罕率众复叛,自长城山口出野马川,明兵追击,弩答儿伯颜等男女900余人被执,押送京师。

正统元年(1436)六月徙甘州、凉州寄居回民432户、1749人于江南各卫。

正统二年(1437)驻凉州卫兵部右侍郎徐在武威城东南隅修建了凉州卫儒学,并在儒学东边修建了大成殿和文昌祠(后称文昌宫)。

正统十年(1445)二月十五日明英宗为凉州颁赐大藏经一部及圣旨一道。

天顺元年(1457)鞑靼小王子进犯凉州,被副总兵毛忠大败于靖虏堡(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

天顺二年(1458)六月喀喇沁部领主孛来扰凉州,明军败绩,明将柳溥坚壁不出。

成化十九年(1483)重修凉州海藏寺。

弘治八年(1495)正月甘肃总兵官刘宁于凉州击败鞑靼部达延汗。

正德二年(1507)十二月达延汗部攻入凉州、永昌等地。

嘉靖三十五年(1556)四月鞑靼银定歹成攻凉州。

嘉靖三十七年(1558)鞑靼三万骑攻永昌、凉州。后进围甘州,旬余始退。

是年明在凉州高沟寨、铧尖墩设立茶马互市。

万历二年(1574)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用砖包凉州城墙,历时两年竣工。

万历二十六年(1598)凉州总兵达云等收复松山(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北),驻边屯田。朝廷晋封达云为左都督加太子少保。

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一家中成药加工制造厂──迪吉堂(又名万寿堂)王蛤蟆虎骨狗皮膏药店在凉州城东大街开业。四月,鞑靼伊勒敦达春攻凉州,被总兵达云击败。

万历三十七年(1609)秋达云卒于凉州防地,明廷追念他的功勋,特赠太子太保。凉州在清应寺旁建祠纪念。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部将贺锦西征,占领了凉州,并设官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