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10
2895000000020

第20章 国运纪事(1)

(宣统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十一月)

1月

1月1日。《民报》于东京复刊。《民报》于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1908年10月被日本政府以“激扬暗杀”为罪名,禁止出版。本日复刊后,以汪精卫为主编,主要撰稿人有胡汉民、易本羲、杜学衡等。对外称在法国巴黎濮侣街四号出版,实际上仍在日本印刷。复刊后其编号与停刊前的编号相衔接,但只出版两期,同年2月出版至第26期后,因主编人汪精卫的离去而停刊。

《中国公报》(日报)在上海创刊。主办人为陈其美。

汴洛铁路正式通车。此路自开封至洛阳,以郑州为中心,全长184公里,其中东段65公里,西段119公里。于1904年10月动工,至1909年12月竣工。

清廷授陆润庠为大学士、戴鸿慈为协办大学士。

1月2日。清廷批准在滇省筹办锑矿。本日,清廷批准云贵总督、云南布政使沈秉关于在滇省筹办锑矿的奏请,并决定五年内免收出井税,免提官股红利。

清廷任命正黄旗汉军都统李殿林为吏部尚书、贝勒载润为正黄旗汉军都统。

1月3日至5月30日。孙中山在美国开展革命活动。本日,孙中山致函吴稚晖,告以美洲侨胞人心渐有转机,前段时间章太炎、陶成章所散布的流言无碍大局。并请吴稚晖在《新世纪》上“多发辟邪之言,以为助力也”。1月4日,孙致函王子匡,告以美洲侨胞人心日有转机,若有人经常进行宣传,“将来必能成一大助力也”。认为正在国内开展的抵制日货运动“亦激动风潮之一助也”。1月10日,孙中山自纽约致函芝加哥基督教牧师萧雨滋,称待纽约事情办妥后,即前往芝加哥与诸君相会,详细筹划光复大计。1月21日,孙中山由纽约赴旧金山,途经芝加哥时,出府为他举行的欢迎大会,并在会上发表长篇演说。会后在芝加哥成立同盟会分会,推举萧雨滋、梅乔林(梅培)为会长,共有12人加盟。随后又在当地华侨中展开募捐活动,连同在纽约、波士顿两地的筹款共筹港币8000元,先后电汇至香港,供同盟会南方支部充作广州起义经费。2月10日,孙中山再次来到旧金山,李是男率领进步团体“少年学社”的多名社员到车站迎接,并将筹得的1000元港币交给孙中山。孙将此款连同在美国筹得的共9000元港币,全部汇往香港中国报社转交南方支部。2月14日,孙中山自旧金山致函容闳,陈述工作步骤:(一)自美国银行贷款150万至200万美元作活动经费;(二)成立临时政府,以便管理光复省区城市;(三)任用一名有力人选统领军队;(四)组织训练海军。2月16日,孙中山致函纽约同盟会会员,提出广州新军起义,急需用钱,希望各位同志向广大华侨募捐,以救急用。同日,还以同一内容致函纽约同盟会会员赵公壁。2月22日,孙中山致函赵公壁,表示他准备长期留在美国,到各地去联络同志,组成一个大团体,以筹集巨款。孙中山刚抵旧金山即接到荷马李的来信,2月24日复信表示,一俟旧金山事务安顿妥当,便尽早与荷马李及布思会面商谈。2月28日,孙中山在旧金山丽蝉戏院举行的华侨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说,论述革命的重要性,着重解释“革命”二字的意义,说这是“神圣之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指出“满清之政治腐败之极,遂至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非革命无以救垂亡,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也”。痛斥“保皇可以救国”、“立宪可以图强”的论点,指出不应对清廷抱有任何幻想。3月1日,孙中山在旧金山致函同盟会南洋支部负责人邓泽如,对近日在旧金山等地活动所取得的进展感到欣慰。信中说,前段时期大多数美洲华侨都倾向于保皇,如今已大为觉醒,逐渐倾向于革命,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把分散各埠的进步势力联合成一个大团体,这对党的事业大有帮助。与此同时,孙中山还给在纽约的同盟会会员赵公壁写了回信,重申将长期留在美国,以便联络更多同志,筹集更多款项,“迟谋再举”。为制订详细起义计划,孙中山自本月上旬开始,便与美国友人荷马李、布思在洛杉矶长滩饭店会晤。3月14日会晤结束后,孙中山写信给在香港的黄兴,提出在广东再次发动起义的计划。并委托美国人布思为同盟会海外财务个权代办人,可以用同盟会会员的名义协商有关贷款事宜。3月17日,孙中山给容闳写信,告诉他曾向布思提出贷款1000万美元的建议,交换条件是:“如有一省光复,即委任美国财务管理人为中国海关税务人员,并给予几项工商业专利权。”3月28日,孙中山自旧金山抵达檀香山,准备在檀香山建立同盟会分会。同时写信给黄兴,就建立基地培训革命党人和贮存从海外输回的武器一事,征求黄兴的意见。4月4日,孙中山出席在火奴鲁鲁荷梯厘街大檀香山戏院举行的有2000多人参加的欢迎大会,并发表演说号召再次举行起义。当晚又在《自由新报》社召集会议,将原兴中会改组为同盟会檀香山分会,加盟者20余人,推举梁海为会长。檀香山分会成立后,将创刊于1908年9月的《自由新报》改为该会机关报。此报为隔日刊,卢信、温雄飞、吴荣新等人先后担任该报主编。该报以“颠覆异族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为宗旨,主张以“明讨暗杀、抗粮罢工同时并起,千途杂进”的方法与清廷进行斗争。4月10日,孙中山致函荷马李,通报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原因及国内革命运动近况,并询问荷马李和布思在美国工作的进展情况。5月4日,孙中山给旅居芝加哥的同盟会会员梅培写信,勉励革命党人各尽其力,从各方面对革命给予帮助。并称在檀香山加入同盟会的人数已达890多人。5月5日,孙中山在给纽约革命党人的复信中,提到上月发生的长沙抢米风潮对革命的影响时说:“无论如何,总有利于吾党。”并说:“起事之前未有所闻。”5月12日,布思写信给孙中山,希望他教育部属着重加强组织工作,耐心等待革命时机成熟,千万不要急于行动。因为每一次失败的消息在美国报纸上刊登后,都会令一部分人对中国革命产生失望情绪,严重影响到筹款计划的实行。5月16日,孙中山在夏威夷的希炉发表演说,宣布在该地成立同盟会分会,有385人宣誓入会。5月24日,孙中山函告荷马李,准备在法国租界广州湾一带建立训练基地及向香港某商号购买军火。5月25日,孙中山函告纽约同盟会会员,近日收到国内来信,得知中国内地形势更加紧急,决定5月30日赴日本,与在日本的同志协商办理善后事宜。并说“现时美洲各埠华侨渐有归心革命之趋,望各同志务要乘机鼓舞,使革命思潮日进不已”

清廷授世续等四人为大学士。其中世续为文华殿大学士,那桐为文渊阁大学士,鹿传霖为东阁大学士,陆润庠为体仁阁大学士。

1月6日。美国提出“满洲铁路中立化计划”。本日,美国国务卿诺克斯照会中、日、英、法、俄、德各国,提出“满洲铁路中立化计划”。

清廷任命贝勒毓朗为步军统领。

1月7日。上海各丝厂相继发生罢工。本日,上海长纶丝厂百名工人齐赴会审公廨,控告厂主任意扣罚工人工资,要求巡捕房立即释放无辜被捕的工人。2月6日,上海瑞顺丝厂数千名女工,因反对资方长期拖欠工资而举行大罢工。4月4日,上海勤昌丝厂数百名缫丝女工罢工,反对厂主延长工作时间。5月21日,上海美纶丝厂百余名女工罢工,前往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控告厂主拖欠工资,要求迅速发还所欠工资。

1月8日。清廷颁布施行《各部院衙门官互选资政院议员详细规则》共23条。

奉天劝业道与中、英、美矿务公司订立《海龙府金矿合同》。合同计资本银100万两,共同开采奉天省海龙府境内香炉怨、海仁社两处金矿。

上海、南京、杭州一带发生地震。其中江都、甘泉地震尤为强烈,倒毁许多房屋。

1月9日。清外务部复照美国驻华代办费莱齐阐明东三省铁路建设政策及锦瑷铁路有关情况。本月1日,美国驻华代办费莱齐就中国赎回东北铁路事照会清外务部,称美方在前次照会中所提建议,是为各国互相协调东三省商务起见,并已将有关情况向所涉各国政府通报。照会还称,去年10月间中、美两国所订锦瑷铁路借款、建筑、行驶等事项的草约,现已画押,美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认为这对将来东三省铁路统并大局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它为通商沿路必须修筑的各条铁路,以及在满洲一带将来准备出售的铁路做出示范,各路都可以出资赎回,合力筹办。本日,清外务部复照,称美国政府的建议既能顾全中国东三省主权,同时又能保证各国利益均沾、开放门户政策不变,建议成立一总公司,准许各国人民自由承购券票,以此方法集资办理满洲铁路。此事须经中、日、俄三国允准合作,英、美两国须帮同办理。如果全路未能购妥,先修锦瑷铁路,中国须请在东三省乐于商务均平的各友邦帮助借款,也可以请各友邦帮助修筑东三省境内的其他铁路,已经修成的各条铁路将来也准许各友好国家借款给中方赎回。东三省总督此前与美国银行代表所订锦瑷铁路草合同,有许多需要修改的地方,须等中国政府商定后,再与美方酌情商改。此项借款修路合同,中方会优先与该两国公司代表协商。至于照会中所称在东三省乐于商务均平的各友邦帮助借款一事,是一个公平的办法,只是不知道各友邦是否都有商务均平之意,因此,须等将来再行商议,目前不能预订。

1月10日。清廷批准京师大学堂设新学科。本日,清廷批准在京师大学堂增设经、法、政、文、格致、农、工、商、医等学科,除经科外,其余均为新设学科。学部在奏折中对设立八个新学科的具体实施方案做了详尽叙述,其要点为:(一)除医科因监督屈永秋未到堂,须暂缓办理外,其余七科均可先行开设。(二)职员编制。每科监督之下,均设教务、庶务等提调管理。目前科目尚未设全,可两科设一名教务,或以监督兼任。农科设于望海楼,设试验场委员一人。(三)教员编制。设中外教员教授各科。其中经科八人,法、政科七人,文科六人,格致科五人,工科四人,农科、商科各三人;也可根据各科情况设教员,以满足各科教学要求。(四)生源。现在预备科不敷分布,优级师范及译学馆毕业生,愿意就读者可分别选考。(五)校舍。因德胜门校址正在修建,暂将内城马神庙大学堂略加扩充,先行开办。学部还建议,中国独有的经科,应准许外国人入学肄业。

清廷批准学部所定《女学服色章程》及《简易识字学塾章程》。

1月11日至10月11日。各地不断发生乡民抗交漕粮、抢米事件。本日,浙江乌程、归安乡民抗交漕粮。本月6日浙江湖州府所属的乌程、归安两县,先后发生乡民因不满书吏匿灾不报,强征漕粮中饱私囊而聚众抗交漕粮、捣毁带头交漕粮的地主家、抢吃大户事件。上年11月间,两县开仓收漕粮时,就有乡民鸣锣聚众,阻止纳粮,并张贴传单,约期冲入城内捣毁漕仓、官署。近来各乡纳粮船因害怕被抢,全部返回,有的粮船在半路上被阻或被抢。乡民一旦听说某乡将运粮进城交纳,便聚众至该乡坐食,纳粮者根本无法进城纳粮。偶有一、二富户想照常纳粮,即刻便会被乡民毁掠。本日夜,传言有数千乡民将分路进城焚仓毁署,府城立即实行戒严,同时向省城发电告急,请求发兵弹压,并请求批准张贴“格杀勿论”告示以威吓乡民。

14日,省城援兵到达府城,乡民逐渐散去。随后,府县官员大张文告,劝乡民安分守己,按规定纳粮。又令绅董将受灾户查实立册,免征漕粮,其余应征户一律按七成交纳,才平息这次事件,浙江德清县东门外乡民于本月9日县城开仓纳粮时,聚集数千人进城,要求严惩库书,公开出告示免征荒田漕粮,熟出减征三、四成。知县亲绅上出城“劝导”,并许诺革办库书,要求乡民选出代表,进械共商减免事宜。乡民仍然聚集在城内不肯散去,营官率兵弹压也无济于事。日,西北各乡农民也蜂拥入城。城内各商家害怕被枪,全部闭市。蔡三庆南货店因关门稍迟,即刻便被捣毁,商家与乡民发生对抗,度击伤乡民。官府调集大官兵,拘捕了四名带头者,外将其中为首的何怔兴请令正法,将谈蒉芳、潘桂林、谈子春三人交省审办。随后,嘉防统领沈祺山率兵赶到县城,会同知县出城“劝解”,乡民虽后退,但仍未散去,且北乡农民也准备与东、西乡农民联合起来抗粮,官兵只好严阵以待。浙江桐乡县乡民因某些官员办事不公积怨甚深,加上大灾造成粮荒,本月初聚集多人到富绅家索食。官绅向省城发电,请求派兵弹压。

1月25日,有人进城交纳漕粮,被乡民阻拦,双方发生争执,各聚数千人准备械斗。驻防水师奉命派兵弹压,打死乡民一人,打伤二人。众乡民一拥而上,焚毁炮艇,抢夺军械,击伤七名官兵,夺门入城,冲进县衙,要求豁免租税。知县未允,乡民便将县署拆毁,将物品抢掠一空。26日,乡民又割断电线,放火焚烧东城门。督练公所兵备处袁观察率兵赶到,令士兵开枪示威,并抓捕10余名乡民,将为首者处决,收禁四人。2月6日,福建平和县乡民拒交漕粮发动起义,攻破县城。同日,安徽凤凰颈厘卡数百农民抢米。

2月19日,凤凰颈厘卡又有1000余人抢夺了40余艘运米船只。3月31日,南京城内发生饥民抢米事件。4月11日,江苏镇江府太平厅农民1000多人为抗交漕粮冲进城内,捣毁房屋,围困厅署。

4月15日,浙江嘉兴王店肉商举行抗捐罢市,豆腐作坊举行罢工,并捣毁警察局。4月16日,江苏东台县米价高涨,县城商家罢市,引发乡民捣毁学堂及绅董住宅多处。4月18日,黎明时,在江苏清江县境内王营镇后盐河内,有三只海丰公司运载大豆、小麦等杂粮的船只,在纤过永丰关时被饥民拦截,将船上粮食抢夺一空。4月22日,江苏海州新浦(今连云港)饥民二万余人,抢劫并放火焚毁海丰面粉厂,事态持续三天才被官兵平息。4月27日江西抚州府农民反对运米出境围困县衙并抢劫米行。抚州府(今临川)的粮食产量,在江西首屈一指。但是,近期运销外地太多,本地粮价渐涨,甚至一日涨三次,人心惶惶,河东湾有100多艘船准备运米出境,附近乡民前去阻止。知府李某到城外,被数千乡民包围,要求下令禁止粮食外运。李返回城里,派兵将为首的九人拘捕。顷刻间数千乡民拥至县署,逼迫知县将九人全部释放,随后又哄抢13家米行方才散去。5月2日,湖北广济县武穴乡饥民连日抢劫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