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社交兵法
2895500000008

第8章 兵法二走进社交的大课堂(1)

社交是大课堂,其中深藏着许多大小的学问。每个学问都不是清茶粗饭。可有可无:相反,却构成了人生重要的成败课题。如果你能把这门学问奉为必修课.就能比别人少走许多弯路。第1节做人办事的社交语言艺术怎样说好每一句话

言谈举止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是博学多识还是孤陋寡闻,是接受过良好教育还是浅薄粗鲁。一个不善言谈、沉默寡言的人很难引起众人注意。在社交中能侃侃而谈,用词高雅恰当,言之有物,对问题剖析深刻,反应敏捷,应答自如,能够简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则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气质和风度。作家丁玲回忆与鲁迅先生谈话时说:“鲁迅先生谈吐深刻、严密、有力而又生动活泼,句句吸引我们。渐渐谈下去,愈来愈强烈地发射出真挚的热情,又有一种严峻的强大的威力,从他瘦削的脸上透出来。”言谈能使人听得人迷,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然而,高雅的谈吐是无法伪装出来的。卖弄华丽的词藻,只会显得浅薄浮夸;过于咬文嚼字,又会使人觉得酸涩难懂。交际中应做到不背后议论人,讲话注意分寸,要背后表扬人。多讲他人优点,少当面批评人,指正其缺点。尤其不要油嘴滑舌,不要讲粗话。

但是也应注意“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语,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然而,老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因为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如果不可靠,你说三分真话,已经不少。

孔子日:“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不是可靠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之谈兴,结果会是如何呢?你说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么?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不知深浅。你不是他的朋友,却去劝慰他,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不搞清对方的立场,不了解对方的主张,却偏要高谈阔论,弄不好还会招祸呢!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不能说!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做事时心中的那一份坦荡,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擅长交际的人,能分清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的只说三分话,说明他懂得交往的原则,决不是他不诚实。

说话要根据人、时、事。对方不是可靠的人则不必说;不合时宜,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但与此事无关,还是不必说。不是可靠的人,你说三分话,已经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提醒;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事,你说三分话,只能说明你太多口舌。

无论是日常生活的寒暄,或是正式场合的交谈,说话都要谨慎,尤其要注意用词,要根据场合、对象说最恰当的话,不适当的言语,不仅是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也易得罪他人。该说的时候不说,不该说话时却滔滔不绝,都是无礼的行为。

言语是沟通人际关系最好的工具,人与人都是从交谈建立友谊,并从中获得启示。但是现代人在正式场合里,反而难以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说话必须自我长期训练,切实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久而久之,自然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具有说服力,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夸张、好雄辩、说惊人之语,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容易引人注意,却难以获得信任。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由日常生活中所培养而成,只要平日多加留意,不但可增添自己的魅力,也会带给他人难忘的印象。

理想的交谈是思想的交换,可是,很多人却以为理想的交谈是一个人机智或口才的精彩表现。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庆幸,因为要使别人乐于和我们谈话,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

怎样让别人喜欢与你交谈呢?

首先,说话要有善意。这里所说的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我们与别人说话的目的,在许多情况下是希望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真实用意。所以,只要这个目的能够达到,就没有必要特意挑剔。

其次,说话要尽量客观。有些人在说话时动不动就夸大其词,这样,无论听者或是被说到的人,难免不会产生反感,认为这人说话有点不着边际。比如,明明是一对男女青年在正常地说话,他可以把别人说成是在谈情说爱;明明别人是在争论问题,他却说成是“碰在一起就争争吵吵闹个没完。”像这样信口开河的说话习惯,很容易惹事生非。

会说话的人却大不相同,他们有以下特点:

1.充满热情,让人感觉到,他们对于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怀有着强烈的感情,而且他们听别人说话也会很认真。

2.能从新的角度看事情。能从大家熟悉而又不在意的事物中提出令人意料不到的观点。不会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不表白,不自吹。

3.有好奇心,他们经常对某件事追根究底。表现出想要知道得更多的兴致。

4.有宽广的视野,他们思考、谈论的题材超出自己生活的范畴。既实事求是又纵横乾坤,致广大、尽精微。

5.有自己的谈话风格,个性鲜明、惹人喜爱。

6.有同情心,他们会设身处地替他人分忧。

7.有幽默感,不介意开自己的玩笑。事实上,最擅长和人交谈的人往往常说关于自己的故事。

◎多打招呼

如今,人们见了面无论何时何地,第一句问话就是“吃了吗”的现象,至少在城市里是越来越少了。据我的印象,头一个指出其不合理之处的,大概是语言大师侯宝林。他在相声里曾举一个欲进厕所的人问刚出厕所的人“吃了吗”的例子为笑料,说明千篇一律地以“吃了吗”为招呼语的笑话。汉语的丰富性是世人皆知的,为什么过去长期以来人们只以“吃”为话题打招呼,确实令人费解。记得当年老舍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的解释好像是说中国人,尤其广大下层民众生活贫困,每日里忙忙碌碌不过为混饱肚子而已,于是“吃”成了天下第一要义,所以见了面第一句话就是“吃”。如果这种解释有道理的话,那么已经温饱了为什么还总是一见面就“吃了吗”?

原来,招呼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它的意义只在于说话本身而不在乎说的是什么话。美国人的“嗨一”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它只一个声音而没有含义。所以我国传统的招呼语除了吃的话题外,常用的还有天气如何、工作忙否、身体状况之类。比如甲乙见了面,甲:“今儿天气不错!”乙:“可不是,天气挺好!”然后各奔东西;或者甲:“最近忙吧?”乙:“还可以,凑和吧!”;或者甲:“近来身体可好?”乙:“还行,没病没灾的。”

总之,人们在这里决不是谈吃饭、谈天气、谈工作、谈身体,只要是说了话,便已达到目的。什么目的呢?礼节的目的,表明承认对方的存在。当然不一定都是用语言打招呼,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点一下头、微笑一下,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既然知道了这个礼节的必要性,就要设法把它运用得更好些,以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

◎不要忘了说“谢谢”

在人际交往中,当他人为你服务或对你有所帮助时,别忘了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这样做好处是:

1.可以为交际活动创造和谐气氛

因为,当你说“谢谢”的时候,表明你对他人给予的帮助或服务是满意的,对方听了会感到很高兴。有时候,他人为你服务,也许是他们份内的事情,你不说“谢谢”,他们决不会责怪你。但是,面对他人的服务而无动于衷,这表明彼此之间存在一条无形的界线,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职业化了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缺少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沟通。可是,假如你对这种理所应当的服务表示一下谢意,那么彼此的关系就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感情就有了呼应和共鸣。对方在兴奋欢悦之余会给予更多的关照,更好的回报,这样交际气氛就会变得更和谐热烈。交际心理学认为,人际之间存在“互酬互动效应”,即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给以回报。道一声“谢谢”,看似平常,可它却能引起人际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交际成功的促进剂。

2.有利于塑造自身良好的交际形象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本是平等的。他人为你服务,只是职业不同,地位有别罢了。但是,当你接受人家的服务时,及时说声“谢谢”,其意义远不止是对对方服务的肯定,这其中又包含了自己对其人格的尊重。虽仅此一语,但足以引起对方因其社会价值得到承认而产生的满足和感激之情,自然你在他心目中就会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会把你看成是一个有教养、礼貌、细心的人,当然也是一个受欢迎的值得尊敬的人。这在无形之中,你就赢得了人心,比起那些对于他人的服务不屑一顾、不予理睬的人更显得有光彩。尤其是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交际场合有时候一句表示真诚谢意的话语,还可能成为结识新朋友的契机。

有些人对于说声“谢谢”十分吝啬,不愿给予任何人。在他们看来这种客套、形式是多余的。也有的人则认为他人的服务、帮助是应该的,没有必要说什么谢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说声谢谢,是礼貌、客气的表示,决不是多余的客套。此外,如果对于他人的服务只看到理所应当的一面,而没有想想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在有意无意之间就会带来负作用。比如,有这样一件小事:有位青年学生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抱小孩的大嫂上了车就站起来为她让座。这个妇女径直走过去,一屁股坐下,对这个学生连看都没有看一眼。这个学生心里很别扭,他想,哪怕你冲我点点头,知道是我让了座,心里也就平衡了。但是她没有,他感到自己的好意受了污辱。从那儿以后,他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干脆把脸扭向窗外,不再给人让座。你看,这个妇女少了一句谢谢,少了一点礼貌,就这样挫伤了一个人的善心,这实在是很遗憾的事情。

在日常交往中,对别人说声“谢谢”,不过是张口之劳,可是它换来的却是微笑,是友谊,是轻松愉快的气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好口才助你脱颖而出

有时候,人才脱颖而出也需要好口才。在此,雄辩的交际口才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好口才是一件便捷而有力的武器,在特定交际场合人们可以凭借它叙事论理,沟通感情,征服对手,把机遇争到手。二是好口才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和优势,是一个人的活广告,有助于自我推销,引来机遇。

实践证明,一个有才干的人有多种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交际口才是最直观最有效的自我推销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卓越口才甚至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比如演讲论辩比赛,招工招聘面试都要靠出色口才才能赢得机会。交际口才水平是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反应。用人单位往往从一个人的口才来认识其本领、学识水平、知识积累,进而做出取舍决定。

周真平博士竞选石狮市市长就是这样的事例。1992年11月福建省石狮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一项提议,任命厦门大学28岁的女博士周真平为这个市的副市长。她能竞选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卓越的口才。这年4月,石狮市公开向社会招贤。报名的有59名女性,最后确定21人完全符合条件并把她们请到市里考察,让她们熟悉石狮市的基本情况,搜集公开答辩的相应材料。按照议程每个参选人都必须先进行20分钟演讲和15分钟的答辩。演讲前,有6人自动退出,最后只有15人依抽签顺序轮流登台,就如何搞好石狮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表各自的见解。她们每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代表们立即就有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周博士对答如流,有理有据,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理论优势,对代表们最迫切关注的石狮经济形势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为今后的发展设计出一幅幅蓝图,很快就征服了大多数到会代表的心。大家投了她的票。从某种意义上说,竞选过程也是口才的竞争。卓越口才强化了她的优势,她赢得了这次机遇。

我们从周博士竞选的经历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竞争中,我们应借助交际口才展示实力,为自己赢得发展机会,开通成功的道路。

◎讲话要注意身份

讲话的效果不仅与讲话内容有关,而且与讲者自身的身份有密切的联系。当讲话内容、语言风格,与讲者的身份保持一致时,听者会对内容产生认同感,形成共鸣,进而赢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反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位从未到过前线的人介绍前线的情况,尽管他用了很多十分精彩的词汇,动人的事例,讲得慷慨激昂,绘声绘色,但是,听众却激动不起来,没有引起轰动。此后不久,一位战斗英雄作报告,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自己亲身的经历,前线的见闻,真情实感,悲壮热烈,使全场听众激动不已,群情振奋。

你看,大体相同的内容,由不同身份的人来讲,效果迥然有异。这生动地说明,演讲者身份对于演讲效果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听众对于讲者的“角色期待”心理造成的。一般说来,讲者总是以特定角色身份进行演讲,而听众也说是带着“角色期待”心理来听讲的。作为讲者,不仅通过他讲述内容去征服听众,而且他自身的身份也在无言之中影响着听众。作为听众,在接受讲话内容时,又总是把讲者所言与其身份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不仅对内容做出评价,同时对讲者也要做出评价,还把内容和讲者的身份进行比较,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如果讲者身份和讲话内容相一致,他们听起来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较大,认定你这个角色不该,或不能讲出这些内容时,他们就会从内心里产生对你所讲内容的抗拒性,甚至否定你所讲的内容,这样,演讲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削弱。

讲者的身份主要的是指其职务、地位,还包括讲者的年龄、文化、经历、性格等,听众往往把上述要素一并加以考虑。它是演讲的背景,制约一个人演讲的内容、形式、格调和语言。一个年长的讲话者与一个年轻的讲话者,听众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一个专家、学者和一个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的演讲,在内容和选题上就应有所不同。在听众眼里,人们在讲话时,其讲话的选题,看问题的视角,信息内容及其数量等,应与他们自己的身份大体相称,这样的演讲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过来说,演讲者不应盲目地追求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的东西,否则就会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