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10
2895000000017

第17章 历史生活(2)

1910.4.4。攀登马京利山(北美洲最高峰)的登山者到达6300米的高度。

1910.4.4。清政府与日本签署在鸭绿江上建造桥梁的备忘录。

1910.4.13。德国汉堡市议会批准一笔为数1400万马克的拨款,以兴建研究航海疾病与热带疾病的机构。

1910.4.13。美国宾夕法尼亚铁路开始在曼哈顿隧道通行火车。

1910.4.14。美国棒球比赛旺季开始,八大主要城市开始举行比赛。

1910.4.15。美国举行人口普查,总人口为9197万,白种人占8173万,黑人占982万,其余为其他人种。

1910.4.26。挪威诗人、剧作家、小说家B.M.比昂松逝世。1832年12月8日出生于挪威北部的克维尼。1852年进入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学学习,毕业后于1855年任克里斯蒂安尼亚《每日晨报》的文学戏剧评论员。1859年任《晚报》助理编辑。19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与易卜生、谢朗和李四人常被人称为19世纪挪威文坛四杰。诗作《是的,我们永远爱此乡土》成为挪威国歌歌词。作品一开始就明显地从教诲读者出发,试图激发人们对挪威历史及其成就的民族自豪感,提出他的理想。他的戏剧和小说都强调维系新旧挪威的纽带,都是为了振奋民族志气。早期作品包括农民故事集以及历史独幕剧《战役之间》(1857年)。不久又写出故事集《阿尔纳》(1859年)、《一个快乐的孩子》(1860年)和剧本《跛子胡尔达》(1858年)等。政治斗争与文学论战占去他很多时间,使他不得不远避国外去写作。在流浪期间写的两个剧本《破立》(1875年)和《编辑》(1875年),使他获得国际声誉,在欧洲文坛产生不小影响。后期作品中,有两部长篇小说为人所铭记:《海港街道上的旗子》(1884年)及《照上帝旨意办事》(1889年)。前者对基督教进行批判并攻击对奇迹的信仰;后者讨论了社会变革问题,并指出此种变革须从学校开始。晚年,自认为社会主义者,为了和平和增进国与国之间彼此了解而不懈地工作、奔走、鼓吹及写作。他的剧本在开创欧洲的社会现实主义戏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1910.4.28。比利时动物学家E.V.范贝内登逝世。生于1846年3月5日。他由于发现卵的二元性征并对细胞学说做出贡献而著名。早年随其父工作,老范贝内登曾任卢万天主教大学动物学教授,以研究原生动物、水螅及其他动物而闻名。年轻的范贝内登把这一研究扩大到以两种胚胎形式生产的另一类虫样生物,即二胚虫类。1870年到列日大学任职,在这里集中研究比较形态学。1883年发表马蛔虫卵研究的重要论文,其中第一篇说明卵的受精是雌雄各半的细胞核结合,结果形成染色体,阐明他在研究中称之为“单价染色体”的即只有两个染色体的蛔虫单个染色体的特性。进一步论证了物种的每一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固定的。1887年发表了有关中心体特性的论文,认为中心体在细胞休息期留在细胞内是永久“器官”,而在有丝分裂前则分成两部分。他还发展了哺乳动物的胚胎形成学说,这在他逝世后成为标准的科学原则。

1910.4~5。云南图书馆筹设博物陈列所,1911年9月12日博物馆成立,改云南图书馆为云南图书博物馆。

1910.5.4。英国伦敦有3万名群众向第一位抵达北极的探险家罗伯特·皮里欢呼致意。

1910.5.10。意大利化学家、教师和议员S.坎尼扎罗逝世。生于1826年7月13日。他认识到原子量和分子量的差异,并发现坎尼扎罗反应。在比萨(1845年~1846年)任最早制备出水杨酸的R.皮里亚的助手。1848年因参加西西里革命而被判处死刑而逃至马赛,1849年到达巴黎。1851年,他在M.E.谢夫鲁尔的实验室中帮助制备氨基氰,同年他在皮德蒙特的亚历山大里亚任化学和物理学教授。1853年发现用浓的氢氧化物醇溶液处理苯甲醛能生成等量的苯甲醇和******盐(坎尼扎罗反应)。1855年在******大学任化学教授。1858年证明挥发性化合物分子中元素的原子量可应用阿伏伽德罗气体原理(一个克分子量的不同气体在同样温度和压力下体积相等)计算出来,而对于蒸气密度未知的非挥发性化合物,原子量可通过测量比热计算。他的发现在1891年获得了伦敦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他在巴勒莫任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教授时(1861年~1871年),从事芳香族化合物和胺类的研究。1871年任罗马大学化学讲座教授,同年进入意大利参议院,任议会副议长和公众教育委员会委员。

1910.5.10。在美国肯塔基赛马比赛中,选手赫伯特骑着名叫“多瑙”的赛马取胜。

1910.5.11。继1835年之后,哈雷彗星又一次接近地球。这个彗星系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所发现,它在太阳系内以一定的轨道运行,每隔76年经过地球一次。

1910.5.18。第一届国际航空会议在巴黎召开。

1910.5.19。在法国,亨利·法尔曼同罗杰·索默尔在摩默隆第一次表演夜空飞行。

1910.5.25。布宜诺斯艾利斯至法尔巴拉索之间的铁路通车。这是南美洲第一条横贯安地斯山脉的铁路。

1910.5.28。匈牙利小说家K.米克沙特逝世。生于1847年1月16日。他被公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匈牙利最杰出的作家。1887年被选入匈牙利国会。短篇小说集《斯洛伐克乡亲》(1881年)和《善良的波洛茨人》(1882年)是他的成名作。189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围攻别斯特尔采城》。他早期的写作手法属浪漫主义。19世纪末,作为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家,变得更为现实,但仍毫不迟疑地用冷嘲热讽去揭露社会的缺点。长篇小说《奇婚记》(1900年)和《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1908年)是他的两部主要作品,最后一部作品《黑色的城市》(1910年),是他写得最美的一部历史小说。

1910.5。清学部奏准派编修缪荃孙任京师图书馆正监督。

1910.6.2。英国人查理斯·罗尔斯成为第一位来回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

1910.6.11。西班牙国王阿芳索十三世开放学术自由。

1910.6.18。美国国会通过《曼—埃尔金斯铁路法》,允许州际贸易委员会监督铁路营运,规定运费率。

1910.6.22。“德意志”号飞艇成为第一艘载运旅客的飞艇。28日,被巨风摧毁,坠于托伊托堡森林。

1910.6.29。在俄国大使的强硬要求下,慕尼黑画展上一幅描写犹太人在基辅遭残杀情形的油画被移走。

1910.7.2。来自圣路易斯的奥斯卡·塔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搭乘汽车横越北极圈的人。

1910.7.5。英国在温布尔登网球赛中,获得两场比赛的胜利,安东尼·怀尔丁分别以6∶4、7∶5、4∶6、6∶2打败亚瑟·戈尔;多萝西娅·钱伯斯以6∶2、6∶2战胜佩内洛普·布恩比。

1910.7.10。德国天文学家J.C.伽勒逝世。生于1812年6月9日。1846年9月23日最先发现海王星。

自1835年起任柏林天文台副台长,协助恩克工作,伽勒研究过土星环,并提出过一种通过测量小行星视差来确定太阳系范围的方法,这种方法后来证明行之有效。伽勒是应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的请求而搜索海王星的。勒威耶在海王星尚未发现以前就算出它可能出现的方位。自1851年起,伽勒任布雷斯劳天文台台长。

1910.7.13。德国飞行员奥斯卡·艾尔伯特舒洛克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艇意外事件中丧生。

1910.7.14。纽芬兰人威廉·布朗花了7年的时间以狗拉雪橇旅行了4万公里,因而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

1910.7.22。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位于波利亚纳的住所失火,其手稿遭焚毁。

1910.8.14。8公里长的巴拿马运河通航,船只可由此进入大西洋。

1910.8.14。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发生大火,英国和法国的展区被夷为平地。损失估计为1亿美元。

1910.8.18。约翰,·B穆瓦桑成为美国第一个乘飞机飞过英吉利海峡的人。

1910.8.20。《少年中国晨报》在美国旧金山创刊。

1910.8.26。X光射线开始用来诊断肺病。

1910.8.26。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威廉·詹姆士逝世。生于1842年1月11日。

1910.8。23岁的俄国画家马克·夏卡尔开始第一次的国外旅行。他抵达巴黎后落脚在艺术家的集中地“大忙人区”的“但泽区”。他在这里工作,并和诗人布莱斯·桑德拉尔及基奥姆·阿波里耐讨论,也和画家阿美迪欧·莫迪里阿尼和费南多·拉杰交往。夏卡尔后来写到他巴黎之行时的印象说:“我抵达巴黎如同再生,我学会了用全新的眼光去看事件。”

1910.9.1。整修后的柏林歌剧院重新开放。

1910.9.5。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在法国科学院示范从含镭元素的矿砂中提取镭的过程。

1910.9.14。齐柏林6号飞艇在德国的巴登一巴登被大火吞噬。

1910.9.15。湖北群治学社改组为振武学社。

1910.10.1。国际癌症会议在巴黎开幕。

1910.10.10。柏林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

1910.10.11。于右任在上海创刊《民立报》。

1910.10.15。法国政府逮捕****报纸和劳工报纸的几名编辑,指控他们挑起国内骚乱。

1910.10.15。美国飞行家韦尔曼驾驶“美利坚”号飞艇,从大西洋城出发,前往欧洲。

1910.10.17。《共和国战歌》的作者、美国女权运动者朱丽·叶·沃德·豪逝世。生于1819年5月27日。

1910.10.18。M.波德里和拉莫特—布雷尔第一次乘飞艇飞过英吉利海峡。

1910.10.18。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举行,历时5天。

1910.10.27。美国银行团与中国签订协定,为帮助中国改革币制及兴建满洲企业而贷款5000万美元。

1910.11.3。美国芝加哥大歌剧院成立。

1910.11.17。世界飞行高度记录的保持者拉尔夫·约翰斯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坠机身亡。

1910.11.19。据报道,橄榄球赛旺季的死亡人数由1909年的24人减少到14人,说明美式橄榄球的新规则较为成功。

1910.11.19。有机化学家R.费蒂希逝世。1835年12月6日生于汉堡。他对19世纪末结构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有巨大贡献,是最早研究钠对有机化合物作用的学者之一,可用钠制得四甲基乙二醇、联苯、甲苯和其他许多物质。他曾在煤焦油中发现几种芳香族化合物,研究不饱和酸的各种反应,提出苯醌的正确结构。

1910.11.20。电影工业在美国蓬勃发展,目前已售出12万台放映机。

1910.12.1。人口普查报告表明,德国在过去的5年中增加了400多万人口,现已达6492.6万人。

1910.12.3。美国基督教科学派的创立人M.B.艾娣逝世。生于1821年7月16日。因脊椎患病四处求医,昆比不用药物为她医好疾病。她认为昆比已发现耶稣为人治病的方法,便在讲演中介绍,并在地方杂志上撰文予以推荐。昆比死后,她旧病复发。1866年她严重跌伤,自认必死无疑。但在阅读《新约》后,当年便得痊愈,于是自信已发现基督教科学。1879年她在波士顿成立基督教科学第一教会,两年后又开办马萨诸塞玄学学院,担任教师,1889年该学院关闭。1883年创办月刊《基督教科学杂志》。1898年创办周刊《基督教科学前哨》。1908年创办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目前已是美国的重要日报。

1910.12.5。西班牙通过采用欧洲的标准铁轨宽度。

1910.12.10。意大利指挥家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在纽约指挥卡鲁索第一次演出普契尼的歌剧《西部女郎》。

1910.12.10。本年度诺贝尔奖评出。荷兰科学家J.D.van der瓦尔斯因气体和液体的状态工程获得物理学奖;德国科学家○.瓦拉赫以研究香油精而获化学奖;德国的A.科塞尔因研究细胞化学获医学奖;德国作家P.海塞获文学奖;设在瑞士伯尔尼的常设国际和平机构获******。

1910.12.13。俄国学生在敖得萨及圣彼得堡抗议体罚。

1910.12.14。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成立卡内基和平基金会。

1910.12.16。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合法报纸《明星报》在彼得堡创刊。

1910.12.19。江南图书馆开放阅览。

1910.12.22。俄国向清政府建议,兴建队贝加尔湖经戈壁沙漠至北京的铁路。

1910.12。美国铺设的水泥混凝土道路已达1600公里。

1910年E.V.邓肯和L.海斯菲尔德根据孟德尔定律发现不同类型血球的遗传性,并发现A型和B型具有强烈的优势遗传性。

1910年北京存古学会辑录的《石室秘宝》在上海出版,该书首次刊载了敦煌写本的原件照片。

1910年德国H.温克列尔将蕃茄作为接穗嫁接于砧木龙葵上,然后将接穗在愈合处切去,发现横截面愈伤组织处发生的不定芽具有龙葵和蕃茄的组织,这种植株称为“嫁接嵌合体”。同时提出,嫁接是组织共生作用,不能改变植物的遗传性。

1910年德国K.史瓦西创立恒星统计力学,提出恒星运动速度的椭圆球分布律。

1910年德国彭克提出一般的假说。认为一个地区的气候对景观的可见现象给予深刻的烙印,即使没有仪器记录,仍然可以进行气候分类。并首先指出一个地方的有效降水是雨量、径流和蒸发间的一种平衡。同时指出,蒸发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加。

1910年德国威尔森、J.席纳尔和法国人诺德曼测定恒星温度,并计算出恒星的直径。

1910年法国G.克洛德在实验中利用惰气放电,开始生产霓虹灯。

1910年法国J.白吕纳创立或然论。认为自然影响人,人亦作用于自然;强调心理因素是人地关系的媒介,并把它与地理环境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1910年法籍波兰人玛丽·居里成功地分析元素镭,写成《放射性通论》一书,对原子核科学的发展起重大作用。

1910年国际儿科学会(IPA)在巴黎成立。旨在为儿童的利益把各国儿科学家组织起来,促进世界儿童的健康,鼓励儿科学各方面的研究,促进儿科知识的传播。由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会及17个国际性协会成员组成。每3年召开一次大会。

1910年国际期刊业联合会(FIPP)在伦敦成立。旨在发展世界期刊利益,支持新闻传播,增进对期刊的使用和提高其标准。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部门参加。不定期举行大会。

1910年美国E.C.莫利纳和丹麦A.K.埃尔朗建立电话系统统计平衡模型。