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10
2895000000028

第28章 国运纪事(9)

清廷以山西文水、交城两县禁种鸦片激起民变处置部分官员。本年2月3日,山西文水、交城两县因禁种鸦片一事,激起民变,巡抚丁宝铨派兵前往镇压时杀伤多人。本日,清廷据御史胡思敬奏劾,令将丁宝铨交部议处,已革文水知县刘彤光著永不叙用,交城知县徐星朗及部分武官亦被革职。

5月16日。京、津、保各学堂学生代表成立共和会。北京、保定各学堂学生胡荣铭(鄂公)、熊得山等人,于去年十一月开始筹备组织共和会。本日,北京、天津、保定各学堂学生代表,在保定城南郊召开会议,宣布成立共和会。到会代表一致推选保定胡荣铭为干事长,熊得山、林伯衡、翟仲宽、吴若龙、程芝田、徐炳文等人为干事。会议通过“共和会会章”,共52条。以推翻满清****、建立共和民国、融合种族界线、发展全国实业为宗旨。设立交涉、军事、政治、财政、宣传五个部,分别由李尧衢、张文、徐继庶、赵海涛、陈雄负责。共和会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太原、武昌、天津、桂林、广州成立分会,重点在学生和新军中发展会员,仅保定就有会员3000余人。同盟会在北京、天津、保定地区设立同盟会支部后,共和会即与同盟会各支部合并。

5月18日。清廷令各省巡抚认真考核巡警、劝业两道任职官员。湖广总督瑞澄奏劾湖北巡警道冯启钧溺取殃民,清廷下谕将冯启钧革职,永不录用。现在又有多处奏报巡警、劝业两道官员不称职。清廷认为各省添设巡警、劝业两道,于实行新政极为重要,命令各省督抚对该两道任职官员进行认真考核,对不能胜任者立刻奏明,开缺另补。

清廷谕令盐政事宜仍按原奏定章程办理。即缉私和疏通销路的责任,由督抚负责,有关盐务用人及一切行政事宜均由盐务督办主持。运司盐道及经营盐务各总局所管辖的各项事宜,均应请示督办大臣,由督抚查验核实。

5月19日。清廷令两江总督加强巡查严防匪乱。本日,军机处致电两江总督张人骏,指出现在长江一带遭水灾,米价飞涨,又逢江苏省城正在召开劝业会,大批中外商人与会。据英、德、美等国使臣向外务部反映,自长沙抢米事件后,人心浮动,匪党暗中活动,有人发起剪辫子运动,还有学生挟带枪弹等等。外国商人纷纷要求本国派兵舰保护。军机处命张人骏切实严加防范。如果已调往弹压会场的两营兵力不足,可以再调数营水陆官兵,随时严密巡查。发现有不法匪徒煽动,或施行邪术,要立即拿获,就地正法,决不宽恕。20日,张人骏复电军机处,详细汇报布防情况,并要求增派炮艇,加强水上防御。22日,军机处复电张人骏,现已命令海军部增调军舰,由张人骏全权调遣。

5月20日。同盟会向驻京各国外交使团发出通告。呼吁各国在革命党人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保持中立。

联豫奏请在西藏增设官员。驻藏办事大臣联豫奏请清廷批准在西藏西、北、南、东及三十九族地区,各设一名委员,管理刑事诉讼、清查赋税账目,并责成该委员切实负责筹办振兴学务、工艺,招徕商贾,经营屯垦,调查矿山、盐场等各项事宜。

5月21日至7月15日。山东莱阳爆发民众抗捐、抗税斗争。山东莱阳知县朱槐之,以办理“新政”为借口,向百姓强征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广大乡民深受其苦。本年春,莱阳城北柏林庄社长曲诗文,联合城北永庄社长于祝三等,在唐学庵聚众结盟,成立联庄会,推举曲诗文为会长,宣布反对“新政”,拒不交捐。本日,曲诗文带领数千乡民冲进莱阳城,将县署包围,提出免去全部苛捐杂税;征收钱米、铜元不许打折扣;彻底清查积谷;革除劣绅;不许巡警下乡鱼肉乡民等项要求。知县朱槐之派代表答应乡民提出的全部要求,乡民便各自散去。随后朱槐之即向州府请求派兵弹压,并请巡防队驻扎到县城,加强防守。24日,朱槐之率兵拘捕20多名参加聚众的乡民,并施以酷刑。由此引起长达数月的莱阳民众抗捐暴动。6月12日,联庄会首曲诗文率领数千人冲进县城,再次包围县署。朱槐之见状,便把一切扰民苛政的责任推到诸位绅士身上。乡民便拥到巡警局董王景岳家中,将其房屋家具焚烧一空,几名相邻绅士的住宅也一并烧毁。乡民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进驻城西九里河,声言明天“进城杀官”。朱槐之迫于情势,派人赶到九里河与乡民“议和”,答应乡民提出的所有条件。6月13日,清廷下令将山东莱阳县知县朱槐之革职。新任知县奎保于6月25日到任,开始审理该县政务。6月26日,奎保将原知县答应乡民的所有条件全部推翻,下令照常收缴原有捐税,并准备再加收“烟斤之税”,张贴告示,缉拿联庄会首曲诗文。又致电山东巡抚孙宝琦,称莱阳乡民抗拒新政,勾结匪党闹事。孙宝琦立即命候补道杨耀林督率巡防军两营和常备军两营于7月2日赶到莱阳。乡民们闻讯,非常愤怒,全境108社的乡民一致认为“认重税必饿死,不认重税必诛死,与其待尔待死,不如斗而决死”,发誓要与官军决一死战。7月2日,奎保派兵协同杨耀琳所率官军,搜捕联庄会首领曲诗文,在马连庄一带“肆意奸淫抢掠”。各乡村民闻讯撞钟、鸣锣集合众人,手持棍棒、锄头、长矛等,与官兵展开格斗,打死打伤官兵300余人,乡民也有重大伤亡。7月3日,曲诗文传“牌火”下令各乡民众赶到南岚村集合,宣布起事。7月4日,驻扎在马山埠一带的乡民已达数万人。曲诗文将众人分为四路,分别驻守在四方要害处。各乡村民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到12万多人,并将县城团团围住。7月6日,乡民在曲诗文率领下,开始攻打县城,与官兵在城下激烈交战。曲诗文“横刀马上”,指挥众人向县城发起猛攻,昼夜不息。清陆军部得到报告后,于7月9日命令登州府镇总兵李安堂、第五镇第十协统领叶长盛率大军赶往莱阳协助镇压。李安堂、叶长盛率兵到达莱阳后,于11日贴出告示,限暴动乡民必须于7月13日一律解散,若到期仍不解散,官兵将于14日准时开始进剿。7月13日,清廷命山东巡抚派军队严拿首要,不得使事态继续蔓延。7月14日,山东陆军第五镇第十协统领叶长盛、登州府镇总兵李安堂率所部官兵乘夜进兵,与乡民在城外发生激战,官兵用大炮向乡民轰击,炸死四五百人,炸伤1000多人。曲诗文率领残部撤退到白林庄。官兵乘胜追剿,曲诗文等人从白林庄逃走。7月15日,官兵血洗了白林庄、九里河、马山埠等13处村庄,杀死乡民1000余人,打伤四万余人,莱阳城附近的村庄几乎全部被焚毁,数万乡民无家可归。至此延续数月的莱阳乡民暴动终于平息。

清军血洗莱阳的行为,在全国各界引起强烈震动。山东谘议局专门为此事召开会议,议员王志勋、丁世峄、周树标、张介礼、尚庆翰五人,因为同情莱阳乡民,被议长指责为“曲党”,愤而辞职。7月19日,京城3000多名官绅联合集会,决定成立调查组前往莱阳,调查暴动真相。7月31日,清廷传谕各督抚加意慎选州牧以修明吏治绥靖地方,谕称:山东莱阳乡民暴动,实由知县及乡绅勒索捐税酿成。认为各省督抚劳于行政,急于筹款,而放松对地方官吏的察访,吏治不修,造成劳民伤财,多次引起****。8月16日,山东旅京官员柯劭态等,根据赴莱阳调查结果,向都察院递交公呈,指出“莱阳酿成祸乱,当归于贪官劣绅”,要求清廷将有关人员撤职查办。8月24日,清廷下令将莱阳知县朱槐之、海阳知县方奎革职,将登州府知府文淇开缺另补。同时命山东巡抚孙宝琦严拿两县民变首犯曲诗文等人,按律惩办。9月15日,山东旅京各官绅联合在京城的3000多家著名鲁籍商号,推选代表到都察院递呈关于莱阳民变的调查报告。报告称曲诗文毫无劣迹;官兵滥杀无辜,炮击村庄,造成死伤四万余人的严重后果,山东巡抚孙宝琦所奏情况,与官绅的调查结果完全不同。恳请都察院代奏请旨,另派公正大员,再往莱阳,彻底查清莱阳民变真相。11月7日,清廷对莱阳、海阳民变有关官绅做出惩处:“已革莱阳县知县朱槐之与已革海阳县知县方奎,昏庸贪劣,激成变端,应请一体永不叙用。候补道杨耀林、署莱阳县知县奎保,张皇操切,办理乖方,厥罪惟均,杨耀林应请革职;奎保于事后颇能尽心民事,尚知愧奋,应请革职留任,以观后效。都司衔留直隶补用守备陈忠训,驭兵不严,误毙平民,应请革职,永不叙用。绅士王圻与其弟王墀,放利而行,不恤人盲……应请革职。”对其他有牵连的官绅也做了相应处理,“惟孙巡抚免议”。

5月21日。河南发生劫狱放囚事件。河南伊阳(今汝阳县)、西平两县聚众劫狱放囚。22日,河南汜水县被劫狱放囚。

5月22日。中、日在奉天签订《中日合办本溪湖煤矿合同》。奉天交涉使韩国钧与日本总领事小池张造、日本商人大仓喜八郎,在奉天签订该《合同》,共有15项条款。本溪湖煤矿是由两国商人合办的企业,定名为“本溪湖商办煤矿有限公司”,股本限定200万银元,中、日商人各出资一半。由中、日双方各派一人担任公司总办,所有工程及交、付款项等,均由两总办办理,其他各职员,由两总办在平均委派原则下协商解决。合同还对余利分成、公司纳税等做出具体规定。该合同以30年为限。

度支部奏准统一规划各省银、铜厂。度支部奏请准备将各省所开设的银、铜厂分别关闭,只保留汉口、广州、成都、云南四处分厂,统一归天津总厂管理;东三省奉天厂址暂时改建成一所分厂,其余各厂一律撤销,以便于统一管理。清廷准奏。

上海召开欢送第二次国会请愿代表赴京大会。上海预备立宪公会等15个团体召开大会,欢送第二次国会请愿代表赴京。

5月23日。《湖北农会报》在武昌创刊。该月刊是湖北全省农务总会的会刊,由吕瑞廷担任主编,湖北劝业道高松如、农务总会总理黄福徽、协理程荫南撰稿。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补助农政”为宗旨。设有谕旨、论丛、主张、奏章、文牍、讲演、译丛、报告、记事、农活、图画等栏目。以刊登政府法令及农务新学、新说为主要内容,已知发行过16期。

《民声丛报》在上海创刊。该半月刊由陈其美创办,陈匡编辑。以“发扬民气之先声”为宗旨。设有铨议部、记录部、抒情部、杂俎等栏目。鼓吹以流血手段来达到民主立宪的目的。仅发行两期。

5月24日。清廷颁布币制则例,建立国币制度。为改革治理极度混乱的国家货币制度,清廷本日颁布施行《国币则例》,主要内容有六点:(一)单定名为“圆”。以一圆为主币,分银币、镍币、铜币三大类。银币有一圆、五角、二角五分、一角四种;镍币只有五分一种;铜币有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二)一律按十进位法计算。一圆为十角;一角为十分;一分为十厘,一切兑换均以此为依据。(三)暂定以银为本位。一圆银币重量为库平银七钱二分,含纯银量为九成,即六钱四分八厘;五角银币重三钱六分,含纯银量为八成;二角银币重为三钱六分,含纯银量为八成;一角银币重为八分六厘,含纯银量为六成五。(四)图案设计为:银币正面铸龙纹,反面铸“大清银币”“壹圆”、“伍角”字样。其余各币以此类推。(五)国币的铸造与发行,由度支部根据具体情况,严格限制;新、旧币兑换工作,由大清银行负责。原发行的大、小银圆,暂时准许照市价通行。(六)自本则例实行之日起,所有官款收入、关税及邮电、轮船、铁路各种款项,限在一年内折合库平足银,再折合为国币计算,民间债务也照此办理。

清廷任命胡惟德为外务部右侍郎。

5月25日。清廷公布第二批钦选议员名单。此次是以纳税额多者为钦选资政院议员。有孙以芾、李士钰、周廷弼、林绍箕、度绶、王佐良、宋振声、李堪阳、罗乃馨、王鸿图10人。

清廷命各省谘议局互选资政院议员并尽快选足。

清廷赏段祺瑞头品顶戴。段祺瑞以督办北洋陆军学务有功,清廷赏其头品顶戴。

5月26日。清廷任命邮传部左侍郎汪大燮为出使日本国大使。

5月27日。清廷命各地方官员将筹备宪政需用款项分年列表上奏。去年,御使赵炳麟曾上折,请求确定行政经费。奏请清廷责成各地方官员将九年筹备单内所列各条,具体到某年、某月、某事需款若干、从何处筹定、在何项中支出,分年列出详细计划表上报。等资政院开会时,将计划交该院议员核议,看民力能否承担,根据轻重缓急依次施行。此折留中,今又有人提起此事,特颁布此令。

5月28日。宪政编查馆奏准派员分赴各省考察宪政筹备情况。宪政编查馆奏称,各省已将第二年筹办宪政成绩陆续上报,如不派员前往实地考察,无法核实。因22个省远近不一,拟分两批进行考察。第一批直隶、东三省、山东、山西、河南等内地省份,第二批甘肃、新疆、广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等边远省份及刚刚平息暴乱的湖南省。清廷允准。

梁敦彦获准给假休息。外务部尚书梁敦彦因病,经批准给假休息。清廷任命外务部左侍郎邹嘉来任外务部尚书兼会办大臣,由曹汝霖接任外务部左侍郎。实则梁敦彦是借有病之名,代表政府赴美国和德国密谈结盟之事,并与德国协商代为训练二万新军事宜。

5月30日。清廷就广东新军滋事一事惩处有关官员。关于广东新军滋事一案,朝廷责成两江总督张人骏彻底查清事实。根据张人骏的奏报,决定将张哲培、刘雨沛拿解治罪;直接酿成此案的老城巡警第一分局巡官陈庆焘立即革职;督练公所参议员吴锡永、统领水师亲军吴宗禹交部议处;两广总督袁树勋交部议处。随后,部议对吴锡永、吴宗禹、袁树勋革职留任。

湖南湘潭神拳会党与官兵发生冲突。

本月。《南洋群岛商业研究会杂志》在日本东京创刊。由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北京籍教师李文权独资主办,并兼任社长、主编。以鼓吹实业救国为宗旨,设有论说、文牍、译著、调查等栏目。该杂志提倡兴办实业,以实业救国。在日本发行三期后,迁往北京出版,改为季刊。1911年5月停刊,仅出版过四期。辛亥革命后又在东京复刊,改名为《中国实业杂志》,每月出一期。

天津商业研究所成立。该所以研究物品,讲究制造,除商弊,利商益,振兴商业为宗旨。设正会长一人,副会长两人,会员均是商会会董及各行董。

漳厦铁路(江东桥至嵩屿)建成通车。该路全长28公里。

中、俄合资创办俄亚银行。

清廷制定印刷纸币的《印刷局章程》。

6月

6月1日。清廷批准四川三土司改土归流。清廷批准四川总督赵尔巽关于将德格、登科、高日三土司改土归流,设为道、府、州、县的奏报。同意设立德化州、登科府、白玉州、石渠县、同普县,并在登科府设分巡兼兵备道员一名,称为边北道,负责统辖各府、州、县。

云贵总督李经羲请求勘察滇省铁路。请求尽快派员进行勘察,并着手筹备筑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