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10
2895000000037

第37章 国运纪事(18)

山东巡抚孙宝琦奏陈借款修筑胶沂铁路。奏请拟借800万两公债款。清廷指示该抚与大清穗华银行协商解决。

12月6日。清廷命萨镇冰统制巡洋及长江舰队。

12月9日。闽浙总督松寿奏陈闽省财政十分困难,恳请度支部拨银100万两。

12月10日。孙中山抵欧洲。孙中山自槟榔屿抵达科伦坡,并致函邓泽如,说明此行有特别外交问题,须前往英国京城,顺便到美国,向华侨进行募捐。12月16日,孙中山写信给布思,说自己目前正在采取独立措施,将于数月内举行起义,希望布思解囊相助。12月28日,孙中山抵达巴黎。

清廷委派冯煦为江皖筹赈大臣。

12月11日。雷震春违例馈遗被革职。载涛奏劾署江北提督雷震春违例馈遗,清廷下谕交部议处。随后部议将雷震春革职。

八旗宪政会在京召开成立大会。有2000余旗人参加,呼吁废除八旗制度。

12月12日。漳厦铁路(嵩屿至江东桥)本日通车。

12月14日。清廷分别奖惩筹备宪政有关官员。清廷根据宪政编查馆派员对东三省、宜隶、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省筹备宪政情况的考察,下诏分别奖惩各省筹备宪政主管官员。受到嘉奖的有奉天民政使张元琦、宜隶提学使傅增湘、江苏候补道夏敬观、浙江候补知县龙建章、谷钟秀等人;被开缺革职的有福建兴泉永道郭道直、直隶天津县知县胡商彝等。

《大江白话报》在汉口创刊。该刊由詹大悲、何海鸣分别担任正、副主笔。于1911年1月3日改名为《大江报》。

12月15。日军机处代呈陆军大臣荫昌、副大臣寿勋的说帖内称资政院开院以来,所提议案多有逾越权限,若不予以限制,将来国会成立,必与政府冲突,因此而酿成大乱,招致亡国。

12月18日。资政院奏请清廷批准《著作权律》。资政院奏请清廷批准《著作权律》。该律共有五章55条。第一章为通例。第二章权利期限规定。著作权归著作人终身所有,如著作人身亡,由其继承人继续享受至30年,照片著作权专有10年。未属姓名的著作,与以官署、学堂、公司、局所、寺院、会所等名义发表的著作,其著作权均专有至30年。第三章呈报义务规定。著作物呈请注册时,应用本人真实姓名;以官署、学堂、公司、局所、寺院、会所等名义出版的著作,一律用该单位名称。第四章权利限制规定。凡经呈报注册的著作,他人不得翻印仿制,或者以各种假冒方法侵犯著作人权利,假冒他人著作者与知情代为出售者,根据情节轻重,罚银40~400元。第五章为附则。

12月19日。陕甘总督长庚奏请暂借洋款修筑铁路。奏折称,甘肃铁路由归化至兰州段共200余里,需银二千数百两,请清廷暂借洋款修筑。并另奏请借洋款用10年时间修筑归化至新疆铁路。

12月20日。《光华日报》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创刊。最早的《光华日报》于1908年8月27日在缅甸仰光创刊,因鼓吹革命,宣扬三民主义,发行不到三个月便遭到清廷驻缅甸领事的威胁而被迫停刊。到11月25日再行创刊,仍用原名,亦称“第二光华报”,是革命党的重要舆论阵地。1910年初,清廷勾结缅督迫使该报停刊。本日再次创刊,故称“第三光华报”。该报每周出版六期,社址槟榔屿打铜街120号。由庄银安、陈新政主办,雷铁岩、胡汉民等主笔,承袭仰光《光华日报》的宗旨,宣传革命,鼓吹排满。孙中山、黄兴经常在该报馆召开秘密会议,策动武装起义,是革命党人在南洋地区的主要宣传阵地。

12月21日。清廷谕令恪遵发服定制。根据农工商部奏报的京师各行商会及各省商众传言的将“剪发易服”,清廷谕令:国家制服,等秩分明,习用已久,从未轻易更张。除军服、警服因时制宜,系前经各该衙门奏定遵行外,所有政界、学界以及各色人等,均应恪遵定制,不得轻听浮言,致滋误会。12月30日,资政院再次奏请清廷明确颁布剪发易服的谕旨,称在京中及上海、广东等地剪发者已越来越多。清廷再次颁布谕旨强调“着仍遵前旨办理,此奏应即毋庸议”。

12月22日。清廷任命各省直高等审判厅厅丞及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清廷谕令,除奉天高等审判厅厅丞、检察厅检察长,吉林高等检察厅检察长业经简补,湖南暂缓开庭外,著试署者有:吉林高等审判厅厅丞钱宗昌;黑龙江高等审判厅厅丞赵俨,高等检察厅检察长周贞亮;直隶高等审判厅厅丞俞纪琦,高等检察厅检察长刘思鉴;江苏高等审判厅厅丞郑言,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陆懋勤;安徽高等审判厅厅丞沈金鉴,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郭振镛;山东高等审判厅厅丞龚积炳,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陈业;山西高等审判厅厅丞谢桓武,高等检察厅检察长王祖仁;河南高等审判厅厅丞怡龄,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李瀚昌;陕西高等审判厅厅丞徐德修,高等检察厅检察长赵乃普;甘肃高等审判厅厅丞何奏篪,高等检察厅检察长王国镛;新疆高等审判厅厅丞郭鹏,高等检察厅检察长张培恺;福建高等审判厅厅丞梁冠澄,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李钟骏;浙江高等审判厅厅丞章樾,高等检察厅检察长辛汉;江西高等审判厅厅丞江峰青,高等检察厅检察长袁励忠;湖北高等审判厅厅丞梅光羲,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黄庆澜;四川高等审判厅厅丞武瀛,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陶思曾;广东高等审判厅厅丞史绪任,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文霈;广西高等审判厅厅丞俞树棠,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朱文劭;云南高等审判厅厅丞王耒,高等检察厅检察长张一鹏;贵州高等审判厅厅丞朱兴汾,高等检察厅检察长贺廷桂。

12月23日。清廷任命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吴禄贞为陆军第六镇统制官。

12月24日。外务部命云贵总督李经羲尽快处理好滇缅边界事务。

12月25日。清廷命令宪政编查馆迅速拟订筹备立宪清单,并将内阁官制纂拟好奏报朝廷。

八旗期成公民会宣告成立。该会以弹劾官方变通旗制、督促旗制改革为宗旨。

12月27日。刘锦藻进呈《皇朝续文献通考》。清廷赏其内阁侍读学士衔。

12月29日。四川全省学界****,要求速开国会。

12月30日。资政院奏准延长会期。资政院认为所要审议的事情还没有全部完成,奏请延长10天会期。清廷照准。

本月。清华学堂建成。1909年9月28日学部、外务部奏准建立的游美肄业馆地基是清华园旧址,为此,本月建成后改名清华学堂,次年4月正式招生,设高等、初等两科,学制4年,由周自任监督、范源濂、唐国安任副监督。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四川革命党人在黔江发动起义失败。

学部通告各省中、小学堂,一律增设官话课。

本年。《清文汇》编辑完成。原名为《国朝文汇》,由沈粹芬、黄人等编辑,共有五集,200卷。收录清文1300余家,一万余篇。旨在反映一代政教风尚、学术思想,所录“不名一家,不拘一格”。选录虽然不是十分恰当,但取材较为丰富,并收录若干流传较少的作品。有上海国学扶轮社印本。

由农工商部编纂的《改订大清商律草案》于本年完成。草案共有两篇13章367条。是根据《钦定大清商律》,参考各地商会,特别是上海总商会呈报的《商法调查案》编纂而成的。

《大清民事诉讼律事案》、《大清刑律诉讼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编纂完成。

本年内清廷先后批准学部奏报的部分章程。有《增订各学堂管理规则》、《管理欧洲游学生监管处章程》、《改良私塾章程》、《地方学务章程》。根据学部统计,截止到本年度,各省共有学校37888所,学生数为1024988人。

清新军第二十镇组织武学研究会。新军军官冯玉祥、王金铭等人,在奉天新军第二十镇发起组织革命团体武学研究会,推举冯玉祥为会长,参加者达1000多人。

同盟会成员组织支那暗杀团。同盟会会员刘师复、朱述堂、谢英伯等人在香港组织支那暗杀团,成员有二三十人,开始实施谋刺清政府官吏的行动。

神州国光社在上海成立。该社由董宾虹、邓实主持,刊印珂罗版画册、字帖、印谱等。

重建东亚第一座灯塔。始建于1865年的东亚第一座灯塔——澳门东望洋灯塔,于本年重建。

日本设立本溪湖煤矿公司。日本以中日合办的名义,设立本溪湖煤矿公司,开采本溪煤矿,有效期为30年。

青海设立蒙番学堂。专收蒙番族子弟入学。

谭根获芝加哥万国飞机制造比赛冠军。华侨谭根在美国成功地制造出水上飞机,获得芝加哥万国飞机制造比赛大会冠军。

旅日华侨社团相继成立。为加强相互联系,旅居日本的华侨成立和亲会;旅居大阪的华侨成立大阪中华总商会;函馆中华会馆也于本年建成。

香港九龙水塘于本年建成。该水塘储水量为3.5亿加仑,随后又增修副塘,增加储水量1.85亿加仑。

同盟会柬埔寨分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